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课件.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041921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免疫学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免疫学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免疫学课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免疫学课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免疫的基本概念一、免疫的概念 现代概念 古典概念二、免疫的基本特性1. 识别自身与非自身(recognition of self and nonself) 2. 特异性(specificity) 3. 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三、免疫的基本功能1. 抵抗感染(defence) 2. 自身稳定(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 3. 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四、发展简史1. 免疫学理论 2. 免疫学技术及其应用 3. 疫苗 4.免疫佐剂及增强剂 5. 相关分支学科五、动物机体的防御体系1. 非特异性防

2、御体系:生理屏障、自我清除、正常菌群 2.特异性防御体系六、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抗原细胞外APC细胞内APCTh细胞活化活化B 细胞 活化Tc细胞记忆性T 、B 细胞抗体产生细胞效应性T细胞产生抗体 细胞介导免 疫清除抗原第二章 抗 原(Antigen)一、概念 1. Antigen 2. Antigenicity Immunogenicity Reactionogenicity 3. complete Ag4. hapten(incomplete Ag) simple hapten and complex hapten 5. Immungen二、构成抗原的条件1. 异物性 2. 分子量

3、3. 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及立体构象 4. 物理性状三、抗原表位(epitope,antigen determinant)1. 概念 2. 构象决定簇(conformational determinant)3. 顺序决定簇(sequential determinant,continuous determinant )四、抗原分类1. 按抗原性质分类 2. 按抗原来源分类 heteroantigen,alloantigen autoantigen,heterophile Ag 3. thymus dependent Ag, Td Ag and thymus independent Ag, Ti A

4、g 4. 按化学性质分类,5. 超抗原(superantigen )五、主要微生物抗原1. 细菌抗原菌体抗原(O 抗原) 、鞭毛抗原( H 抗原) 、荚膜抗原( K 抗原) 、菌毛抗原(pili Ag) 、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 )胞外蛋白质(外毒素 exotoxin,胞外蛋白酶 extracellular proteinase ECPase), S 层蛋白。2. 病毒抗原V 抗原(viral antigen) :特指病毒的表面抗原,如 orthomyxovirus 的 H 和 N 抗原;Vc抗原(viral capsid Ag):衣壳结构蛋白抗原,如

5、FMDV 的 VP1、VP2、VP3 等;S 抗原(soluble Ag):病毒的非结构可溶性抗原病毒感染相关抗原(virus infection associated antigen,VIA ):病毒感染过程(复制)中产生的非结构蛋白成分,如 FMDV 的 3D 抗原(病毒的聚合酶)和 2C 抗原(强毒株所特有)3. 其它微生物抗原 寄生虫抗原4. 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能 有效刺激动物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微生物抗原。亦称功能抗原(functional Ag) ,如 FMDV 的 VP1、EPEC 的 K88、K99 及 ST、LT抗原的保护性表位或决定簇(pro

6、tective epitope,protective determinant)第三章 抗体(Antibody)一、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1.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2. 抗体(Antibody)3. 两者的区别二、抗体的结构1. 重链(heavy chain,H 链)由 420440 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 50 00070 000,可分为一个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VH)和三个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CH) 。VH:自氨基端起到第 110 个氨基酸,有 4 个超变区(hyperviarible region) ,分别位于3137、51

7、58、8491、101110 氨基酸区域,其余区域为骨架区,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较小。链型:、 四种,分别对应于 IgG、IgM、IgA、IgE 和 IgD。2. 轻链(light chain,L 链)由 213214 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 22 500,有一个可变区( VL)和一个恒定区(CL) 。VL:自氨基端起到第 109 位氨基酸,内有 3 个超变区,分别位于 2632、4855、9095 氨基酸区域,其余为骨架区。链型:有 和 两种链型。3. 功能区VH-VL、CH1-CL、CH2-CH2、CH3-CH3 、铰链区(hinge region )4. 水解片段木瓜蛋白酶(papain)水

8、解片段: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antigen binding,Fab)与蛋白结晶片段( fragment crystallizable,Fc)胃蛋白酶(pepsin)水解片段:F(ab)2 和 pFc免疫球蛋白分子的酶消化片段5. 特殊分子结构连接链(Joining chain) ,分泌成分(secretory component)三、Ig 的多样性1. 种类 类(class) 、亚类(subclass ) 、型(type) 、亚型(subtyoe) 。2. 血清型(serotype )同种型(isotype ) 、同种异型(allotype) 、个体基因型或称独特型(idiotyp

9、e,Id)四、各类 Ig 的特性及其功能1. IgG 血清中含量最高,占 7580%,分子量为 1618 万 D,分为 IgG1IgG4,参与体液免疫,ADCC 作用,II 和 III 型超敏反应。2. IgM 为五聚体(pantamer )结构,分子量为90 万 D,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占 10%;参与体液免疫,是早期感染的指征。 3. IgA 有单体和二聚体两种结构,单体为血清型 IgA,占 1020%,二聚体为分泌型 IgA,是黏膜免疫的主要活性成分。4. IgE 分子量为 19 万 D,与 I 型超敏反应有关。5.IgD1720 万 D,与青霉素等过敏有关。五、人工抗体的制备1. 多克

10、隆抗体(polyclonal Ab)的制备 2.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b,McAb)的制备3.基因工程抗体 4.嵌合抗体(chimerie Ab )五、克隆选择学说1. 基本思想动物体内有无数的淋巴细胞克隆(约 107) ,每一个克隆带有一个特异的 SmIg,抗原进入机体,选择的不是所谓存在的抗体,而是业已存在的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即SmIg。强调决定抗体结构的是淋巴细胞的基因,抗原不能改变或修饰编码抗体的基因。2. 对有关问题的解释a. 抗体产生多样性 b. 抗原的作用 c. 免疫记忆 d. 免疫耐受第四章 MHC抗原提呈受体 The Antigen-present Re

11、ceptor一、概念1. 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是编码在抗原提呈给 T 细胞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 细胞表面糖蛋白的一群基因。在免疫学上 MHC 被认为是一群控制抗原处理和提呈的基因。2. MHC 分子(MHC molecules)与抗原表位结合的抗原提呈蛋白质分子,称为组织相容性分子,即 MHC 分子,是一类糖蛋白抗原受体。3. MHC 限制( MHC restriction)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必须建立在抗原识别的基础上,而抗原只有与 MHC 分子结合后才能被 T 细胞所识别,触发免疫应答。二、MHC 的

12、分类三、MHC I 类分子1. MHC Ia 分子的结构 2. 基因排列(gene arrangement )3. MHC Ib 分子 4. 其他染色体上的类似基因及分子 CD1、FcRn四、MHC II 类分子1. 结构 2. 分布主要存在于抗原提呈细胞 3. 基因排列五、MHC 多态性的意义MHC Ia 和 MHC II 类分子与抗原的结合是非特异的,与抗原的结合部位不是抗原表位所在的侧链,而是抗原多肽(peptide)的骨架链,然而 MHC 分子的结构限制了其与抗原多肽的结合,即一个 MHC 分子不可能与抗原分子的所有骨架链多肽结合,一个蛋白分子只有一到两个多肽与 MHC 分子结合,因此

13、,MHC 分子限制了与抗原的结合效率,也降低了机体抵御疫病的能力,增加 MHC 分子的数量可弥补此缺陷,但 MHC 分子过多就可能引起超敏反应。六、MHC III 类蛋白七、家畜的 MHC八、MHC 分子与疾病第五章 免疫系统一、淋巴细胞的来源二、免疫系统 派伊尔集结(Payers Patches,PP)第六章 淋巴细胞(Lymphocytes)一、 概念 对外来抗原进行识别并进行免疫应答的细胞,一般特指 T 细胞和 B 细胞。二、 形态 三、 分化四、区别特性 B 细胞 T 细胞发育部位 骨髓、法氏囊、PP 胸腺分 布 淋巴结皮质区、脾白髓淋巴小结和生发中心 淋巴结副皮质区、脾淋巴鞘循 环

14、无 有抗原受体 BCR TCR,需 CD3、CD4 和 CD8 协助重要表面抗原 免疫球蛋白 CD2、CD3、CD4 或 CD8抗原识别 游离外来抗原 经处理结合到 MHC 分子的抗原耐受诱导 困难 容易效应子代细胞 浆细胞、记忆 B 细胞 效应 T 细胞、记忆 T 细胞分泌产物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丝裂原 美洲商陆、LPS PHA、ConA、美洲商陆五、分布六、淋巴细胞表面分子 Lymphocyte surface molecules1 表面抗原 2 表面受体 CD,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3. T 细胞表面分子(1)T 细胞表面抗原受体(T cell anti

15、gen receptor,TCR)概念:T 细胞表面具有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表位的分子结构。结构:见书; 类型:/ 型,/ 型;分布:(2)CD4 或 CD8: CD4 或 CD8 是 MHC 分子的受体,在 T 细胞识别抗原表位的同时, CD4或 CD8 识别 MHC II 或 MHC I 分子,是 T 细胞活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表面分子。 结构:T 细胞亚群:CD4+和 CD8+CD4+: TH 细胞(T helper cell)和 TD 细胞(T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TH1 分泌 IL-2、IFN- 、TNF-。TH2 分泌 IL-4、IL-5、

16、IL-10、IL-13。TH0 分泌上述两种细胞的细胞因子。CD8+TS 细胞(T supperessor cell)和 TC 细胞(T cytotoxic cell) 。(3)CD3CD3 是 T 细胞识别抗原表位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分子(signal transduction molecule)结构:见书(3)CD2 CD2 是红细胞受体。结构:3. B 细胞表面分子(1)B 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antigen receptor,BCR )BCR 是 B 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表位的分子结构,又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结构:(2)B 细胞信号传导分子:承担 B 细胞识别抗原后信

17、号传导的分子为 Ig(CD79a)和Ig(CD79b) 。结构:(3)其他表面分子信号传导受体:CD45;细胞因子受体:CD25(IL-2) 、CD118(IFN) 、CD120(TNF) ;抗体受体:Fc 受体(FcR I、FcR II、FcR III) ,FcR(IgM 受体) FcR I (IgE 受体)、 FcR II(CD23)补体受体:CR1(CD35) 、CR2(CD21) ; FcR 的分类及功能CD 分子量 分布细胞 亲和力 功能FCR I 64 75 单核、巨噬 高 吞噬FcR II 32 3948 B、巨噬 低 抑制 B,巨噬细胞吞噬FcR III 16 5065 粒、巨

18、噬、NK 低 NK:ADCC粒细胞:吞噬4. 种群差异 5.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6. 流式细胞计数仪(The flow cytometer)6. 细胞表面受体和信号传导第六章 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一、抗原处理提呈细胞(antigen-processing cell)1 巨噬细胞(macrophages)巨噬细胞的来源及分化;巨噬细胞的活化;巨噬细胞的表面受体;巨噬细胞的功能:a. 吞噬及杀伤细胞、ADCC 作用 b. 提呈抗原 c. 合成和分泌多种活性因子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3. B 细胞(B cells)4. 其它抗原提呈细胞二、外源性抗原处理及提呈(proc

19、essing of exogenous antigen)三、内源性抗原处理及提呈(processing of endogenous antigen)第七章 Th 细胞与 B 细胞和体液免疫的相互作用一、细胞间的相互作用(cell-cell interactions)1.T 细胞和 B 细胞的相互作用未活化的 B 细胞在开始对抗原作出反应前需要与 Th 细胞进行接触,产生信号共刺激。CD19/CD21 complex; CD40CD40L complex:CD40 介导的信号使 B 细胞产生 Bcl-2子,该分子能阻止 B 细胞的凋亡( apoptosis) ;CD86/CD28Th 细胞与 B

20、 细胞间的共同作用是被 MHC II 类分子所调节,只有当 B 细胞表面的 MHC II 类分子与 T 细胞相匹配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相互作用。B 细胞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给 Th 细胞,这种相互作用不仅激活 Th 细胞,而且使 B 细胞活化。T 细胞和 B 细胞所识别的是同一抗原的不同抗原表位,T 细胞识别经加工处理,形成与 MHC 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而 B 细胞识别的是完整的抗原或半抗原。因此,一个抗原至少有两个表位供 T 细胞和 B 细胞识别,即连锁识别。但已经活化 B 细胞所进行的免疫应答可以不需要连锁识别。2. B 细胞的抗原处理与提呈因 B 细胞具有能特异性结合抗原的 BCR,

21、其提呈抗原的能力比一般的抗原提呈细胞(如marcophage)要强 1000 倍。IFN-等细胞因子可促进 MHC II 分子的表达,增强 B 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二、细胞因子活化(Activation by cytokine)Th 细胞亚群根据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和对细胞因子的不同反应,在免疫应答中有两群不同功能的Th 细胞亚群,即 Th1 和 Th2,不同亚群的 Th 细胞由不同 APC 所激活,因此也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Th1:IL-2、IFN-、TNF-Th2:IL-4、IL-5、IL-10、IL-13一般认为 Th2 细胞能促进 B 细胞产生抗体,而 Th1 细胞则有助于细胞介导的免疫

22、应答。正常小鼠 B 细胞对 Th1 和 Th2 细胞所产生的细胞因子作用产生 Ig 亚类的分布IgG IgG2a IgG2b IgG3 IgM IgA IgETh1(ng/mL) 8 14 8 8 248 1 1Th2(ng/mL) 21600 39 189 354 98000 484 1872. 细胞因子对 B 细胞的作用IL-2:主要由 Th1 细胞分泌,有利于被提呈抗原的提呈和 IL-12 的产生,刺激 B 细胞 IL-2R 的表达,它与抗原和 T 细胞一起触发( trigger)B 细胞的免疫应答,三者共同作用,使B 细胞增大和分化,但不能启动抗体的产生,完整的 B 细胞激活过程尚需由

23、 Th2 细胞分泌的 IL-4、 IL-5 和 IL-6 的作用,这些分子结合于活化的 B 细胞,进一步刺激其分裂和分化为产生 Ig 的浆细胞。IL-4: 由 Th2 细胞分泌,刺激活化的 B 细胞继续生长和分化,同时增强 B 细胞 MHC II 类分子、CW90(Thy-1 )和 FcRR 的表达,启动小鼠 B 细胞产生 IgG1 和 IgE,而抑制IgG3 和 IgG2b 的产生。其作用可被 IFN- 所抑制,因此 Th1 细胞分泌的 IFN- 可能能抑制 B 细胞产生 IgE,而 IL-1 可增强其对 B 的增殖活性。IL-5:由 Th2 细胞分泌,作用于活化的 B 细胞,增强它们分化为

24、浆细胞,促进 IL-2R 的表达,刺激 IgG、 IgM 的产生,促进 IL-4 诱导 IgE 产生的能力,在肠道可选择性地增强 B 细胞产生 IgA。三、B 细胞对抗原的应答1. 克隆型(clonetype)BCR 与抗原结合,进入体内的抗原可能有多个抗原表位(epitope) ,但只有一种特异的 BCR 与单个的 epitope 结合,这种具有同一种 BCR 的 B 细胞即为克隆型。新生动物 B 细胞的克隆型很少,随着动物的生长发育,clonetype 的数量逐步增多,反映出动物接触抗原的种类增多,B 细胞克隆在增加。每一 clonetype 的 B 细胞的数量与动物接触该抗原的频度相关。

25、从 10104 不等。2. 胸腺依赖性抗原(Td Ag)与非胸腺依赖性抗原( Ti Ag)3. 浆细胞(Plasma cells) 浆细胞由 B 细胞发育而来,形态上介于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浆母细胞,plasmablasts)之间的细胞主要存在于 T 细胞与 B 细胞的共同作用区,浆母细胞多存在于淋巴结的皮质区与副皮质区之间和脾脏的被膜中。完全发育成熟的浆细胞从上述区域中移出,分布于全身,浆细胞含量最多的部位为脾脏、淋巴结的髓鞘及骨髓。4. 记忆细胞(Memory cells)记忆性 B 细胞的存活是由 bcl-2 基因所控制,bcl-2 基因只在长寿的记忆性 B 细胞中表达而不在短寿的 B 细

26、胞和浆细胞中表达。 bcl-2 基因的活化和表达可使 B 细胞避免凋亡,并进一步分化为长寿的记忆性 B 细胞,因此, bcl-2 基因是一个 B 细胞的长寿基因。有两类不同的记忆性 B 细胞,第一类为能产生 IgG 的小的、长寿的静止细胞(small,long-lived resting cells that produce IgG) ,这些细胞在没有浆细胞的典型形态,但与其他淋巴细胞相似,一旦与抗原接触,不需要经过基因的突变(重排)就能立即发育并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第二类为大的、能产生 IgM 的细胞,这些细胞生存于生发中心,而他们的存活依赖于 IL-2 的存在和结合于树突状细胞上的抗原。

27、5. 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s)生发中心在淋巴结、脾脏等外周免疫器官中与记忆性 B 细胞同步发育,生发中心是 B 细胞关键的发育和执行免疫功能的场所。因此,是抗原驱动细胞增殖、突变和 B 细胞群体选择的场所。B 细胞在抗原和 Th 细胞的共同刺激下,大约经过 6 天的时间移行到生发中心。B细胞在生发中心迅速分化,在 B 细胞的这一分化过程中,每个细胞 BCR 的 V 区基因都发生突变,从而形成大量的带有与其母细胞不同 BCR 的子代细胞,一旦这些克隆大量增殖(其过程约需 1020 天) ,然后移行到生发中心的边缘区,与树突状细胞上的抗原相遇,这些抗原是被树突状细胞所捕获的。由

28、于 B 细胞的 BCR 的 V 区基因已发生突变,有一些突变克隆与抗原的亲和力可能很强。但大多数克隆的亲和力可能较弱。亲和力强的 B 细胞克隆进一步分化并离开生发中心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而亲和力弱的克隆则减少与抗原的结合,并进入凋亡程序,被巨噬细胞所处理。因此进入生发中心的 B 细胞与从该中心移行出来的 B 细胞是完全不同的群体。同时,在生发中心中 B 细胞开启产生不同类型的 Ig 的开关,最早出现的是 IgM。该开关同样要经历突变,并受 Th 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 IL-4、IL-5 、IFN- 和 TGF- 等的作用。6. B-1 细胞(B-1 cells)B-1 细胞是一个带有 CD5

29、 表面抗原的 B 细胞亚群,CD5 是 CD72 的受体,该类细胞的许多特性与一般的 B 细胞不同,他们存在于腹膜和胸膜腔中,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可能是一群来源于胚肝和网膜的前期组织,而不是来源于骨髓,在与抗原的接触过程中可能通过自我更新而成为长寿细胞,在一些自身免疫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第八章 细胞因子(CYTOKINE)一、细胞因子的概念1.概念:由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产生、分泌,通过细胞间的信号传导调节免疫应答的蛋白质。2. 特性 :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单一刺激也可使同一种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A.均为分子量小于 8000 的小分子量分泌型糖蛋白。 B.几乎都

30、是细胞在受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的活化过程中合成和分泌,并通过自分泌(autocrine) 、旁分泌(paracrine)和内分泌(endocrine )的方式发挥作用。二、细胞因子的命名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白细胞介素是调节淋巴细胞与其他白细胞之间作用的细胞因子,其界定范围很广,除共用白细胞介素这一相同名称外,实际上是不同性质蛋白质的混合群体,根据发现的先后而命名,现已报道有 23 种 IL,2. 干扰素(interferons,IFN)由病毒感染、免疫及其它各种化学诱导剂诱导机体产生的具有抑制病毒感染、免疫刺激及其他多种化学刺激作用的糖蛋白。往往通过干扰病毒 RNA

31、和蛋白的合成而抑制病毒感染,已发现有 5 中不同类型的 IFN。3.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s,TNF)具有能使肿瘤细胞死亡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两种。4.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s)能刺激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在保证机体自身细胞的更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5. 趋化因子(Chemokines)一群主要在炎症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小分子量蛋白质。如 IL-8三、细胞因子的总体功能1. 细胞因子的作用途径细胞因子可在多个靶细胞上发挥作用,主要通过自分泌(autocrine) 、旁分泌(paracrine)和内分泌(endocrine )三种途径发挥作用。2.

32、 细胞因子的功能特点细胞因子作用于靶细胞后,能导致细胞分裂、分化,或刺激细胞表达新的受体或其他蛋白质产物,相反也可抑制上述功能。a. 多效性(pleiotropy)大多数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靶细胞,并在不同的靶细胞产生不同的效应。b. 过量性(redundancy)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且往往量大。如 B 细胞的功能受 IL-2、IL-5 、IL-4 和IL-6 等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c. 协同性(synergy)有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与其他的细胞因子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多发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因子同时共同作用于一个靶细胞时,如 B 细胞的功能受 IL-5 和 IL-4 的共同作用开启

33、 IgE产生的开关;也可以以顺序的方式发挥作用,即一种细胞因子刺激靶细胞产生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受体,从而增强另一种细胞因子的作用,d. 抵消性(antagonizing)即一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可被另一种所抵消。如 IFN- 能抑制 IL-4 刺激 B 细胞产生 IgE 的能力。四、细胞因子的结构根据对细胞因子结构的分析,可将细胞因子分为四大群。第一群IL-2、IL-3、IL-4、IL-5、IL-6、IL-7、IL-9、IL-10、IL-11、IL-13、G-CSF、M-CSF、GM-CSF 和 IFN 等细胞因子属于该群,该群的蛋白质分子由四个 螺旋聚合在一起,根据链的长短可分为两个亚群。IL-2

34、、3、4、7、9 属短链,IL-6、10、11 属长链。具有免疫调节和造血功能。第二群IL-1、TNF、TGF- 等细胞因子属于该群,该群的蛋白质分子有一长链的 折叠。其功能主要为生长作用、调节组织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并与机体的应激有关。第三群IL-8 等细胞因子属于该群,该群的蛋白质分子具 螺旋和 折叠的小分子蛋白质。与炎症反应有关。第四群IL-12 等细胞因子属于该群,该群的蛋白质分子具有不同结构单位的镶嵌混合物。其功能取决于装配该分子的基本成分,如 IL-12 是第一群结构的嵌合体,功能与第一群细胞因子相同。五、细胞因子的受体细胞因子的受体是整合在细胞膜上的膜蛋白,往往由膜内区和膜外区两个

35、功能区组成,膜外区与细胞因子结合,而膜内区则参与信号传导。根据其结构和活性可分为四个家族。第一家族细胞因子/干扰素受体家族,是最大的受体家族,包括 IL-2R、IL-3R、IL-4R、IL-5R 、IL-7R、IL-9R、IL-12R 、 G-CSFR、GM-CSFR、IFN/R 、IFN- R 和 IL-10R,还包括共同 链的 IL-3、IL-5 受体和共同 链的 IL-2、IL-4、IL-9、IL-15 的受体。在结构上有一个或两个包含特定性的膜外区,具有完整的胱氨酸残基。第二家族受体激酶家族,TGF-R 属此类受体,在结构上具有共同的膜内区。通常情况下以单体存在,活化后成为双体结构。第

36、三家族TNF/神经生长受体家族,TNF- R 和 TNF-R 属此类受体,在结构上具有一个富含胱氨酸的单折叠跨膜区,而膜内区则极少有同原性,因此,这种受体的配体的生物学活性差异很大,能启动细胞凋亡的 fas(CD95)和 CD40L 也能与之结合,促使细胞凋亡。第四家族七折受体家族,是包括 IL-8 在内的趋化因子的受体,同时也是 C5a 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D 的受体。其结构特征是在细胞膜上有七个折。其信号传导需 G 蛋白介导。六、细胞因子的调节细胞因子可通过受体表达、受体排斥、特异蛋白结合及相反功能细胞因子的抑制等方式进行调节其功能。如 T 细胞对 IL-2 的反应主要取决于靶细胞表

37、面 IL-2R 的表达;IL-1 的作用主要受受体抵消物(IL-1RA)的调节;另一些细胞因子则被体液中的特异性可溶性蛋白质所结合而失去其应有的功能,这些可溶性蛋白主要是游离在体液中的细胞因子受体,如 IL-2R、TNFR-I、TNFR-II 、IL-6R 等受体已证明可成为可溶性的物质而游离于体液中;相反功能的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是调节细胞因子作用的主要方式。七、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nterleukin-1除巨噬细胞外,Langerhans 、T、B、NK 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及角质细胞等也能产生,IL-1 有三种不同的产物:IL-1、IL-1 和 IL-1RA。IL-1

38、主要作用于 T、B、NK、中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角质细胞和单核细胞, IL-1、IL-1 是 Th2 细胞的共刺激因子,也是主要的应激反应刺激因子。 IL-1RA 是没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能与 IL-1 的受体结合,但不能产生任何刺激信号,因此是 IL-1 的拮抗物。Interleukin-6除巨噬细胞外,T、B 细胞、骨髓基质细胞( marrow stromal cells) 、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及角质细胞等也能产生。IL-6 主要作用于 T、B、骨髓基质细胞。 能促进 IL-2 和 IL-2R 的产生及 T 细胞的分化,在促进 IgM 和 IgA

39、合成过程中是 IL-1 和 IL-5 的协同因子。此外,还能诱导肝细胞产生急性反应蛋白(acutephase proteins) ,并具有热原(pyrogen)的作用。Interleukin-12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通过诱导 IL-2 和 IFN- 的分泌而促进 Th1 细胞的活性及增强 T 细胞和 NK 细胞的分化与细胞毒性,并能通过 IL-4 的合成抑制 IgE 的产生,可增强 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的能力,与 TNF- 一起诱导 LAK 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s)的产生。TNF-除巨噬细胞外,T 细胞、B 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也能产生,几乎

40、能作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是许多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介质,能调节许多种类细胞的生长,并具有触发某些肿瘤细胞的溶解。八、主要由 T 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1. 主要由 Th1 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nterleukin-2主要由 T 细胞及部分 B 细胞产生,具有广谱的免疫增强作用,在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可诱导 T、B 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细胞毒性 T 细胞前体细胞分化为细胞毒性 T 细胞,增强其杀伤效应,并可促进 NK 细胞的功能与释放免疫干扰素,此外,还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IL-2 受体是一个由 、 和 三条链组成的异聚体, 链与该受体的亲和力密切相关。IFN-除 Th1 细胞外,CD8

41、+T 细胞和 NK 细胞也能产生,作用于 T、B 、NK 和巨噬细胞。刺激B 细胞产生 IgG2a,对 B 细胞产生 IgG3、IgG1 、IgG2b 的作用较弱,增强 T 细胞表达MHC I 类分子,诱导 Th1 细胞产生 IL-2 及其受体,能作用于 Th2 细胞抑制 IL-4 的产生,从而阻断 IgE 的产生。增强 NK 细胞的功能,激活巨噬细胞,极大地增强其消化和处理被吞噬的微生物的能力,促进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和 ADCC 作用。能增加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等的 MHC I 和 MHC II 类分子的表达。提高单核细胞表达 MHC III 类产物的表达。Tumor Nec

42、rosis Factor-,TNF-主要有 Th1 细胞和活化的 CD8+T 细胞产生。可以被分泌成可溶性状态,也可能与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联在一起存在于 T 细胞膜上。具有促使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能活化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 B 细胞等。2. 主要由 Th2 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nterleukin-4由活化的 Th2 细胞产生,作用于 B 细胞、T 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肥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刺激 B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在小鼠是诱导产生 IgE 的开关,在变态反应中起关键作用;促使 T 细胞的发育,使静止的 T 细胞发育成为细胞毒性 T 细胞,可在无 IL-2 的条件下使 Th 细胞生长。对巨噬细胞既能提高 MHC II 类分子的表达、抗原提呈和细胞毒性的能力,又能降低IL-1、IL-6 和 TNF- 分泌。 IL-4 的作用可被 IFN- 所抑制。Interleukin-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