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否始终站在
2、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物质及其存在形态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
3、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归根结底是唯心主义);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半截子唯物主义唯物自然观 唯心历史观费尔巴哈运动与物质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运动是 物质的存在方式 和根本属性,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运动和静止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
4、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时间和空间(1)时间和空间是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四维指时间的一维性和空间的三维性)。(2)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的一种表现:加速的情况下,时间变
5、慢,空间变小)(物质、运动、静止、时间、空间都是客观的)(3)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同时出现)。人与自然原理: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大领域,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法论:我们应当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最无愧于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改变实践方式,提高实践水平)运用:为什么要保护自然:;方法论。如何保护自然: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主要表现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6、物质决定意识(1)(2)(3),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4)(5)。(1)从意识起源看: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2)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起作用的因素: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不是人脑的产物,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原型),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4)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主体的、主观的、人
7、的能动作用):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意识改造世界间接性,实践改造世界直接性。(5)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的主要表现: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统一(1)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拔苗助长)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2)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以下几点:(方法论)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实践是发
8、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两大特征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在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坚持联系的
9、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3) 联系具有多样性。(4)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和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必须的条件;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
10、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2)运动、变化和发展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
11、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3)发展和过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否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伟大的基本思想”。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五对基本范畴(1)
12、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2)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
13、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立性-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统一性-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唯物辩证法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
14、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3)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
15、实现好的可能。(4)现象和本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对立性-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统一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
16、是本质的表现。(5)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辩证关系: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在把握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时,
17、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活府的形式。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
18、实质。2、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区别: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列宁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3、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矛盾的统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
19、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4、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的主要表现: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5、斗争性
20、对事物发展的作用的主要表现: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6、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7、矛盾的解决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8、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
21、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因,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9、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的具体表现: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