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导论一、名词解释1、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二、单项选择题1、 政府经济的主体是(A 政府)2、 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 社会公共权力)3、 政府经济的目的是(A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三、多项选择题1、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B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C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2、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A 政府收入;
2、B 政府支出;C 宏观经济管理)四、简答题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答: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5) 政府经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第二章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
3、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2、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3、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4、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5、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6、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
4、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7、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二、单项选择题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C 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2、外部正效应指的是( )A 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3、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 )D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4、我国
5、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 )B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属市场失灵的领域有( )A 公共安全;B 医疗卫生;C 法律秩序 2、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 )A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B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 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D 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3、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 ) B 物价稳定;C 充分就业 ; D 国际收支平衡4、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 )A 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B 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5、公共资源的特征有( )A 稀缺性;B 使用不受限制 四、简答题1、如
6、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一般而言,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政府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强制性地矫正市场失灵的根源。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有哪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再分配(2)经济稳定和发展(3)资源配置五、论述题1、怎样认识收入差距与公平、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描述了收入的分布情况。对于收入差距有量的问题,一
7、方面市场的效率要求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另一面,出于对人们有关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又要求政府将这个差距维持在人们意愿的范围之内。即基于对公平和效率的综合考虑,收入差距既要满足效率的要求,又要防止差距过大对公平带来的冲击。政府决策时可形成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如我国目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2、试论政府经济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3)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4)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以上要点还要适当展开说明,具体可以参考书本 p32)第三章 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一、名词解释1、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8、,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2、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对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消费。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3、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 )C、皮衣 2、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
9、是(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3、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 )A、免费搭车的问题 4、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分析中,个体是( )D、价格调节者和产量接受者三、多项选择题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在于( )A、消费的非竞争性 B、消费的非排他性 22、混合物品包括( )A、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竞争性的物品 B、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 C、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3、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 )A、私人的完全供给 B、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 C、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及其理论依据。公共提供是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措资金用
10、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共提供产品,用于公共消费. 以萨缪尔森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由于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此通过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实现排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是高昂的,并且在规模经济上缺乏效率。因此,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比市场方式即通过私人提供具有更高的效率。2、简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当满足下列条件的时候,由私人供给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1)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4 分)(2)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3 分) (3)有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3 分第四章
11、外部经济效应与政府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1、外部效应: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2、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们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二、单项选择题1、外部
12、效应的产生是因为( )A 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2、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 )A、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3、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 )C、排污权交易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行为属于生产外部性的有( )A 兴修水利 ;B、治理环境污染;D、安装路灯2、非市场方式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 )A、罚款或收税 B、财政补贴 C、公共管制 3、通常情况将外部性分为( )A、生产的外部经济性;B、消费的外部经济性;C 、生产外部不经济性;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四、简答题1、什么是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公共资源有着如下两个特征: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一是其使用上不
13、受限制。由于使用上不受限制,没有人对新加入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应负责,使得公共资源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小于个人收益,进而造成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产权归属不够明确.2、阐述科斯定理的含义、意义及局限性。科斯定理的含义是: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 “科斯定理”强调产权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界定和保护产权。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是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科斯还认
14、为,即便外部效应涉及到多方,即使不把公共资源的产权赋予单个的一个人,市场也可以自动地纠正外部效应。科斯定理”的结论,是建立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基础上的。然而,市场交易中存在成本,这是不容忽略的事实。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第五章 政府经济行为与公共选择一、名词解释1、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2、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3、投票悖论:在投票选择中出现有悖于日常逻辑推理的
15、现象。如在 A、B、C 三个方案中,A 和 B 选择,A 以 2:1 的票数获胜。在 B 和 C 的选择中,B 以 2:1 的票数获胜。然而,在A 与 C 的选择中,C 又以 2:1 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 优于 B,而 B 优于 C,则一定是 A 优于 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 C 优于 A。4、票决循环:在投票选择中出现的无法选择最优方案的现象。如在 A、B、C 三个方案中,A 和 B 选择,A 以 2:1 的票数获胜。在 B 和 C 的选择中,B 以 2:1 的票数获胜。然而,在A 与 C 的选择中,C 又以 2:1 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
16、胜的方案。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 优于 B,而 B 优于 C,则一定是 A 优于 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 C 优于 A。如果上述配对投票能一直进行下去,则会出现 A 和 B 选择,A 获胜,B 和 C 选择,B 获胜,A 与 C 选择,C 获胜,B 和 C 选择,B 获胜,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出现了“票决循环”的现象,但无法在 A、B、C 三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5、阿罗认为,一般来说在多数原则下,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所有标准的集体决策规则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二、单项选择题1、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 )B、布坎南 2
17、、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 ) A、政府决策 3、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种选择,A、B、C 三个人的偏好如下:对 A 而言 -高中 低,对于 B 而言-低 高中,对于 C 而言- 中低 高。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 B、B 三、简答题1、简述中位选民理论的内容。所谓中位选民,是指他的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中位选民理论是说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单峰的,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为选民的偏好决定的。2、简述阿罗不可能定律的内容。在多数规则下,一般来说,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该结论被
18、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四、论述题试分析在直接民主制度下全体一致原则和多数裁定原则的利弊。在直接民主制度下,全体一致原则的优点是,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应,也可达到林达尔均衡。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公共物品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承担自己应分摊的税收或费用,公共物品供给量可以达到最具效率的水平。但其缺点是该原则存在两个问题:(1)假定人们在投票时是诚实的,每个人都能真实地表露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要;(2)找到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税负分担比率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两点解决起来都有一定困难。与全体一致原则相比,多数裁定原则存在对少数人利益的损害,构成一种决策成本,特别是在简单多数原
19、则中更为明显。第六章 政府支出概述一、名词解释1、政府支出相对量是指政府支出数量与国民经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2、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购买性支出,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即实行等价交换。对市场运行而言,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和生产具有直接影响,可广泛用于调节各项经济活动。一定时期内政府购买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市场物价、有关产业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3、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二
20、、单项选择题1、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 )趋势 B、增长 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 )D、政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33、下列支出项目中适用公共定价法的是( )A、公路 4、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项目时。所使用的贴现率一般是( )B、小于一般贴现率三、多项选择题1、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 )A、政治性因素 B、经济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2、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的有( )A、基本建设支出 B、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C、科技三项费用 D、农业支出3、政府支出绩效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绩效相比,差别主要在(
21、)B、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范围不同 C、在具体进行相关方案的选择的标准不相同4、在衡量政府支出的成本时需要考虑( )A、政府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实际花费掉的人力、物力 B、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C、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5、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有以下特点( )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B、采购目的的非盈利性 C、采购管理的公开性 D、采购范围的广泛性6、政府采购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竞争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四、简答题1、简述政府支出的分类方法和用途。政府支出的分类方法有按政府职能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按其功能分类和其他
22、分类方法。按政府职能对政府财政支出分类,可以分析一定时期内政府履行其职能的重点,以及政府职能的变迁;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析政府预算政策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和选择,以及政府对市场运行干预的广度、深度;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可以全面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有利于各级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可以更好地对各项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按其功能分类有利于体现政府各项支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功能、作用,可分析资源在不同领域的配置状况。2、政府采购的含义及其与政府支出绩效的关系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
23、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政府采购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竞争性原则(2)公开性原则(3)公平性原则。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 1)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有效发挥财政监督作用(2)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发挥财政支出的宏观调控功能。五、论述题1、论述政府支出增长的宏观和微观模型。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模型从宏观方面加以解释的有: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 、皮考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的“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 、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从微观方面加以解释的主要有鲍莫尔的“财政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瓦格纳认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
24、政府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皮考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认为政府支出的变化要受到公民意愿的影响,即政府支出的变化与社会抉择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考虑,他们将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归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并且认为外在因素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 GDP 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认为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因素会制约着政府支出规模的增长。鲍莫尔将整个社会分为两个部门,并得出结论:作为生产率偏低的政府部门的规模必然是越来越大,负担必然越来越重的结论。2、论述政府支出绩效的评价方法及各自的
25、优劣。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常用方法有“成本收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所谓“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为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这种方法需要有准确的成本和效益,但是在政府支出的大多数项目中,这个条件难以满足;最低费用选择法主要是针对成本容易计算,但绩效却难以衡量的政府支出项目,在不必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政府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需要计算所有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且把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作为政府支出项目择优选择方案的基本标准;公共定价法主要针对
26、某些没有明确的收益但是可以通过市场进行定价来确定成本和收益的政府支出项目,通过设计“公共定价法”来衡量它们的成本与收益,并可直接提高它们作为准公共品的绩效。第七章 政府购买性支出一、名词解释1、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2、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二、单项选择题1、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根本性的区
27、别不包括( )D、投资的监管方式不同2、政府在公共投资中的作用不包括( )C、调节社会分配状况3、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 )D、都属于购买性支出4、政府应承担的科技支出范围应限制在( )A、政府财政负责基础性理论研究5、政府对社会医疗支出的责任是( )C、部分参与医疗支出的提供三、多项选择题1、公共投资范围包括( )A、基础产业投资 B、农业投资2、基础设施的特点有( )A、投资规模大 B、建设周期长 C、投资回报率较低 D、成本较高3、财政投融资和一般商业投融资相比,其特点有( )A、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 B、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是社会效益的最
28、大化 C、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4、BOT 方式融资的优点有( )A、解决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B、提高了项目建设与运营的效率 C、有利项目建设和管理中资金、技术、管理的结合5、我国当前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有( )A、教育投资总量相对不足 C、教育投资过分依赖政府 D、教育投资的内部结构不合理6、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承担的公共文化支出具体包括( )B、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C、加强文化市场调节 D、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7、今后我国政府财政对公共卫生支出事业支出重点应放在( )A、继续增加对公共卫生支出事业的支出 B、加快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C、严格医疗卫生组织的管理制度
29、 D、努力发展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投资的范围和政府涉入的原因。政府公共投资的范围主要涵盖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起到基础性作用,有利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但同时又是微利或无利的项目,主要包括着基础产业投资和农业投资。基础产业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和自然垄断性的特点,决定着其很难单纯依靠私人投资主体的力量来完成,而应当由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共同完成。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由于其自身的产业特点,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且时常受到自然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中,因此需要政府加以扶持。2、简述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和作用。所谓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
30、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财政投融资不同于一般商业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投资范围要严格限制。 (2)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财政投融资 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较好的政府公共投资方式。3、比较行政管理性支出和其他购买性支出的区别。作为政府的购买性支出,行政管理支出与其他购买性支出相比具有特殊性。首先,公共行政
31、部门所提供的行政管理,是面向全社会的一种管理,其数量与价值都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确定,其管理对象和接受管理的主体不具有排他性,因而行政管理属于纯公共产品范畴,其支出也必须由政府财政予以提供,因而政府提供经费的来源,是向全体社会成员收取的税收;其次,从直接生产与消费社会财富的角度看,行政管理支出属于非生产性的社会消费性支出。第八章 政府转移性支出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的共同力量对社会成员因各种个人难以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时提供物质保证的制度,是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社会稳定制度。42、社会保险:是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在劳动者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等原因暂时
32、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收入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劳动者及家属基本生活的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保障制度。3、现收现付式: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当年或近期所有参保单位,按照统一的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在收支过程中实现基本平衡。4、财政贴息: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其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5、税收支出:是指以特殊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与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
33、形成的政府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特征的是( )C、社会保障是一种精神保障2、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 )的作用 A、缓和需求不足3、社会保障与一般家庭自我保障不同之处不包括( )D、保障的功能4、现收现付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优点是( )D、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5、目前我国企业亏损补贴处理的方式是( )A、收入退库 三、多项选择题1、社会保障的功能有( )A、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 B、优化资源配置 C、风险分担功能 D、维护社会稳定功能2、社会保险与普通商业保险的区别在于( )A、兴办的主体不同 B、前者有强制性,而
34、后者没有 C、前者有福利性,而后者没有3、社会保险的水平受到( )的影响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府财政收支状况 C、社会保险政策4、社会救济与一般意义的慈善事业根本区别在于( )B、两者性质不同 C、两者的效果不同 D、两者的目的不同5、财政补贴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相似之处有( )A、并不能换回任何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B、所进行的支付都是无偿的 C、都改善了接受者的经济状况6、对财政补贴从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补贴的环节划分可分为( )A、生产环节补贴 B、流通环节补贴 C、消费环节补贴7、社会救济的功能有( )A、解救功能 B、辅助功能 C、稳定功能 D、激励功能8、一般而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主
35、要有( )A、用人单位缴纳 B、劳动者交纳 C、政府财政拨款四、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制度作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所体现出的内在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2)风险分担功能(3)收入再分配功能(4)维护社会稳定功能(5)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的功能。2、简述社会保险税含义和开征意义。社会保障(保险)税是强制征集社会保障基金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只所以会被广泛采用,是因为: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依赖性,并且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深化,其费用支付的延续性与增长的需要,要求社会保障基金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36、;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与税收的征收方式相似,带有明显的税收化倾向,而这种税收化的倾向,能够保证社保基金筹资的顺利进行与征收的固定化。对我国来说,这种方式筹集基金有利于保证社会保障基金有稳定充足的来源。3、简述财政补贴的含义和特征。所谓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财政补贴具有以下特征:(1)政策性,财政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数额、补贴的期限等都必须按照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来制定。 (2)灵活性,财政补贴不是一经确定就长期保持不变的,国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政策需要及时修正和调整财政补贴。 (3)时效性。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策手段,是为国
37、家政策目标服务的,必须依据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需要来制定。当国家的某些政策发生变化时,财政补贴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五、论述题1、论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及各自的优劣。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各有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即现收现付式、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 (1)现收现付式。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调剂职能,简便易行,也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但由于只以实现收支为基础,使得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数量上的长期规划,调剂能力较差。同时当保险费用逐年增加、提取比例不断上升后,还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
38、 (2)完全基金式。这是一种以长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筹集模式,要求劳动者在整个就业或投保期内,采取储蓄积累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这种模式中,进行长期预测的科学管理要求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由于时间跨度大,储备基金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基金的保值与增值的压力非常大。 (3)部分基金式。这种方式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相结合,在满足一定时期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金,凭此确定收费率。这种模式兼具前两种的优点,为广大国家所采用。2、论述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和局限性。、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有效调节社
39、会供求平衡,维护宏观经济稳定(2)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3)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在对经济起积极作用的同时,财政补贴还有以下等方面的局限性:(1)政府财政对一些经济活动长期提供大量补贴,将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长期化、合法化,从而削弱价格的调控功能。 (2)财政补贴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3)财政补贴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3、试论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进入 90 年代以来,与价格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国家对财政补贴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财政补贴数
40、额大,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 (2)财政补贴的项目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3)现行的企业亏损补贴制度不规范,不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 (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补贴领域中的职权划分不明确,不利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效运行。针对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弊病,我国财政补贴制度改革,应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财政补贴应尽量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扰(2)财政补贴应适时、适度地调整其规模,优化补贴结构。 (3)财政补贴应与其他政策配合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4)规范财政补贴管理,提高补贴效率。第九章 政府收入概述一、名词解释1、政府收入:亦即财政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
41、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从动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从静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2、税收: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首先表现为政府拥有课税权。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社会成员收取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工具。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的,体现凭借国家政治权利对国民收入的特殊分配。3、政府收入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因为政府组织收入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因国家征税而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政府收入的效应,就是我们所讲的政府收入的调节作用。由于政府的
42、收入对经济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因此,政府完全可以利用收入这一手段,来实现自己宏观调控经济的目标。政府的收入对纳税人经济的影响行为会产生两个方面的效应,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4、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经济主体减少对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二、单项选择题1、政府收入的源泉是社会总价值中( )部分 D、剩余产品价值2、当政府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政府收入( )C、名义增长,实际减少3、下列部门中属于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 B、工业 三、多
43、项选择题1、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主要包括( )A、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的原则 B、利益兼顾的原则 C、合理负担的原则 D、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2、政府收入的内容主要有( )A、税收 B、收费 C、国有资产收益 D、公债3、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来源的是( )A、税收 B、收费 4、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会导致人们( )B、减少重税商品的消费量 C、增加低税商品的消费量四、简答题51、简述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 GDP 比重的关系的意义。一般认为,政府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 GDP)的比率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的指标。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 GDP 比重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政府收入占 GDP 的比重影
44、响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二,政府收入占 GDP 的比重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第三,政府收入占 GDP 的比重,既影响公共需要的满足,也影响个别需要的实现。2、试述组织政府收入应遵循的原则。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主要应当包括:(1)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的原则。 (2)利益兼顾的原则。 (3)合理负担的原则。 (4)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五、论述题试述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有:(1)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多,则该国政府能够获取的财政收入总额也就较多,其占 GDP 的比重也较高。反之,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社会产品匮乏,国民生产总
45、值低,政府取得的收入就少,其占 GDP 的比重也就小。 (2)收入分配政策。在不同的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政府收入的规模也会随着政府收入政策的调整而有所不同。 (3)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收入已完全货币化,而货币收入必然受价格对币值的影响,因此,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 GDP 分配,必然影响政府收入的增减。第十章 政府税收收入一、名词解释1、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它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主要包括税收法律、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2、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
46、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3、税收归宿:也称为税负归宿,它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4、税收三性: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税收三性” 。这三个形式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是一切社会形态下税收的共性。5、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收征收的目的物,它反映这个税种征税的基本范围和界限。凡是列入征税对象的,均属于该税的征收范围。国家通过法律确定的征税对象,是不同税种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因素之一。6、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是纳税的主
47、体。7、计税依据:是指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8、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全部课税对象中预先确定减除的部分。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税的 是( )B、消费税 2、我国现行企业所税的税率是()A、比例税率 3、国家税收制度中不同税种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A、课税对象 4、能较好地体现公平税负原则的税率是( )C、累进税率 5、下列税种属于直接税的是()A、增值税 6、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是( )A、增值税 7、下列商品中税负较易转嫁的是( )A、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商品8、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种( )行为。 D、 主动9
48、、纳税期限是税收( )的重要体现。B、固定性 10、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的话,增值税属于( )A、流转税类 三、多项选择题1、税收三性是指( )A、无偿性 B、强制性 C、固定性 2、按照计算方法和依据的差别可将累进税率分为( )A、全额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全率累进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3、直接税的特点是( )B、税负不易转嫁 C、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不够稳定 D、税负较为公平4、属于价内税的有( ) A、消费税 B、营业税 C、关税 5、税负的转嫁方式有( )A、前转 B、后转 C、散转 D、消转6、按照税收负担衡量的方式不同,可将税收负担分为( )B、货币负担 D、真实负担7、
49、从拉弗曲线我们可以得知( )A、税率的高低和税收量的大小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 C、政府要想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高低两种不同的税率8、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OECD 国家实行绿色税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A、废除和修正现行的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及赋税 B、改革现行税制,使之有利于环境 C、开征新的生态税,实行对环境有害产品全面征税的政策四、简答题1、简述直接税的特点。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直接税的特点是:(1)税负不易转嫁。 (2)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不够稳定。 (3)税负较为公平。 (4)计税较复杂,征收管理难度较大。2、简述税负转嫁的特征。、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税负转嫁作为一种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第二,税负转嫁是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对税收负担的一种再分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