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产率、技术进步 和经济收敛的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087377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生产率、技术进步 和经济收敛的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一章 生产率、技术进步 和经济收敛的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一章 生产率、技术进步 和经济收敛的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一章 生产率、技术进步 和经济收敛的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一章 生产率、技术进步 和经济收敛的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林毅夫 刘培林No. C2003001 2003 年 2 月 25 日2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林毅夫 刘培林一 导 言劳均产出增长的两个源泉是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在假定各经济体技术进步步伐一样的条件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得出的推论是,由于资本边际报酬递减,所以初始劳均资本量较少的经济体的劳均资本积累速度,会相对快于初始劳均资本量较多的经济体,进而劳均资本量和劳均收入水平最终收敛。Barro 等( Barro and Sala-i-Martin 1997)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初始技术水平

2、落后的经济体,在未来的技术进步速度要比初始技术水平先进的经济体快。但是,新古典理论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收敛机制的分析,抽象掉了政府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发展战略所决定的经济结构的影响。如果说新古典理论在分析发达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情形时,这种抽象还不至于影响其解释力的话,那么在分析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时,则决不可忽视发展战略的影响。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结构是否顺应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步伐。林毅夫(2002)总结上个世纪,尤其是二战以来的经济史,归纳出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若干理论假说。本文将运用 19782000 年期间中国大陆 30 个

3、省区市的经验资料,对林毅夫(2002)归纳的关于发展战略对技术进步和劳均资本积累两个假说进行经验检验。本文后面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综述有关经济增长实证检验的文献;第三部分介绍为获取本文计量检验的有关变量而构造的经济增长分解核算方法;之后的第四部分按照本文构造的经济增长分解核算框架,对中国 29 个省区市在 19782000 年期间的劳均 GDP 的增长进行分解;第五部分报告了计量检验方程的设定;第六部分报告检验的结果;最后是结论。二 文 献 综 述无论是 Mankiw 等(Mankiw, et al. 1992) 、Barro 等(1991,1992)对国际经验和发达国家经验的检验,还

4、是蔡昉等(蔡昉,都洋 2000) 、蔡昉等(蔡昉,王德文,都洋 2001) 、Jian 等(Jian et al. 1996) 、 Tusi(1996) 、魏后凯(1997) 、宋学明(1996) 、申海(1999) 、沈坤荣等(沈坤荣,马俊 2002) 、Cheng(2002)对中国经验的检验,均没有考虑发展战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刘明兴(2001)和林毅夫(2002)的经验实证工作中,分别分析了发展战略对中国各个省区市和国别之间的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但是这些文献和上面提到的其他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文献,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假定技术进步在各个经济体之间是相同的。假定技术进步速度相同的前提下进

5、行的经济增长收敛实证检验,在一定程度上是误导的。正因为如此,新近的一些文献(Kumar et al. 2002,Henderson et al. 2001,Maudos et al. 2000,Gumbau-Albert 2000)通过数据包络分析的经济增长分解核算框架,将经济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 1和要素积累的贡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各自的收敛效应。但是,Kumar 等(Kumar et al. 2002) 、Maudos 等(Maudos et al. 2000)以及 Gumbau-Albert 等(Gumbau-Albert 2000)文献所使用的数据数据包络分析框架

6、面临一个难以解释的结果:“技术有可能退步” 。这个结果意味着,在当前时期复制过去时期的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之后,当前时期的产出水平有可能低于过去时期的产出水平。对这样分析结果,显然难以从经济学上给出合理可信的解释。正因为如此,Henderson 等(Henderson et al. 2001)的论文中,通过对现有数据包络分析框架的改进,避免了“技术有可能退步”的尴尬结果。但无论是 Kumar 等(Kumar et al. 2002) 、Maudos 等(Maudos et al. 2000)以及 Gumbau-Albert 等( Gumbau-Albert 2000) ,还是 Henderson

7、等(Henderson et al. 2001)的论文,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假定:“在同一时点上,各经济体面对的技术前沿是相同的” 。这个假定事实上是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一开始赖以发展的基石,但也正是这个暗含的假定导致了两方面的不利后果:(1)限制了该方法在生产率分析方面的运用;(2)测度给定经济体技术效率 2和技术进步时,存在偏差。下面依次分析这两方面的局限性。首先,这个暗含的假定限制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运用范围。如果能够收集到的经验资料不是各经济体在同一个时间截面上的生产行为点,而是同一个经济体生产行为的时间序列点,那么前述的暗含假定就意味着无从构造技术前沿,也无从进行其他分析。其次, “所有经济

8、体面对同一个技术前沿”的假定,也必然导致这样一个尴尬的事实:在截面数据分析中不能准确测度各个经济体的技术效率;在 Panel数据分析中不能准确测度各经济体技术前沿的变化。下面详细阐述。如果要研究的对象是技术同质性比较强的微观企业,比如研究一个四位码行业当中各个企业的技术效率,那么“所有经济体面对同一个技术前沿”假定就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旦研究对象是大的经济体,比如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1 技术进步的直观含义是技术前沿的外推;而技术前沿指的是给定投入水平对应的潜在产出。对于技术前沿和技术进步的严格定义,将在后文给出。2 本文使用的技术效率,含义是给定投入水平下,实际产出和潜在的最大产出之比,严格的定

9、义将在后文给出。当然,技术效率还可以用给定产出之下,实际投入和潜在的最小投入之比来衡量。4行政区的对比,或者各个国家之间的对比,那么,这些大经济体之间技术同质性的假定就比较难于成立。如果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内部,比如美国的各州,或者各个发达国家之间,如 OECD 国家之间,技术同质性假定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接受的话,那么在发展中国家,在转型国家内部以及这些国家之间,技术同质性假定就是一个非常强的假定。严格来讲,在短期之内,一旦投资决策付诸实施之后,各经济体的技术就是里昂惕夫型的,要素之间完全不可替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之间,还是同一时期的各个企业之间,同质技术都是一个强假

10、定。但在较长时期里生产要素之间可以替代。所以,通常研究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的技术,实际上都是众多里昂惕夫型技术的外包络线。进而言之,一个大经济体的技术前沿,实际上是其内部各小经济体技术前沿的外包络线。这个原理类似于 U 型成本曲线中,长期成本是短期成本外包络线的原理。如果各经济体事实上面对的技术前沿之间存在较大差别,而在分析时无视这种差别,那么会带来两方面的后果:不能准确评价各个经济主体的技术效率;不能准确测度各个经济主体技术前沿的变化。这些后果有时是比较严重的。我们以图 1 说明之。从这个图中我们看到,全国的技术前沿是 A 省和 B 省以及其他省区技术前沿的外包络线。当 A 省和

11、B 省的实际生产行为点分别处于 A1 和B1图 1 所有经济体面对共同技术前沿的假定导致的后果时,它们同时处于 A 和 B 自身的技术前沿和全国的技术前沿上。此时基于 A 省技术前沿和基于全国技术前沿测度得到的 A1 点的技术效率均为 1。同理,基于B 省技术前沿和基于全国技术前沿测度得到的 B1 点的技术效率也均为 1。但是,对 A2 和 B2 点而言,则情形就大不一样。不难理解,以 A 省自己的技术前沿测度的 A2 点的技术效率为 1,但是以全国的技术前沿测度的 A2 点的技术前沿则小于 1。同理,以 B 省自己的技术前沿测度的 B2 点的技术效率为 1,但是以全国的技术前沿测度的 B2

12、点的技术前沿也小于 1。假定全部经济体面对着同样的技术前沿,还将导致另外一个后果。倘若图51 中 B 省的技术前沿发生了变化,由图中的“B 省的技术前沿”的位置变化为图中“A 省的技术前沿”的位置,而全国的技术前沿没有变化,那么,如果按照“各经济体在给定时期技术前沿相同”的假定,则测度不到 B 省的技术前沿变化。要测度到这种技术前沿的变化,必须放弃“各经济体在给定时期技术前沿相同”的假定。出于这些考虑,本文放松“各经济体在给定时期技术前沿相同”的假定,构造相应的分析框架。三 改进的经济增长分解核算框架本文将基于“各经济体在同一时期面对着不同的技术前沿”的假定,以及Henderson 等(Hen

13、derson et al. 2001)的论文中暗含的 “过去掌握的技术不会遗忘”的假定,构造如下的经济增长分解核算框架。设对某个经济体而言,N 种要素投入 经由生产技术 转化为 M 种NkRxtkT产出 。对时期 t1,2,T 而言,有 T 个生产行为观察点:( x1,y1), MkRy(x2,y2), (xT,yT)。基于此,定义时期 t 的技术 为:tk)(能 够 生 产 出 1.|, kkkt y中性规模报酬条件下,定义(1)的具体含义是: tzNnxMmyzxTtkntktk ,.21,0 )2.(.,.1,:),(1这个定义的思想与 Fre 等( Fre, et al. 1994,p

14、.71)中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定义明确了这样一点:t 时期的技术必须使得 t 以及 t 以前所有时期的生产行为点可行。显而易见,按照这个定义,即使仅仅有单个经济体时间序列资料的情况下,也可以构造其技术前沿。在这样拟合得到的技术前沿之下,定义该经济体在各时期的技术效率为: )3.(),(,:),(inf),( tkktkktkktk TyxyxyxD 另外,可以给出判断从时期 t 到时期 t+i 技术前沿是否上升的标准是: )4.(, 上 升 了到 时 期那 么 技 术 前 沿 从 时 期如 果 ittTtkit 进一步定义 4 个指标:在技术 之下, 和 的投入水平对应的最大

15、产出 3分别为:ttxit6和),(, tttyxDy),(, ititit yxD在技术 之下, 和 的投入水平对应的最大产出分别为:1Ttit和),(, titti ),(, itititit 基于这些定义,可以将经济体 k 在时期 t+i 的产量 相对于在时期 t 的产ity量 的增长,分解为三个源泉:ty )5.(),(),( ,(),)(,)( 2/12/1 tiitkitkitkititk tkitktitkititktktkiiiti yxDyxxyxyx上面的(5)式将 / 分解为三个因子的乘积,其中前两个因子分别为itt技术效率变化带来的增长效应(EC)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效

16、应(TP ) ,第三个因子刻画了从时期 t 到时期 t+i 之间,投入水平变化带来的产出增长效应(INC ) 。而前两个因子 EC 和 TP 的乘积就是 Malmquist 生产率。 (5)式中的 4个产出距离函数 、 、 和 分别通),(tktyxD),(itkititkyx),(tkitkyxD),(itkitkyx过求解下面的线性规划问题而得到:求取 的线性规划问题为:),(tkttz NnxMmyyztsxMaxktknt tktkttkmtkttkt ,.21,0 )6.(, ,.1,),(. ,11 求取 的线性规划和(6)类似,不过需要将(6)当中涉及到)(itkitityxD的

17、 t 置换为 t+i。求取 的线性规划问题为:),(tkitx3 这里的最大产出,实际上是绩效最好的经济体在给定投入之下的产出水平,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指的技术前沿对应的产量。7itz NnxMmyyztsxMaxDktknit tktkititkmtkitktkitk ,.21,0 )7.(, ,.,)(. ,),(11求取 的线性规划和(7)类似,不过需要将(7)当中涉及到)(itityD的 t 和 t+i 分别置换为 t+i 和 t。四 对中国 29 个省区经济增长的分解基于(1)(7)式构造的方法,我们首先对 1978-2000 年期间中国大陆29 个省区市劳均 GDP 的增长的源泉进行了

18、分解。在展开分析之前,首先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在第三部分介绍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在中性规模报酬假定之下,针对总量的生产函数而构造的。我们这里使用的总量生产函数对应的生产要素包括从业人数、固定资本存量和存货资本存量等三种。但是我们将要进行分解分析的是劳均产出的增长。这样,集约形式的生产函数对应的生产要素为劳均固定资本和劳均存货资本两种。在总量生产函数满足规模报酬中性的条件下,集约生产函数则呈现规模报酬非递增的特征。在单一产出品的情况下,也即在本文这里分析的情形下,经由总量生产函数分解得到的技术效率和技术前沿提升对总量 GDP 增长贡献的测度结果,和经由集约生产函数得到的技术效率和技术前沿进步对劳

19、均 GDP 增长贡献的测度结果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第三部分的分析框架进行劳均 GDP 增长的分解核算。1 数据来源及处理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1999)可以得到 1978-1998 年当年价格总量 GDP 和不变价格 GDP 指数。从各省区市的统计年鉴中可以得到 1999-2000 年当年价格总量 GDP 和不变价格 GDP指数。由此可以推算出按照 1978 年价格衡量的不变价格总量 GDP 时间序列。本文使用从业人数作为劳动力衡量指标。数据来源也是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1999)和各省区市的统计年鉴。固定资本和存

20、货资本的存量序列,经由下面的程序得来。首先,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 1952-1995和各省区市 1996-2001 年统计年鉴中,查得 1978-2000 年历年的固定资本投资和存货资本投资流量数据,以及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固定资本和存货资本投资指数序列;其次,运用8Harberger(1978 )的方法估算 1978 年固定和存货资本存量。Harberger(1978)基于“稳态时物质资本增长速度等于总产出增长速度”的假定,推导出起点时刻(即 1978 年)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公式。再次,运用永续盘存法估算出各省区市的固定和存货资本存量序列。2 基于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分解结果 4

21、基于前述介绍过的(5)式,本文用 Coelli(1996)给出的数据包络分析专用程序 DEAP,对 29 个省区市 5的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见表 1。表1 的第 2 列报告了各省区市 2000 年劳均 GDP 水平与 1978 年水平的比值。根据前面的(5)式,该比值可以被分解为三个因子的乘积:(i)即技术效率提高的效应;(ii)技术进步(技术效应提高)的效应;(iii)劳均生产要素积累的效应。三种效应的结果依次报告于表 1 的第 3 至第 5 列。 6在将劳均 GDP 增长分解为技术前沿提升的效应和劳均资本量增长的效应之后,就可以以两种效应的测度结果作为因变量,对两个假说进行检验。

22、7表 1 1978-2000 年期间 29 个省区市总量和劳均 GDP 增长及其源泉省 份2000 年劳均GDP/1978 年劳均 GDP技术效率提高 的效应技术前沿提高 的效应劳均要素增加 的效应(1) (2) (3) (4) (5)安 徽 4.9795 1.0000 2.3252 2.1415北 京 5.6694 1.0000 2.6418 2.1460福 建 8.6471 1.0000 3.4416 2.5125甘 肃 2.9523 1.0000 1.8350 1.6089广 东 9.3790 1.0000 3.4396 2.7268广 西 3.8718 1.0000 2.0422 1.

23、8959贵 州 3.7312 1.0000 2.2656 1.6469河 北 5.5753 1.0000 2.5777 2.1629河 南 4.7030 1.0000 2.4022 1.95784 这里的分析将各个省区市的所有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考察 GDP 的变化。但是如果将研究的视角改变为某个产业,比如各个省区市工业部门的增加值,可能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比如四川的农业人口占其从业人数的比例较大,而农业部门的生产率比较低,所以将四川的总从业人数和上海的总从业人数放在同一个意义上考察,难免会得到扭曲的结果。5 由于无法将重庆成立直辖市之前的数据从原来的四川省中分离出来,所以我们这里只有将重庆成立

24、直辖市之后的数据和现在的四川省的数据合并起来,作为一个整体。6上述的分析结果中与直观的印象相违背的是两个西部省区的情形:在本文得到的结果中,青海的技术进步步伐甚至快于山东,而新疆则仅次于山东。青海和新疆的技术进步位于海南和几个直辖市之前。对于这个结果,本文从两方面进行解释。首先,本文测度的技术进步,是各经济体在一定时期的末端年份和起点年份技术前沿的对比,它是各经济体自身时间序列上纵向比较的结果。由于青海和新疆在改革开放之初技术水平就比较低,所以,尽管技术前沿可以迅速提高,但是,其提高之后的技术前沿,仍然要低于其他相对发达的省区市。其次,在概念上要将技术前沿和要素投入水平两者区别开来。一个技术前

25、沿快速提升的经济主体,其实际要素总量和劳均要素总量有可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上。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尽管技术前沿快速提升,但是最终的劳均 GDP 水平也还是比较低。7 严格地讲,发展战略的特征还将影响到技术效率的水平。不过在我们得到的分解结果中,只有湖北一个9省 份2000 年劳均GDP/1978 年劳均 GDP技术效率提高 的效应技术前沿提高 的效应劳均要素增加 的效应黑 龙 江 3.1031 1.0000 1.7963 1.7275湖 北 5.1140 0.9186 2.5371 2.1943湖 南 4.2224 1.0000 2.2347 1.8895吉 林 4.1528 1.0000 2.

26、2792 1.8221江 苏 10.3545 1.0000 3.3345 3.1053江 西 5.1863 1.0000 2.5108 2.0656辽 宁 3.8361 1.0000 2.1467 1.7870内 蒙 古 4.8077 1.0000 2.3133 2.0783宁 夏 3.2339 1.0000 2.1167 1.5278青 海 2.6246 1.0000 2.8616 0.9172山 东 6.2894 1.0000 2.7543 2.2835山 西 4.3855 1.0000 2.3388 1.8751陕 西 4.2412 1.0000 2.2502 1.8848上 海 6.2

27、981 1.0000 2.5964 2.4257天 津 5.4510 1.0000 2.4411 2.2330新 疆 6.1642 1.0000 2.7273 2.2602云 南 4.2972 1.0000 2.5562 1.6811浙 江 10.0343 1.0000 3.4853 2.8790重庆四川 3.6308 1.0000 2.0547 1.7670资料来源:根据作者收集的数据集计算得到。五 计量方程设定和数据集在给出检验的计量方程式设定之前,首先介绍待检验的假说。1 两个待检验的假说假说 I: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的影响当各个经济体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发展经济时,由于资本的边际报酬

28、递减,各经济体之间劳均资本积累符合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刻画的收敛机制;但如果一个经济体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度超越其所处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最优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则该经济体劳均要素积累的实际速度会慢于古典收敛机制决定的潜在速度。假说 II:经济发展战略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省的技术效率下降。因而这里仅仅针对技术前言的提升(即技术进步)进行检验,而不虑及发展战略对技术效率的影响。10技术落后的经济体如果顺应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根据自身要素禀赋结构的动态变化,从先进经济体的技术中选择适合落后经济体自身发展阶段的适用的目标技术进行模仿,则所花费的成本小于落后经济体自己研发同样技术的成本;而处于技术前沿的

29、经济体研发未知新技术的活动内在地具有高资本密集度和高风险的特征。所以,在顺应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情况下,初始时刻技术落后的经济体通过从先进经济体那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阶段比较优势的目标技术进行模仿,可以在未来获得比先进经济体更快的潜在技术进步速度。但如果一个经济体奉行赶超战略的条件下,该经济体选定的目标技术超前于自身发展阶段的比较优势,技术模仿的成本就高,技术进步的实际速度就会低于潜在速度;该赶超经济体内部各个地区的技术进步速度,也将因为受赶超战略影响的大小而程度不同地减缓,承担越重赶超任务的地区,技术进步速度越慢。2 发展战略特征的度量指标为检验上述两个假说,需要度量发展战略的特征。作者之一(林

30、毅夫2002)构造了一个技术选择指数(TCI)来度量发展战略的特征。其原理如下:一个经济体在顺应比较优势的条件下,其制造业最优的资本投入量和劳动投入量结构,内生决定于整个经济体的资本禀赋量和劳动禀赋量结构。亦即,一个经济体的制造业的最优资本密集度水平,是该经济体当中资本和劳动禀赋结构的函数。 )8(.*iiLKf上式左边的项代表制造业的最优资本劳动投入比例; 代表整个经济体iLK/的资本劳动禀赋相对结构。为度量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战略对比较优势战略的偏离程度,首先定义制造业实际的技术选择指数 TCI,该指数的具体含义是一个经济体的制造业的实际资本/劳动比率,除以整个经济体的资本 /劳动禀赋量比率。即: )9.(.)/(iLKTCI政府的发展战略决策会影响到该经济体的 TCI 指数的大小。接下来定义制造业最优的技术选择指数 。一个显然成立的原理是,资本相对丰富的经济*TCI体当中制造业的最优资本密集度,高于资本相对稀缺的经济体的水平。换言之,资本/ 劳动禀赋比例越高的经济,其制造业的最优资本 /劳动投入量之比也越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