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城市安全供水体系建设的研究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水资源。饮用水安全问题关系到城市的产业结构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是维护城市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本文结合我国城市供水现状,浅析了城市供水安全可能存在的威胁与挑战,并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建设等方面对现阶段城市安全供水体系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城市供水;供水体系;安全保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尤其是供水系统的建设,已经基本满足了城镇的需求。现阶段我国城镇供水企业的主要目标是保障供水的质量,确保供水安全。目前,按照常备不懈、统一指挥、分区负责的原则
2、,各地已初步建立了以供水企业为主体的城市供水应急保障体系。但目前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与应急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应急管理意识较为薄弱,水资源环境监测、供水安全风险研究等工作开展还不到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应急机构队伍有待进一步强化,存在人员不足、职责不明、业务素质欠缺等问题; 装备物资水平有待提高,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及风险评价标准欠缺。1.供水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21.1 水资源短缺与水源污染并存总体来看,我国地势和资源都是不平衡的,当然水资源的状况也是如此。近几年,我国的不同城市均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并且表现出从地区向全国转移的趋势。目前,很多城市仍具有相对充足的供水能力,然而
3、因分布不均匀,加之地震或龙卷风等自然灾害或极端天气的存在,加剧了全国范围内水资源短缺问题。排除自然因素之外,水源污染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水资源短缺的出现。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地表水存在严重污染,七大水系也有轻度污染,二百多个城市地下水存在污染,轻重程度不同,而水质主要是良好和较差两种情况,由此可见,因水源污染会造成城市水质型缺水,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峻。 1.2 输配水系统安全性差城市供水系统中输配水管网安全性能的好坏,是影响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管材低劣、管网老化、施工技术落后及非正常工况运行等问题,其中以大中城市中的老城区尤为突出。目前,多
4、数城市普遍存在的输配水管网系统安全性能差问题,导致了较为突出的供水服务压力不足、管网漏损率高、爆管事故频发、管网余氯消耗速率加快、二次污染严重等供水安全问题。1.3 净水处理与水质检测手段落后近年来由于水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尤其是部分供水水源地水质污染状况严重并继续恶化,微污染水源水比例逐年增加,严重3影响了供水水质。部分城市供水厂的水质监测能力仍然较为薄弱,水质监测手段落后,供水水质安全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特别是针对目前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发状况,对水质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4 供水安全保障应急体系亟待建立近年来,影响我国城市供水安全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不但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
5、生活和身体健康,还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到城市和地区的社会稳定,以及流域生态安全和国际关系。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与城市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和反应处理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备所产生的矛盾,已成为当前城市供水安全所面临的又一挑战。2.建立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应急体系的思考供水要素保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除了安全生产的职责外,还应在保障公共安全和服务上做实事,供水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应同时涵盖这两个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加强供水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工作,就是要提高各单位、部门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就是要以公众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建设两方面为抓手,健全突发事故(件)状态
6、下供水保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和快速反应系统,力争做到事前能有效预防、事后能及时处置的目标。2.1 基础设施建设2.1.1 加强城镇饮用水源检测和保护工作4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不仅涉及的部门较多,管理的内容也比较繁杂,因此,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环保、水利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保护饮用水源,加快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线的建设。城镇供水企业要建立水源水质资料库,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水源水质检测,当水源水质出现异常和污染物质超过有关标准时,要加大检测频率,并及时报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及环保部门,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护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2.1.2 加大
7、供水管网的维护和改造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镇并入到城市中,因此,城镇供水管网也越来越大,在供水管网不断扩大的同时,供水管道的老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使得供水的质量受到了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供水企业必须要加大供水管网维护和改造的力度。首先,对于有一定年龄的供水管道,要定时的进行检查和维护,一旦发现管道腐蚀或者是管道漏点要及时进行更换;其次,要发展管道防腐技术,采用新技术来减小管道腐蚀的程度,提高管道的使用年限;最后,要保障新铺设管道的安全性,对于新铺设的供水管道要进行规范的处理,必须进行冲洗和消毒等一系列处理,并且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2.1.3 完善净水工艺和供水水质监督检查
8、制度 为了保证城市供水的水质,应该以现阶段原水水质污染情况为根据,更新改造水厂一些滞后工艺设施,并强化运行管理。另外,各个供水企业应该在现有的工艺技术与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来改进5净水工艺。在选择净水工艺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原水水质进行深入调查,并对污染物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作出分析,再根据自身现有技术,进行必要的改善,尽量提升各公司污水处理的工艺水平,同时,找到净水工艺中的不足,在符合现有经济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另外,还应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成立水源保护区,防止水污染。 对于供水水质的监督检查,我国有着明确的规定,从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到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再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
9、确定的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行逐级监督检查。各主管部门要定时的对管辖范围内的供水企业进行检查,要对供水企业的供水水质进行抽样检测,检查供水企业的相关报表、数据和原始记录等文件和资料,一旦发现被检查的供水企业供水水质不达标,要让企业进行说明,当涉及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情节较轻的,要对供水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情节较重的,要扭送到公安机关进行处理。2.1.4 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目前,供水企业基本都制定有防范各类灾害或突发事件的供水保障应急预案,基本形成了初步的应急管理系统,但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急管理工作经常还是手忙脚乱,处理危机大多都是紧急动员和人海战术,应急资源未得到最优化配置。其中最大的
10、一个原因就是应急管理和资源信息“两张皮” ,基础数据与运营机制没有理顺,写的、说的、做的不一致,没有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联动。供水安全6保障与应急建设是“技术+ 管理”的工作,纯技术或纯管理思路构建不了一个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解决问题的方向在于信息化,而如何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利用信息流调动人员流、物资流是后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此外,还应在管理上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架构体系,形成自上而下、覆盖全面的应急管理工作网络;在实施上建立健全覆盖制水生产、供水服务、工程施工等全方位的供水保障应急预案体系,并加强培训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异常情况,人人都能参照2.2 社会服务建设人民群众是供水企业产品的直接
11、受众,而社会服务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和群众满意度,直接影响政府形象。社会服务建设可以从以下 3 个方面入手。2.2.1 明确企业使命与责任,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供水企业从事的是民生工程,肩负着一定的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的功能,对公众来讲就是一个可以依托的臂膀。如果让公众失望,将会引发社会幸福与存在感问题。因此供水企业必须从顶层文化设计入手,重点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加强企业理念体系、形象识别体系和企业行为体系建设,打造一个服务贴心、保障有力、秩序井然的形象,赢得公众信赖。2.2.2 走出去、迎进来供水企业要特别重视宣传工作,广泛开展供水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和防灾救灾知识宣传与普及,提高人
12、民群众参与应急7管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着力打造一个全民都能参与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此外,还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引导民众了解制水工艺和出厂水水质,让人民群众真正从心底对供水保障感到放心。2.2.3 尊重用户感受,优化信息沟通策略供水保障服务建设应以第一时间接警、第一时间处置为目标,但在涉及公共安全及公共风险时,由于认知偏差及媒体过分渲染的影响,容易引起公众的过度反应,导致恐慌放大。因此在危机处置时,应重视公众的风险感知,简单的“不知道”可能很难让公众满意,与其如此还不如主动告诉公众准确的信息、让公众了解企业做了什么和将会怎么做、公众应该怎么做等等,以积极、平等的心态做好供水保障与应急沟通。如此
13、才能构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在危机到来时,凭借良好的信誉赢得公众的支持和理解。3.结语水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根基。城市供水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条件。为城市供水安全,需要针对各个问题,系统分析,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构建并不断完善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保障的综合管理体系,探索符合当地城市供水实际的有效管理方法,切实保障城市供水水质安全。参考文献1 樊新源.城市供水系统的水源污染风险分析及应急机制研J. 8广东化工,2011,38 (6):313 3142 王郑,王祝来,张勇,等城市供水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研究J 灾害学,2006,21(2):106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