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重点地段说明书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政策背景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 年 10 月,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 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在新的 历史背景下,党的 十六届五中全会 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 工业反哺农业
2、 的新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2006 年,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建规划导则正式出台。其中提出对农村村庄整治主要是合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紧凑进行整治和改建,避免大拆大建,尽量做到不挖山、不填塘、不占田、不砍树、不毁文物。村庄整治的内容包括道路桥梁建设、道路路面硬化、道路排水沟疏通等,重点是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整治的目的是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居住质量。 同时于 2013 年发 布的中央一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是连续第十年中央关注三农问题,标志着国家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在政策层面达到了非常高的重
3、视程度。 2) 两型社会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7年 12月下文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试验区。这是国家促进东中西互动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长株潭城市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两型”产业,走出一条新型的经济发展之路,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推动全国体制 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永兴县位于长株潭经济圈与珠三角经济圈交汇地带,是湖南“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珠三角城镇群的重要连接枢纽,是两大经济圈南北向快速联系的必经之路。 3) 永兴县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视 永兴县政府历年对于
4、新农村建设都非常重视,近年来更是多次下发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文件。其中于 2012 年下发永兴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 2013年下发 2013 年新农村建设总体方案等相关文件中均提出对永兴县新农村村庄整治的重视。并且县委县政府均多次召开会议传达上级领导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精神。 二、现实述求 1) 农村生活水平提高 永兴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济发展迅速,并于 2011 年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揽获了全省县域经济强县的表彰。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生活质量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2) 农村建设的无序 目前永兴县内各村庄的建设因历史原因,存在许多问题: 2 1、村内部分
5、道路未硬化,影响村民出行,影响村组之间的联系。无规范停车场地。 2、村庄文化活动设施欠缺。仅有少数村庄有村部,缺乏可为全村服务的村民活动中心。 3、村内建筑在朝向、风格、高度、色彩等方面均较为混乱,影响村庄整 体形象。 4、村内环境卫生一般,虽有垃圾收集桶及转运池,但存在转运不及时的现象,且未采用分类收集,对周边环境存在一定影响。并有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 第二章 总体概况 一、永兴县概况 永兴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 ,为郴州市第二大县 ,系黄克诚大将的故乡。全县总人口 63 万 ,总面积 1979 平方公里 ,京广铁路、 107 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 S212省道交叉穿越境内;便江上承东江,
6、下接湘江,直入长江,一年四季通航,是郴州市唯一的水运航线。 永兴地扼五岭,雄联衡麓,秀接潇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邑。 永兴是著名的“冶炼之乡 ”, 2002 年被世界白银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命名为“中国银都”。全县从事“三废”回收金银冶炼者达 6000 多户,从业人员 2万余人,年回收黄金 400 万克、白银 2000 余吨、产值 2 亿多元,是唯一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的允许自行销售“三废”回收金银产品的县。永兴还是“烤烟之乡”和“油茶之乡”,是国家和省定粮食大县、电气化县以及丘岗开发重点县。“永兴冰糖甜橙”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和湖南省名优特新农产品金奖、最畅销农产品奖,“
7、龙华春毫”茶叶、山苍籽油、腐竹、皮蛋和鞭炮等远销东南亚地区。 永兴县属亚热带季风 气候,高温多湿,年均气温 17.5,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 1498mm,无霜期达 300 天。 二、乡镇概况 高亭镇地处县境西部南,东界复和乡,南靠油市镇、 高亭镇 ,西接油麻乡,北临马田镇,距县城 31 公里。人民政府驻地高亭村高亭司,辖高亭、高堂、大城、大元、金坪、板梁、永华、东冲、联合、十联、承上、黄里、窝黄、宜秋塘 14 个村委会。下设 259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 32119 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20 人,城镇化率 2.5 %。 地貌北部丘陵中部平原南部岗地,地势东南宽西北狭,西南高,东北低
8、,呈刀形。境内最高点位于 东冲村塘冲岭,海拔 240.5 米,最低点十里洞,海拔 112米。九山河中游自西向东集板梁水、高亭河、永华溪之水出十联。辖区属县内中西部温热少雨多旱气候。多年平均气温 17.5,年平均降水量 1300 毫米。 第三章 规划依据、原则、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 200036 号文发布) 3、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 5、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建规划导则( 2006) 6、永兴县城总体规划(修改)( 2012-2030) 7、
9、永兴县土地利用规划( 2006-2020) 8、国家及永兴县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3 二、规划原则 1) 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考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结合实际、突出原有特色为原则。 2) 以“四节约”为原则,积极引导农村人口聚集发展。 3) 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为原则。 4)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原则。 三、规划目标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一目标,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对本次规划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以达到硬化、美化、亮化、绿化的建设目标,使永兴县成为郴
10、州地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县。 第四章 建设整治规划策略 一、 规划重点 本次村庄整治规划重点主要为 1、针对村庄自身特质,提出村庄建设和发展思路,已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新村建设整体要求。 2、村民房屋立面的整治改造,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貌和基本要求。 3、完善农村居民点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为农村居民提供相对完善的公共和基础服务设施。加强农村 道路建设和改造力度。 4、加强和完善村环境卫生建设,通过对村民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垃圾公厕的配套建设,达到村容整洁的基本要求。 二、 规划策略 基于各个村庄现实状况,确定村庄建设整治规划的总体策略为:量力
11、而行、逐步改善、延续特色、集聚发展。 量力而行、逐步改善:建立渐进、可行的建设整治方案 农村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村的环境整治与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投入,其整治建设的可行性完全取决于起动经费与实施项目花费的多少。因此,规划在目标上瞄准未来新农村的发展需要,在制订整体合理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立足 于现实的整治建设上的经济可能性,按村庄发展中需求项目的重要性进行分类,建立菜单式、可选择的实施方案,以求在不同的初始投入条件下,都能保证建设整治规划实施与工作推进。 延续特色:延续各个村庄原有特色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源于农村,永兴县的农村是具有典型代表的湘南民居,保持原有的地域环境特
12、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恢复村庄活力,保持原有村落的环境特色,就是保持了村庄发展的生命力。 集聚发展:采用节约、高效的集聚式发展方式 农村分散式村落发展方式,带来基础设施配套困难、农村经济活力缺乏、农村 集体意识淡化、教育卫生环境很难得到改善等众多的发展问题。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自然村集聚式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规划立足于对原有自然村落的整治,引导农民向新村集聚,提高村庄规模,在整体提高村庄环境质量与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提升村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改造方案说明 1) 概况 村委驻地金钗坪村。全村辖金钗坪、破塘坪、上畔塘、下畔塘、庙子冲
13、、黄泥冲、老鸦冲、燕子山、槐树下、征兵塘、黄家洞 11 个自然村,下设 26 个村4 民组,分别是从 1 组到 26 组命组名,共 849 户, 3030 人, 100%汉族, 土地总面积 8.1 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 2062.11 亩。金钗坪:自然村,村址曾为草坪,生长一种金钗草,故名。村以境内“金钗坪”去“钗”字为名。 金坪 村现状总用地 8.1 平方公里,居住建筑用地(内含部分闲置地)主要以村民住宅用地为主,土地浪费严重,住宅建筑布局十分分散,人居环境较差。 村内道路路面基本 已硬化 ,有少量 未 硬化路面,道路宽度在 2 5 米左右。缺乏停车场和广场。 生活用水来源于打井引水、天
14、然水,水源不足。生产用水来源于山塘。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对环境影响严重。广播电视全村覆盖(无线电视)。基础设施通村水泥 路面 2 千米, 100%的组连通水泥公路 ;供电可靠率 100 %;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固定电话入户率 20%,移动电话入户率 90%。 村有藏书 1400 册的农家书屋 1 家 ; 配备电视、电脑、卫星天线的远程教育室 1 间 ; 村卫生室 3 所,卫生员 3 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 100%,卫生厕所普及率 4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90%,村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 70 岁 ;社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46 人,五保待遇 24 人,双定待遇 4 人。 无小学及幼
15、儿园。 本次规划重点地段位于 金坪 行政村 金钗坪 自然村。 此次规划主要是以提高高铁沿线村庄人居环境 为目的进行整治改造。规划区被高铁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规划在东西两片区新建村民游憩广场各一个,在主要村道沿线结合广场设置小游园。在西片区结合小游园有配套设施篮球场一个,方便村民开张健身活动。由于考虑到节假日回家探亲的人数增多,在规划区北部靠近主要村道的西侧设置停车场一个。另新建垃圾收集点 2 个、公厕 2 个,东西片区各一个。 规划区 主要村道 西 侧 沿线少量建筑 90 年代至今建造而成,建筑质量较好,但形式、材料缺乏统一,其余 80、 90 年代以前的老屋,建筑质量较差。村内新建住宅多为两
16、层,新建住宅开间、面宽均较大,占地面积较多 ,住宅为村民自行建设,布局呈独立式。村民住宅均为独立式或连排住宅,部分有筑围墙。村内饮用水大部分为井水;大部分老房的居民住宅与厕所分开设置。 金坪 村的公共 服务 设施配套目前有村委会办公楼、卫生所 ; 村内建有垃圾收集池,统一收集后集中处理; 绿化有少量自然生长的树木,多为村民自家种植的绿化;村的主要入口道路修建为水泥路,路宽为 3-4 米;部分宅间小路为水泥路。 2) 整治规划 2.1 村庄布局 本次规划重点打造以村民活动广场为节点 ,主要村道与县道 133 相接, 道路宽度为 5 米; 规划区被武广高铁分为两块,主要村道西侧 配套 有 入口 广
17、 场 小游园, 西片区 增加配置 篮球场。于东片区东北部新建两栋住宅,规 划以生态庭院建设为重点,在房屋周边建设小花园、小菜园等,配套开展改厕、改圈、改院等建设。根据规划道路将整个基地分为 两 大块,建设组团绿地,实现庭院美化,形成“一带、两心”的空间结构。 2.2 村庄道路交通 1. 道路系统 村内路网系统分二级设置,村庄内部主要道路宽度 2.5 米;步行道路为村庄内主要的交通流线,结合村民宅间小路布置,宽度不等。整体路网成环成网,交通便利。 村庄内道路及铺装根据不同功能选取不同的材质。村庄内主要车行道为水泥路面;步行道路可 采用砖铺路面、青石板路面或铺设鹅卵石路面。 2. 静态交通 规划结
18、合入口广场、组团绿地以及住宅前坪设置停车。 3. 路灯亮化 在规划范围内村入口道路上按照 50 米间距双侧架设中杆路灯。入口广场采用高杆路灯。并可结合原有电线杆及建筑山墙架设路灯以达到节约造价的目的。 3) 总经济技术指标 5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规划总用地 公顷 7.2 建筑整建 其中 规划建筑 平方米 340 2 户 无需整治建筑 平方米 2840 20 栋 整治建筑 平方米 11360 76 栋 拆除建筑 平方米 14264 61 栋 环境建设 其中 绿化 平方米 7500 新建公厕 个 2 新增垃圾站 个 2 第六章 村庄环境整治方案 一、存在问题: 1) 社会结构空心化,村内公共
19、设施与社区活动缺乏 各村目前主要劳力人口均外出打工,留在村中的是由老人与儿童为主,村内农活主要依靠 50 岁左右的农民,除春节期间回归农民较多外,社区缺少活力,公共活动缺乏,集体意识淡化。村中农民子女义务教育主要依赖于周边乡镇,村组织在社会中的功能作用在降低。 2) 农民改建与搬建的欲望度不高 本次规划范围内 金坪 新村主要由于高铁修建带来 的拆迁户,新村土地已经分配到了个人,但是由于资金投入、外出务工等原因,很多宅基地现在还处于闲置状态,没有新建房屋;房屋新建好的也没有进行装修和铺墙面砖,建筑形式不统一。 3) 村庄建筑群落紧凑自由,但不适应现代居住功能的基本需求 村内建筑形态是一种典型的自
20、然生长形态,建筑群落紧凑,建筑间南北间距能够满足日照要求,而东西间距很小,住宅间的小道只能满足步行、摩托车通行要求,满足不了现代住区消防、救护等车行要求。群落内缺少排水系统设施。 4) 卫生状况差,生态环境被肢解 村内开放空间大都为裸露土面,硬质路面很少,遇雨天,泥泞 难行,生活垃圾村庄乱放的现象。村周边水系,被肢解成零散的水塘与尽端河,因缺少流水,水体污染现象开始呈现。 二、整治方案 1) 环境整治建设 环境整治包含道路与市政、开放空间环境、现状建筑整治处置三项内容。道路与市政:将主要通村道路硬化,同时结合村庄建筑整治措施,适当开敞空间,尽力满足机动车通行的要求,解决居民消防、救护与搬家等车
21、行交通功能需求;开放空间与环境:将村内对周边环境、卫生有一定影响,建筑质量较差、体量较小的建筑拆除,以形成住宅群落中的相对宽敞的开放空间,建设供农民交流与休闲的室外开放空间场所,改善农 民生活与交往活动环境,开放空间内尽可能点辍几株乔木等体量高大的树,美化环境;现状建筑整治:现状建筑按不需整治、整治与拆除三种类型处置,村中近期新建的住宅与质量较好建筑被保留;建筑质量尚可,但建筑外墙破旧,且形象与建筑质量有待改善的旧住宅为整治类型,少量对村庄最基本的道路与相关市政设施建设影响大的,且建筑质量差,体量小的建筑将拆除。 2) 绿化与水系整治建设 将原有被分割严重的水渠、水塘,通过适当的梳理措施将其连
22、接起来,形成具有良好生态效应的活水系统,以满足周边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并在各水体周边适当种植香樟、水杉 、柳树等乔灌木,以打造具有良好景观的湘南农村。 6 第七章 现状建筑改造方案 对现有建筑不做较大的改造,重点整治建筑外观及周边环境景观的打造,梳理和完善内部功能布局,因地制宜地修饰美化。体现湘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展现优美的现代乡村田园风光,成为都市人城郊踏青、休闲度假的好地方。让村庄整治工程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考虑到工程量及资金的投入主要对原有建筑采用加固、清洗、粉刷及增加檐口的改造手段。同时将“平改坡”作为本次建筑改造的补充手段。 一、屋面: 1) 保留现有屋面,加建木檩条小青
23、瓦屋面(悬山两坡屋面), 屋脊采用轻质或小灰瓦堆砌民俗吉祥图案。 2) 保留原有屋面,加建半坡屋檐,上铺蓝色或灰色屋瓦。 3) 对原有屋面较为破旧的房屋,拆除原有屋瓦,改灰色偏蓝屋瓦。 二、外墙: 1) 现状不是白色或者黄色瓷砖的,凿除现有外墙面砖,重新铺白色或者淡黄色的瓷砖。 2) 现状为白色或者淡黄色瓷砖的,保留现有结构外漏墙砖,主要采用清洗、加固等手段,保持原有建筑外貌。 3) 对于没有镶嵌瓷砖的房屋,政府引导村民采购相同颜色的瓷砖,已保证建筑形式的统一。 三、门窗: 1) 新建或尚未安装门窗的房屋,采取铝合金门窗形式,外围涂上褐色油漆。 2) 现状为木结构窗的,保留 原有木质窗格,并在
24、外加建一层不锈钢防护,并上褐色油漆。 四、木作: 木料均采用防腐、防火及防虫处理,表面刨光,刷耐火木油,并上栗色油漆。 第八章 实施措施 1、大力宣传,增强村民的规划意识和环保意识,以村民自主建设为核心,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大力支持搞好村庄各项建设。 2、落实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的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到人。 3、开拓思路,积极借鉴外来的先进理念和方法,采用各种经济手段。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确保规划实施。 4、严格按照审批后的规划进行实施,坚决制止乱建乱占的行为。 5、加强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及 村民活动场所的建设,强化村庄景观效果。 6、以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带动,将“硬化、美化、亮化”等工作深入到村庄每片区域,严格保护村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