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大纲.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07775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大纲) 看名词解释,论述题 第一章 需求和供给 复习提示:重点是理解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说明市场价格如何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处形成,理解弹性概念。难点是理解影响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了解移动后的结果。 一、 名词解释 1、 需求: 特定时期内 xfz 在各种可能的 jg 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 sp 的数量。根据这一定义, xfz 对某种 sp 的 D 必须具备 意愿 和 购买能力 两个特征。 2、 供给: 一个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 jg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 sp的数量。根据这一定义,生产者对某种 sp 的 S必须具备意愿 和能力两个特征。 3、 需

2、求规律: 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因此,需求规律就是市场上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描述。如果把需求规律反映在坐标图上,则这一规律就表现为需求曲线具有的负的斜率,即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微观经济学中经常用边际 效用递减法则和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来解释这种规律。应注意的是,需求规律只适用于一般商品即正常商品;对低档商品

3、或吉芬商品商品,则不适用,消费者对低档商品或吉芬商品的需求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需求规律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来研究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 4、 供给规律 : 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相应增加;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供给量就减少。也就是说,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 升而增加,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关系。如果不供给规律反映在坐标图上,则这一规律就可以表示为供给曲线的正斜率,即供给曲线自左下方向右上方的倾斜。微观

4、经济学中经常用收益递减规律来解释这一规律。应注意,供给规律只适用于一般商品。供给规律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为常量的前提下对商品的价格及其供给量关系的揭示。 5、 均衡价格: 一种 sp 的市场 jg 是该市场上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供求力量达到一种平衡时, jg或 jg 机制处于相对 稳定状态。此时,所决定的市场 jg就被称为 jhjg,而供求相等的数量被称 为 jh 数量。 6 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分析不同 jh 状态的方法。当一个经济 mx 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将对内生变量的 jh 数值产生影响,比较静态 分析考察这种影响的程度和方向而忽略内生变量的变动过程。 6、 需求的价格弹性: 度量消

5、费者收入的变动对于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弹性系数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7、 需求的收入弹性: 在收入水平变化时,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反应的敏感程度,是购买者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Ey=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当 01 时,称为高收入弹性;当 Ey,消费者就选择消费商品;若 MU/P,消费者则选择消费货币。因此,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 MU/p=。它 表示,为了获得最大效用,消费者购买任意一种商品时,每单位货币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同,恰好等于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上式意味着,如果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 (比如提

6、高 ),那么消费者选择的该商品的消费数量也会随之变动 (减少 )。这说明,价格与消费者的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 对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请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1)正常物品,是指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数量也增加的商品。 (2)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 收入效应。就正常物品而言,这两种效应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即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在保持总效用不变前提下,通过改变商品组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量 (替代效应 );同时,由于价格下降使得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也会增加其消费量 (收入效应 )。总效应就

7、是这两种效应的加总。即随着价格下降,消费量增加。在图形上,即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 何为吉芬商品,其需求曲线形状如何?试利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1)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品,其消费量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其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 (2)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 量的影响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在保持总效用不变前提下,通过改变商品组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量 (替代效应 );同时,由于价格下降使得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又会减少对这类特殊低档品的消费量 (收入效应 )。总效应就是这两种效应的加总。就吉芬商品而言,其收入效应会大于替代效应,即随着价格下降

8、,消费量减少。反映在图形上,就是需求曲线向左上方倾斜。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论 一、 名词解释 1,边际产量 : 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如果生产 过程中只使用劳动 (L)作为可变投入,那么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MPL= TP/ L。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要素的边际产量在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是递减的。 等产量曲线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特征 :有无数条,每一条代表一个产量,且离原点越远产量越大;任意两条不相交;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由边

9、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 )。 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又称边际报酬(产量)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 2、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一般说来 ,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 ,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 ,另外一种要素则更为需要 ,从而出现增加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而被替代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增。这样 ,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 ,随着一种要素投人量的增加 ,它对其他要素的边际

10、技术替代率呈递减趋势。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故边际技术替 代率递减规律与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相一致。 3、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在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生产者在成本既定时实现产量最大或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目标时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组合。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方程的图形中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表现为这两条曲线的切点。该最优组合表明 :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 ,或者说 ,每单位成本用于任何要素的购买所得到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利润最大化是一致的。 4、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 用来说明厂商产量变动,也就是规模变

11、动,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个厂商而言,如果产量扩大一倍,而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量小于一倍,那么厂商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产量增加一倍,而厂商的生产成本的增加量大于一倍,那么厂商的生产存在规模不经济。 5、 规模收益 :规模收益分析的是厂商的生产规模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全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化有三种情况 :如果生产要素增加一倍 ,产量增加大于一倍 ,那么生产过程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增 ;如果产量增加也恰好是一倍 ,那么生产就是规模收益不变 ;如果产量少于一倍 ,则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减。 6、 等成本方程 : 在 要素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厂商花费同样成本

12、可以使用的所有不同的投入要素的组合。用 rL和 rK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价格, C表示成本,等成本方程为: C=rLL+rKK 。厂商面对的要素价格和所花费的成本总量变动都会使得等成本方程旋转或者移动,这类似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 7、 平均成本 :平均每个单位产品的成本。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和平均可变成本 (AVC)。平均固定成本等于固定总成本除以产量。平均可变成本等于可变总成本除以产量。 由于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所以平均固定成本必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渐下 降。当可变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时,平均可变成本也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其变动的趋势要根据不同厂商生产的具体情况而定

13、。一般说来,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变动成本一开始可能下降,但产量增加到某一限度后,平均变动成本将会逐渐上升。这一变动趋势正好同连续投入可变要素引起的平均收益的变动趋势相反。当按单位要素计算的平均收益一开始随可变要素的增加而递增时,按单位产品计算的平均可变成本就呈下降趋势;当平均收益达最高点转而递减时,平均可变成本就呈上升趋势 8、 边际成本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成本。用公式表示为 MC=C/ Q。在短期内,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呈现 U 形。在长期内,规模经济的状况将决定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形状。 9、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是长期内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总成本。

14、它是基于长期总成本曲线而得。在生产由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阶段,长期总成本曲线呈 U形。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又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因为对应于每一产量,厂商在长期内把生产要素调整到最优组合点,从而在这一产量下实现的平均成本为最小。 10、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是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长期边际成本也是随着产量的增 加先减少而后增加的,因此,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 “ U” 形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是:在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时,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在长期平均成本上升时,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长期边

15、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长期边际成本等于长期平均成本。 二、 简答题与论述题 1、 单一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如何确定的?其间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把一种可变要素的 投入区间划分为三个阶段。为投入量由零到平均产量最大;为由平均产量最大到边际产量为零;为边际产量为负值。在阶段,变动要素的边际产量大于其平均产量,使平均产量呈上升趋势,理性的厂商不会把变动要素的投入量确定在这个区间。在第阶段,变动要素的边际产量小于零,这意味着变动投入的增加使得总产量减少。而在第阶段,虽然变动要素的边际产量小于

16、其平均产量,但却能够增加总产量。故,第阶段为合理投入区域。 2、 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出现递减 ? MP之所以会出现递减,直观的解释是,在固定的投入量既定的条件下,当变动ys数量 较少时,固定投入量相对过剩,增加变动投入量将有助于充分利用固定投入。但当变动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变动投入出现相对过剩,从而 MP 呈递减的趋势。 3、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如何确定的,它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有何关系? 生产技术和 ysjg 不变的条件下,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还是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的生产要素的组合。为此, cs 的 ys最佳组合在等成本方程和等产量线上的切点。 RTSL,K rL/rKp; rL*L

17、+rK*K=c或 MPL/rL=MPK/rK; rL*L+rK*K=c ,可以看出,无论是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还是既 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利润 max的 cs都将把 ys的量选择在每单位成本购买的要素所能生产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之点。 在短期内,由于 cs 只能调整可变的生产 ys,因而其最优化行为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长期,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cs 在生产每一个产量时都将会以最低的成本组织生产 ys。这样,成本函数将由 y=f(L,K);c=rL*L+rK*K=c;MPL/rL=MPK/rK组成。只有当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方程相切时, cs 所花费的成本才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成本。短期内由于固定投

18、入不变, cs 可能处于某一成本方程上,但长期中 cs将 把投入调整到该等产量曲线对应的切点处。 4、 试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在短期内,产量曲线与成本曲线存在着对偶关系。如果说短期产量曲线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决定的,那么短期成本曲线则是由短期产量曲线所决定的。下面以只有一种要素可以变动的影响为例。短期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MC=rL/MPL 和 AVC=rL/APL。即 cs 的边际成本与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平均变动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就意味着,在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下,随 着劳动投入量

19、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先增后减,从而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一定是先减后增的,即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呈现 U 形。不仅如此,由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点,因而平均成本一定与边际成本相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总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由于边际成本是先减后增的:且反映了总成本增加的速度,因而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减阶段,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相反,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增阶段,增长速度加快。 三、 计算与证明 1、 已知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y=10L 3L2,其中 L为雇用工人的数量。试求 : ( 1)、厂商限定劳动投入量的合理区域? ( 2)、若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

20、 P=5,现行工资率 rL=10,企业应雇用多少工人? 解:由生产函数可以求得厂商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APL=(10L-3L2)/L=10-3L (1) MPL=10-6L (2) 当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 ,即 APL=MPL 时 ,决定最低的劳动投入量 :将 (1)、 (2)代入 , 10-3L=10-6L 得 L=0 当边际产量为零 ,即 MPL=0 时 ,决定劳动投入量的最大值 : 10-6L=0 得 L=5/3 可见 ,该厂商的合理投入区为 0,5/3。 厂商雇用劳动的最优条件为 P MPL=rL 5(10-6L)=10 L=4/3 即劳动的最优投入量为 4/3个单位。 2、 厂商

21、的生产函数为 y=24L1/2K2/3, 生产要素 L 和 K的价格分别为 rL=1和rk=2。 试求: ( 1)、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 2)、如果资本的数量 K=27,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 ( 3)、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 解:根据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 MPL/rL=MPK/rK 得 (12L-1/2K2/3)/1=(16L1/2K-2/3)/2 得 2L=3K,即为劳动与资本最优组合。 短期成本函数由下列二方程组所决定: y=f(L,K) c=rLL+rKK 即 y=24L1/2 272/3 c=L+2 27 解得 c=(y/216)2+54 长期成本函数由下列三条件方程组所决定:

22、 y=f(L,K) c=rLL+rKK MPL/rL=MPK/rK 即 y=24L1/2K2/3 c=L+2K 2L=3K 从生产函数和最优组合这两个方程中求得 L=y6/7/15362/7 和 K=(2/3) (y6/7/15362/7) 代入到第二个方程中得到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c=5/(3 15362/7) y6/7 3、证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必然会在生产扩展曲线上选择投入组合。 回答三个问题: 利润最大化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致性; 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 生产扩展线方程的概念,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致性。) 厂商的利润 TR TC PQ TC,将其对生产要素求

23、一阶导数令其 为零以寻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设该厂商仅使用劳动 L 和资本 K两种生产要素,即 Q f( L,K) Q0, TC rLL+rKK 则分别对 L, K 求偏导数得: P rL 0, P rK 0,按边际产量的定义替换并将两式相除得: MPL/MPK rL/rK。此即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入组合。 又由生产扩展线的定义为一系列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的连线,等产量线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L, K MPL/MPK,而等成本线为 CrLL+rKK C0,其斜率为 rL/rK,因此可得生产扩展线的方程为 MPL/MPK rL/rK,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入组合相同

24、。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必然会在生产扩展曲线上选择投入组合。 第四章 、市场理论 一、 名词解释 1、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总收益是指厂商按照一定的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所获得的全部收入,表示为: TR=P(y)y。平均收益指厂商平均每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AR=TR y=P(y)。边际收益表示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用公式表示为: MR(Q)=dTR(Q) dQ。 2. 厂商利润最大化成原则: 是厂商决策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厂商选择使利润达到最大化的产量,满足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这个条件,即 MR=MC。 3

25、. 完全竞争市场: :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 ,基本特征 :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 ,每个占有非常少的市场份额 ,以至于都把市场价格视为既定而加以接受;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异的 ,至少在消费者看来是如此;行业中不存在进入障碍 ,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消费者或厂商拥有完全信息。 4.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扩大而使个别厂 商平均成本上升或收益减少的现象。一个由众多厂商构成的行业整体 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有时会造成一系列不利的条件,使个别企业在内部生产方式没有变化时的平均成本提高或收益降低。根据引起外在不经济的原因的不同,外在不经济又可分为技术性外在不经济和金融性外在不经济

26、。技术性外在不经济是指由于行业的发展而引起的资源缺少、招工困难、动力不足、运输紧张等非货币因素引起的外在不经济。金融性外在不经济是随着行业的发展,商业可用土地越来越少,竞争就会把地价提高,地价上涨就会使内在生产方式并无变化的个别厂商的成本提高,收益减少。 5. 价格歧视 : 在垄断的情况下,对不同顾客收取不同价格的情 况。厂商对不同的顾客加以区分,并使其支付不同价格。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厂商不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即有权改变价格;厂商必须能够按需求弹性对顾客加以区分;买者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厂商必须能够防止产品的再次出售。价格歧视有以下三种情况:完全价格歧视或一级价格歧视。厂商尽

27、可能对每个顾客购买的每一产品按其所愿意支付的最大价格出售,这一最大价格称为顾客的保留价格。而对每一顾客按其保留价格出售的情况叫做第一级价格歧视。然而由于顾客很多,一个厂商无法对每一顾客收取不同价格,厂商不可能知道每位顾客的保留价格 。实际上,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是不可能实现的。二级价格歧视。在有些市场上,在每个给定时期内每个消费者可能购买许多单位的某种产品,而消费者的需求则随着其购买量的增加而减少,它所愿意付出的价格也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降低。例如水、电、煤气等。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可以按照购买量的多少来造成歧视,即对同样的产品或服务按其所属数量层次的不同来收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垄断者能把消

28、费者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别,对每类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每一类就是一个单独的市场。如一个垄断者在两个分离的市场,一是国内市场、另一个是国外 市场出售其商品,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 6. 垄断竞争市场: 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行业中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第二,cs提供有差异但彼此接近的替代品;第三, cs 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 7. 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市场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市场上存在少数 cs,单个 cs 的产销量占整个市场相当大的份额,从而对市场 jg 具有明显的影响力;第二,少数寡头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第三,寡头市场上的 jg 相对稳定,竞争可以是非 jg形式;第四,市场上存在进入障碍。

29、 8. 古诺模型 : 经典的寡头分析是古诺双寡头 mx。古诺 mx 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情 形中得到说明。假定两个面临同一市场的竞争 cs,它们生产无差异的产品,成本为 0。起初, Acs 选择市场总量的 1/2,以便利润最大化。随后, Bcs 将余下的1/2 作为其面临的市场需求,并与 A一样选择其中的 1/2 即 1 4 的产量。结果,Acs 的利润因 Bcs 的加入而未能达到最大,于是它变动产量,将 Bcs 生产 1 4余下的 3/4 作为决策的依据,选择其中的 1/2 即 3/8。同样, Bcs 将会选择 5/16。如此最终,两个 cs 各选择 1 3的产量,而且它们没有进一步变动产量的动

30、力,从而市场处于 jh。 9. 纳什均衡: 指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 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具体地说,在对策中,对一个策略组合 (S1*, Sn*)而言,如果对每一个局中人 i,在其他局中人不改变策略的条件下 Si*是第 i 个局中人的最优策略,即对于任意一个可行的策略 Si,都有 ui(S1*, Si-1*, Si*, Si+1*,Sn*) ui(S1*, Si-1*, Si, Si+1*, Sn*),则称 (S1*, Sn*)是对 G的一个纳什 jh。 二、 简答题与论述题 1、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 MR=MC? cs在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 成本,即增加一单位决策量, c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