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摘 要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消费乏力、居民储蓄居高不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力。本文从消费储蓄行为的角襄分析 7居民行为的选择如伺使货币政策传导受阻。弱化货币政策效应就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出分析并对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建议。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居民储蓄行为的有效性分析,指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从横向和纵向两种维度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关键字:货币政策 居民储蓄 利率II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on Residents savings behavi
2、or, points out the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Residents savings behavior.Key words: Residents of the savings ;interest rate ;monetary policyIII目录1 引言 .1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1.3 创新与不足 .22 货币政
3、策对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影响的现实描述 .42.1 我国货币政策的历 史回顾 .42.2 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基本情况 .52.2.1 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纵向分析 .52.2.2 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横向分析 .92.3 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受货币政策影响的表现特征 .122.3.1 居民消费行为对货币政策反应弱 .122.3.2 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影响具有时滞性 .133 货币政策对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153.1 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 .153.1.1 居民可支配收入 .153.1.2 利率 .153.1.3 货币供给量 .163.1.4 通货膨胀 .163.
4、1.5 其他因素 .163.2 货币政策影响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渠道 .163.2.1 利率渠道 .163.2.2 资产价格渠道 .174 结论与政策建议 .17IV4.1 结论 .174.2 政策建议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191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步入新世纪的大门,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和不断调整的内部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增长放缓、增长过热、金融危机和经济复苏是中国经济先后经历的四个阶段。根据我国多变而又复杂的经济环境,连续的一大波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为了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这一货币政策。但是,回首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过程中,货币政策调控预期目标与货币政策调控效
5、果并没有完全统一。作为当前经济研究的热点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基础研究的宏观问题是宏观经济研究和发展的潜在问题。多个经济主体如商业银行,企业,居民,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所涉及的,以为篇幅的问题,我们从居民这一角度切入,研究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作用。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理论,有利于深入的研究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着眼于微观的角度,要打开微观基础的黑匣子,就要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更好的工作。所以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就现实的研究意义来说, 使用政策方式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很有利的;对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准确的操作也
6、有提高空间;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和居民消费水平。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作为金融领域各个学派研究者研究和讨论重点的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问题,现有的很多文献是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是从中观和宏观角度切入的。其中主张货币政策具有无效性的学者又分 为两类:一类学者认为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在长期来看表现出无效性。在长 期货币供给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新增的货币供给将完全被通货膨胀吸收 (弗里德曼,1963),在我国这一观点由刘斌(2002)证实。另一类学者认为中 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不仅长期是无效性,在短期亦是无效的。普雷斯科特同基 德兰德在 1982 年提出唯一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只有技术进步和制
7、度进步。中央 银行的货币供给调控只能对经济变量中的名义变量产生作用,对实际产出、实际 利率等实际变量均不会产生影响(卢卡斯,1972),因此2在我国若要实现经济持 续稳定增长仅仅通过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不能实现的(舒元,2002)。 另一部分拥护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具有有效性的学者以凯恩斯主义学派为主。 由于在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上分别存在的名义工资粘性(费希尔,1977)和名义 价格粘性(曼昆,1985),这使得货币政策对名义变量的冲击可以通过实际利率 作用于实际 GDP (凯恩斯,1983)。由于我国经济存在托宾效应(Tobin Effect) (刘金全,张鹤,2004)因此无论是在
8、短期还是长期扩张性货币政策都能给予我 国经济一个增长动力(刘霖,2005),这一结论与刘斌(2002)的研究结果相悖。从中观的角度即从行业的角度分析,在一国范围内中央银行在对全国实施统 一的货币政策时,各行业对该货币政策的实施会有着不同的反应 (Bernanke,1995)。英国的建筑业相比其国内其它行业对利率的敏感性是最高的, 而英国的农业对利率的敏感性在全国各行业中是最低的(Ganley,Salmon,1997 ), 而在德国的 28个行业中重工业具有最高的利率敏感性(Hayo,Uhlenbrock,1999)。 因此货币当局需要在全局考虑地区差异和产业差异后才能制定出适合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9、的货币政策(周逢民,2004)。但是,要是自从中观和宏观这两个方面对货币政策进行研究和讨论其有效性是欠缺的。微观环节也是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货币刺激政策和的反映情况的了解,是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必然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分析的微观角度入手地方政府,居民,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有效性的分析从此入手。只有经过详细的分析,微观经济主体被货币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并且微观主题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后,才能真正解释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如何的。但是,就现在而言,微观经济行为的货币政策分析的效果的文献不是很成系统,其中,货币政策文件的有效性的居民这一主体来说,根据文献的研究内容
10、的行为可以分为两部分。 1.3 创新与不足 本 文 的 主 要 贡 献 有 两 点 : 第 一 , 国 内 的 居 民 消 费 行 为 和 货 币 政 策 的 有 效性 相 结 合 , 货 币 政 策 的 有 效 性 并 以 刺 激 消 费 。 第 二 。 在 探 讨 货 币 政 策 有 效 性与 居 民 消 费 关 系 时 , 其 他 的 文 学 侧 重 于 利 率 与 消 费 的 关 系 , 本 文 还 包 括 货 币3供 应 量 和 利 率 的 两 个 变 量 来 考 察 货 币 政 策 的 有 效 性 , 以 刺 激 消 费 , 并 进 行 实 证 分 析 。文 章 的 欠 缺 之 处
11、 在 于 没 有 进 一 步 分 析 央 行 同 时 实 施 各 种 控 制 措 施 时 , 居民 消 费 行 为 的 变 化 途 径 ; 并 且 , 因 为 指 标 数 据 的 限 制 , 文 章 不 考 虑 人 口 的 文化 素 质 , 地 理 位 置 、 宗 教 习 惯 等 因 素 作 为 对 居 民 消 费 行 为 的 分 析 实 证 中 ,货 币 政 策 是 否 会 进 一 步 削 弱 消 费 的 拉 动 作 用 。2 货币政策对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影响的现实描述 2.1 我国货币政策的历史回顾 自 从 1984 年 至 今 ,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独 立 行 使 货 币 政 策
12、 , 在 此 期 间 , 已 经历 了 两 轮 经 济 扩 张 和 金 融 危 机 , 所 以 1978 至 2010 分 为 五 个 部 分 , 并 结 合 我国 1 年 期 银 行 存 款 利 率 走 势 图 1, 简 要 说 明 我 国 货 币 政 策 的 使 用 及 背 景 。图 1 我 国 1 年 期 银 行 存 款 利 率 走 势 图41979 年 -1983 年 , 第 一 阶 段 , 中 央 银 行 并 没 有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存 在 。 当 时正 是 改 革 开 放 的 阶 段 , 中 国 的 人 民 银 行 还 没 有 独 立 行 使 中 央 银 行 权 利 的 功
13、 能 ,所 以 这 一 时 期 的 货 币 政 策 将 不 会 被 讨 论 。1984 年 -1996 年 , 第 二 阶 段 , 通 货 膨 胀 的 治 理 是 央 行 的 主 要 目 标 。 这 期间 , 三 次 过 热 的 经 济 降 温 , 中 国 的 从 银 行 存 款 利 率 在 中 国 货 币 政 策 的 大 幅 上 升看 出 来 。 分 别 于 1985 年 、 1989 年 和 1993 年 这 三 年 实 施 。 1985 年 , 国 的 经济 有 超 额 需 求 的 严 重 的 社 会 问 题 , 投 资 规 模 固 定 资 产 和 价 格 水 平 上 升 , 一 整 年
14、的 GDP 增 速 达 到 16.2 , CPI 同 比 增 长 9.3 , 。1997 年 -2002 年 , 第 三 阶 段 , 中 国 的 主 要 政 策 目 标 是 扩 大 国 内 需 求 。1997 亚 洲 金 融 危 机 , 南 洋 的 国 家 货 币 的 贬 值 , 全 球 股 市 大 幅 下 跌 , 通 货 紧缩 是 全 球 经 济 的 标 志 。 在 98 和 99 两 年 间 , 中 国 的 消 费 价 格 指 数 为 99.2 和98.6, 分 别 较 去 年 负 增 长 。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执 行 稳 健 的 货 币 政 策 , 来 解 决 有 效 需求 不 足
15、 和 通 货 紧 缩 , 从 1997 到 2002 的 降 息 八 次 , 相 应 的 图 中 的 蓝 色 区 域 的趋 势 在 单 方 面 利 率 下 降 。2003 年 -2007 年 , 第 四 阶 段 。 新 一 轮 的 扩 张 开 始 了 , 06 年 , 房 地 产 市 场迅 猛 发 展 , 物 价 水 平 上 涨 , 我 国 经 济 运 行 过 热 。 稳 健 货 币 政 策 在 06 年 中 央银 行 实 施 , 转 为 从 紧 的 货 币 政 策 在 07 年 , 人 民 币 存 款 准 备 金 率 连 续 十 次 上 调 ,5.5 个 百 分 点 是 上 调 幅 度 最
16、大 值 。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的 利 率 调 控 2007 从 图 中 可 以看 出 , 2007 个 月 有 明 显 改 善 。2008 年 -2010 年 第 五 阶 段 , 确 保 经 济 增 长 扩 大 内 需 是 我 国 主 要 的 政 策 目标 , 美 国 次 贷 危 机 在 2007 爆 发 , 中 国 央 行 没 有 立 即 改 变 货 币 政 策 方 向 , 到2008 下 半 年 在 美 国 次 贷 危 机 引 发 的 全 球 金 融 危 机 , 这 时 , 存 贷 基 准 利 率 五次 下 调 , 适 度 宽 松 我 国 货 币 政 策 。 存 款 利 息 率 在
17、图 中 所 示 的 下 降 近 2 个 百分 点 。 经 济 增 长 目 标 保 八 “2009 年 完 成 , 经 济 触 底 反 弹 的 走 势 。2.2 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基本情况 2.2.1 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纵向分析 表 1、 2、 3、 4 显 示 了 1978 年 至 2010 年 我 国 居 民 人 均 储 蓄 、 消 费 和 收入 的 基 本 情 况 。5表 1 明 确 指 出 , 从 1978 到 2010, 我 国 居 民 的 人 均 储 蓄 ( SAVE)、 人 均收 入 ( INC)、 人 均 消 费 ( CONS) 的 绝 对 数 大 幅 上 升 并 表 现
18、 出 指 数 型 增 长 的 态势 。 2010 人 均 消 费 8922.06 元 , 1978 人 均 消 费 151.05 元 , 约 59 倍 的 增 长 ,平 均 年 消 费 增 长 率 增 加 了 11.8%, 扣 除 通 货 膨 胀 的 影 响 , 人 口 年 均 实 际 消 费增 长 率 6.9%。 在 2010 的 中 国 居 民 人 均 收 入 12507.56 元 , 1978 人 均 收 入171.19 元 , 约 73 倍 增 长 , 居 民 平 均 年 收 入 增 幅 同 比 增 长 12.4%, 剔 除 通 货膨 胀 的 影 响 , 人 口 年 均 实 际 收 入
19、 增 长 率 7.5%。 2010 中 国 居 民 人 均 储 蓄 的22619.13 元 , 1978 储 蓄 人 均 21.89 元 , 约 1033 倍 的 增 长 , 中 国 居 民 储 蓄 的增 长 平 均 每 年 增 长 19.3%, 扣 除 通 货 膨 胀 的 影 响 , 人 口 年 均 实 际 储 蓄 增 长 率14.3, 这 表 明 我 们 的 生 活 水 平 有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小 康 社 会 的 逐 步 实 现 。表 1 我 国 居 民 人 均 收 入 、 消 费 和 储 蓄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人均收入计算公式:人均收入=(农村居
20、民人均 纯收入*农村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全国总人口。实际增长率计算公式:实际增长率= 名义增长率-CPI 波动率人均消费 (元)人均消费名义增长率人均消费实际增长率人均收入(元)人均收入名义增长率人均收入实际增长率人均储蓄 (元)人均储蓄是名义增长率人均储蓄实际增长率CONS CONSRACONRINC INCR AINCRSAVE SAVERASAVER1978151. 0526NA NA 171. 1861NA NA 21. 87847NA NA1979177. 598514. 9%13. 1%206. 616717. 1%15. 3%28. 808124. 1%22
21、. 2%1980210. 716615. 7%8. 8%246. 816816. 3%9. 3%40.0992928. 2%21. 2%1981244. 416313. 8%11. 3%279. 233511. 6%9. 1%52.3323223. 4%20. 9%1982273. 195310. 5%8. 6%326. 138114. 4%12. 5%66.4410621.2%19. 3%1983304. 002310. 1%8. 2%364. 896810. 6%8. 7%86.6437623.3%21. 3%1984339. 528810. 5%7. 8%423. 606313. 9%1
22、1. 2%116.398525. 6%22. 9%1985401. 749215. 5%7. 0%478. 559111. 5%3. 0%153.290924. 1%15. 6%1986465.400113. 7%7. 7%540. 808411. 5%5. 5%208.135326. 4%20. 3%1987521. 377110. 7%3. 9%599. 19769. 7%2. 9%281.180226. 0%19. 2%1988638. 635518. 4%2. 5%708. 900615. 5%-0. 4%342. 397317.9%2. 0%1989712.476410. 4%-4.
23、 9%803. 94811. 8%-3. 4%456.674125. 0%9. 8%1990767. 96257. 2%4. 2%903. 878911. 1%8. 1%622.707426. 7%23. 7%1991844. 48169. 1%5. 8%975. 84727. 4%4. 1%798.192122. 0%18. 7%1992937. 23119. 9%3. 9%1125.21613. 3%7. 3%1003.43120. 5%14. 4%19931145.07518. 2%5. 3%1385.0618. 8%5. 9%1282.81221.8%9. 0%19941539.812
24、25. 6%6. 2%1869.65525. 9%6. 5%1795.47828. 6%9. 1%19951957. 18721. 3%6. 7%2363. 34320. 9%6. 3%2448.98126. 7%12. 1%19962287.58414. 4%6. 8%2813.91716. 0%8. 3%3147.40722.2%14. 5%19972436.7756. 1%3. 4%3069.7998. 3%5. 6%3743.53315.9%13. 2%19982504.5282. 7%3. 5%3250.2495. 6%6. 4%4280.78512.6%13. 3%19992634
25、. 1814. 9%6. 4%3477. 5686. 5%8. 0%4739.9399. 7%11. 1%6家 庭 储 蓄 总 金 额 增 加 势 头 强 劲 是 图 2 所 显 示 的 。 1978-1991 中 国 保 持 着“人 均 收 入 总 额 人 均 消 费 总 额 人 均 储 蓄 总 额 ” 的 情 况 。 1992 总 的 人 均 储蓄 超 过 人 均 消 费 量 居 第 二 位 , 1995, 人 均 储 蓄 超 过 人 均 总 收 入 , 储 蓄 收 入 消费 继 续 呈 现 “人 均 储 蓄 总 额 人 均 收 入 总 额 人 均 消 费 总 额 的 态 势 , 而 且
26、,人 均 消 费 与 人 均 收 入 之 间 的 差 距 、 人 均 收 入 总 额 与 人 均 储 蓄 之 间 的 差 距 有一 种 差 距 扩 大 的 趋 势 。图 2 我 国 居 民 人 均 名 义 消 费 、 收 入 、 储 蓄 规 模 走 势 图图 3,可以看出边际储蓄倾向(MPS)和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MPC)的走势,从 1979 到 1986,我国居民编辑储蓄倾向小于边际消费倾向,在 1987 首次边际储蓄倾向超过边际消费倾向,而这一现象消失于 1988。从 1989 到 2010,除 2006,边际储蓄倾向长这一时期并保持非常长的时间段比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高的明显趋势。放眼长期趋势,国内居民边际储蓄倾向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在看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则呈现稳定走势。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2008 金融危机,1998 亚洲金融危机,1991 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全变爆发时期,中国居 民的边际储蓄倾向达到一个最大值,表现出了国民因今后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大量增加预防性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