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安庆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二稿)安庆市教体局二 O 一七年三月2兴皖必先兴教,强市必先强教。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依据安徽省“十三五” 教育事 业发展 规划、 安 庆 市国民 经济 和社会 发 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 划 纲 要 ,结合安庆市教育 发展状况,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环境与基础(一) “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教育体系趋于健全。 “十二五” 末,全市各 级各类学校共计 2048 所(含枞阳县)。其中,高等学校 5 所(市属高校 4 所,省属驻宜高校 1 所)
2、,普通高中 92 所,初级中学 276 所,小学 1222 所,幼儿园 402 所,中等职业学校 43 所,特教学校8 所。市属高校在校生 2.4 万人,教职工 1056 人(在编 880 人)。中小学(含幼儿园)在校生 80.8 万人,教职工 4.5 万人。教育改革成效显著。自 2013 年获批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以来,试验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发布全省首份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报告。学前教育普惠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 72%,较“十一五”末提高了 22 个百分点。实施完成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办园水平不断提升,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惠及面持续扩大,入园学
3、位供给规模达 6 万个,成功创建省、市一类幼儿园 7 所。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 80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 84.5 %,进城务工人员子3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 85 %。925 所义务教育学校完成标准化建设,创建特色学校 9 所。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零择校” ,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开 发区、桐城市、岳西县等县(市)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中等教育步入优质发展轨道。优质普通高中比例达70%,其中省 级示范高中 28 所、市级示范高中 34 所。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 95 %,较“ 十一五”末提高了 15 个百分点。课程改
4、革持续深化,高考成绩稳中有进,居全省中上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进一步夯实,毕业生“ 双证率” 达 60%以上,就业率达 95%以上,优质校占比达 48%。其中,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 4 所,国家重点学校 6 所(含厅属中专学校 2所),省级示范校 8 所,市级示范校 2 所。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创办安庆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市属高校格局渐趋完善,大力支持省属驻宜高校发展,安庆师范学院成功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日渐提升。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初步形成了以特教学校为主体,随班就读、送教上门、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广泛覆盖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 84.5 %,较“ 十一五
5、”末提高了 15 个百分点。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至“十二五” 末,全市民 办学校共计218 所,民办教育资源占比日渐提升,民办教育的支持性和保障性政策制度体系逐渐完善,政府引导、中介推进的引资4办学模式基本成熟,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特色化办校水平显著提高。实施完成“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32 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通过认定,建成安庆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大力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评选出 34 名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10 名市级学科带头人、716 名市级骨干教师,380 名城区校长、教师参与交流。21 名教师援
6、藏、援疆支教,57 名教师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教育保障惠及民生。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两个比例” 。全面完成中小学校安工程,办学条件 显著改善。提高“ 义保经费”标 准,义务 教育阶段免费提供教科书。关注弱势受教育群体,学生资助体系日渐完备,免费为高中阶段孤儿提供教育,5 个县试点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教育信息化显著提升。学校宽带接入率达 99.87%,校园网建有率达 99.14%,多媒体覆盖率达 99.73%,班班通覆盖率达 86%,生机比为 14.86:1,师机比为 1.58:1,教师人人通空间开通率达 72.33%,人人通完成率 60%,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为 97.
7、1%,48 个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获得立项。(二) “十三五”期间安庆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三五 ”时 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 胜阶 段 ,是安 庆实现转 型 发 展和教育 现 代化的决 战时 期, 教育事业发展面临5新的形势。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了教育发展的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到 2020 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与此同时,2020年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节点。国家和省、市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各个领域的改革推进,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都将深刻影响和直接促进教育的发展。二是新理念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
8、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提高教育质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目标。为贯彻这一要求,教育发展必须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兜住底线等方面付诸努力、取得突破。三是区域合作共享扩展了教育发展的空间。安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尤其是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大别山片区和老区振兴发展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思想清晰、特色彰显、步伐加快,为全市教育发展提供了资源、创造了机会、扩展了空间。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宁安高铁、合安九城际铁路、京九高铁的通车,更加有利于推进教育融入长三角、珠三角,深化开放合作。四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提出
9、了更高要求。社会事业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需求,是当前存在的主要矛6盾,教育事业也是这样。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需要用系统思维、全局意识认识改革、推进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五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人口政策调整对教育布局提出新的要求。我省是国家确定的新型城镇化试点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关键是公民素质的提高。现有城镇人口素质的提高、存量和增量农民工的市民化,都要靠教育才能解决。须切实调整城乡教育布局、人才培养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地方经济的人才。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
10、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四个 强市”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学校特色发展为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以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教育事业各项改革;以提高质量为关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安庆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二)发展目标 7总体目标: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
11、民的公平教育、体系完备的国民教育、更加完善的终身教育,供给更加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安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断增长的多样性教育需求,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体系完善、结构合理、人民满意”的教育现代化名市。具体目标:学前教育:形成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基本满足全市 0-6 周岁婴 幼儿入托(园)需求,0-3 周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服务普遍开展,创办 3 所 0-3 周岁公办早教机构。有效供给 3-6 周 岁婴幼儿学前教育服务,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 85%以上( 农村地区达 70%以上),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 80%以上,每个乡镇至少设立
12、 1 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省、市一类幼儿园达到 40 所,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达 95%以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城乡教育一体化和集团化办学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区域、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差距显著缩小,基本解决城区和县城学校规模过大和“ 大班额 ”问题。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以上,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 98 %以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到 90%以上。高中教育:高中教育实现优质化、特色化发展。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98%,创建 2 所省示范普通高中,省8示范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比达到 60%左右。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深度推进“选课走班制 ”,构建多样化
13、课 程体系。丰富普通高中学校类型,每县(市)重点建设 1 所特色高中,全市重点打造 2-3 所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职业教育: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社会化培训为补充,努力把安庆建设成为现代技工强市。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创建 9 所省级优质特色示范中职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 4 万人以上,开展各类职业培训 25 万人次以上。围绕全市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发展需要,建设20 个省级、30 个市级重点实训基地,30 个省级、40 个市级重点特色专业,创建 1 个省级示范职教集团,建设若干个中外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基地。高等教
14、育: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50%。将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支持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推动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成师范类与应用型相结合的特色学校。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争创省市共建高水平特色艺术类院校。特殊教育:扶持特殊教育发展,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95%,新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4-5间,培养特殊资源教师 5-6 名。民办教育: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重点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公民个人在学前教育和高等教9育领域投资办学,推动建成民办优质幼儿园 5-6 所、高等职业
15、学校 1-2 所。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为联动,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科学衔接,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有效整合。力争全市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覆盖率达 90%,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取得突破,兴办老年大学 2-3 所。“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依据与目标序号 指 标2015 年完成2020 年目标年均增长(%)指标属性一、学前教育1 幼儿园数量(所) 402 约束性城区(所)2 区域布局农村(所)预期性城区(万人)3 在校生数农村(万人)预期性城区(%) 854 学前三年入园率农村(%)7270约束性6 教育集团(个) 预期性省级示
16、范园(所) 4 8 预期性省市级一类园(所) 18 407 示范园各类示范园比例(%) 60约束性二、义务教育小学数(所) 1222初中数(所) 276预期性九年一贯制学校数(所)8学校数教育集团(个)约束性9 区域布局 城区(所) 预期性10序号 指 标2015 年完成2020 年目标年均增长( %)指标属性农村(所)城区(万人)10 在校生数 农村(万人) 预期性小学(%) 10011 适龄入学率 初中(%)100约束性12 义务教育巩固率(%) 80 9514 标准化建设达标率(%) 98 约束性15 义务教育(公办)就近入学率(%) 10016 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 85 90约束性17 教育集团(个) 预期性三、高中教育在校生数(万人) 预期性毛入学率(%) 95 98省示范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 60 约束性四、中职教育在校生数(万人) 11 预期性优质校比例(%) 48 65 约束性毕业生就业率(%) 95 98 约束性五、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万人) 6教师数(万人)预期性毛入学率(%) 50 约束性六、其他各类教育民办幼儿园(所) 5-6民办教育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所) 1-2预期性22 终身教育 老年大学(所) 2-3 预期性资源教室(间) 4-5资源老师(人) 5-623 特殊教育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 84.5 95约束性四、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