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106713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实施意见 、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制定本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基准年为 2010 年,规划期至 2015 年。第一章 基础与形势第一节 工作基础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安徽“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的指示精神,2008 年,省委、省政府在合肥、芜湖、蚌埠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 )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产业、科技、人才和改革成果,成为全国三大自主创新试验示范区之一。产业成果加速涌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

2、业快速发展。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 45%,2010 年达到 3385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 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20.4%,较 2008 年提高 4.8 个百分点。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 774家,占全省的 58.1%。合肥高新区成为国家创新型园区,芜湖、蚌埠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2010 年,试验区专利授权量 8820 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 814 件,分别是 2008 年的 3.5 倍和 2.4 倍。两年来,有 20 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国内首个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开工建设,安凯纯电

3、动公交车在国内率先集中投入运营。新增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 15 家。人才成果加速涌现。试验区累计引进高端人才 1 万多名,培训专业人才 5 万多人次,共有 28 人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 。建立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11 家、国家级基地 2家、院士工作站 8 家,引进 14 名院士以及由院士率领的创新团队100 多人,新增“115”产业创新团队 20 个,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 个。启动高校设立创新岗位、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改革成果加速涌现。成功召开试验区工作部际协调小组会议,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

4、开展一系列政策试点。省直相关部门联合选派了一批科技特派员和特聘员,组建了一批股份制产学研合作实体,建立了 10 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合肥市和企业联合建设的公共创新总中心进展顺利。引导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13支,总规模达 40.2 亿元,累计对企业投资 10.7 亿元。省直相关部门制定了 22 个试验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细则,科技保险、专利质押贷款试点全面启动。辐射带动加速显现。在试验区示范带动下,全省自主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全省 7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经费、专利申请数和省级科技成果来自企业。2

5、010 年,全省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25 家,高新技术企业1116 家,均居中部第 1 位。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指标在全国的位次显著前移。自主创新已成为安徽发展的一大特色、一大品牌和一面旗帜,成为安徽加速崛起、全面转型的强大引擎。第二节 面临形势“十二五”期间,试验区建设面临全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势在必行,十分紧迫。一是实现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必须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必然对自主创新提出新

6、的更高要求。二是政策支持和面临的发展机遇,有利于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国家统筹布局区域自主创新试验示范,试验区担负着为中部乃至全国探索创新驱动、内生式增长道路的重任。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趋势进一步增强,试验区综合优势进一步凸显,各种政策效应叠加放大、加速释放,为自主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面临的挑战和现实差距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试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对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尚不显著,科技成果研发质量、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四是试验区两年来的成功实践,为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业、科技、人才

7、和改革成果的加速涌现,为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积累了经验,明确了方向。 “十二五”期间,必须在自主创新上再加力、再提速,努力实现在更高平台上的更大作为。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第一节 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端引领、产业提升、先行先试、辐射带动”的原则,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速成果转化为核心,以示范带动全省为目标,拓展实施六大创新工程,加快推进六大改革,努力取得一批突破性的产业、科技、人才和改革成果,为全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科技支撑。坚持高端引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

8、,在部分重点领域适度超前部署,抢占技术制高点和价值链高端环节,依靠创新支撑,引领科学发展。坚持产业提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和人才,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先行先试。促进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的协调互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在“三体建设” (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 、科技金融结合、股权激励等方面率先突破。坚持辐射带动。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推广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经验,不断优化全省创新创业环境;构建创新服务共享平台,促进科技资源整合和共享,在

9、全省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局面。第二节 发展目标到 2015 年,试验区区域创新体系比较完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政策环境明显优化,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区域创新品牌,实现与长三角区域的良性互动。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全社会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数等 5 项指标,在 2010 年基础上实现“双倍增” (即增长 2 倍以上) 。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 7600 亿元,占全省的 76%,超千亿战略性新兴产业 34 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总收入 6000 亿元,命名表彰一批创新型园区,其中营业总收入超千亿的 45 个。成为全省经济

10、结构调整的主引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 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75%。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数量年均增长 28%,占全省的比重达到 68%,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成为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R&D 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 2.9%。建成功能完善的科技成果研发交易转化服务平台,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 200 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100 家,技术合同交易额 95 亿元左右。成为全省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推动自主创新各项政策措施,在股权激励、产学研结合、科技投融资、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考核评价等方面先行先试

11、,率先取得突破。专栏 1:试验区自主创新主要目标2015 年目标值指 标 2010合肥 芜湖 蚌埠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亿元) 1383 7600 5000 1800 800 7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3385 12000 8000 3000 1000 75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数(家)774 2750 2000 550 200 68其中:销售收入超百亿(家) 8 30 20 8 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总收入(亿元) 2031 6000 3000 2000 1000 60专利授权量(件) 8820 18000 10000 6000 2000 4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

12、(件) 814 4170 2500 1000 670 7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2.67 11.4 15.6 12.1 4.5 R&D 经费(亿元) 94.9 292.6 180 84 28.6 61R&D 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2.1 2.9 3.0 3.0 2.2 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注册资本总额(亿元) 40.2 110 60 35 15 75技术合同交易额(亿元) 42.4 95 60 25 10 70引进高端人才(人) 5321 30000 20000 6000 4000 70全社会 R&D 人员(万人年) 4 9 5 3 1 60第三章 主要任务第一节 培育壮大战略性

13、新兴产业通过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带动,完善产业链,加速产业集聚;加强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培育市场环境,创新商业模式;适度超前部署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 7 个重大专项和 500 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突破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技术与装备,开发基于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的面向不同行业的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和智能语音软件,以及仪器装备和增值服务,发展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实施新型显示重大专项,打造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基地。专栏 2:新型显示重大专项依托芜湖长信公司、中航华东

14、光电公司、信义玻璃公司、合肥京东方公司、鑫昊公司、蚌埠玻璃院、华益公司等,重点开展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 )、等离子显示器(PDP)、超高亮度特种显示器、透明导电薄膜(ITO)等重点产品工程化研究。开展上下游关键配套材料、整机技术及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器件及控制芯片研发,形成规模化配套能力。到 2015 年,新型显示产业产值 2000 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高压变频、半导体照明、工业余热发电、能量梯级综合利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等技术,开发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环境质量监测、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大型节能辊压机、节能风机、窑炉智能监控等成套技术与装

15、备。实施半导体照明重大专项,建设芜湖绿色照明产业基地、蚌埠环保装备产业基地。专栏 3:半导体照明重大专项依 托 芜 湖 三 安 光 电 公 司 、 德 豪 润 达 公 司 、 合 肥 彩 虹 蓝 光 公 司 、 瑞 煌光 电 公 司 、 蚌 埠 玻 璃 院 等 , 开 展 高 效 大 功 率 LED 衬 底 、 外 延 芯 片 及 其 产业 化 制 备 技 术 、 新 光 源 复 合 导 光 板 等 研 究 , 突 破 半 导 体 照 明 核 心 技 术 及产 业 化 关 键 技 术 , 开 发 高 效 节 能 、 长 寿 命 的 半 导 体 照 明 产 品 , 实 现 应 用产 品 集 成

16、化 、 平 台 化 、 系 列 化 。 继 续 实 施 “十 城 万 盏 ”示 范 工 程 , 建 设 半导 体 照 明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 到 2015 年 , 半 导 体 照 明 产 业 产 值 800亿 元 。新能源产业。开发新一代硅电池生产技术装备及关键配套材料、光伏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系统及产品,提升风力发电装置和设备关键材料、关键部件和控制系统研发能力,发展智能电网输变电和储能设备,开发清洁能源并网接入关键技术、设备及系统。开发非粮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源制备关键技术、设备及产品。开展核电电缆、核电阀门等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为芜湖等核电站建设储备技术。实施太

17、阳能光伏重大专项,建设合肥、芜湖、蚌埠光伏产业基地。专栏 4:太阳能光伏重大专项依托合肥赛维 LDK 公司、海润光伏公司、阳光电源公司、芜湖昊阳光能公司、明远新能源公司、蚌埠普乐公司等,开展改良西门子法工艺等上游材料生产技术研发,提高配套能力;开展微晶硅、铜铟镓硒、染料敏化薄膜电池等中游电池关键技术研发,提高光电转化率;开展MW 级并网逆变系统、MW 级并网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等下游应用集成技术研发,提高工程化水平。继续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到 2015 年,建设若干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光伏产业园区,光伏产业产值 2000 亿元。生物产业。开发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医疗器械和医用

18、材料。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开发中药新品种、新剂型。发展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工业生物技术及产品。实施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建设合肥生物育种产业和芜湖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蚌埠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专栏 5:生物育种重大专项依托丰乐种业公司、荃银高科公司、隆平高科公司、蚌埠绿雨公司、省农科院等,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培育、种质性状鉴定与评价、种子产业化等关键环节,开展水稻、小麦、玉米、畜禽等生物育种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突破骨干亲本创制、杂交后代高效鉴定、优异性状聚合、广适性评价等关键技术,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完善和提升种质创新技术体系。扶持生物育种骨干企业,建立规模化制种和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立新型现代种

19、业创新体系。“十二五”期间,培育新品种 150个,到 2015 年,省内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达 40%。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突破数字化设计、关键部件制造、绿色制造等技术,开发高档数控液压机、机械压力机、工业机器人、新型工程机械、煤矿机械、通用机械、港口机械、船舶装备、秸秆和垃圾高温燃烧锅炉等新产品及重点领域成套装备,配套发展新型基础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新能源轿车、客车为目标,加大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研发力度。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总结并放大合肥纯电动公交车运营示范效果,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完善纯电动汽车配套设施。实施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建立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20、。专栏 6: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依托奇瑞公司、江汽公司、安凯公司、国轩公司等,以电驱动平台为核心,开展整车控制、电机及控制、电池及管理、增程器、多能量加注、智能化充电站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电驱动平台的扩展与应用,提高试验验证能力。开展燃料电池技术的跟踪和预研究。继续实施“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到 2015 年,形成 10 个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平台,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 500 亿元。新材料产业。发展新型储能储电材料、非晶软磁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膜材料、水性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碳纤维、特种功能玻璃新材料、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等。加强纳米材料的制备、改性、分散技术研究及应用。实施玻璃新材料重大专项,建设芜湖新材料产业基地、蚌埠玻璃新材料产业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