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09807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页(共 16页) 2015 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 7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1分) 1( 3 分)( 2015杭州)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2( 3 分)( 2015杭州)月球上没有大气,适合在月球上使用的 “月球车 ”的动力装置是( ) A 汽油机 B 电动机 C 空气喷气发动机 D 风力装置 3( 3 分)( 2015杭州)在甲、乙两艘遮蔽门窗的

2、船上,分别观察到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小球原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船向左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B 甲船向右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C 甲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乙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4( 3 分)( 2015杭州)甲铁棒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 ) A 一定互相吸引 B 一定互相排斥 C 可能无磁力的作用 D 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 5( 3 分)( 2015杭州)下列四幅图是描述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B C D 第

3、2页(共 16页) 6( 3 分)( 2015杭州)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 v0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 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 始终不变 B 木块在 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7( 3 分)( 2015杭州)生活中人们发现,如不小心被同样温度的液态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更多热量 B 水蒸气与液态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4、C 水蒸气液化时,水的内能减少 D 水蒸气与液态水烫伤都可能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 能力下降 二、解答题(共 7小题,满分 48 分) 8( 6 分)( 2015杭州)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所示)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小王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说,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气也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原因是 9( 6 分)( 2015杭州)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 “反应过程 ”所用时间)是 0.4s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 72km/h 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 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

5、距离 33m,则经过 m 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 72km/h 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 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 “变快 ”“变慢 ”或 “不变 ”) 第 3页(共 16页) 10( 9 分)( 2015杭州)实验室购买了一捆长度为 100m 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 1.0mm2,查得此类 导线每 1m 的电阻为 1.710 2,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整捆铜导线的电阻 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 可供使

6、用的器材有:电流表( 0 0.6A)、电压表( 0 3V)、滑动变阻器 R1( “5, 1A”)、滑动变阻器 R2( 25, 1A)、电源(电压 6V)、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选填 “R1”或 “R2”),闭合开关 S 前应将滑片移至 端(选填 “a”或 “b”) ( 2)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 为 0.50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V ( 4)导线实际长度为 m,(保留 1 位小数) 11( 6 分)( 2015杭州)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 1)如图所示,一

7、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 (选填 “物距 ”或 “像距 ”)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 12( 7 分) ( 2015杭州)某同学根据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先用夹子夹住电动机转轴使其不能转动,闭合开关 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下电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后松开夹子,使电动机转轴转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下电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数据记录如表: / U( A) I( A) W( J) Q( J) 不转动 0.2 0.2 W1 Q1 转动 3.0

8、 1.2 W2 Q2 利用如表数据计算和分析: ( 1)电动机不转动时,通电 10s,电动机所做的电功 W1 和所产生的热量 Q1 第 4页(共 16页) ( 2)电动机转动时,通 电 10s,电动机所做的电功 W2 和所产生的热量 Q2 ( 3)试比较 W1 和 Q1 的大小关系以及 W2和 Q2的大小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13( 6 分)( 2015杭州)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质量为 m,长度为 L,竖直悬挂在转轴 O 处,在木棒最下端用一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 F 缓慢将木棒拉动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的位置(转轴处摩擦不计),问: ( 1)在图中画出 =60时拉力 F 的力臂 l

9、,并计算力臂的大小 ( 2)木棒的重力作用点在其长度二分之一处,随拉开角度 的增加,拉力 F 将如何变化?并推导拉力 F 与角度 的 关系式 14( 8 分)( 2015杭州)有一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底面积 0.8m2,高 5m,密度 0.7103kg/m3( g=10N/kg) ( 1)未向水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大? ( 2)向水池内缓慢注水,在水位到达 1m 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 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 4m 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大? 第 5页(共 16页) 2015 年浙江省杭州

10、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7小题,每 小题 3 分,满分 21分) 1( 3 分)( 2015杭州)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考点 :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当运动员从蹦床弹起后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要从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考虑 (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

11、大 (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 3)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解答: 解:运动员从最低点开始向上时,先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当运动员与蹦床脱离时,动能达到最大,再上升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故整个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故选 C 点评: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能判断动能、重力 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 2( 3 分)( 2015杭州)月球上没有大气,适合在月球上使用的 “月球车 ”的动力装置是( ) A 汽油机 B 电动机 C 空气喷气发

12、动机 D 风力装置 考点 : 物理常识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其他综合题 分析: 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从汽油机、电动机、空气喷气发动机和风力装置的工作过程中是否需要空气的角度分析即可判断月球车的动力装置 解答: 解: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 A、汽油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工作过程中需要吸入空气,汽油机无 法再第 6页(共 16页) 月球上工作不符合题意; B、电动机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能可以从太阳能获得,所以电动机可以作为月球车的动力装置符合题意; C、空气喷气发动机靠空气的反作用力获得动力,在月球上无法获得空气的反作用力不符合题意; D、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没有风,

13、因此风力装置无法使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月球上处于真空状态,没有空气,因此不支持燃烧,也没有气流、气压 3( 3 分)( 2015杭州)在甲、乙两艘遮蔽门窗的船上,分别观察到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小球原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船向左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B 甲船向右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C 甲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乙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 : 惯性现象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运动和力 分析: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根据小球的运动情况利用惯性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 解:根据小球原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由此可知小球在水平方向上

14、不受力的作用,因此由图中,甲船:小球向右运动,根据惯性知识可知,甲船可能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 乙船:小球 静止,说明乙船可能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 AB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对惯性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4( 3 分)( 2015杭州)甲铁棒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 ) A 一定互相吸引 B 一定互相排斥 C 可能无磁力的作用 D 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 考点 :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 1)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 2)同名磁极

15、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答: 解: 用甲去靠近小磁针,甲能吸引小磁针,说明甲可能没有磁性,也可能具有的磁性和小磁针靠近的磁极的磁性相反; 乙能排斥小磁针,说明乙一定有磁性,且和小磁针靠近的磁极的磁性相同由于小磁第 7页(共 16页) 针有两个不同的磁极,所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可能相互吸引,也可能相互排斥 故选 D 点评: ( 1)掌握磁体的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 2)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5( 3 分)( 2015杭州)下列四幅图是描述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发生形变后 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B C D 考点 : 弹簧测力计及其原

16、理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运动和力 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依据 “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 ”这一原理制成的,这种变化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是成正比的,一旦超过弹簧就无法恢复原状,而且不同的弹簧,弹性限度也不同,所受拉力相同,伸长也会不同 解答: 解: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应该是均匀拉伸,图中只有 D 图是均匀拉伸的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弹簧测 力计的设计原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是成正比的,一旦超过弹簧就无法恢复原状 6( 3 分)( 2015杭州)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 v0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

17、斜面后最终静止在 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 木块在 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考点 : 摩擦力的大 小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因为物体的表面不光滑,所以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一个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就是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 解: A、木块在斜面上运动时,压力不变、接触

18、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当木块在斜面上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与滑动时的摩擦力不相等,故 A错误;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而木块在 A点 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等于木块的重力,故 B错误;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故 C 错误 第 8页(共 16页) D、木块冲上粗糙斜面的过程中沿斜面向下,当静止在斜面上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故摩擦力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故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判断摩擦力方向问题,掌

19、握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即可正确解题,有一定的拔高难度 7( 3 分)( 2015杭州)生活中人们发现,如不小心被同样温度 的液态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更多热量 B 水蒸气与液态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C 水蒸气液化时,水的内能减少 D 水蒸气与液态水烫伤都可能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 考点 : 液化及液化现象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被 100 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 100 的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比水多了一个液化放热的过程,所以会严重些 解答: 解: A、水蒸气液化时会 放出

20、更多热量,故 A正确 B、水蒸气与液态水是同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故 B错误; C、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 C 正确; D、水蒸气与液态水烫伤会造成皮肤损伤,都可能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故 D 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液化现象的理解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二、解答题(共 7小题,满分 48 分) 8( 6 分)( 2015杭州)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所示)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 乒乓球不会掉 落 ,原因是 大气压的作用 ;小王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说,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气也

21、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原因是 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考点 :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吹气时,可从乒乓球上下的气压差来分析其现象和原因;吸气时,分析乒乓球上方和下方空气流速,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判断乒乓球受力情况,分析乒乓球运动状态 第 9页(共 16页) 解答: 解:( 1)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乒乓球不会掉 落,这是因为吸气时,乒乓球将下面的管口封住,漏斗细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下方的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乒乓球不会掉落; ( 2)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乒乓球上

22、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乒乓球不会掉下来,这个小实验说明气体流速大处压强较小 故答案为:乒乓球不会掉落;大气压的作用;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点评: 在本题的小实验中,虽然效果相同,但其原因却不一样,前者要利用气压差来解释,后者要从流体压强跟流速关系的角度解答 9( 6 分)( 2015杭州)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 “反应过程 ”所用时间)是 0.4s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 72km/h 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 33m,则经过 8 m 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

23、边打电话边驾车,以 72km/h 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 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0.7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变慢 (选填 “变快 ”“变慢 ”或 “不变 ”) 考点 : 速度与物体 运动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应用题;运动和力 分析: ( 1)据题目中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的运动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 ( 2)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汽车刹车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汽车司机在反应前运动的距离,再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从而得出打电话时,驾驶员刹车反应是变快还是变慢 解答: 解:( 1)反

24、应时间是 0.4s,此时的速度是 72km/h,即 20m/s, 所以此时运动的距离是: S=vt=20m/s0.4s=8m, 故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 33m,则经过 8m 距离后汽车才开始 减速; ( 2)据( 1)可知,汽车的司机反应后的距离是 s=33m 8m=25m,故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 39m,即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刹车运动的距离是 S1=39m 25m=14m,故据 v= 得,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 t= = =0.7s; 故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 故答案为: 8; 0.7;变慢 点评: 理清题意,并能准确的利用速度的计算公式

25、计算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0( 9 分)( 2015杭州)实验室购买了一捆长度为 100m 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 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 1.0mm2,查得此类导线每 1m 的电阻为 1.710 2,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整捆铜导线的电阻 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电流表( 0 0.6A)、电压表( 0 3V)、滑动变阻器 R1( “5, 1A”)、滑动变阻器 R2( 25, 1A)、电源(电压 6V)、开关、导线若干 第 10页(共 16页) 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R2 (选填 “R1”或 “R2”),闭合开关 S 前应将

26、滑片移至 a 端(选填 “a”或 “b”) ( 2)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剩余部 分的连接 (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 0.50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0.8 V ( 4)导线实际长度为 94.1 m,(保留 1 位小数) 考点 : 欧姆定律的应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电路和欧姆定律 分析: ( 1)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利用欧姆定律解出变阻器需要的最大电阻即可; ( 2)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据此连接电路; ( 3)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示数; ( 4)由电路图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然后再根据电阻定律即可求解 解答: 解:( 1)因为导线长度大约 100m,每 1m 的电阻为 1.710 2,所以导线的总电阻为R 线 =1.7, 当电路中电流最大为 I=0.6A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最小阻值: R 滑 = = =8.3 5,故选择 R2; ( 2)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连接电路如图: ( 3)电压表接入的是 0 3V量程,分度值为 0.1V,此时示数为 U=0.8V; ( 4)由( 3)可知此时的电流为 I=0.50A, 由 I= 得导线的电阻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