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docx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094264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学设计董海燕 涉县三中 初中物理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对光的反射的延伸,是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在通过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中的成像问题。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二)教材分析本节“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在经历此探究过程中,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

2、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学生分析1. 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大部分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2. 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视觉的问题存在一个误区“物体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3. 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在实验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把此问题纠正过来。教学中,要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

3、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过程难点:虚像概念的建立(五)教学策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渐进式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六)教学用具1演示:水、玻璃杯、一张带底座的玻璃、蜡烛、火柴、潜望镜。2学生探究实验器材:一张带底座的玻璃板、两只一样的蜡烛、火柴、一张白纸、刻度尺、一面小平面镜

4、、手表。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创 提问:水中的蜡烛能燃烧吗? 学生观察实验。感到惊奇,小组实验设情景引入新课演示实验:把一块玻璃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只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和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拉上窗帘,使屋子变暗,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望去,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 蜡烛正在水中燃烧。提问:你能解释一下吗?同学们想知道这神奇现象的原因吗?从而引入新课。板书:三 平面镜成像进行讨论、回答,但回答不全面。现象很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1平面镜成像特点请同学们拿起

5、桌面上的镜子照一照。提问: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是不是真实的自己?教师边演示边介绍镜中的像。请学生继续观察镜中的像,并前、后、左、右移动平面镜,观察平面镜中像的变化。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用玻璃板作平面镜?用镜子做该实验有什么不方便?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我们怎样确定像的位置?像是否真实存在?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关系?实验过程中,刻度尺有什么作用?学生照镜子,观察回答问题。学生继续观察镜中的像,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学生用平面镜进行实验并小组讨论。学生 1:对于第个问题,我们观察到,像的左右颠倒,上下一致。学生 2:第个问题,我们通过跟其他组的交流,我们发现像的大学生观察现象

6、,尽可能多地猜想。教师在此处的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左右、上下与物体是否一致?请实验小组就同学们提出的猜想应用平面镜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及应用平面镜进行实验。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那些结论?根据我们本节课的目的,小组就探究问题进行猜想。根据各组的猜想,各自进行实验设计。小组间探讨完,请小组间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差不多时,教师要适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问:1当有什么现象出现时,我们就知道已经找到了像的位置?2刚才我们已经找到蜡烛像的位置,如何测量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小与镜子的大小无关。学生 3:我们组通过实验发现用玻璃的好处是可以找到物体在

7、平面镜中的像的位置,而用平面镜则找不到像的位置。学生 4:我们组认为刻度尺可以量出像和物的位置。探究的问题 猜想 实验方案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否真实作用只是引导汇总。为下面的探究打下基础。充分3我们需要经过多次测量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如何实现多次测量?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板书: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等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2平面镜成像原理让学生回忆“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提问:猴子最终有没有捞到月亮?为什么?让学生进行实验:同组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对方,移动平面镜,观察在什么情况下能相互看见对方,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对方。并提出

8、问题: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人眼为什么能从平面镜中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呢?教师总结学生的结论:我能看到对方,是因为从他那发出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到我的眼睛中。提问:平面镜中的像又是怎样形成的?存在? 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什么关系?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学生 1:(边演示边讲解)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前,我们可以看到在玻璃后有一个蜡烛的像。我们开始认为这个像是真实存在的,可我们用手去摸,摸不到这个像,所以我们发现原来这个像不是真实存在的。发动学生,教师在此不要发表意见,解决不了的问题,留教师通过作图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总结。人眼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是因为由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入眼中

9、,引起了视神经的感觉,并不是光从眼睛发射向物体的。如图所示,人眼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物体位置的。人能看到像是因为有光线入人眼。点燃的蜡烛上 P 点射出的任意两条 光线 PA、 PB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E1A、 E2B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 P点,人就会感到 P点是一个“发光点”,而 P点就是 P 点的虚像。同理,蜡烛上的其他点也都能在平面镜内产生对应的虚像点,它们共同组成了蜡烛的虚像。因此,平面镜中的虚像是由射入人眼中的发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所形成的。学生 2:拿一张白纸,放在玻璃后,移动它的位置看在白纸上有没有蜡烛的像,没有,证明像不是真实存在的。学生 3:像不是真实存在的,为了好比

10、较我们利用手头另一只一样大的蜡烛,放在玻璃后,移动它寻找蜡烛的像,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学生 4:(边演示边讲解)当玻璃板后的蜡烛好到探究时解决。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合作(这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交流与讨论:(1)这些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哪一点?(这就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屏上的原因)(2)若已知像点 P和入射点 A,不作法线,能否画出反射光线?若能,请说出为什么?(3)解释为什么能看到蜡烛的火焰可以在水中燃烧?3平面镜的应用(1)讨论:教师:平面镜成像有哪些实际应用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提问:除了平面镜以外,其他物质能不能当平面镜使用?(2)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像在燃烧,说明我们找到像的位置,像的位置就是镜后蜡烛的位置。学生 5:我们找到像的位置后,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像和物到玻璃的距离,然后进行比较。学生 6:改变镜前蜡烛的位置,重新找像的位置,进行测量。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将数据填写在自己设计的表格内。学习的能力。多选几组进行交流,使结论更具有代实验次数物到镜面的距离像到镜面的距离观察到的现象学生思考,但回答不准确。学生进行实验。并讨论问题同时进行小组间交流。学生根据教师所画的图进行探讨、交流、总结。学生动手做题,交流自己的想法。表性。由学生熟知的故事及简单的小实验,引入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