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 “十二五”发展规划 (2).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073369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大学 “十二五”发展规划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兰州大学 “十二五”发展规划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兰州大学 “十二五”发展规划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兰州大学 “十二五”发展规划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兰州大学 “十二五”发展规划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十二五”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 年月 日修订)发 展 规 划 处二一二年九月1目 录前 言2第一章 总体战略3第二章 主要任务4第三章 学科建设5第四章 人才培养7第五章 科学研究10第六章 社会服务11第七章 文化传承创新12第八章 国际交流与合作13第九章 队伍建设14第十章 内部治理结构改革15第十一章 校园建设17第十二章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18第十三章 主要战略指标20实 施 222兰州大学“十二五”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 年)根据教育部要求,结合兰州大学实际,为进一步明确学校在“十二五” 期间的 发展思路、目 标和任务,增强发 展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凝聚全校师生

2、的智慧和力量,特制定本规划。前 言2006 年至 2010 年,学校组织实施了“十一五 ”建设与发展规划。经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学科结构与类型更趋完善,重点及特色学科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规模适增、质量提升; 科学研究整体实力增强、成果丰硕;人才队伍总量增加、结构优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国际交流日趋活跃,国际合作更加深入;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职工待遇提高;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有力,大学文化建设得到加强。 “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各 项任务圆满完成。学校 总体办学实力及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声誉日著,百年名校焕发出勃

3、勃生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这三个纲要一起构成新世纪新阶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顶层设计的三个方面,必将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兰州大学地处西部要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中,担负着特殊重要的使命,面临着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2010 年 6 月,教育部和财政部颁布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4、建设的意见,决定继续实施“985 工程” 。教育部在3下一阶段工作中将深入开展改革创新试点,推进协同创新,推动高校全面提高质量,这将为我校加快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步伐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尽管学校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国 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还有差距,国家赋予学校的责任更大,社会寄予学校的期望更高。学校在发展建设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学科结构不尽合理、整体实力有待提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不够完善;师资队伍总量不足,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数量偏少;自主创新与社会服务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学校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需要进一步扩大;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需要进一

5、步改善;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内部治理结构尚未形成等。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十二五” 以至更长时期内,学校在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地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客观条件不会改变,学校在资源获取、队伍稳定、经费筹措等方面存在的特殊困难仍将长期存在,而且还会面临更加激烈的校际竞争和巨大的外部压力。站在兰大新百年的起点,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奋发有为, 谋求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第一章 总体战略(一)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

6、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 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 ,坚持内涵提升、创新驱动、质量优先、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二)发展思路。紧密围绕办学目标,始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4根本,把师资队伍作为基本依托,把学科建设作为战略举措,把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作为重要职责,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把国际合作作为有效途径,把大学文化作为深厚土壤,进一步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进入质量提高、创新主导、结

7、构优化、总体协调的新阶段。(三)战略目标。通过“十二五” 期间的建设 与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使学校具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内涵和制度框架,成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汇聚中更加重要的“人才高地 ”、国家和区域 创新体系中更具活力的 “创新基地”、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更为突出的“ 战略要地” 。第二章 主要任务(四)实施学科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突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优 化学科结构,完善学科布局。按照“ 有特色、高水平 ”的要求,加强学科交叉融合。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建成若干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一大批国内领先的学科,形成符合办学目标、完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

8、体系。(五)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战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注重素质教育及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验平台建设。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使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更加贴近行业企业的需求。(六)实施科研卓越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出卓越的研究成果;强化服务社会功能,提供卓越的社会服务。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研究项目,密切跟踪国家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推进

9、协同创新。5(七)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继续深入实施“萃英人才建设计划”,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优秀群体。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方针, 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质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造就领军人才和集聚创新团队。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协调推进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的建设。 (八)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推进对外交流合作保障机制建设,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深化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建立更加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拓展合作办学和培养人才的新途径,扩大派出及接受留学生的规模,提高来华留

10、学生教育质量,形成更加开放的办学格局。(九)实施管理创新战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以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改革大学内部治理 结构” 为契机,全面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研究制定兰州大学章程,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第三章 学科建设(十)坚持“强固重点,集成 优势,发挥特色,鼓励交叉,突出创新,促进各学科协调发展” 的学科建设思路,遵循学科 发展规律,围绕重点学科整合资源,构建学科群。着力培植特色优势学科,使更多的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加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设,加强专业学位授权类型及应用性学科建设,促进各学科间的协调发展。(十一)稳固基础学科,强化优

11、势学科,发展应用学科,培育新兴学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稳固和发挥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草业科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的优势与特色,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学科6和现代工程学科等应用型学科,大力促进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工程力学、信息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等学科的发展。着力促进医学、药学学科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统计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力学的交叉融合,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加强转化医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医学学科的水平。优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重点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民族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

12、公共管理等具有国家重点学科或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建设;加快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法学、教育学、哲学、艺术、体育等学科的建设。鼓励跨学科、跨学院联合,积极构建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创新交叉学科管理机制,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面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互动、集成,以利于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一批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十二)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继续实施“985工程” 、“211 工程”,支持重点学科做强做精;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辐射作用,带动相关学科的成长与发展。(十三)健全和完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学科管理职能,从体制上保障学科建设的

13、战略地位,完善学科建设管理的制度体系,统筹学科建设目标,有效指导学科建设,建立、健全学科发展的长效机制。(十四)建立学科建设绩效评估制度。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充分考虑学科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制定多元化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科学的学科建设绩效评估制度,强化学科建设的投入产出考核,通过实施绩效拨款等措施,实现投入效益的最大化、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第四章 人才培养(十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巩固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及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以提高质7量为核心,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 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探

14、索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着力培养既有优良品德,又有健全人格;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有宽广国际视野,又有浓郁本土情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十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倡导精英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十七)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 试验计 划” 为契机,以“萃英学院”建设为抓手,认真研究拔

15、尖创新人才成长和培养的规律,科学制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完善配套的评价、考核及管理制度。通过加强通识教育与实践教学环节,创设全英文环境,实施“3+1”(3 年国内、1 年国外)学制,构建寓教于研、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教学机制,探索建立研究型、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十八)改革招生制度。改革自主招生考试内容、形式和录取方式,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规范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程序,保证本科生的生源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调整研究生结构,增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促进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协调发展;完善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体系,重点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高水平导师倾斜。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

16、光工程 ”,完善考试 招生信息发布制度,保证信息公开,维护公平公正。(十九)实施“兰州大学本科教学 质量提升工程 ”,深化教学管理改革。进 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科学、多样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标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注重素质教育,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行双语教学、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在部分专业试行小8班教学。完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积极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重点

17、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种类型人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二十)健全本科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装备条件,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进一步完善教授为本科低年级学生授课制度。继续实施“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计划” ,充分 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并健全机制,大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注重并加强研究所、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实施“ 兰州大学教学研究 项目” , 深化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研究,积极推进优秀教学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加强教材建设,完善教材的选用、使用及供应服务,鼓励教师主持或参加编写国家规划

18、教材。在部分学科专业,倡导引入外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完善实践教学标准,加强实践平台、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研究基地、专业实验室的作用,构建多层次、多学科、全方位、大联通的实践教学平台,大力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严格教学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和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在教学决策、管理、评价中的作用,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完善学生奖助体系。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二十一)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导师选拔、聘任及考核制度,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实行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分类培养,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型研究生要

19、以科学研究为主导,健全“导师责任制” 和“导师项目资助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要以实践应用为主导,推行“ 双导师制” ,建立 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项目” ,鼓励学院、国家级 研究基地与大型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通过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实施研究生“ 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项 目” ,设立研究生教材建设专项基金,激励导师编写优秀教材。设立科研专项基金,资助和鼓励博士9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国 际竞争力提升项目” ,提高研究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加强对学科综合考试、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等环节的监督,完善博士论文匿名评审

20、制度和硕士论文的抽查制度。实施“研究生教育 创新计划” 和优秀论文奖励制度,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二十二)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推进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采用“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的管理模式,着力构建既符合国际医学发展趋势又符合我国国情和学校实际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医学教育发展的投入与资源配置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考核方法与评价体系,为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格局和坚实基础。根据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及相关执业资格要求,进 一步加强医学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注重实践教学改革和建设,制定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二十三)加快学

21、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设置面向生产、管理、服务领域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对培养质量优、社会需求旺的学科专业,在人才引进、资源配置、招生名额等方面优先支持。对社会需求严重不足、培养质量不能保证的学科专业,实行限招、减招或停招。(二十四)加强体育、艺术、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构建和完善相应的教学体系,加强西部独具特色艺体项目的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教育校园活动,强化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艺术修养,促进身心健康。依托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院和校医院,积极开展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医疗保健、急救、卫生常识,增强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五章 科学研究(二十五)按照“巩固基 础,突出特色,优化 结构,服务社会” 的原则,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需求,积极参与并引领国家和区域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规章制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