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园设计技术导则.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100969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公园设计技术导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福建省公园设计技术导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福建省公园设计技术导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福建省公园设计技术导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福建省公园设计技术导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建省公园设计技术导则(送审征求意见稿)2009/11/20第 1 页 共 65 页福建省公园设计技术导则(评审征求意见稿)前 言本导则是根据福建省建设厅闽建科【2008】38 号文印发福建省建设厅2008 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通知的要求,由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共同编制。本导则参考公园设计规范 (CJJ48-92) 、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2006)及其它有关规范和标准,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本省的地域特点及公园建设发展情况进行编制,以促进本省的公园规划设计和建设。本

2、导则共十一章,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要求、公园设计要素分类、地形与山水、园路及铺装、建构筑物、种植设计、园林小品、市政设施、防灾避险和公园设计程序。主要起草人:王文奎,陈钟,杨葳,许贤书,吴鑫森,彭顺良,林大地,林毅。第 2 页 共 65 页目 录前 言 .11. 总 则 .42. 基本要求 .52.1. 公园类型及规模 .52.2. 公园用地 .72.3. 公园游人容量 . 82.4. 总体布局 .92.5. 公园主要用地指标 .112.6. 常规设施 .142.7. 现状处理 .163. 公园设计要素分类 .164. 地形与山水 .164.1. 地形设计 .164.2. 假山与置石设计 .

3、184.3. 水体设计 .195. 园路及铺装场地 .245.1. 园路 .245.2. 铺装及特殊场地 .265.3. 园路及铺装的材料选择 .286. 建构筑物 .306.1 园林建筑 .306.2. 园桥和木栈道 .326.3. 膜结构 .337. 种植设计 .347.1. 一般规定 .347.2. 游人集中场所 .397.3. 动物园和植物园展览区 .397.4. 滨水地带 .417.5. 山体绿化 .417.6. 古树名木的保护 .418. 园林小品 .429. 市政设施 .45第 3 页 共 65 页9.1. 电气设计 .459.2. 给排水设计 .4610. 防灾避险 .4711

4、. 公园设计程序 .51附录一 福建省植被区划图 .53附录二 福建省公园绿化植物选择 .54附录三 本导则用词说明 .62第 4 页 共 65 页1. 总 则1.1. 为了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城市公园全面发展的形势,迅速提升本省城市公园设计和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导则。目的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城市公园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以设计和建设生态、经济、安全的,具有游憩、防灾避险功能和景观艺术俱佳的城市公园。1.2.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的城市公园绿地的设计,各类附属绿地的设计可以参照使用。1.3. 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公园设计规范 (CJ

5、J48-92) 、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 城市绿化条例及其它有关法规,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 1.4. 本导则的术语应按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J T91-2002)执行。1.5. 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根据福建省“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省与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积极保护和利用各地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和人文资源,实现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1.6. 公园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

6、划和建设部门确定的公园用地范围、公园性质、功能要求和国家其它相关法规的规定,编制完成以供公园进行建设的完整设计文件。1.7. 公园设计的基本原则:1.7.1. 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原则:以原有生态为基础,把生态功能置于首位,自然生态与人工景观有机结合,形成多样化、多元素的公园格局;保持和利用原有基地内地形、水体、植被、矿物等各种资源,避免在建设过程中造成大的破坏;或在破坏过程中加以恢复,确保公园的可持续发展。1.7.2. 以人为本和社会性原则:尊重人的使用需求,在设计中考虑不同人群的功能需求,塑造人性化、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园;通过美化生活环境,倡导公众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体现城市和社会文化,促

7、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1.7.3. 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公园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协调,合理设置出入口,科学布局重要的视线廊道、功能布局,合理确定公园主题;公园内应统筹考虑各功能区和景观区的内容、规模、交通组织、绿化特色、基础设施和防灾避险等要素。1.7.4. 节约性和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低维护的植物及建筑材料,达到优良的性价比和低成本运行管理。1.7.5. 文化性与地域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公园设计,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

8、,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应体现所在地第 5 页 共 65 页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2. 基本要求2.1.公园类型及规模2.1.1. 福建省公园绿地分类参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将公园绿地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5 个中类 15个小类,其中滨江公园和湿地公园在本省常见且重要,在专类公园小类中予以单列,详见表 2.1.1。表 2.1.1 公园分类表类 别 代 码大 类中 类小 类类 别名 称内 容 备 注公 园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避险等作用的绿地综 合公

9、 园 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G111全市性公园为全市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G11G112区域性公园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G121居住区公 园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最小面积规模1haG12G122小 区游 园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最小面积规模0.4ha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G1G131 儿童公 单独设置,为少年儿

10、童提供游戏及开 全园面积宜大第 6 页 共 65 页类 别 代 码类 别名 称内 容 备 注大 类中 类小 类园 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设施的绿地于 2haG132 动物园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全园面积宜大于 20ha,专类动物园面积宜在 520ha 之间G133 植物园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全园面积宜大于 40ha。专类植物园面积宜大于 20ha。G134历 史名 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G135风景名胜公园位于城市建设用地

11、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G136 游乐园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G137江滨公园城市滨水地带,可包括规划蓝线与常水位之间的陆域部分,具有生态、游憩、美化等综合功能,并以突出滨水景观和游赏功能为特色,并不妨碍江河水系防洪要求的绿地蓝线与常水位之间的陆域部分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G138湿地公园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绿地。城市建成区范围以外的湿地公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G13G139其他专类公园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

12、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包括休闲公园、雕塑园、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第 7 页 共 65 页类 别 代 码类 别名 称内 容 备 注大 类中 类小 类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 65%,全园面积宜大于2ha。G14带 状公 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G15街 旁绿 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2.1.2. 因各城市的性质、规模、用地条件、历史沿革等具体情况不同,故综合性公园的规模和分布差异较大,本导则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一致,对综合公园的最小规模和服务半径不作明确规定;社区公园的规模及服务

13、半径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的要求。2.1.3. 滨江公园在本省较为常见,通常将蓝线与常水位线之间的陆域部分与蓝线以外部分的城市绿地统一规划建设,形成城市重要的滨水绿化景观带和游憩场地,也成为城市重要的风景线。滨江应有较为宽阔的用地,以区别于滨水的带状绿地,满足综合性的生态、景观及游憩功能的要求。滨江公园规划蓝线范围内的设施及建构筑物应首先满足防洪排涝的要求,并以恢复滨水自然生态系统为首要目标。蓝线与常水位之间的陆域部分属于水域和其它用地 E,不应计入城市绿地率和公园绿地面积。2.1.4.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独特公园类型、包含湿地的生态功能和

14、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有别于水景园和湿地保护区。为了充分发挥湿地的综合效益,城市湿地公园应具有一定的规模,一般不应小于 20ha。城市建成区范围以外的湿地公园列入其它绿地 G5,不应计入城市绿地率和公园绿地面积。2.1.5. 带状公园虽然没有最小宽度的规定,但在带状公园的最窄处必须满足游人的通行、绿化种植带的延续以及小型休息设施布置的要求,一般是在 8以上,面积不小于 400m。2.2.公园用地2.2.1. 公园选址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 (CJJ48-92)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满足公园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新建公园如涉及文物保护的,应征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15、的意见。第 8 页 共 65 页2.2.2. 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等应位于主要使用人群方便到达的区域,和城市主次干道和居住区主要道路相邻,位置具备均好性。 2.2.3. 植物园的用地应有充足的水分,有较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化的土壤条件,小气候条件宜丰富多样,以便于营造不同种类植物的适生环境条件;原有植被宜尽量丰富;选址应在城市上风上水方向,远离城市工业区,交通方便;一般选在城市近郊,市政设施配套完善。2.2.4. 动物园的用地条件与植物园相似,但是一般应位于城市的下风方向,并远离居民区。2.2.5. 儿童公园的用地应远离城市水体和空气污染,必须避开城市危险的区域如高压走廊、液化气站、泄洪区等

16、,应避开城市噪音的干扰,场地还应日照、通风、排水良好。2.2.6. 城市湿地公园应利用天然的湿地,也可以结合城市污水处理厂(站)的尾水强化净化工艺,或者地表径流的面源污染处理工艺场地设置湿地公园。2.2.7. 江滨泄洪区域作为公园用地时,应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满足防洪排涝的相关要求为前提条件,在泄洪区域不得布置经营服务性和卫生设施,不得设置阻洪的建构筑物和种植乔木,水电等基础设施必须满足相应的防护等级要求。2.2.8. 利用工业废弃地建设公园时,宜充分利用工业遗迹的一些资源,在安全性检测鉴定的基础上,采用多种造园手法,形成具有特殊历史记忆和形象展示的、具备游赏功能的公园绿地。工业废弃地建设公园

17、前,必须对土壤和场所的废弃物进行有害(毒)物质的检测,防止残留的废弃物对游人的伤害。2.2.9. 垃圾填埋场恢复地建设公园时,必须对场地的有害性物质进行检测,达到安全性标准后,才能建设公园绿地。在垃圾填埋场上建设公园,必须有污水排放、沼气排放、污染物降解等专项设计、论证和建设。2.3.公园游人容量2.3.1. 公园游人容量的计算按照公园设计规范 (CJJ48-92 )的规定,并依此作为公园计算设施容量、个数、用地面积及公园管理的依据。 2.3.2. 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 60 为宜,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以 30 为宜;近期公园绿地人均指标低的城市,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

18、积可酌情降低,但最低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的陆地面积不得低于 15 。2.3.3. 风景名胜公园、江滨公园等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大于 150 ,城市湿地公园的重点保护区不宜安排游人,其余用地按照人均面积大于 300 计算游人容量。2.3.4. 水面和坡度大于 50的陡坡山地面积之和超过总面积的 50的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应适当增加,其指标应符合表 2.3.1 的规定。表 2.3.1 水面和陡坡面积较大的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指标第 9 页 共 65 页水面和陡坡面积占总面积比例() 050 60 70 80近期游人占有公园面积( /人) 30 40 50 75远期游人占有公园面积( /人) 6

19、0 75 100 1502.4.总体布局2.4.1. 公园的总体设计应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结合现状条件对功能或景区划分、景观构想、景点设置、出入口位置、竖向及地貌、园路系统、河湖水系、植物布局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规模、造型及各专业工程管线系统、防灾避险、无障碍等作出综合设计。2.4.2. 公园的功能或景区划分,应根据公园性质和现状条件,确定各分区的规模及特色。2.4.3. 综合性公园按照主要的功能分为文化娱乐区、观赏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公园管理区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也可以突出强化某些分区或增加一些特色的功能区,如科普教育区等,已有动物

20、园的城市在其综合性公园内不得设大型动物猛禽类展区。2.4.4. 社区公园的内容参照综合性公园,但其规模相对较小,由于老人和小孩在社区公园频率较高,所以应当关注老人活动区和儿童活动区的布局及规模,布局形式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的要求。公园的管理用房可以和社区管理用房结合一并设置。2.4.5. 植物园一般由 3 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展览区、科研区和生活管理区,其中展览区是植物园的核心区域,其分区布局可分以下几种展示形式:按照植物进化系统和亲缘关系展示,按照植物地理分布和植物区系展示,按照植物对环境因子要求展示,按照植物经济价值展示和按照观赏特征展示。2.4.6.

21、动物园有展览区、科研区和生活管理区组成,其中展览区为核心的分区,其布局主要有 3 种类型:按照动物进化系统布局、按照动物园原产地布局、按动物的食性种类布局。动物园应有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还应有游人参观、休息、科普的设施,有安全卫生隔离的设施和绿带,有饲料加工场以及兽医院,但检疫站、隔离场和饲料基地不宜设在园内。2.4.7. 儿童公园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幼儿、学龄儿童以及陪游的家长,布置形式应灵活多样,但是总体上要求根据幼儿、学龄儿童的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和体力的特点,设置儿童公园的功能布局,一般设有游戏、体育、科普、教育、安全服务等内容。2.4.8. 风景名胜公园应在保护好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设置适量的游览路、休憩、服务和公用等设施。2.4.9. 历史名园修复设计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为保护或参观使用而设置防火设施、值班室、厕所及水电等工程管线,不得改变文物原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