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 导 手 册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二七年十一月前 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 综合能力与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 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 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2005 年 4 月颁布的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并使其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使广大
2、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有章可循,并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促进毕业设计 (论文)质量的提高,特修订本手册。 由于不同学科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上的要求不尽相同,各教学单位可根据我校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实施细则和方案,报学校教务处审批后执行。在本管理规定的制定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兄弟师范院校的有关管理制度,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2007 年 11 月 20 日目 录一、指导思想 1二、过程要求 1三、格式要求 4四、评分要求 7五、组织管理 8六、使用规定 9七、其他要求 9八、附 则 10本科
3、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 1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的规定 12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1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程序与实施办法 1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上报和留存资料的要求 16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性声明 18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声明 18毕业论文(设计)备选题目一览表 19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汇总表 20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2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26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价表 2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复审教师评价表 28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29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30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
4、)成绩汇总表 32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统计表 33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 34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汇总表 35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参考范本 36双学位辅修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封面格式 46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评价自评汇总表 471一、指导思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凡我校本科学生毕业前必须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合格且其它方面符合学籍管理规定要求者方可授予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不仅有助于本科生巩固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科学思维、科研能力和学 术规范,同 时,也是
5、对本科生 综合能力和本科教学工作的检验。 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学术性质, 应能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是作者科研能力与学识水平的标志。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学术作品所共有的一般属性, 应按照学术作品的格式完成。 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应我国的经济、社会、教育 发展的需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 标的要求。要特 别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注意提高其科研能力,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二、过程要求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一般要经过选题、开题报告、收集资料、 进行科学实验、编写 论文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
6、稿、论文(设计)答辩等几个阶段。期间,指导教师要与学生经常进行交流,逐个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基础性训练,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其学术研究的素养,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一)选题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所学专业进行选题。允 许在相近专业或学科选题,提倡不同 专业领 域、不同学科互相合作, 进一步加强、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2.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按照各学院对于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基本要求进行,一般应由各学院组织教研室确定指导教师, 经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认可后, 拟定备选题目一 览表, 组织学生
7、报名、选题 ,并为学生介绍指导教师及研究内容。 23.学生初步选题后,由学院(部)公示,指导教师有权要求调整,实行双向选择。选题应有一定的学术性和社会应用价值,最好能与本教研室的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4.选题实行教师指导与学生自选相结合的办法,由教研室负责协调工作。自选课题的学生必须是科研基础较好的学生。选题应注意题目的不断更新与类型的多样化。5.选题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题目应大小适中,难易适度,应是学生在短期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易于独立地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课题。6.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撰写论文(进行设计)。选题原则上每生一题,文科各专业一律实行一人一
8、题。理科学生所选题目如需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作课题的,必 须由指导教师提出,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而且毕业论文要分开写,要明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 论 文撰写时,要 标明本人在课题研究中所负责研究的内容及其在整个课题中所占的份量,原则上论文的内容交叉覆盖部分不得超过 50%,确保每名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提倡学生结合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大学生科研立项及指导教师的科研 项目进行选题。双学位的学生应根据所修专业提交两篇不同的论文,不得一文两用。(二)开题报告学生选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后应进行论证,撰写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指导。指导教师应认真审查并指导学生的开题报,学员应统
9、一布置并由教研室具体组织和成立指导教师小组对学生的开题报告进行集中开题指导。学生根据指导教师小组开题指导的意见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并认真填写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 文(设计)涵盖内容可参照以下划分类别:1工程设计类课题明确设计具体任务,设计原始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方案的形成(比较与论证)。2软件开发类课题明确软件开发的具体任务;弄清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建立仿真模型;编写计算机程序;上机调试与结果分析。33实验研究类课题明确课题的来源,具体任务与目标,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其评述;研究重点,实验 内容、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计算机技术支持。4文科类毕业论文明确课
10、题的任务、方向、研究范围和目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并整理分析,了解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初步确定论文研究思路。5艺术类毕业论文(创作、设计、演出)明确课题的任务和目标,收集素材,了解现状,初步确定完成论文(创作、设计、演出)思路及方案。(三)资料收集与科学实验收集丰富的资料是写出高质量论文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了解学术理论界对此项问题的研究程度,避免低水平重复基础性工作,避免侵犯 别人的知识产权。指导教师在学生收集资料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应多加指导,使学生掌握各种收集资料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书目和实验条件。(四)编写提纲和撰写论文各
11、学院要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制定关于提纲和论文撰写的时间安排和各环节的具体要求,指导教师要规 定时间与学生见面, 对其 论文(设计)进行指导。学生如不按照学校的要求逐个环节撰写论文,不得参加论文答辩,不能获得相应学分。毕业论文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反复修改,不得一次成文。各学院可根据本专业的情况,对学生翻译英文参考资料这一环节作不同程度的要求。(五)指导教师与复审教师评分指导教师根据各专业制定的毕业论文评分标准评定所指导的论文成绩。各专业需指定或外聘副高及其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本专业毕业论文的复审教师,由学生将毕业论文送交指定复审教师,复 审教师 根据毕业论文复审成绩评定标准给出复审成绩。(六)答辩
12、41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答 辩的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在答辩十天前送交答辩小组。2答辩工作由各学院(部)负责组织,各学院(部)根据情况成立若干答辩小组,答辩由各小组长主持(指导教师不得担任答辩小组组长),具体负责论文答辩。答辩小组成员不得少于三人,且 应为单数,其中每 组至少要有一位具有副高或以上职称的教师,答 辩小组成员应具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资格。3答辩过程(1)学生陈述。首先由学生陈述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情况,主要包括选题根据和研究意义;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论文(设计)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研究资料或实验情况等。(2)答辩小组应在答辩前组织一次对
13、本组论文(设计)的审阅,拟出答辩问题。答辩小组老师每人可提 12 个问题,所提问题应与答辩论文有一定联系,并具有一定质量。(3)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应针对答辩老师的提问作出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答辩老师应有适当的追问。每位学生答 辩的 过程应不少于 20 分钟。(4)每一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及时进行合议。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应以学生的学风、论文质量和答辩水平为依据,既看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看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并重 视学生答辩时的表达能力和其它有关情况。各学院(部)优秀论文(设计)的比例应控制在该院(系)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 15%以
14、内。参加答辩的成员均须签名。 三、格式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应一律采用打印的形式,使用学校统一的封面格式,按以下项目依次编排:1.封面使用学校统一格式(第二学位论文使用专用封面)。题目要对论文(设计)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一般在 20 字以内。2.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中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5果和特色,一般为 150300 字。英文摘要的 词汇和语法必须准确。关 键词:一般35 个。3.目录4.正文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设计)篇幅文科一般不少于 8000字、理科一般不少于 6000 字。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
15、准确,层次清晰, 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 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新性。毕业论文内容要实事求是,尊重知识产权,凡引用他人的观点、 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 计算的数据要求真实、客观、准确。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 ”“1.”“(1)”“”或者“1”“1.1”“1.1.1”5.注释采用本学科学术规范,提倡实用脚注, 论文所有引用的中外文资料都要注明出处。中外文注释要注明所用 资料的原文版作者、 书名、出版商、出版年月、页码。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 参考文献 ”(居
16、中)作 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 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 ISO690 及 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 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中 译本前要加国别)1 英M 奥康诺尔著,王耀先 译科技书刊的编译工作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57.2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 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 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 张筑生.微分半 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
17、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4 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 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 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6术设计研究院,1997.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 任者.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 何龄修.读顾 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 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 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7 钟文发.
18、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 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 任者.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8 谢希德.创 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 1998-12-25(10).e.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 号,标准名称S.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0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 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 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 万 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h.各种未定义类 型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