河东文化概论课程建设自评报告.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02207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东文化概论课程建设自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东文化概论课程建设自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东文化概论课程建设自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东文化概论课程建设自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河东文化概论”课程建设自评报告中文系樊淑敏“河东文化概论”是在传统文学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运城学院的地方特色,以河东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为主旨,以培养实践性应用型学生为目的的课程,将传统文化与当地经济、文化娱乐相结合,在弘扬河东文化的基础下尽可能地为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做贡献,在课程与教学改革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展开的具有地方性、应用型的尝试和改革。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课程设置有所拓展河东文化概论是传统课程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新型产物,是运城学院特有的一门选修课。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加深学生对华夏文明尤其是河东地域文化的了解和关注,提高了学生的区域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意识。目前中文系所有

2、专业的学生均开设“河东文化概论”课程,同时河东文化概论也作为通识课程在全校开设,政法系在 2014 年也开设了同样课程。希望课程可以在全校所有学生中开设,形成地方性学院的特色课程。二、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提高主讲教师四人。高校教龄少则七年,多则三十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五十岁 1 人,四十岁二人,三十岁一人,年龄结构合理;学历上有一位博士,二位硕士;职称结构方面二位副教授,二位讲师,力争五年有一名教授。三、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方面,在由河东文化概论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文化文学课程中,加大了地域性文化的比重和地方性实践的训练。(一) “文献、文物、田野考察”三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田野

3、考察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教师的田野调查资料和科研成果传达给学生,如在舜帝、关公、后土、后稷、世家文化等章节的讲解中,融入教师本人的科研成果。到、听到河东文化以及华夏文明的脉络、纹理、声音,在直观的感官触动下获得审2试图解决多年来教师教学和科研脱节的不良倾向,将教师科研与教学联系起来,形成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的良好态势。鼓励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民俗、文化现象,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具备走出书斋、走向田野,寻找活的资料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初步具备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能力。结合田野考察需要,我们布置了部分操作性强的田野调查实践题目,要求学生深入民间,进行考察

4、。其中包括文字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图片资料的摄取和归类、音像视频资料的录入和剪辑,实物碑刻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二)学生参与式的课堂教学环节打破了传统教学满堂灌的陈旧模式,采用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方式为,以宿舍为单位,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课后搜集资料,查阅文献、调研考察,制作 ppt。上课时,小组成员上讲台演示讲授,教师和其他学生点评。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人临场应变等能力的培养。(三)专题讲座辅助的开放课堂邀请河东当地的学者走进校园,登上讲坛,将我们的小课堂拓展为“大课堂” ,将最地方化的、最民间、最接

5、地气的声音传达给学生。例如:邀请解州关帝庙文管所所长卫龙及山西文联副主席运城地区文联原主席王西兰,举办了“英雄关公,不朽关公”的讲座。邀请运城市河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刚忍做了“孝文化思想探讨修德为善、立德有为” 的讲座,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研究信息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四) “大小传统”兼顾的自编教材因为本课程的地域性特点,目前还没有国家正式出版的教材,课题组正在积极筹备出版自编教材。人类学家一般把占据社会主流位置的文化形态及其传统叫做“大传统” ,把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的世代相传叫做“小传统” 。作为华夏文明中主要分支的河东文化,一方面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重要

6、基础和构成成分,同时也保留了民间文化和信仰中游离于主旋律之外的民间“小传统”的深刻烙印。3这样的双重特性,使得河东文化一方面在正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也具有了向河东一带施加影响的辐射功能和传播作用。故而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更为注重增加河东民俗、民间传说、遗迹以及河东人文地理和民众文化心理的考察和研究。教材内容并不仅限于河东一地的文化文学,而且有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和跨学科研究;既有本学科普泛的学科知识和方法,而且有教师河东方面科研成果的渗透。三、产学研合作初见成效在着力推进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科学研究、学生的素质培养、师生服务社会方面均取得的一些可喜的成绩。(一)教师河

7、东文化研究成果初具规模本着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区域发展需要与科研成果转化相结合的学科建设原则,主讲教师以区域文化研究为依托,对地方民俗、文学、典籍、方言等事项展开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形成了河东文化研究相当可观的局面。近 10 年来成果和项目累积 50 余项。(二)学生河东文化方向毕业论文蔚然可观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从实践中选择自己的科研方向,并努力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形成了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在学生论文的指导和完成上表现的十分突出。在学生毕业论文方面我们同样本着紧贴运城,以培养地方性、应用性人才为宗旨,以区域文化为根基,大力鼓励学

8、生进行河东文化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将田野考察与毕业论文写作结合起来。近五年课程组成员共指导了 70 余篇与河东文学相关的毕业论文,涉猎到民俗、文学、方言、名人、名物等多方面。(三)师生服务地方文化传播初步展开目前已初步展开了与运城市各市县政府有关部门,民间文化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和交流。为地方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文化咨询、策划、服务等方面的帮助。 关帝巡城中中文系学生扮演护驾人员 学生参加舜帝陵德孝文化节 中文系教师为地方服务四 存在的问题4(一)校内外合作交流有待加强校内外合作和交流不够,与地方文化部门合作不够,需进一步加强合作和交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与

9、学术交流不够,需进一步加强与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拓展学术交流范围,提升学科研究层次和水平。(二)科研成果期待应用和转化 加强学科方向之间的交叉融合,整合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资源,继续将基础研究与区域历史文化相结合,以更好适应国家与区域文化经济建设需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研究资源、从文学、艺术、民俗、文化等多学科角度,更新学术研究方法,力求产生一批原创性强、学术价值大的研究成果。并有意识地位地方服务,开展利用本区域丰富的民间传说、民俗及其与自然山水的附着性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的研究等。实现人文科学研究中产学研的结合,实现学术研究的社会经济价值,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三)应用型人才培养举措需要具体得力在目前学校转型提质的大背景下,文科这样偏重于理论型的传统学科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凸显的问题尤为突出,故而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考虑和改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方法。在市场经济下,类似我院这样的新兴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如何适应外部大环境,扩充学校生存和发展空间,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始终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原有的传统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需要,我们需要大力突陈旧的办学模式,创造性地提出培养目标,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走出适合我院的的特色人才培养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