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上)【考点九】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1. 减数分裂是进行_的生物在产生_细胞时,进行染色体数目_的细胞分裂方式。在这过程中,_只复制_次,而细胞分裂_次,结果是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_。2. 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_。3. 精子形成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开始不久,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进行两两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叫做_,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_,每对染色体含有_条染色单体,叫做_。随后,由于_的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使得每个_精母细胞只得到_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一半。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_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变化有_。4. 在
2、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_分裂,两条_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最后,就形成了四个_,再经过变形后成为四个_。5. 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区别:(1) 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分裂_ 。(2) 1 个卵原细胞形成_个卵细胞,而 1 个精原细胞形成 _个精子。6. 受精作用是_和_相互识别、融合成_的过程。7. 受精作用的结果使得_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_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_,另一半来自_。8. 对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_和_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_和_都十分重要。1.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中期
3、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染色单体 4n 4n 4n 2n 2n 2n 0 0DNA 数目 4n 4n 4n 2n 2n 2n 2n n2. 配子的形成过程:1 个精原细胞1 个初级精母细胞2 个次级精母细胞4 个精细胞4 个精子1 个卵原细胞1 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 次 级 卵 母 细 胞 1个 卵 细 胞1个 第 二 极 体 )1个 第 一 极 体 2个 第 二 极 体 )3.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特点的比较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场所 精巢(睾丸) 卵巢数目 1 个精原细胞形成 4 个精子 1 个卵原细胞形成 1 个卵细胞细胞质分
4、配 平均分配 不平均分配不同点变形 经过变形 不变形4.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识图比较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5. 配子与个体发育的关系(见图 )代表受精作用代表减数分裂代表有丝分裂1. (2014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减数分裂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B.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 精(卵) 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2. (2014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右图是基因型为 AA 的高等动物进行减数分裂的示意图。下
5、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B. 该细胞中基因 a 是基因突变产生的C. 该细胞中含有 12 条染色体D. 该细胞中含有 6 对同源染色体3. (2013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 )A B C D4. (2012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下图为植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B. 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C. 细胞中有 4 个 DNA 分子D. 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 05. (2012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有
6、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受精卵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B.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C. 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D. 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无关6. (2011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右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中的一个时期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是( )A. 精原细胞 B. 卵原细胞C. 初级精母细胞 D. 次级卵母细胞7. (2015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下图是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 A、a 和 b 表示相关基因。请据图回答:(1) 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期,该细胞中有_ 条染色体。(2) 乙细胞中有_条染色
7、单体,该细胞的名称是_ 。(3) 假定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突变,请继续以下分析:由乙细胞基因组成可推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可能有_种。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为 AaBb,一个卵原细胞在形成乙细胞时,所产生卵细胞基因型是_。 甲 乙8. (2011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 Aa,右图为该动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 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该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时期为 _。(2) 若图中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了另一条染色体上,该变化引起的变异属于_。(3) 如果处的基因为 a,则该细胞基因组成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4) 请绘出该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
8、期示意图,并在相应染色体上注明基因 A、a。【考点十】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 肺炎双球菌属于_生物,它包括_型和_型。前者有多糖类_,菌落_,有_,可以使人患肺炎或小鼠患败血症。2. 格里菲思实验过程(1) 注射 R 型活细菌小鼠_。(2) 注射 S 型活细菌小鼠_ 。(3) 注射加热后杀死的 S 型细菌 小鼠_。(4) 将 R 型活细菌与_混合后注射小鼠_,从小鼠体内分离出 S 型活细菌。结论:无毒的 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 S 型细菌,说明已经被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有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即“_”。3. 艾弗里实验过程(1) R 型活细菌S 型细菌的 DNA培养基中有_ 型细菌。
9、(2) R 型活细菌S 型细菌的蛋白质培养基中有_型细菌。(3) R 型活细菌S 型细菌的多糖培养基中有_型细菌。(4) R 型活细菌S 型细菌的 DNA_培养基中只有 _型细菌。结论:_才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_是遗传物质。4. T2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_体内的病毒,它的侵染过程包括:吸附_合成组装_。5. 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_,它是由 1 分子_、1 分子_和 1 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后者包括 4 种,即_(A) 、 _(T)、_(C) 和 _(G)。组成 DNA 的元素有_。6. 沃森和克里克认为:DNA 分子的立体结构是规则的_结构。这一结构的主要特点:DN
10、A 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按_方式盘旋而成;DNA 分子中的_和_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连接成_。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 一定和_配对, G 一定和_ 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叫做_原则。7. DNA 分子中_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而每个 DNA 分子都具有特定的_的排列顺序,这是 DNA 分子的特异性。一个 DNA 分子若有 n 个碱基对,可因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而构成_种 DNA。8.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是有_的 DNA 片段;基因存在于_上,并且呈_排列,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关系。遗传
11、信息是指基因中_的排列顺序。9. DNA 分子的复制是指以_为模板合成_的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胞_期和_期,_是 DNA 复制的主要场所。10. DNA 分子复制需要 4 大条件,模板:_;原料:_;酶:如_酶;能量:ATP。此外,复制还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如适宜的_和_等。11. DNA 分子的复制是一个_的过程,在新合成的每个 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 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_。DNA 分子通过复制将_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_的连续性。12. DNA 分子独特的_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_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进行。1.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
12、 年美国赫尔希和蔡斯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用放射性同位素 35S 标记一些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用放射性同位素 32P 标记另一些噬菌体 DNA,然后用这些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同时测定同位素标记。吸附:噬菌体利用尾部末端吸附在细菌表面注入核酸: 32P(即 DNA)进入细菌体内, 35S(即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合 成 核 酸 和 蛋 白 质 起 作 用 的 物 质 : 噬 菌 体 的 DNA合 成 物 质 :噬 菌 体 的 DNA和 蛋 白 质 (用 同 位 素 测 定 )原 料 、能 量 、场 所 :细 菌 提 供 )装配:蛋白质外壳与 DNA 分子组成子代噬菌体释放
13、:细菌细胞破裂,释放出几十个至几百个的子代噬菌体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DNA 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2.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一般规律规律一: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AT、CG、AG TC,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规律二:在 DNA 双链中,AT/CG 在两条单链中的比例相等,且等于整个 DNA 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规律三:在 DNA 双链中,一条单链中 AG/TC 的值与另一条互补单链中该种比例互为倒数。3. 关于 DNA 分子复制的有关计算由于 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可推出一个 DNA 分子复制 n 次后的以下数量关系:(1) DNA 分子数子代 DNA 分子数为 2
14、n;含有亲代 DNA 链的子代 DNA 分子数为 2 个;不含有亲代 DNA 链的子代 DNA 分子数为(2 n2) 个。(2) 脱氧核苷酸链数子代 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为 2n2 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 2 条;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2 2)条。(3) 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若一亲代 DNA 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 m 个,经过 n 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 m(2n1) 个;第n 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 m2n1 个。1. (2015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用 15N 标记一个 DNA 分子的两条链,让该 DNA 分子在 14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得到
15、两个 DNA 分子,那么每个子代 DNA 分子中( )A. 只含有 15N B. 只含有 14NC. 一条链含有 15N,另一条链含有 14N D. 每条链同时含有 14N 和 15N2. (2015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右图表示 DNA 分子结构中的一部分,其中连接碱基 A 与 T 的是( )A. 肽键 B. 氢键C. 磷酸二酯键 D. 二硫键3. (2015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发现,使无毒的 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 S 型细菌的物质是( )A. RNA B. 蛋白质 C. 多糖 D. DNA4. (2014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
16、试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 )A. DNA 是遗传物质 B.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 噬菌体不含有蛋白质 D. 噬菌体不含有 DNA5. (2014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DNA 复制是以亲代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DN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 DNA 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C. DNA 复制只以亲代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D.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的准确性6. (2013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1928 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
17、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中所用的 R 型活细菌无毒性, S 型活细菌有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注射 R 型活细菌,小鼠死亡B. 注射 S 型活细菌,小鼠死亡C. 注射加热后杀死的 S 型细菌,小鼠死亡D. R 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不死亡7. (2012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创立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A. 达尔文 B. 孟德尔 C. 格里菲思 D. 沃森和克里克8. (2011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有关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 磷酸和五碳糖排列在内侧C
18、. 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D. 碱基对构成分子的基本骨架9. (2011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 32P 和 35S 分别标记 T2 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B. 用 35S 标记 T2 噬菌体,侵染、离心后 35S 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C. 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D. 该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0. (2011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 DNA 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一种半保留复制 B.
19、 主要在细胞质中完成C. 以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D. DNA 分子完成解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11. (2010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 )A. DNA B. 蛋白质 C. 多糖 D. RNA 12. (2013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项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 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此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_。(2) 该过程首先需要在_酶作用下把两条链解开;若图中虚线框内的碱基对“AT”替换为“TA”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则这种变异属于_。(3) 已知一个亲代 DNA 分子有 P 个
20、碱基,其中腺嘌呤 Q 个,连续进行此项生理过程 n 次,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个。(4) 若亲代 DNA 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 X)变成了 5 溴尿嘧啶(BU)。诱变后的 DNA 分子连续进行图示过程 2 次,得到 4 个子代 DNA 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 BUA、AT、GC、CG,推测碱基 X 可能是_ 。【考点十一】基因及其表达1. RNA 与 DNA 的比较比较项目 DNA RNA全称分布基本组成单位碱基五碳糖化学组成 酸空间结构分类相同点:化学组成成分中都有_和碱基_。联系:RNA 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产生的,即 RNA 的遗传信息来自
21、_。2. 转录:在_中,以_为模板,按照_原则,合成_的过程。除模板外,该过程还需要原料_、酶和能量。其结果是遗传信息从_传递到_。3. 翻译:按照 mRNA 上的密码子的信息指导_合成_的过程。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需要的原料是_,搬运工具是_。其结果是遗传信息从_传递到_。4. 遗传密码子是指 m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_,共有_个,其中 3 个_密码子( 不具有对应氨基酸) 。由_个密码子决定 _种氨基酸。一个密码子对应_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_密码子。5. 1957 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 流向 DNA,即_;也可以从 DNA 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
22、,即遗传信息的_和_。而遗传信息从 RNA 流向 RNA 的_和遗传信息从 RNA 流向 DNA 的_,则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完善。中心法则的内容实质上就是_的流动过程。6. 基因通过控制 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基因通过控制_酶的合成从而影响黑色素的形成进而影响人的肤色;基因还能通过控制_结构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基因通过控制_的形成,使红细胞维持正常形状和功能。1.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DNA 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图2. 基因的基本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关)DNA
23、功能 传递遗传信息(复制) 表达遗传信息(转录、翻译)时间 分裂间期 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活细胞中进行场所 细胞核中 细胞核中 细胞质的核糖体上模板 DNA 两条链 DNA 一条链 mRNA原料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条件 都需要特定的酶和 ATP产物 2 个 DNA 分子 1 条单链 RNA 多肽链(或蛋白质)3. 蛋白质合成的计算(1) 基因中碱基数与 mRNA 中碱基数的关系转录时,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产生一条单链 mRNA,则转录产生的 mRNA 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一半,且 DNA 模板链中 AT(或 CG)与 mRNA 分子中 UA(或
24、 CG)相等。(2) mRNA 中碱基数与氨基酸的关系翻译过程中,mRNA 中每 3 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目是mRNA 中碱基数目的 1/3,是双链 DNA 碱基数目的 1/6。 综上可知:DNA(或基因) 中碱基数mRNA 中碱基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631。1. (2015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基因和 D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 D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基因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C. DNA 中任一片段都是基因 D. 基因只存在于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上2. (2015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
25、水平测试 )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表示翻译过程的是 ( )A. B. C. D. 3. (2014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右图是人体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一个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表示转录B. 该过程表示翻译C. 该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 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4. (2014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基因、染色体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B.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RNA 和蛋白质C. 染色体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D. 生物体性状的表现不受环境影响5. (2013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
26、水平测试 )细胞中的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不需要的物质或结构是( )A. 转运 RNA B. 核糖体 C. 氨基酸 D. 脱氧核苷酸6. (2013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能够存储生物的遗传信息 B. 等位基因位于同一个 DNA 分子上C. 基因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D. 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决定7. (2012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是染色体的主要载体 B. 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
27、A 片段 D.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RNA 片段8. (2011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tRNA 具有转运氨基酸的功能,右图 tRNA 携带的氨基酸是( 各选项括号中内容为相应氨基酸的密码子)( )A. 精氨酸(CGC) B. 丙氨酸(GCG)C. 甘氨酸(GGC) D. 脯氨酸(CCG)9. (2011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某 DNA 分子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为C CATGC,若以该链为模板,经转录后得到的 mRNA 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A. GGTACG B. CCAUGCC. CCATGC D. GGUACG10. (2010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某 D
28、NA 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 C 占该链碱基比例为 36%,则在以其为模板转录而成的 mRNA 中碱基 G 所占比例为( )A. 18% B. 36% C. 50% D. 64%11. (2010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胰岛 B 细胞中的胰岛素转录的场所是( )A. 核糖体 B. 中心体 C. 高尔基体 D. 细胞核12. (2010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真核生物的性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 ( )A. tRNA 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B. mRNA 上碱基的排列顺序C. DNA 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D.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13. (2010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
29、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 DNA、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B. 每个 DNA 分子上都有一个基因C.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 DNA 分子 D. 基因在每个染色体上都成对存在【考点十二】基因的分离定律1. 豌豆是_传粉植物,而且是_受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可使实验结果可靠又易分析;具有易于区分的_,使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2. 生物的性状是由_决定的;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是_存在的;生物体在产生生殖细胞_时,_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的。3. F1 与_的杂交,叫测交。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30、可以推测 F1 产生的_类型和比例,从而可用于测定 F1 的_。4.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当细胞进行_产生配子时,_会随着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_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1. 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 选用正确的实验材料:豌豆是严格的自花( 闭花)受粉植物;豌豆相对性状之间的差别明显,易于区别。(2) 科学的实验方法: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3) 利用统计学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较大的实验结果处理并总结其中的规律性。(4) 科学的设计实验程序:问题实验假设验证结论。2. 交配类型概念 应用
31、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的过 程 判断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植物中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是判断自花受粉的植物显性个体是否是纯种的最简单方法测交 让显性性状的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 检测显性个体是纯种还是杂种;检测显 性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注意:如 Aa 的个体自交 n 次,F n代中的杂合体为 1/2n,纯合体占 Fn总数的 11/2 n,故杂交育种中常采用自交方法使品系纯合。确定一个具有显性性状的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时,可采用自交也可采用测交。对于自花受粉的植物常用自交法,可不需人工去雄、人工授粉
32、、套袋隔离等措施。对于动物体常采用测交法,因为如果是杂合体时,测交后代出现隐性个体的比例较大,准确率较高。3. 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_; 杂合子_.4. 解题方法正推型: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及比例(正确熟练书写遗传图解)逆推型:子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双亲基因型(见以下方法)(1) 隐性纯合突破法子代中有隐性个体(aa) ,则双亲同时含有隐性基因(a);子代中无隐性个体(aa) ,则双亲不同时含隐性基因(a)。(2) 比例法后 代 性 状 分 离 比 为 显 隐 3 1, 则 双 亲 一 定 为 杂 合 子 自 交 类 型 BbBb后 代 性 状 分 离 比 为 显 隐 1 1, 则 双
33、 亲 一 定 为 测 交 类 型 Bbbb后 代 性 状 只 有 显 性 性 状 , 则 双 亲 中 至 少 有 一 方 为 显 性 纯 合 子 BBBb、BBBB、BBbb)5. 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测 交 法 :待 测 个 体 隐 性 纯 合 子 若 后 代 表 现 型 一 致 , 则 待 测 个 体 为 纯 合 子若 后 代 表 现 型 不 一 致 , 则 待 测 个 体 为 杂 合 子 )自 交 法 :待 测 个 体 若 后 代 无 性 状 分 离 , 则 待 测 个 体 为 纯 合 子若 后 代 有 性 状 分 离 , 则 待 测 个 体 为 杂 合 子 ) )1. (2015 年江
34、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杂合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紫花和白花,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A. 表现型 B. 基因型 C. 性状分离 D. 伴性遗传2. (2013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有关人类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卷发与黑发 B. 双眼皮与蓝眼 C. 有耳垂与毛耳 D. 能卷舌与不能卷舌3. (2013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匹白色公马() 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 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 B. 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C.
35、 1 与 2 基因型一定不同 D. 1 和 2 基因型一定相同4. (2011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以两株高茎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F 1 中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例如图所示,则 F1 高茎豌豆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 1 B. 1/2 C. 1/3 D. 1/45. (2011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小麦抗锈病基因 R 和不抗锈病基因 r 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 R 和基因 r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B. 基因 R 和基因 r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C. 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 r 能遗传给后代D. 基因 R 和基因 r 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