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步习作教学浅谈 湖北省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曙光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习作是起步阶段。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总是一个头两个大,苦思冥想,还是难于动笔头,如何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消除学生的恐惧心里,使他们愿意习作,乐于习作呢? 我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与同行们商榷。一、抓好读写结合,奠定习作基础读写结合是行之有效的传统作文教学经验。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小抓起,使其早日养成读书习作的习惯。虽然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引导,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优美课文,谈谈体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就能有
2、效地增强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如,为什么喜欢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好在哪,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受到什么教育,得到什么提高等等。就拿课文鸟的天堂来说,当学生读熟会背,已达到入情入境时,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坐在那只船上看到一株茂盛的大榕树,树上百鸟齐鸣,万鸟欢闹的场景。你的头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场景?心情怎样?说一说,再把它写下来。尽管他们是三言两语,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后,抓住契机让他们写下来,从而打下“读书思考 欣赏习作”的好习惯。二、加强日记练习,养成习作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
3、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而日记、周记正是学生自主习作的最佳载体。一旦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他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三、 细心观察、感受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源泉。”学生要有所见闻,有所感受,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促使小学生作文与儿童生活贴近,并让学生在获得作文题材的同时,一步步认识周围事物。不会观察就不会从外界汲取素材,必然文章言之无物。要让学生认识到仔细观察的好处,养成学生耐心细致观察的好习惯,能够用敏锐的眼睛看生活,用聪慧的耳朵听生活,用细腻的心留意
4、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只要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多做笔记,就不愁写作时而没有题材可用了。四、题材的迁移和仿写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可以适当地进行相关题材的“转换”和“互换”而运用“迁移”和“仿写” 的方法。习作时许多题材通过迁移和仿写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比如,我执教四年级时小作者黄永源同学,写家乡的大樟树一文其中一片段,迁移和仿写鸟的天堂中大榕树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百鸟争鸣、热闹非凡的场景。习作片段一:我的家乡在蕲春县、青石镇、樟树村。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叫樟树村呢?是因为从青石镇通往
5、向桥乡、白水村的公路旁有一颗又大又茂盛的樟树,这颗樟树因千年的古老历史而出名,被人们崇拜的树神,所以叫樟树村。现在我来说说这颗大樟树吧,说起它的大,要两个大人的手牵起来才能合抱树干。虽有千年的树龄,但仍然苍翠挺拔,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万古长青。春天,樟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樟树神”。夏天,樟树是鸟儿栖息的地方,树上的鸟儿可多着呢,鸟儿家族格外热闹,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
6、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儿真是鸟的天堂 。 (迁移法)再比如,四年级甘源同学写我家的狗一文其中一片段,参照课文白鹅、白公鹅和猫所运用的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来访写。习作片段二: 我家养着一只性格古怪的小哈巴狗。白玉似的毛色上,黄斑错落得非常明显。四条短短的腿,走起路来,慢条斯理,颇像京剧里的旦角出场。-说它贪玩、淘气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偷偷的跟着我来到了书店,东张西望,左窜右窜,从这个书柜走马观花到那个书柜,或是在你不注意的时候,跳上
7、柜来,在书上彩印许多朵小梅花。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收场”,真拿它没办法。只好把它抱下来,这不,左哄右哄的它才停止“闹场”呢?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做生意了。可是,当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又是多么的尽职。时而在家门口走来走去,时而蹲在地上,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十来个钟头,它若看到生人来的时候,马上站起身来,瞪着眼睛,汪汪大叫,使人害怕三分,真是架子十足。(仿写法)可见,如果能合理地进行题材的迁移和仿写(千万注意的是为了迁移和仿写而不加思索的照搬照抄他人的作品,这是有害而无利的。),通过模仿思路,模仿方法,活变活用,让孩子有章可循,就实现了三维目标之一,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
8、。五、重视习作评价,唤起习作欲望习作是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是情感交流的一个载体。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习作的交流欲望,它明确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并改进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打个分数,或几句评语了事。我们要变“无声评价”为“ 有声评价”,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变“客观评价”为“温情评价”。具体来说,就是对优秀习作,我们要让小作者或者其它的同学把每次优秀习作读给同学们听,这也是一种“发表”、一种荣誉。我们小时候也有过这种体验,自己的习作能被老师当众朗读,那种愉悦的成就感是无法言说的。有机
9、会也可帮助学生把优秀习作推荐到校级以上报刊发表,或鼓励学生参加习作竞赛,学生的习作一旦发表或获奖,那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的习作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要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好文章。对学生习作的评语,教师应经常使用表扬的武器,如“你的作文选材真有趣”,“你进步真快,能写出长篇作文”,“这句子真妙”!“你真行,能把自己做的事都写出来,老师为你感到高兴” 。丢掉“这篇文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之类的套话,要写出情感的评语。这样的评语,学生爱读,也能取得实效,他多么想再写一篇文章,再次尝到成功的滋味!六、 尽量捕捉亮点 发掘闪光之处小学生习作犹如孩童走路,需要一个滚跌、搀扶、放手的过程,我们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文章。尽量捕捉其亮点,看看有多少好词、好句、好段,看看哪儿写得具体,哪儿联想最丰富,大力发掘闪光之处,在赞扬声中,学生会振作起来,饶有兴趣、不辞劳苦地攀登习作之峰。总之,小学生习作教学是一门学问,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认识的实际,从备课入手,指导从点滴抓起,重视作文的批改,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一定会从厌写习作,到变为乐写习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低效变为高效,通过逐步的提高,使学生觉得有写不完的素材,说不完的语言,辩论不完的观点,表达不完的情感。习作创新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