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032872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闫雪梅 伊宁县 温亚尔乡中学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伊犁伊宁县温亚尔乡中学的闫雪梅,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大自然的语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册共编排了两个单元的说明文,第三单元的课文是事物说明文,第四单元的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是事理说明文的开篇之作,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我国物候学创始人竺可桢先生,

2、他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语言简洁准确、生动典雅。文章给人以非常好的美感:它美在全文结构严谨,美在全文顺序清晰,美在说明的方法生动丰富,美在段的写作精致优美,美在高雅词汇在说明文中的大量运用,美在文章有一个难得的好标题。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文章不仅告诉我们了一些物候知识,更倡导我们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正如课程标准七至九年级阶段目标提出的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可见本课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简介: 根据本课教材的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3、,我将本课设计为一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 A、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等雅词。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2、能力目标: A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掌握有条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B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三)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初步学会快速筛选信息

4、,概括内容要点,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四)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依据: 语言品味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更好地解读语言,建构语言,丰满语言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这过程中我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和吸纳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精髓,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评析的乐趣,让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学,扎实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八年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以及语言积累等方面的原因,品味语言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二、说学生八年级的学生虽然学习本文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但是由于本文是事理说明文,学习时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特

5、别是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比较深奥,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切忌直接灌输包办教学,应利用好文中丰富的美点教学资源,给学生搭架造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及重难点突破。 三、 说教学方法只有有了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有了良好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产生愉快感,才能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我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力求做到以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和学习发展为本,以学生的阅读感受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板块活动贯穿课堂,在引导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目标导学法

6、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充分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学有方向,有的放矢。2.资料助读法。给学生介绍科普说明文的相关资料及其特点,为学生学好本文打好基础。3.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4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以适当的点拨。5分析阐释法。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和发展的良好时机,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比较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比较深入地分析全文的结构,使学生的分析阐释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我组织

7、学生研读课文,着眼全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是非常有条理的、十分讲究说明顺序的说明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6.启发美点迁移法。在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彩语言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牵引学生感受散文语言之美,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本文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7物候知识考察法。运用课后习题大林寺桃花,让学生说说它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8.习作训练法。让学生把自己本节课的理解、感悟、收获转化为书面语言,让听说读写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真正的做到让文课充满语文味。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

8、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我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此外,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的我制作了教学课件辅助我的教学。我的教学环节安排如下第一环节:教学准备(一)目标导学、资料助读,直接导入。(课件展示)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首先请同学们齐读我们的学习目标,起!下面我们先来了解有关科学小品文的知识。齐读:(课件展示: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文一般短小

9、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师:请同学们注意划线的句子,科学小品文有什么特点?(学生齐答)今天让我们跟随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竺可桢先生到大自然中去汲取科学的营养。(二)生字积累:课件展示,学生齐读, 学生积累。1、积累一组生字:Error!发、Error!然、Error!育、Error!Error!、Error!声匿迹2、积累一组多音字:载:一年半Error!、Error!Error!,Error!Error!Error!Error!、Error!Error!翘:Error!首以待、连Error!,Error!尾巴3.积累一组雅词:萌发:这

10、里指草木在春天里开始显露生机。次第:依次,按照顺序或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的地。翩然:形容动作轻快地样子。孕育:这里用来比喻酝酿着新生事物。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风雪载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的循环。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色。莺:黄鹂。第二环节:活动一:分析文脉、理解文意方法:快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了解文中物候知识,给课文划分层次。1、 学生自读课文、展开小组讨论形成看法、师生对话。2、 谁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学生展示后教师明确)课

11、件展示:第一部分(1-3自然段):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第二部分(4-5自然段):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第四部分(11-12)阐述了物候学研究的意义。师小结:这篇文章从大自然春夏秋冬的物候变化开始,有序的介绍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物候学的作用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物候学研究的多方面意义。是从现象到本质说明了物候物候学,这是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是的,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物候物候学的,全文层层深入、顺序清楚、结构自然精巧,是非常有条理的、十分讲究说明顺序的说明文。第三环节:活动二 选段精读,理清顺序 (6-

12、10自然段)话题:试根据课文内容阐释这一部分的结构与顺序都是非常有条理的、十分讲究说明顺序的。方法:抓住关键句、抓住连接词进行分析。师: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展开讨论,形成看法,5分钟之后我们开始交流。师:好,谁来阐释一下自己的观点?师生对话后教师根据情况明确:1、第六段是一个设问句,其实就是“总说”。“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由主到次地表现了“分说”。这一部分呈“总分”结构,条理十分清晰。2、本文重点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经度、维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表现了这一部分明晰的层

13、次与顺序。“首先”一段,说的是北寒南热的普遍现象,所以放在第一位。“第二”一段,说的是同纬度沿海和内陆地区物候现象差异,范围小多了,所以次之。“第三”一段,说的是山区同一个地点物候现象的高下差异,范围更小,因此再次之。“此外”一段,说的是要经过长久的时间之后才能观察到的物候现象的差异,于是放在最后。所以,这一部分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的逻辑顺序非常严密,条理非常清楚。师: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大家的物候知识掌握情况,分析课后第三题大林寺桃花这首诗包含着怎样的物候知识?明确: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季节来的越晚。第四环节:活动三 品味语言,妙点赏析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品味一下文章的语言。说到语言我有个疑问

14、请看大屏幕,我们知道:“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特有的”用在大自然身上合适吗?生:合适,这里用了 拟人的方法。师:文章的原名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选入课本时编者把名字改为“大自然的语言”这样改有道理吗?生:有道理这样比较生动形象。生:这样也说明了物候研究非常重要就像研究人的语言一样。师:是的,这样既体现了物候研究的重要性,也比较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师:科学小品文的作用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非常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请大家看屏幕上的两个句子,比较课文原句和改句哪个好?可以和同桌交流。课件:原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

15、月,燕子翩然归来。改句:立春过后,大地复苏。冰雪都化了,草木萌发,各种花都开了。再过两个月,燕子回来了。(学生讨论)生:原句好,例如“苏醒”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勃的景象。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苏醒”一词用得生动形象。生:“萌发”这个词写出了春天旺盛的生命。师:“草木萌发”让我们想到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生:“融化”比“都化了”好,“融化”表现了冰雪逐渐消融的过程。生:“次第”用得好,“次第”是一个接一个的意思,写出了花的竞相开放。师:正如朱自清先生写的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啊好美呀!生:“翩然”写出了燕子轻快敏捷的身姿,比“回来了”生动。师:是的,原句中的“次第”、“翩然”等这些词都比较典雅都更有表现力。通过品味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形象的拟人和典雅的用词,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请同学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