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二地理 会考 复习提纲 地 球 一、 宇宙中的地球 1、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 2) 太阳系 组成:中心天体 太阳 、 八大行星及其卫星 、矮行星、 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同向性、共面性、共圆性 。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可分为: 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 2、地球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 1) 普通性: 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 2) 特殊性:存在高级生命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 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 1.5 亿千
2、米) 适宜的温度 ;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形成大气层;有液态水 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辐射与地球 ( 1) 太 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 2) 影响因素: 纬度、天气、海拔 ( 3) 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它是维持地表的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是人类生活所用的主要能源,目前人类多使用的能源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源 于太阳。 2、 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大气结构 太阳活动 对地球的影响 从 内 到 外 光球层 黑子 周期 11 年 影响地球气候 色球
3、层 耀斑 、 日珥 扰动地球 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磁暴 现象 日冕层 太阳风 作用与两极上 空的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 三、 地球运动 1、 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 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年(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 恒星日( 23 时 56 分 4 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 平均 1/日 近日点( 1 月初)最快 远日点( 7 月初)最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 15(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 30 千米 /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赤道
4、1670Kmh,两极为 0 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 1)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约为 23.5。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热带 、 寒带 扩大, 温带 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 扩大 ,热带、寒带 缩小。 (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如图) 4、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
5、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 化: 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 0 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 12 点时的太阳高度。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 , 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高度
6、角为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6 月 22 日出现最大值, 12 月 22 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6 月 22 日出现最小值, 12 月 22 日出现最大 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 (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 四、 地球的 内部 圈层结构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地震波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 不连续面;地震波分类及特点3.内部圈层: 地壳: 是从地面到莫霍面的部分;平均厚度 17 千米,大陆 约 33 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 。 地幔:
7、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的部分。地幔上部有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 地核:分为内核(固态)和外核(液态)两部分 地质与地貌 一 、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1、三大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 石 ,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 地壳物质的循环 (如右图) 二、 地质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地球本身,主要是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
8、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沉岩 三 、 内力作用与地貌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全球 岩石圈分 为六 大板块,每个大板块又 可划分为 若干 小板块。 板块 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并处于 不断 运动 之中。 板 块内部 地壳比 较 稳定 , 板块 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边界类型 地形类型 典型实例 生长边界 (板块张裂) 裂谷 、海洋 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红海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高大山脉、高原 喜马拉雅山、 阿尔
9、卑斯山、 青藏高原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 海岸山脉、海沟、岛弧 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海沟、亚洲东部岛弧链 大洋板块 大洋板块 洋中岛弧、海沟 马里亚纳群岛及海沟 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褶皱:岩层受挤压弯曲 变形,分背斜、向斜两种形式 形式 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形成地貌 原因 形成地貌 原因 褶皱 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 背斜成山 内力作用 背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 向斜成谷 外力作用 向斜成山 向斜槽部受挤压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断层: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形式 对
10、地表形态的影响 断层 地垒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华山 地堑 另一侧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如:汾河谷地、渭河谷地、东非大裂谷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构造地貌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 “储油构造 ”,易于储油、储气 隧洞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 断层 泉水、湖泊分布地 泉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成洼地,地表水汇集 道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四、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
11、形态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 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侵蚀 作用 风力侵蚀 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流水 侵蚀 侵蚀 黄土高原的沟壑、 南方“红色沙漠”、河床加宽加深、 瀑布、峡谷、 V 形沟谷 溶蚀 喀斯特地貌如: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 冰川侵蚀 冰斗、角峰、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如: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 作用 流水沉积 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沙垅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黄土高原)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 地貌 大气环境 一、大气 垂直分层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
12、气 2000-3000 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 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水平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 ;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厚: 17-18 千米,中纬: 10-12 千米,高纬薄: 8-9 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 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 对地
13、面的保温效应 :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中的 CO2 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三、全球大气环流 1、 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 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2、 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3、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全球 有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 气压
14、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4、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 由于 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 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 7 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 1 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四、 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区 东亚(东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 冬季 向 夏季 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 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 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 五 、 常见的天气系统 1、 锋面系统 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大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只出现在锋前 天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尘暴 2、 低气压(气 旋)、高气压(反气
16、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六、气候类型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成因 气候特点 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 10之间 全年 受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 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有干季湿季明显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 10至南北回
17、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受冬夏季风的影响) 全年高温,降水 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 全年高温少雨 亚 热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 25 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 (受冬夏季风的影响)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 30 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冬季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 35 55之间的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受冬夏季风的影响)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 40 60之间的大陆内部
18、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冷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 40 60之间的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 温和 湿润 寒 带 苔原和冰原气候 全年严寒,皆为冬季。 2、根据气温、降水判断气候类型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气候类型 最冷月气温 15 以上 全年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明显的干湿季,年降水 1000mm 热带草原气候 明显的干湿季,年降水 1500mm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 0 以上 15 以 降水集中在夏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在冬季 地中海气候 全年湿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 0 以下 -15 以上 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 400mm
19、 以上 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 水 400mm 以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水循环和洋流 一 、 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1、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2、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3、意义: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4、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二:洋流 1、 洋流的分布 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 环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
20、针、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气旋型); 南半球 40 60 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气候(暖流 增温增湿,寒流 减温减湿) 影响海洋生物 渔场 ( 寒暖流交汇:北海道、纽芬兰、北海渔场等 ;与上升流有关:秘鲁渔场 ) 影响航海:顺流增速节能。但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影响能见度,影响航行安全。 影响海 洋污染:加快了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 。 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某
21、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整个环境的改变。 二 、差异性 1、 陆地自然带 2、 陆地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主要分布地区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热量 太阳辐射 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最典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水分 海陆位置 中纬度地区最典型。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热量 海拔高度 低纬高山最典型 3、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分异的一般规律: 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由低纬向高纬的自然带更替相似。 同一自然带阳
22、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同一自然带随着其所在山体所处纬度的增加,其分布高度不断降低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a 降水:降水多,雪线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b 气温:气温高,雪线高。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从全球来看,副热带地区雪线最高。 4、非地带性规律: 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 南半球无苔原带 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同纬度无陆地分布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山地背风坡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 阻挡 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 水分条件的变化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 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气流 人 口 一、人口增长模
23、式 1、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 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3、人口增长模式: “高 高 低”模式 “高 低 高”模式 “低 低 低”模式 原始模式 传统模式 时期 原始社会 奴隶、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18世纪中期以后到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欧洲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目前阶段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个别发展中国家的目前阶段 特征 高 高 极低 高 高 较低 高 低 高 低 低
24、 低 形成原因 生 产 力 水平 极 为 低下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 经 济 为主,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 发达国家: 发生了产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 发展中国家: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迅速,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使死亡率下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等 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缓慢 迅速 缓慢,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代表国家 个别地区 个别地区 多数发展 中
25、国家,如印度、巴西、巴基斯坦 多数发达国家和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韩国 ) 4、 世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国家 问题 影响 措施 人口年龄西北构成图 发展中国家 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过快 ;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就业压力增大,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生活水平上升缓慢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发达 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二、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 数增长的含义: 人口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 J”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是“人口爆炸”,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会急剧膨胀,
26、所以不可能长时期持续下去。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 概念 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 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 1) 人口的 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 2)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
27、、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三、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 : 国际迁移 、 国内迁移 (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 。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因素 影响 举例 自 然 因 素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 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早期逐水草而居的人口迁移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
28、响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经 济 因 素 矿产 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移入 经济 因素 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 交通 通信 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少迁移困难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 政 治 因 素 政策 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行 三峡移民 战争 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到邻近的国家 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 政治 因素 政治独立,国家解体 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 社会 文化 因素
29、文化 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 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 婚姻 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 军人家属的从军 3、 人口迁移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迁入地 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迁出地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
30、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我国的 “ 民工潮 ” 现象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迁移规模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总特点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主要迁出地 四川、广西、山东、安徽、浙江等省区 主要迁入地 广东、上海、北京、新疆等 主要方式 以自发流动为主 主要目的 务工和经商 主要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和地区之间 巨大的收入差距;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 积极影响 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农、牧、渔和副业的
31、发展;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发展 消极影响 加了城市交通、卫生、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一些问题 四、 地域文化与人口 外国文化与人口: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中国文化与人口:生育 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 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 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城 市 一、 城市空间结构 1、 城市 区位 因素 区位因素 优势条件 举例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热带的高原;山区
32、的河谷和较开阔的低地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巴西高原的城市分布;中国汾河谷地、渭河谷地的城市分布 气候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适宜人类生存 世界大城市多分布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河流 供水和运输功能 干支流交汇处:重庆、 宜宾、武汉 河口:上海、广州、纽约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 资源优势,矿产开发 英国的伯明翰,美国匹兹堡;中国鞍山等一批新兴城市 交通 向交通便捷的位置集中(沿海、沿江、沿 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 中国古代的邯郸、扬州、济宁;现代的石家庄、株洲、郑州 政治 地区的政治中心 古希腊的雅典、中国的西安、华盛顿、巴西利亚、堪培拉 军事 军事中心 山海关、嘉峪关 宗教 宗教中心 沙特的麦加、麦地那;中国的拉萨 科技 科技中心 美国硅谷、日本驻波 旅游 著名旅游景点 黄山、张家界 发展变化 军事、宗教的影响减弱;交通、资源、政治的影响一直较大;出现科技、旅游等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