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的制定一、三维目标不应割裂,应该融合在一起,以九年级化学上分子与原子为例,其教学目标为:(摘自吴星教授的报告)1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验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微粒具有很小、不断运动、微粒间的间隙等特征。2初步学习根据现象和事实推理形成结论的方法。3感受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附 化学课程标准 中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1)主语是学生,但在教学目标中是省略的(不应叙述成“培养学生”、“使学生”等)。(2)行为动词是课程标准中目标水平中已有的。(3)由于是九年级化学,微粒观的建构才开始,所以目标水平设定相
2、对较低。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摘自吕琳教授的报告)思路:以科学思维(核心素养隐含其中)学习化学知识达到某种社会性目标的教学目标整合。例 1:化学 1中二氧化硫这节课中“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教学目标:从生活经验初步体悟二氧化硫的水溶性、酸性和刺激性,以此理解酸雨的危害和治理环境的必要性。说明:此目标中蕴含知识、思维方式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例 2:化学 1中二氧化硫这节课中初步掌握亚硫酸的不完全电离和分步电离,认识可逆反应。教学目标:通过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形成认识可逆反应,初步意识物质反应过程和程度的复杂性;由亚硫酸的不完全电离和分步电离,理解二氧化硫水溶液中的组成微粒和微粒大小顺序,学会综合多种因素分析问题的方法。 说明:此目标中知识、思维、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