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的西安旅游产业集群.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106758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产业链的西安旅游产业集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基于产业链的西安旅游产业集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基于产业链的西安旅游产业集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基于产业链的西安旅游产业集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基于产业链的西安旅游产业集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 坛基于产业链的西安旅游产业集群组织创新模式研究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于立新 石 瑶一、引言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日趋成熟,旅游业已从传统的宾馆、旅行社、景区景点开始扩大到涉及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旅游产业特有的基于共同服务对象的旅游产业链,并出现了以旅游企业为基础,其他各类企业为补充的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在提升区域旅游内聚力和促进区际旅游和谐共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提升优势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促进后发区域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西安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向来是我国重要的入境及国内旅游的目的地,省、市政府也都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

2、业予以了重点扶持。但近年来,西安入境旅游客流量有所下降,客均旅游收入更是长期以来在我国旅游热点城市中居于后列,西安在旅游产业的竞争中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显示其竞争乏力。此中症结何在?西安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究竟如何提升?本文认为:必须首先从西安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中寻找答案。与我国东部地区主要依靠城市化和集约化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相比,西安(以及西部大多数城市和省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明显地属于较为粗放的资源依赖型模式。由于陕西省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区位闭塞、景点分散、聚集性差、产业关联性差,使得西安旅游产业链短且处于初级水平,旅游资源点多面广,游客体验旅多游少、旅游的投入产出效益不高

3、,旅游对游客服务的食住行游购娱各要素行业和企业的空间组织凌乱,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空间集群,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人才培养、旅游科研和旅游服务业之间缺乏统一协作,甚至部分环节缺失,旅游的空间集群组织远未形成和发挥聚集优势,不仅在客流量、旅游收入等业绩指标上相对落后,就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落后于东部地区。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突破行政区划,从大西安(东起华山、西至法门寺、北至黄陵壶口、南迄秦岭一线)的角度,将旅游业看成是一个多要素、多行业相关联复杂的产业系统,和以城市为节点的复杂人员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空间地域系统,从竞争战略的发展趋势和协同学的观点出发,坚持

4、“产业导向型而非资源导向型竞争战略”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产业链相互驱动,各行业协调发展”等理念,设计、重建、拓展大西安旅游产业链,并探索其区域联合开发的政策机制和西安旅游产业集群组织与管理的创新机制,以促进西安乃至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协调发展,并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开发,使西安和陕西省旅游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旅游产业链与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综述产业链是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在需求、竞争、技术发展等不确定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型企业运作模式,即针对一系列相关联的特定产品或服务,从资源采集到产品制造、从市场营销到最终消费,前后关联有序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具有环节

5、的依存性、价值的整体性和经济的规模性。旅游产业链是以旅游产品生产、服务提供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市场为要素的产业链,它是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将相关行业的生产者组合起来,通过包价或零售将旅游产品间接或直接销售给旅游者以助其完成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行与游览所形成的产业供需关系,它既是从旅游资源到消费品之间,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也是众多相关的行业、部门共同服务于相似的消费者、在同一地理区域范围形成的产业聚集。旅游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一个特定区域的自然与人文旅游吸引物为核心要素,由处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链上的诸多在业务上存在竞合关系的旅游核心企业、

6、旅游要素企业及各种必不可少的旅游辅助机构,依据其内在的价值链而在地理空间上的趋向和集聚的现象,从而使旅游产业链各节点横向加粗及纵向链条延伸,达到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发展旅游产业的目的。对于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来说,旅游产业链的完整和旅游产业集聚度的大小均至关重要,只有产业链而没有一定的聚集度,或只有聚集度而没有完整的产业链,都不能产生持久的竞争力。三、西安旅游产业集群构建的必要性1 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西安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和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其文化遗产丰富,文物古迹荟萃,不仅具有高品位、强垄断性的人文旅游资源,还凭借其地处秦岭北麓、渭水之南的自然优势,形成山水

7、与文化交相辉映的旅游资源特色,从而为特色景区建设和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开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西安旅游业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客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这些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旅游资源优势,与国内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80 年代中期以后,西安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上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国内旅游方面,就连西部旅游城市成都、昆明的上升速度都较西安迅速的多。这些差距集中表现在:旅游产品结构制约、旅游市场拓展瓶颈、行业管理体制约束以及外部竞争激烈、旅游产业化意识淡漠等。旅游产业化是指把旅游作为一个复合型的经济产业来发展,使之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单一到复杂,逐

8、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社会化、复杂化的产业链条,其实质就是实现旅游产业结构逐步地升级换代。就现阶段西安市旅游产业化发展现状来看,西安旅游产业虽已具备一定的整体规模,但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产业整合能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不高,至今尚未形成网络化的战略联盟体,竞争能力明显不足,难以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及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促进作用。组建西安旅游产业集群,有利于区位品牌的树立、有利于旅游企业快速成长、有利于与周边省市区旅游业的飞跃式发展的实现,通过产业集聚带动西安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进一步提升西安旅游产业竞争力。2 西安旅游产业集群构建的实证研究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曲

9、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皇家园林遗址为中心,其开发建设是西安确立旅游产业战略的重大举措,是西安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重要板块。建成以来,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增长显著、旅游产业投入加快、旅游文化休闲目的地形象基本确立,形成以大雁塔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为代表的品牌旅游产品,成为省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周边市民游憩、健身、休闲的游乐园。但与东部地区的另外两处著名的旅游产业集群深圳华侨城、南京夫子庙对比,我们发现:西安曲江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构建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旅游业发展体系不健全、旅游服务质量体系不健全、互联网在旅游信息扩散中的作用不强等,另外在景观经营思路上还有一定的缺陷。从旅

10、游产业集群的构建角度看,曲江新区旅游产业链短,而且六大子产业链相互间缺乏更科学合理的“对接”和整合,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体系和项目集群,与区外联系还不密切。在这个旅游产业体系中,下一步必须围绕每条主题旅游产业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专业的文化旅游、影视旅游、会展旅游产业集团,形成“以特色旅游产品为动力”的旅游游览链、 “大众化、多层面”的旅游娱乐链、 “文化特色、文化包装”的旅游餐饮链、“档次化、多样化”的旅游住宿链、 “便捷化、多样化”的旅游交通链、 “地方性、唯一性”的旅游商品链,并做到六大子产业链之间以及旅游产业链与其他产业链之间的产业“对接” ,整合各类资源,拓展旅游产业链条,建设集吃

11、、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使曲江新区成为国内最大的文化产品生产、消费、经营基地,国际知名文化品牌的展示台,中国最有特色的历史剧拍摄基地,成为具有强大产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旅游产业集群。3 结论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有关旅游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综合研究与评价,系统分析了西安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发现西安旅游业集聚度的不足是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从而提出从整体上把握旅游产业与其相关支撑产业及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提高产业集聚度,促进产业之间的整合与和谐发展,通过旅游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构建,提升西安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及对区域发展的带动能力的西安旅游业提升与赶超战略。同时,通过对曲江新区

12、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为西部地区城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由此,我们提出西安近期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是三个优势区域:临潼秦唐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古都游憩商业区 RBD(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旅游产业集群和环城游憩休闲旅游产业集群,以期在西安建立起由旅游产业链交织发展而形成的更大范围的网络状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使得西安旅游产业通过集群的方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注:本文系西安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HJ06006-01 ),主持人:于立新关于扶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引导培育壮大农业主

13、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灞桥区科学技术局 薛 曙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有效集成载体,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各级政府相继逐渐把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传播农业先进技术的前沿阵地和有效途径。近几年,灞桥区在科技、农业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各街道相继创办了许多有规模、有影响的特色园区。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推动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快速普及,吸纳了较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本现状灞桥区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工作始于 2001 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14、和示范基地已经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和建设现代农业的一种新模式。到 2006年底,全区共建成各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11 个,其中国家级 1 个(西安鹿原果业科技示范园),省级 2 个(西安白鹿塬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瑞奥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市级 3 个(西安鹿原果业科技示范园、西安灞苑葡萄科技示范园、三绿农业科技示范园) ,区级 6 个(陕西秦灞农业科技示范园、灞桥区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场、陕西广茂农业科技示范园、西安灞桥天龙果业科技示范园、洪庆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西王良种繁育示范园) ,市级以上农业示范园纳入区级管理。1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模近几年,全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积极稳步,充分显示

15、了农业科技园区“优质、高效、高科技” , “绿色、安全、无公害”和“集中示范,以点带面”及“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全区 11 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面积达 2400 亩,辐射面积达 5.3 万亩;投资总额 3100 万元(其中非政府投资 2130 万元,占总投资的 69%) ,固定资产达 8200 万元,总产值 3500 万元,利润 1393 万元。2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类型11 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中,按投资类型分:国家投资建设 2 个,合资建设 3 个,企业投资 3 个,个人投资 3 个;按所有制属性分:集体 2 个,私营企业 2 个,股份合作 4 个,私人 3 个;从规模上看:园区面积有 9 个

16、达到或超过 100 亩,土地的来源主要是租赁农户的(其中也有部分河滩荒地改造) 。通过流转集中,一般和村委会签订协议,租用 20 年以上。视不同地点和情况,年所付报酬每亩 300500 元,个别的以实物计算(每亩每年 600斤麦子的市场价) 。从创办人员类型来看,可分为三类:一是由政府科研人员创办的,有洪庆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灞桥区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场;二是由农村的一些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领办的,有西安灞苑葡萄科技示范园、三绿农业科技示范园、西安灞桥天龙果业科技示范园;三是由社会其他经济实体和个人投资兴建的,有西安白鹿塬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瑞奥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陕西秦灞农业科技示范园。从主导产业

17、上看,11 个园区分布在全区 6 个街道办事处,园区主导产业包括畜牧、蔬菜、林果等,均与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相一致,产品涉及到蔬菜类、果品类、畜禽类等。3 农业科技园区人员构成11 个园区劳动力总数 430 人,其中管理人员 52 人,专业技术人员 96 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初级职称 29 人,中级职称 24 人,高级职称 19 人(聘任占一部分) 。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密度,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经营程度。4 农业项目、技术、品种引进推广情况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共承担各级各类农业科研项目 19 项,引进先进农业实用技术 16 项,新品种 58 个,其中推广实用技术 13 项,新品种 1

18、6 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大部分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大、省果树所、市林业站、郑州果树所等科研院所建有业务关系,一些园区已成为这些科研单位的教学、实验、示范基地。截至 2007 年 6 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外聘专家顾问累计达 14 位。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经营成效1 管理较为完善,分工比较明确大多数农业科技示范园初步引入工业化经营农业的理念,以企业管理的模式运作示范园,成立了以法人为领导(经理)的分级管理机构,初步制定了园区发展规划,建有较为稳固的技术依托。园区技术人员或聘请大学农业专家、或招聘专业学校学生、或邀请地区农业土专家成立专业技术小组,制订技术指标及考核指标与薪金挂钩酬劳制度。园区

19、日常工作人员均吸纳附近农村剩余劳动力。2 加强研发,注重农产品质量各农业示范园在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着力筛选适合本地区适栽的优良品种,总结丰产栽培技术的同时,更加看重与园区生存密切相关的农产品的质量,一般他们均建有自己的“试验田” ,最大限度地降低大面积种植前的风险。3 依托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坚持“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高效益和龙头带动”的基本思路,全区农业示范园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为先导,以“高效益”作为科技示范园发展的前提,以发展优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为重点,以“龙头带动”作为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发展动力,不断创造特色和品牌,大力开拓销售市场。现已形成“秦霸

20、” “灞苑” “白鹿塬” “瑞奥” “新合” “东李” “西张坡” “鹿原”等多个农业知名品牌,优质品牌农产品不但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扩大了灞桥区农产品的影响,拓宽了销路。如普通葡萄每斤平均 1 元,而“灞苑”葡萄每斤高达 56 元,且供不应求;“秦霸”猕猴桃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4 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日渐凸显灞桥区属典型的城市近郊区,农业生产还占一定比重。受自然环境、市场条件、农民耕作习惯的影响,以及科技普及不利等因素的影响,想让一项新技术迅速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园无疑是最迅捷的平台。老百姓是现实主义者,只有看到实际成效,只有通过示范园的成功生产示范,群众才会欣然、迅速投入生产

21、。近年来在农业专家的带动下,各农业科技示范园不断加大培训场地的建设,力求通过示范园的现场说教、农业科技的培训普及,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优质果、蔬、牧的规模发展和农村专业劳动者生产技能的不断提高。几年来全区共建设培训场地 300m2,开展各类培训 25 期,培训农业技术人员 6010 人次,培训辐射面积达 5 万余亩。5 经营日趋多元化(1)一部分示范园(场)以本园为中心,在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分园,实现比较紧密的共同经营和管理,如陕西秦灞农业科技示范园。(2)目前大部分有能力的示范园生产的精品菜果以自产为主,以保证质量,也有少量示范园从附近按要求收购一部分农产品,经统一检验包装定价销售。如 西安

22、灞苑葡萄科技示范园通过专业协会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通过统一栽培技术、统一标准、统一收购实现同一品牌销售。(3)一些示范园地处城市近郊,借鉴农家乐的经营方式,利用自己园区内的环境优势,开展采摘、餐饮、娱乐、休闲等项活动,并投资兴建一部分固定食宿设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西安白鹿塬现代农业示范园、西安鹿原果业科技示范园的果品采摘、住宿旅游收入也占其总收入的一部分。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几年来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快速发展,对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各街办的示范园发展并不平衡,缺少统一标准,一些示范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容

23、忽视的问题。1. 缺乏长远整体规划首先,涉及相关部门缺少对全区农业园区建设的通盘考虑,这种考虑包括分析本区甚至更广范围地区的产业特点,结合地方特色,应该先发展哪些园区,同时确定实施计划和发展目标;其次,街办级对本地农业园区的建设缺少规划,甚至还没有多少考虑;再次,具体到特定园区,少数进行了先期规划,而多数没有与科研院所合作,制定更长远的发展目标。2. 管理体制不新,运行机制不活多数园区没有完全实行公司化经营,而园内具体项目又没有实行企业化运作,没有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方式陈旧,活力不强。同时多数园区的运行机制不灵活,政企不分,自身负担重,市场化运作水平低,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规律,园区内主

24、导产业不明显,示范带动作用不强。3.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一些示范园区忽视对传统技术的改良创新,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彻底,忽视了当地农民的可接受利用能力;部分园区缺乏从事农业技术研究开发的专业技术人才,导致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差,技术不配套,多数园区在技术、品种以及人员素质上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起点较低,效益不高,因而带动能力不强,辐射面不宽,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的渠道不够畅通。4 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投入成本较高,因而普遍存在资金紧张问题。不少园区由于资金缺少,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后续建设跟不上,园区规模扩张困难。5. 贪大求洋,忽视了园区自身的效益高产出、高效益是农业科技示

25、范园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园区发展的根本。低效益或者亏本的园区,起不到示范作用。由于对园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认识不足,对一些后续措施的复杂性估计不够,个别园区投资过大,加上管理水平赶不上,造成被动和损失。有些园区建设过程中,只重视了展示、示范功能,忽视了园区效益,一味追求标准高、技术新,使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脱节,导致园区收入不抵成本,经济效益年年下滑,违背了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初衷。6. 缺少龙头支撑绝大多数园区及园内项目没有自己的龙头加工企业,或与外地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没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未能形成产业链条,在市场竞争中回旋空间狭小,市场风险较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1)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不健

26、全。首先,全区区级有关部门和各街道办虽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有考虑、有动作,如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区农林局、区科协先后都评选、奖励过相关示范园,但没有建立必要的统一协调的工作机构,职责不明,具体指导针对性、前瞻性不够;其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申报评价指标不明确、不统一,造成示范园管理相对混乱,其科技示范“含金量”参差不齐。(2)园区定位不准确,发展方向不明确,产业链条短。多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经营只注重当前利益,管理者思想观念较为保守,没有确立市场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致使示范园发展较为缓慢。同时,示范园过多精力集中在农产品的生产上,忽视了为农户的产前服务、产后销售,农业产业链不健全。还有一些示

27、范园信息不畅,发展跟不上市场需求。(3)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定位不够明朗。农业示范园作为新形势下,新农业生产阶段出现的新农业发展模式,在发展中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因此建设中要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有利于区域发展、有利于企业创收、有利于农民致富) ,实现“政府行为” “企业行为”与“专家行为”的有效结合,使示范园成为在政府的支持下,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示范园为核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政府应该成为示范园发展的引导、支持者,而不是参与、干预者。在实际指导时,政府应该适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宏观调控、引导机制创新、给予政策支持、提供信息服务等方面,而不应过多地干预具体项目建设。四

28、、新时期灞桥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定位和建设原则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应以应用和实施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和成果为己任,以达到本地域农业生产领先水平为目标,努力使之成为综合效益显著的生态型现代农业、精品农业的先导园,成为促进农村经济乃至省内外的农业高新技术引进示范与信息交流中心,农业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现代农业教学和培训基地,都市农业生态旅游与休闲观光景区,体现以人为本、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面貌。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农业科技示范园需要连片发展,呈现集群效应,形成多个多功能示范园区,最终建设成为融生态化、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市场化于一体,集生态环保、研发推广、高效种养、精品加工配销、积聚扩散、教学培训

29、、旅游观光于一身的现代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园区和示范带。现阶段灞桥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重点发展与主导产业相匹配,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园区;要坚持走产业化经营之路,通过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和挂靠外地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要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园区,以企业运作方式经营农业,使园区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育、扶持结合地方农业种植特点的农业示范园,使全区“南果、北菜、沿河生态”的农业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牌得以提升,农业产业链不断加以完善,农业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示范园

30、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既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注重超前性、示范性和导向性,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贪大求洋,不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要根据各自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发展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优质、精品和特色农产品。2 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原则要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社会融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积极吸引农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入股,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等经营方式,将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纳入示范园的管理中;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31、制订规范化的土地、资金、分配、奖惩等规章制度,将示范园的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利益分配纳入市场机制的轨道;要建立农产品供应、营销信息服务网,形成营销体系,搞好产销衔接,并加强专业协会等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3 以科技为支撑,社会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示范园必须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实现“品种新、品质优、技术新、结构佳、投入低、效益高” 。在园区中,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搞好农产品贮藏、包装和精深加工以及安全卫生技术的研发,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4 加强人才培训,凸显辐射带动原则示范园不仅要成为新品种的试验基地、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基地,还要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32、的培养基地。首先应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要吸引他们以各种方式参与到示范园的建设中来,提高示范园的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并集中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省、市、区技术研发推广单位,农村乡土人才的技术优势,利用示范园这一教学基地着力抓好农村科技人才的培训。通过示范园和科技示范户的双重辐射带动提高周边地区农业耕作水平。五、推进全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举措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建设意义和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宣传,发展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运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需要给以充分的关注和支持。(1)设立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及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机构,统领全区农业产业

33、化经营以及示范园区建设的全局,加强对园区建设的指导和管理。联合科研机构,制订全区农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和督促各地农业园区规划建设;研究制定支持农业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提出切合实际的园区综合评价办法;提供信息、培训、协调服务,全面加强对全区农业园区建设的宏观调控和引导。(2)加强对园区建设的宣传报道,扩大示范园区的影响。要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国家、省、市农业示范园的支持政策,把握示范园区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加强引导。2 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克服园区建设过度依赖政府、投资主体单一的弊端,在增加本区资金投入和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机制,

34、吸引更多的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投资,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对政府投入资金,可吸纳各类农业投资(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投入、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等)集中整合投入,要从提高投入效果出发,调整投向,主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研究、建立信息服务体系、人才与技术培训等,而不应过多地投入园区特定农业企业,更不能以政府资金建设具体项目;在资金使用办法上,可以实行有偿与无偿相结合,还可以采用贷款贴息的形式。3 转变政府职能,搞好基础服务政府要从园区建设初期以行政手段推进为主,转到经济手段调节和提供基础服务为主。(1)制定优惠政策,改善经营环境。对于自

35、愿来灞桥创办农业科技园区的经济实体或个人,区政府相关部门应竭尽全力协调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地支持他们在规划区内的发展。(2)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类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尤其是要围绕农业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建立技术服务队伍,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3)建设信息服务体系。支持园区建立信息发布网点,与区科技信息网、农业信息网及省、市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以及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联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农业发展动向,安排农业生产。(4)建立激励机制,积极扶持示范园建设。对于园区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好的示范园授予“灞桥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称号,

36、并通过项目资金予以扶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实行动态管理,授牌两年后进行复审,不合格者取消资格。4 加速体制创新,激活园区运行机制园区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化运作。要用工业园区建设的理念来建农业园区,加快推进园区体制创新,彻底改革农业园区经营管理旧模式,探索多种园区经营模式的机制,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凡多主体投入的农业园区和园内项目都应实行公司化、企业化运作。即以园区组建公司,制定发展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土地反租招租,实施项目管理等。在园内企业运作方式上,可以是民营,也可以是不同机构、不同所有制经济实体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以资金、设备、技术入股形式,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联合经营,真正建立起政

37、企分开、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企业独立经营管理模式。在利益分配上,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结合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办法,切实维护园内各法人企业和投入方的合法权益。政府要力促“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园区发展思路得到彻底的落实。5 探索建立观光农业灞桥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农业科技示范园起步势头较好,将观光农业引入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经营将会更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总体收入。观光农业注重以新、奇、特吸引游客,游客通过观赏、采摘、烧烤、垂钓、消费农产品,其利润是普通种养业的倍。如北京、上海近几年观光农业的收入占农业总收入高达 30%以上。区

38、级农业、科技、旅游部门要联合制定全区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区管理标准,促进旅游观光农业园区建设。通过旅游观光农业发展,辐射周边农户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按照节令,结合金秋采摘节、樱花节、农家乐等形式,吸引游客观赏田园风光,购买新鲜农产品,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拓展农业的文化与休闲旅游功能,促进农业资源的系列化开发,更好地服务于市民,服务于城市。6 培育龙头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延长农业产业链要加强与园区有紧密联系的龙头企业的培育,通过龙头企业来促进园区的发展,进而推动产业化经营。第一,要在注重培植自己的龙头企业的同时,着力把大型农业企业、工商企业引入园区,或主动与外地龙头企业合作,这种合作可以是

39、订单形式,也可以是更深层次的合作,努力使园区或园区项目融入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第二,要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与农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农业新技术项目,构建“信息、技术、产品、市场、效益”的新型产业化链条;第三,在严格把关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扩大区属农业品牌的宣传效应,在保证现有品牌的基础上,挖掘、包装、推介新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的品牌质量要逐步由无公害向绿色、有机农产品提升。通过品牌保持农业龙头企业的生命力,通过品牌来完善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更快、更好发展。7 加强人才培养要加快引进和培养示范园建设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40、可通过聘任制或技术入股吸引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单位的优秀人才投身示范园建设。同时也应积极主动地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提高示范园的整体科技水平。要特别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知识型农民,把示范园建成培养人才和科技培训的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培训、辐射要与农村科技示范户的培养结合起来,共同引导全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动 态2008 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开幕2008 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 5 月 17 日在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了在北京中国科技馆举行的

41、开幕式。全国科技活动周是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大型群众性科技活动,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等 19 个部门和单位主办,自 2001 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2008 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的主题活动近 100 项,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共组织了近 1300 项活动,科技工作者将与广大公众一起,共同参与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进一步营造激励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氛围,这是我国群众性科技活动的一次盛会。开幕式首先为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人员默哀一分钟,以寄托哀思。万钢同志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2008 年科技活动周,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

42、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期盼奥运成功举办、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重要时期举办的一次群众性科技活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但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也要求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让创新泉流竞相奔涌,让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助推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程。举办科技活动周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实用技术,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亿万

43、群众;要大力宣传我国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和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激励创新的良好风尚;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公众对科技的理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运用科技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万部长在讲话中指出,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对震区的人民带来了非常大的灾难。灾情发生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战斗中。在这非常时刻,本届科技活动周要尽最大努力,积极开展抗震救灾的科普宣传和科技服务,急人民所急,做人民所需,为抗震减灾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科技界、教育界以及其他行业和青少年代表 1000 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有关领导同志还向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赠送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操作室,为科技列车贵州行服务队授旗,为科技教育服务志愿者颁牌,并在开幕式后与青少年一起参与了“科技助燃圣火,创新圆梦中国”科技奥运科普互动活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