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 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 1846 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 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这种
2、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俗事项分类】 (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 (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
3、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 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
4、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以及文化的类型、结构、机能进行研究 ,而民俗学只注重研究民间文化传承。 社会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以社会生活为对象,民俗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的视角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剖,民俗学的视角则是着重对传承性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阐释。 民族学与民俗学:二者都以民族文化为研究主体,民俗学研究离不开各民族的民俗现象,民俗学研究也需要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的辅助。但民族学家比较重视整个民族文化的起源、发
5、展以及民族的迁徙、融合、分化等问题,民俗学家所关注的则是各种社会群体中民俗事象的本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等 民俗学与考古 学、语言学、宗教学、哲学及其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关系。 3、【民俗学的内容】 ( 1)民俗学原理 ( 2)民俗史 ( 3)民俗志 ( 4)民俗学史 ( 5)民俗学方法论 ( 6)资料学 第二节 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民俗的集体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人的根本属性就是社会性,民俗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群体活动,可见,民俗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民俗的形成、发展
6、是集体参与的结果,这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丰富多 彩的春节民俗文化。 二、民俗的传承性和传播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是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这也是人类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在民俗传承中获得知识与能力。 民俗的传播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是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民俗的传承性与传播性相结合,形成民俗文化多元化的互相撞击与吸收,融合与发展,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 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民俗的变异
7、性,是指在民俗传承过程中引起的自发与渐进的变化。它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中国的民俗文化特色。中国的傩俗。 四、民俗的模式性 民俗的模式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不同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 中国著名四大传说 五、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民俗的规范性,是民俗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 习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和环境的协调和平衡。图腾 民俗的服务性,是指民俗文化的创造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协调民
8、众心理,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尊老爱幼习俗;春节时贴的门神、窗花、年画。 第三节 民俗的社会功能 一、教化功能 民俗的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人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须臾不可离开。 二、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民俗是一种约束面最广的行为规范。 三、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调节功能 民俗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少数民族的狂欢节
9、(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民间游戏(斗鸡、斗蟋蟀、下棋)。 第四节 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 一、史前民俗 史前民俗,是指公元前 21 世纪夏王朝建立以前的民俗,即原始社会的民俗。 民俗是原始社会生活的唯一规范,这是史前民俗的显著特点。 二、古代民俗 古代民俗,指从夏 王朝建立到鸦片战争之前这段期间的民俗。 1、夏、商、周三代是古代以中原地区各氏族部落的民俗为中心,兼容周围各族的民俗,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民俗格局的时期。 2、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族融合时期之一。 3、汉代以后,封建社会的民俗继续发展,中间经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达到了高度的繁荣。 4、宋、元、
10、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民俗的继续发展与繁荣期。 【综观中国古代民俗,与史前民俗相比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 1)民俗融合的规模远较史前时期为大,由此引起民俗的不断交流与同化的规模 也大; ( 2)古代民俗无论如何变化,始终保持着以汉民族民俗为主体的基本体系,反映了民俗活动顽强的传承性; ( 3)由于这时期有了相对于“民间”而言的国家组织,统治阶级本身也发展出了一套与“俗”相对应的“礼”,即官方礼仪。 因此,二者之间常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其间的关系表现得十分复杂。 三、近现代民俗 近现代民俗,指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民俗。 向新的、现代化的、既以中国传统特色为主又兼有国际性的民俗体系蜕变。
11、 第一章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 “ 遗留物 ” Folklore 2、思考题: ( 1)民俗与风俗两种称谓有什么区别?( 2)为什么说民俗是属于特定群体的? ( 3)民俗传承的主要载体有哪些?( 4)叙述民俗传播的主要方式。 ( 5)为何民俗的形成是群体心愿的认同?( 6)叙述某一民俗象形成的具体过程。 阅读书目:(美国)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民俗事象的学习内容与重点 掌握并正确评价诸如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科技、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等长期传承的民俗事象,能够发现这些民俗事象背后的文化积淀,并通过调查实践,学习有关田野作业的本领。 实践活动与方法
12、 步骤 实践活动: 调查当地某一生产活动,描述具体的生产过程。 实践步骤: 1、选择你熟悉的一项生产活动(或物质生产,或工艺品的生产); 2、观察生产的全过程; 3、集中考虑某一生产环节,对生产的程序、用具、环境等进行描述,同时提供图像文本。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 【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它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与交通民俗等,它贯穿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物质生产民俗主 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地域性 人们大众进行物质生产所形成的风俗
13、习惯,依附于不同生态环境的自然条件。 (二)季节性 人与自然斗争,受自然现象的规律制约,从而形成随天体运转,气象变化而变化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三)功能性 物质生产民俗首先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它具有直接的功能作用。 (四)科学性 物质生产民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生产对象及其规律的长期观察、感受和思考的结果,具有科学意义。 第一节 农业民俗 农业民俗是伴随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 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农民在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农业民俗具有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和传承性特点。 一、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 庄稼不等人 ” 、 “ 季节不饶人 ” 二
14、、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河南农谚 “ 立春晴一日,农夫不费力 ” ;江苏农民 “ 岁朝看风云,以卜田事 ” 三、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 正月十九(或二十五) “ 填仓节 ” 四、农业禁忌、祭祀习俗 农业禁忌习俗,一方面是农民不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农民对农业生产实践规律的经验性认识的一种总结。 五、祭田神 、先农和社神的习俗 李冰 “ 川主之神 ” ; “ 扫晴娘 ” ;祭腊八神仪式 六、农业生产过程习俗 七、农业娱乐风习。 这种民俗文化,有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创作;有的是在丰收以后庆节时表演;有的在元宵等节日民间业余文娱活动中,或歌或舞,丰富多彩。 “ 九曲莲灯 ”
15、 ;采茶歌、数九歌 第二节 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 一、狩猎、游牧业生产的时序、节令条件,是产生同类民俗的自然因素。鄂伦春族以狩猎为业。 二、狩猎、游牧的禁忌、祭祀习俗,反映了猎户、牧民寄托丰收和防止灾害的希望。正月初五 “ 牛日 ” ;为牲畜招魂的习 俗。 三、狩猎、畜牧生产过程的民俗 牧民谚语 “ 水膘,草力,都精神 ” 。 四、渔业民俗 1、渔业生产的生态环境特征。 渔业生产多分布在江、河、湖、海之滨。这些地区的渔民 “ 饭稻羹鱼 ” ,大多依赖渔盐业为主。 2、渔业海上占验习俗。 “ 占风 ” 看潮汛; “ 占潮 ” 看水势。 3、渔业生产操作习俗。 4、渔业禁忌及祭祀习俗。渔民崇信龙王
16、、水神、马祖、海神、河伯,认为他们可以使自己得福免祸。 第三节 工匠民俗 一、工匠的技艺传承。 “百工五法”,矩、规、绳、水、悬。斗拱与飞檐 。“文房四宝” 俗谚“家有良田万 顷,不如薄技在身”。 【百工五法 名词解释】 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墨子一书,对此就有过概括性的总结:“百工以方为矩,以圆为规,直以绳,正以悬, 衡以水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这里提到的矩、规、绳、水、悬,就是人们常说的“百工五法”。 孟子离娄上中所说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指的就是古代工匠中所流传的技巧。 “矩”是工匠们通过直角尺来正方的工具,古代叫“鲁班尺”,现在叫“直角曲尺”;“规”是用来画圆的工具;“
17、绳”是划直线的工具,古代叫“绳墨” ,现在叫”墨斗” ;“水”是以水 为准,来测地面的平斜。最初人们根据下大雨时地面水的流向来判断其高低与平斜,后来工匠们发明了一种叫“水臬”的测平工具,现代的水平仪,就是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制造出来的;“悬”指用来测定端正垂直的垂绳,泥瓦匠盖房砌墙前要先吊线,下端悬以重物,用的正是悬法。 “百工五法”同各行业基本生产工具的结合运用,构成了我国工匠生产技艺最基本的民俗形态。 【榫卯 名词解释】 卯又称“枘凿”,民间俗称“公母”。 即将梁柱的接合处,一端削出榫头,另一端凿出卯眼,相互套紧、楔牢,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 这种结构从 来不用铁钉,但却牢固可靠,具有良好的
18、抗震性能。 【文房四宝】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用品,其中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最为有名。 二、工匠的行业习俗 师承制度:选徒 拜师 传艺 出师 “ 行业语 ” :是各行工匠为了本行业的技术保密、内部交换想法或其他特殊需要而创造、传承的一种同行用语,外行人很难明白其中含义。 “ 南老上调 ” 、 “ 南老故老 ” 行业禁忌。 “ 姜太公在此 ” 祖师崇拜:每逢祖师生日、重要节日或重要工程开工之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祀典木匠、石匠、泥瓦匠祀鲁班;画匠祀吴道子;酿酒匠祀杜康。 三、工匠民俗的三个重要特 点: 1、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师徒关系的亲缘化,是这种系谱性的典型表现,与此相关的是工匠来源的地域性。 2
19、、技术传授的封锁性。 “ 祖传秘方 ” 、 “ 传男不传女 ” 、 “ 真正老王麻子 ” 3、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第四节 商业与交通民俗 一、各类商业及其民俗特点 1、集市,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 “ 集 ” 、 “ 市 ” 、 “ 墟 ” 、 “ 街子 ” 与 “ 场 ” 。 2、行商,是一种流动性的交易方式,是集市贸易的补充和发展。它可分为两大类: (一)资金雄厚,长途跋涉,进行大宗交易的商队;如丝绸之路上骆驼商队。 (二)小本经营,挑担背筐,上山 下乡,走街串巷的货郎小贩。 3、坐商,有固定的摊位和店铺,并有规定的营业时间和专营商品,以大城镇的商业街最为集中。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
20、在幌子、字号牌匾、商标、广告以及商品的包装形式等。旗帘; “ 同仁堂 ” 药店、 “ 荣宝斋 ” 书画文具店;北京的 “ 独一处 ” ,天津的 “ 狗不理 茅台酒瓶。 二、交通运输及其民俗特点 1、我国传统的交通设施及运输工具 栈道;索桥;石拱桥;轿子;马车;雪橇。 2、传统交通运输业的民俗特点 因经济不断的发展和日趋繁荣,我国传统交通运输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在业务方面都有各自的活动领域和技 艺传承,并形成了各自的操作规范、旅途规矩、行话、信仰、禁忌等一系列行业习俗。 【集市 名词解释】 这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我国定时、定点的集市贸易,大约兴起与殷商时代。早期的集市贸易,建立在以及所有、换
21、己所无的物物交换的基础之上,并不一定等价。定时、定点的集市,北方叫“集”,江南叫“市”,两广叫“墟”,云南叫“街子”,川黔叫“场”。因此,人们才把到这种有规律的变换时间和地点的集市去交易叫“跟集”或“赶场”。 【中人 名词解释】 即掮客,俗称“牙子”,中人并无要买可卖之物,而是凭其经验和 口才,协助双方成交,起一种“说合”的作用,并从中获取酬金。 【行商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这是一种流动性的交易方式,可以说是集市贸易的补充和发展。行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金雄厚,长途跋涉,进行大宗交易的商队,如历史上往来于大西北丝绸之路上的骆驼商队;另一则是小本经营,挑担背筐,上山下乡,走街串巷的货郎小贩
22、。 他们的民俗传承,以“市声”(又称“货声”,北京人叫“吆喝”)为最突出。市声分“叫卖声”和“敲击声”两种,目的皆在传递商品信息,招徕顾客。 【坐商 名词解释 &简答】 凡有固定的 摊位和店铺,并有规定的营业时间和专营商品的,均称坐商,以大城镇的商业街最为集中。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在幌子(“望子”)、字号牌匾、店堂标牌、商标、广告以及商品的包装形式诸方面。如北京的“同仁堂”药店,“瑞蚨祥”绸缎庄、“荣宝斋”书画文具店等。有些店堂内还悬挂有“满招损,谦受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等字句的精致标牌,以表明店主的经营之道。这类标牌,可说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在商业民俗中的一种表现。 【传统交通
23、运输业的民俗特点】 我国传统交通运输行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陆上的各种车把式、脚夫(包括 马帮和驼队)、轿夫,水上的船家、筏子客,各重要交通站口、码头的店家、脚行与牙行(代运商)等,在业务方面都有各自的活动领域和技艺传承,并形成了各自的操作规范、旅途规矩、行话、信仰、禁忌等一系列行业习俗。 第三章 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最先以满足生理需要为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化,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社会心理的差异等,它所满足的已不仅是生理需要,同时也包括安全、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要。 物质生活民俗在各民族物质生活和精
24、神生活中占居重要地位。 第一节 饮食民俗 一、日常食俗 我国是个农业国,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北方以种植麦稷为主。 主食:水稻、麦子、小米、玉米、高粱、豆类等。藏族 “ 糌粑 ” 副食:蔬菜、肉类、奶类和饮料等。八大菜系。 二、节日食俗 除夕 “ 年夜饭 ” ;元宵节 “ 汤圆 ” ;端午 “ 粽子 ” ;中秋 “ 月饼 ” 。 三、祭祀食俗 祭祀食俗来源于人们的灵魂不灭观念。人们把祭品当作神人相通的中介,认为食用祭品就可以得到神灵祖先的福佑。清明扫墓。 四、待客食俗 蒙古族 “ 全羊席 ” ;祝酒歌。 五、特殊食俗 傣族 “ 酸蚂蚁、竹虫、花蜘蛛 ” 等昆虫美味。 第二节 服饰民俗 一、服饰的
25、产生和发展。 民间服饰主要包括下述四类: 1、衣着。 2、各种附加的装饰物,如头饰:簪、钗;耳饰:耳环、耳坠;颈饰:项链、项圈;手饰:手镯、戒指;脚饰:脚铃等。 3、对人体自身的装饰。如发式、描眉、染指、束胸、缠足、文身等。 4、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如佩刀、腰刀;挎包、手提袋、荷包等。 二、服饰构成要素的变化与服饰承载观念变化的关系。 我国各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一)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在人生重大礼仪中如诞 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产生四次换装,每次换装都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体现上述观念。 诞生礼,婴儿挂银圈、玉锁之类配物; 成年礼,汉族男子 “ 加
26、冠 ” ,女子 “ 加笄 ” ; “ 穿裙 ” 仪式。 婚礼,红色。 丧礼,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种服制。 (二)求吉心理。小孩戴虎头帽、穿虎头鞋, “ 五毒衣 ” ; 维吾尔族戴 “ 小花帽 ” ,彝族女子戴鸡冠帽。 (三)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同一种服饰,同一种民族 (四)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中山服、列宁装;草绿色军装。 三、服饰变化的特殊轨迹 等级森严 消弱 或消失; 繁复多样 简便大方。 第三节 居住建筑民俗 获取居住空间,是人类解决生存条件和安全条件的必然结果。 一、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 第一阶段,利用天然空间,如巢居、穴居 第二阶段,人造居住空间,如石室、干栏式和竹木结构的草屋。 二、我国人文精神与居住建筑的关系 四合院是中国最典型的民居建筑,它比较充分地体现着中国的传统观念。 (一)院落四面均有墙壁,墙壁没有窗子,仅有大门与外面相通,即是封闭观念的符号。 (二)房屋布局与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有严格的规定,即是家长制的符号。 (三)专门设有堂屋,堂 屋中有 “ 天地君亲师 ” 之神位,即是中国人伦理的符号。 (四)四方房屋之下皆有檐下回廊,檐下回廊和天井成为各房成员交融感情的场所,即是融汇亲情的符号。 干栏式是南方地区的民族多采用的建筑形式。 干栏式建筑的共同特点是用充足的通风条件保持房屋的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