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探析.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047704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生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生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生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生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大学生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探析陈金华本文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演变情况以及作为特殊公民群体的大学生对社会基本道德规范认同状况的分析。试图阐述以下几个重要概念和命题:道德究竟是什么?道德规范的实质是什么?十年来我国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变化?如何凝炼蕴含基本道德规范要求的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状况如何?其产生的原因怎样?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如何将社会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道德行为?作者:陈金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作为“兴国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离不开大学生对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当代大学

2、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道德规范淡化、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无不同其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状况有关。因此,开展大学生对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研究,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基本道德规范及其在我国的表达1.关于道德与道德规范的实质 关于道德本质问题的研究,可以说十年来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不再仅仅将道德界定为一种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万俊人认为,道德不

3、仅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是一种人类文化现象。“人类的道德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现象,一种人性化的价值观念或价值精神。这也就是说,除了其阶级性特征之外,道德还具有其文化价值和人性理想化追求的特征,具有作为社会整体生活秩序的公共规范性普遍道义约束力。因此,除了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这种关联赋予了道德伦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政治属性)之外,道德总是同时与特定的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秩序以及个体的人格理想相关联,并由此构成人类道德现象复杂多样的特征。” 1肖群忠认为,人类的道德实质上是主体基于自身人性完善和社会关系完善的需要而在人类现实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观念、价值精神、行为

4、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德具有文化性、价值性、应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道德的文化性是指,道德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创造,它主要体现为一种观念文化或精神文化,但可以通过制度文化和人类实践加以确证和体现。道德在阶级社会中主要发挥了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与功能。道德的价值性是指,道德是人类实践精神即价值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道德意识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意识、价值观念和价值精神,一般价值意识在道德领域体现为主体的观念、行为对他人、社会的有利或有害的善恶意识,因此,道德是以善恶作为评价观念与实践标准的。道德的1 万俊人:新哲学-道德的谱系与类型,大象出版社 2003 版,第 30 页。2应然性是指,道德不仅是一

5、种文化现象、文化创造、善恶价值观念,而且也是一种应该和正当的规范意识和行动指令,它不仅是思想观念也是行为准则。应然性、正当性是道德的理想性和导向性的体现,也是道德的实践性的先导和前提。道德的实践性是指,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准则规范和实践精神,必然源于实践,离不开实践并要指导实践。实践与精神密不可分、融为一体,进而要求人们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这是道德的鲜明特点。道德规范来源于人们鲜活的生活实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多元的利益主体及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多元化趋势。在此背景下,建构和完善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以及基本道德规范就显得既重要又艰难。

6、要使诸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个人品德等规范成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和认同的基本道德规范,就要使这些规范正确地反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代表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人性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关系的完善。只有当基本道德规范具有普遍合理性时,才能深入人心,变外在的规范要求为日常生活的习惯,并形成道德品质。换言之,基本道德规范不应是强制灌输的产物,相反是民众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互动、协商、契约、履行而逐步形成的结果。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在马克思看来,向人们提出道德要

7、求是以承认人们之间的不平等为前提的。因此,“任何个人或社群、民族、国家都不应该、也无权把自身的道德信念、道德观点和道德行为方式,以任何主观的道德理由,强加给他人或别的社群、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尤其是那些自以为达到较高道德境界和道德觉悟的人或社群,不应该、也无权以某种优越的道德姿态或理由,强行要求他人或其他社群的人们与自己看齐。道德先进的作用和意义在于道德示范和道德吸引,而不是强行一律,甚或居高临下式的道德权威主义强制。” 1 质言之,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实践精神具有为维护、加强、论证或改变某一社会制度或体制的功能,发挥着为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提出定向的价值体系、提供人类活动的价值规范和人

8、类追求的价值理想信仰的作用。2.我国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演进 要研究大学生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不仅需要弄清楚道德的本质及道德规范的实质,而且需要搞明白我国社会究竟有哪些基本道德规范。看来很有必要考察一下我国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演进历程,这是我们分析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认同的前提。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以及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着深刻变化,进而关于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建构也处于不断演进过程中。大致说来,我国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演进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公民道德“20 字基本规范”2001 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

9、、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出现了党政领导重视、舆论传媒关注、广大群众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的良好局面。不符合基本道德规范的思想和行为,愈来愈受到舆论的谴责和鞭挞;符合基本道德规范的思想和行为,愈来愈得到社会的鼓励和表彰,社会道德风尚正朝着更加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显示了强大的力量。特别是在抗击非典和抗震救灾中,广大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充分显示了公民1 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33 页

10、。3道德觉悟不断提高和道德品质的不断升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都产生了明显的积极作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将纲要印发的 9 月 20 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纲要强调 1:第一,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把“20 字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进一步同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形成能够涵盖各个方面的规范体系网络;第二,要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使我们的道德建设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第三,在

11、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充分运用道德的感化力、劝导力、说服力和舆论的压力,教人向善,另一方面,还应通过一定的管理规定和奖惩手段,更好地激励人们弃恶从善。通过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强化褒善贬恶、祛邪扶正的舆论力量,使人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力行道德。“八 荣 八 耻 ”的 道 德 规 范2006 年 3 月 4 日,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

12、、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强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2道德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念,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明确了当代社会道德的根本要求和最基本的

13、道德规范,解决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个基本道德问题,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为良好社会道德氛围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又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立身处世提供了实实在在的道德标准,体现了个体价值规范与社会价值规范的高度统一。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法律和道德是人们共同行为准则的两个重要方面,法律侧重于规范人们的现实行为,带有强制性;道德则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影响人们的思想境

14、界。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旗帜鲜明、精炼准确,又言简意赅、通俗晓畅,集中体现了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为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道德风尚提供了根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以及关于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1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三、第七部分,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2 胡锦涛等领导人分别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讨论提出关于“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重要论述 ,人民日报2006 年 3 月 5 日 第一版。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

15、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这个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全社会认同的价值系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对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引领社会思潮和社会风尚具有重大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

16、程中,“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学术理论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以至被列为由光明日报理论部与学术月刊编辑部等组织评选的“2011 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的首位。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然而,对如何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界有不同看法。究竟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迄今为止尚未达成普遍共识。不过,可以相信,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和争鸣,必将为进一步凝练出具有广泛社会认同度、

17、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了基础。蕴含基本道德规范的“地方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为了贯彻落实这个要求,全国各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总结、概括、提炼出体现作为“兴国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蕴含基本道德规范的“地方精神”,如“北京精神”、“上海城市价值取向”、“广东精神”、 “重庆精神”、“武汉精神”等等。 2011 年 11 月,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

18、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2011 年 11 月,在中共上海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上,俞正声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努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结合上海历史文化积淀和现阶段发展实际,积极倡导“公正” 、 “包容” 、 “责任” 、 “诚信”的价值取向。2012 年 5 月,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公布了新时期广

19、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汪洋指出,要在公民价值、公民道德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寻找最大公约数,提炼出社会共同认可、体现广东特色、群众乐于接受、容易传承传播的价值理念,使之成为我们新时期“广东精神” ,这样有利于提升公民文化道德素质,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倡导健康的幸福文化,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发展。二、大学生对若干基本道德规范认同现状分析学术界关于价值认同研究,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种5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第二种观点认为,价值认同即是指价值主体不断改

20、变自身价值结构以顺应社会价值规范的过程,它体现出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范的一种自觉接受、自觉遵循的态度。第三种观点认为,价值认同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类共同的追求,即为人类所共同接受,具有全人类普遍性,超越了具体国界、民族、主体的共同价值,有学者称之为普世价值。二指在世界范围内的主导价值,即在一个多层次、多样性的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导向作用的价值。前者的认同是平面的、完全一致的认同;后者的认同是以差异为基础的立体的认同。而无论哪个层面的价值认同,其共同含义都在于: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

21、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1第四种观点认为,价值认同作为一个过程,“是价值主体之间通过变化着的关系(对话、交往、混乱)使自身的价值观念或价值结构获得重新定位和重新调整的过程。” 2尽管学术界对价值认同的定义在不同角度和视界上存在不同的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价值认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不仅可以作为某种观念、理论而被理解和运用,同时也可以作为某种价值实践活动而表现为一定的行为和实践选择。上述分歧同样存在于“什么是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以及有多少规范”的看法和界定上。鉴于众多概念及其内涵的复杂性,考虑到生活实践中日益凸显的问题之紧迫性,笔者暂且抽取“公正、责任、诚信、和谐”概念并将其作为考察大学

22、生基本道德规范认同状况的主要视角进行分析。1.关于“公正”的认同分析公正是一个复杂概念,涉及多个领域,有经济公正、政治公正、法律公正、道德公正等。但任何一个公正都蕴含着道德规范的要求。公正不是对自我利益的简单超越和否定,也不是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生活,相反是一种在恰当的机制下达成多方面的“共赢”。“社会将公正而不是无私作为它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它的目标是为所有人寻找机会的均等。”实际生活中,公正对人们行为动机的形成、价值观念的选择和道德目标的达成具有直接的浸润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公正的物质文化基础大大提高,但社会不公问题仍以更

23、加复杂的形式凸显出来。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度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认为社会公平的人数越少,如高校学生认为当前社会公平的人数仅占 0.7%;认为社会保障公平最重要者为 51.8%,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分别为 47.8%、39.3% 、44.7%;受教育程度越高者认为教育机会公平的比例越低,收入分配公平的比例越低。在社会不公现象的刺激和影响下,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评价、道德水准出现不稳定、迷乱、失衡甚至扭曲。许多典型事件所表现出来的仇富心理、平均主义情结等,无不是社会不公现象刺激作用的结果。至于那些因社会不公而报复发泄、因生活压力而抱怨敌视社会、因贫困而堕落等负面道德反映,更

24、是社会不公现象的极端反映。大学生对社会公正问题极为敏感和关注,包括教育公平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城乡差异问题、公民权利问题等经常引起大学生的热烈讨论,尤其对那些社会热点问题,如贪污腐化、见死不救、见义不为,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渴望尽快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应该说,大学生的这种公正意识对大学生个人的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必1 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冲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 年第 5 期。2 刘芳: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认同,甘肃理论学刊2004 年第 5 期。6须清醒地看到,社会公正程度以及大学生对社会公正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最终影响社会文明发

25、展。我们决不能低估社会不公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的挫伤和不良刺激。公正意识不仅是大学生道德观念的生长点,同时也是培养社会美德和建立社会秩序的着力点。当然也要看到,大学生对公正的认同仍然处于表面层次,他们不太了解导致社会不公正的根源何在,更不知道消除不公正现象需要经过漫长的艰辛的努力。有鉴于此,需要从各个方面努力实现社会的公正。首先,必须大力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水平,丰富和创造社会公正的物质基础。这是优化大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行为的根本途径,也是为文明素质和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的唯一出路。社会公正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发展的公正问题。要减少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应该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加

26、强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经济的健康有序协同的发展。反过来说,社会越发展,物质文明水平越高,人们越是在乎物质财富较为丰富条件下的分配不公问题,在这方面一旦出现了社会不公或让人们普遍感到社会不公,对人们积极性的挫伤以及对人们的信仰、信念的动摇,都是不能低估的。其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构建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制度环境。“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1公正是人类追求的普遍价值,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正是党和政府执政理念和制度设计、产品分配的原则,要使人们感到公正或公平,就要利用政策、法律和法规调整好社会关系。正确处理物质资料的分配关系问题,亦

27、即人们生存的物质来源及其共享的问题。大学生对公正的认同程度直接与其对政府制定方针政策的公正程度及其落实政策的公正水平之评价密切相关。所以,国家及其政府必须勇于担负起社会公正之代言人的角色,并通过制度设计调整利益结构创造社会公正。最后,必须加强大学生公正意识和科学公正观的教育。“要使一个人因为社会规范的合理性而遵从它,关键是要向他表明什么是公正”。 2如果我们对基本道德规范中蕴含的知、情、意、信、行的内容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无论它们中的哪个因素都离不开公正观念的影响。要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培养良好的道德水准,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公正意识、公正心和正义行为,推动社会公正程度的提高。要教育大学

28、生明白,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公正的实现都是相对而言的,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标准评价不同,客观上不存在什么超历史、超阶级的抽象的公正,还必须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在追求最高标准上的公正和最真意义上的公正奠定了基础,但这种公正的完美实现又是需要经过漫长过程和艰辛努力的。无论如何,公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文明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关于“责任”的认同分析在现代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分配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这样才能体现社会公正精神。当一个人主动地、愉悦地承担他应有义务的时候,义务就成为责任了。所谓责任,就是一种担当、使命、

29、关怀和奉献。责任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是一个人对待人生和社会环境的态度。负责任的人在自身的自由中行动,把该做的事情看作自己份内的事情,视为发自内心地主动认真承担的使命。 毋庸讳言,一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感明显淡薄的现实令人担忧。研究表明,一部分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不够全面客观,在自我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方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尤其不了解社会责任感内涵;一部分学生上大学只是为了为自己寻一个好的工作,为自己的将来争取幸福的生活;一部分学生重视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轻视集体与社会的1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 页。2 美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

30、,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0 页。7价值,对社会缺少主人翁责任感;一部分学生重视权利的享受,漠视自己的责任,不愿承担应尽的义务,特别是缺乏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使命;一部分学生对于“八荣八耻”只是为了应付而了解,认为那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并没有将其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标准。调查显示,只有 12%的在校大学生愿意“去服务大西北、内地不发达地区、基层”,44%的大学生认为“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应该视情况而定,20%的大学生认为见义勇为牺牲自己不值得。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甚至社会责任感缺失,究其原因,一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本位、利益至上、金钱万能观念比较流行,社会

31、出现不正当竞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消极腐败等现象,客观上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二是多元思想文化的碰撞和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我国社会主张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发生矛盾和抵触,大学生过分注重自我,忽视个人与社会的内在联系,过分张扬的个性和自由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三是学校教育模式的单一和僵化。长期以来,学校德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课堂轻课余、重智商轻情商、重成才轻成人、重口头轻行动,结果是虽经常要求学生要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但却很少倡导学生关心、

32、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不足、主体性被压抑、心灵受伤害,责任感淡化。四是家庭生活环境的熏陶。由于父母对子女的过分关爱,甚至承担了所有的责任,使得他们的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于索取与享受而疏于付出和奉献。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少,意志力薄弱,抗挫折力差,责任感淡漠。五是大学生自身的因素。社会生活本身是错综复杂的,加上社会正处于激荡的转型期,更加充满了矛盾和问题,而大学生对社会现实却缺乏深入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能力,看法上往往基本比较浅薄片面,常常被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所局限与牵制,以为真实的社会就是每个人只

33、为自己打算的社会,看不到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相承担责任。特别是目睹社会上的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偷税漏税、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等消极现象,感到无可奈何,悲观失望,甚至彻底放弃了社会责任。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组织、他人、家庭及对自己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责任规范认同教育以及责任感的培养。首先,要重视“责任政府”的建设。社会责任意识的淡漠,既有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也有政府缺位、不作为、乱作为的因素,人民是真正的主人,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来自人民的意愿,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政府应服从人民意志,保障人民的权利,实现

34、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只有人民信过的“为民政府”、“责任政府”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人民政府。其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责任规范认同。必须引导大学生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认识到社会价值的最大实现才是自我价值的真正实现,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培养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对人类命运的关爱、自觉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意识。要优先考虑社会关系,考虑如何对这些社会关系加以排序,如何解决个人选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重要的是要强调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应该担当的责任。 再次,构建社会、学校、家庭通力协作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责任认同的效果。就社会而言,国家和政府要在

35、立法和制度规定上进一步明确企业、团体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倡导明确的责任规范,形成一种舆论力量和道德机制。就学校而言,除了要完善和深化教育内容以及改进教育方式还要完善责任感教育的评价、监督、奖惩机制营造从教学8到教育、从管理到服务、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全方位的责任感教育氛围。通过这些措施让大学生在学校中承担各种责任获得直接而深刻的责任体验。就家庭而言,父母应更多地关心孩子的人格、品质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要求孩子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学会承担各种责任。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应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环境。 最后,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

36、践,不断提高责任规范认同程度。增强责任感意味着: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对他人负责,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对家庭负责,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减轻父母的负担,多和父母沟通,多听取父母的意见,主动在各方面帮助、关心、照顾家人;对学校集体负责,认真遵守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认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负责,要做一个合格、守法的公民。总之,责任是文明的基石。具有责任品质的人才是真正高尚的人。为了我们每个人更幸福快乐,为了我们社会更文明美好,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自己责任,用这些责任去

37、充实自己的人生,一定是最有价值的人生。3.关于“诚信”的认同分析“诚信”包括两层涵义,一为诚实,就是坦诚、坦荡、不虚假;二为信用,就是可靠、守信、不违约。“诚信”被视为治国安邦之道或做人的道德标准,是融道德与法律于一体的社会基本规范。毋庸讳言,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整个社会的诚信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诚信缺失情况有目共睹。市场经济混乱状况尚未彻底扭转,“毒、假、伪、劣”商品仍充斥市场,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惊受怕,人们的基本生活安全感下降,最终导致生活秩序不稳,影响到社会稳定。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弄虚作假严重,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学术抄袭司空见惯,简历注水花样百

38、出,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成了家常便饭;部分大学生投机取巧追逐名利,信用意识缺乏,骗贷逃贷,拖欠学费,随意违约;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人际关系冷漠,为争夺恋人而造谣中伤,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部分大学生心理困惑矛盾,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未婚同居、多角恋爱、游戏感情,甚至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是凶残报复。显然,诚信缺失已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造成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有关。一方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要求公平、公正和平等的等价交换,而这种交换又必须以双方诚实守信为基础;另

39、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或个人又更多考虑自我利益,逐利的逻辑常常与道德的逻辑相冲突。鉴于此,需要从各个层面上加强诚信建设。第一,建设“诚信政府”。全社会的诚信建设,离不开政府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政府自身也有诚信建设的要求。其一,建立政府权力运行的制衡制度。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的权力运行做到廉洁、高效、公正、规范,实行职权分解;同时应建立权力运行的外部约束体系,为有效监督权力创造条件。其二,建立政府权力运行的承诺制度。当一个政府公开承诺、有诺必践时,群众便能参与到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中来。对人民的忠诚是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其三,建立政务公开制度。政府权力运行要公开化、透明化,给群众知情权,这

40、可以确保政府取信于民,为民办实事,有效接受群众监督。其四,建立政府权力运行的程序制度。诚信政府要保护行政执法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就必须有相应的行政程序作为保障。其五,建立责任政府制度。一个不愿意或不敢承担责任的政9府不可能使人们建立它的信任。相关的制度,包括行政监察、问责、投诉等一系列制度要配套,形成对行政行为失信责任的追究和惩罚。 1第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升诚信规范的认同度。“诚”即诚实诚恳,侧重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外化。诚信就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齐

41、家之道、交友之基、为政之法、经商之魂。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可知其可也。一个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要通过各种途径培育诚信主体,保证个人诚信、制度诚信、组织诚信和社会诚信的统一性。把诚信规范作为社会最基本的规范来建设。第三,建立高效实用的个人诚信档案制度,可以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子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同时,建立健全诚信考评制度和奖惩机制。完善诚信评价标准和程序化的评估机制、诚信监督机制、诚信奖惩

42、激励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惩罚失信者,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为失信付出沉重代价,并且借助奖惩制度,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贷款、入党等相结合,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 4.关于“和谐”的认同分析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理论界有不同的概括,有论者提出四个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第四,社会主义

43、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也有论者将以人为本视为和谐社会的根本特点,指出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社会,它包括:一是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逐步改善;二是社会各阶层人们互相尊重,平等友爱,融洽和谐;三是实行和谐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协调各方利益;四是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素质大大提高;五是法制逐步健全,社会管理规范有序。陆畅的“大学生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认知状况调查”显示,40%的受调查者对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持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只有 15.3%的受调查者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很有信心,大多数是“较有信心”或“信心一般”;受调查者对和谐社会六

44、大特征的满意度参差不齐,对“民主法治、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满意度较高,而对“公平正义”的满意度偏低,这与大学生切身相关的教育不公、分配不公以及社会的腐败风气有关,对“诚信友爱”的满意度一般。 2类似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政府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满意度较高,对“社会道德风气”满意度一般,但对“食品安全问题”不满意。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存在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现象,虽然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是在生活中还是不能自觉做出保护环境的行为。关于社会信任问题,19.9%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很低,28.7% 的受访者则认为信任度较低, 43.3%的受访者对信任度的评价是中等水

45、平,仅 7.2%的受访民众认为信任度较高,有 0.9%的受访者认为信任度很高。大学生对和谐社会的认同状况,正说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而培育和增强1 田晓玲:如何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价值取向专家访谈,文汇报2011 年 12 月 4 日。2 陆畅:大学生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认知状况调查,赤峰学院学报2011 年第 9 期。10大学生的和谐规范的认同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毋庸置疑,伴随高等教着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型,大学生在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个性发展上依旧存在不和谐的情况。各种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并呈上升趋势,表现在:第一,人与社会

46、的关系上,集体主义原则与个人主义的冲突矛盾,大学生更多接受个人主义价值观,往往用协同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取而代之集体主义精神。第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过分强调竞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一些大学生甚至为了评上各种先进、奖学金或入党展开不正当的竞争。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越来越走向间接化交往或“媒介交往”,这种个体化趋势的增强,也隐埋下沟通减少、人情淡漠的后果。第三,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不同程度的存在重视科学技术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现象,导致学生身心未能全面发展,甚至出现畸形发展。当下部分大学生心理矛盾比较突出,比如,求知成才与追求实惠的心理矛盾

47、,一方面愈来愈崇尚知识,渴望成才,另一方面又发出“读书有用却不能致富”的叹息;思想的独立性与行动的从众性之间的心理矛盾,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性越来越强,对周遭事物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另一方面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常常有从众心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心理矛盾,一方面在日常交往中更趋向运用法律、规章、制度等手段妥善处理利益纠纷,维护自己的物质权利,另一方面,又不想做物质利益的奴隶,希望有精神的享受和道德的升华。导致大学生发展“不和谐“的原因,首先,社会生活变动剧烈,不同观点、文化思潮冲突激烈,原有的价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紊乱和无序,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及心理和行为的规范功能产生弱化,大学生自

48、然会因缺乏价值判断参照标准而导致种种郁闷心态。其次,大学生正处在青年后期,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确立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心理发展和自我确证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最后,社会转型的冲击,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上种种不公正及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引起大学生心理的困惑。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增强大学生和谐意识和和谐道德规范的认同。第一,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和谐文化的建设是加强和改进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和拓展公民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开展社会道德评价的一个重要尺度。

49、大力宣传和谐文化,包括倡导和谐意识、和谐的思维、和谐的精神、和谐的行为,以及全社会倡导的和谐理念、和谐价值、和谐关系和和谐风气等等,有利于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和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道德支撑。第二,正确理解和谐的丰富内涵。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的内心的和谐的有机统一。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和道德规范,又是一种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历史过程。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就应该在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使全体人民都能和谐相处。在家庭关系上倡导“和蔼可亲”,“家和万事兴”的和谐规范,在人际交往上倡导“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在不同主体上倡导“和睦相处”。还要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将思想教育融汇于文娱活动中,使学生在美感欣赏、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潜意识和形象化的教育,变枯燥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