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5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词语注释1、双引擎: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造升级传统引擎,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指通 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 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 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 是指由政府主导提供与经济社会 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般包括交通、水利、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就 业、社保、
2、教育、医 疗、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等方面内容。2、定向调控:从 2013 年开始,宏观调控明确经济运行合理区间,把稳增长、保就业作为“ 下限”,防通胀作为“ 上限” ,形成了区间调控的思路和方法。2014 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创新实施定向调控,也就是结构性调控,基本思路是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确定调控“靶点”,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功夫,预调 微调、 远近 结合、防范 风险,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行稳致远。定向调控作为区间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是针对区间内出现的不同情景,匹配不同的对策措施,精准发力、定向施
3、策,更多依靠市场力量,更多运用改革办法,进行“喷灌”、“ 滴灌” ,不搞“大水漫灌”。通过针对不同调控领域,制定清晰明确的调控政策,使预调微调和必要的“ 先手棋 ”更加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体现了对宏观调控深处着力和精准发力的更高要求。3、“三证合一”:“三 证合一” 登记制度是指企 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合并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2“三证合一”最终目标是 实行“一照一号”模式,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 果互认”,将由三个部 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一个部门核
4、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4、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并确定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体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5、“创客”:“创客” 一 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 。“创客”热衷于创新,自己掌握生产工具,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善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6、众创空间:众创空间是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
5、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发展众创空间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有效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着力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7、“中国制造 2025”:“中国制造 2025”提出了我国制造 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 三步走 ”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 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应对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 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 强化基 础、绿
6、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 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8、准入前国民待遇: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实质是外商投资的管理模式问题,它要求在外资进入阶段给予国民待遇,即引资国应就外资进入给予外资不低于内资的待遇。这一待遇不是绝对的,允许有例外。世界各国较为普遍采用负面清单的方式,将其核心关注的行业和领域3列入其中,保留特定形式的进入限制。未列入负面清单之中的行业和领域,则不能对外资维持限制。“准入前国民待遇和 负面清单”模式已逐步演变为国际惯常做法,目前已有 70 余个国家采用了这一模式。
7、9、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承保的一种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主要面向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社会公众,公众投保该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缴纳的保险费允许税前列支,养老金积累阶段免税,领取养老金时再相应缴纳,这也是目前国际上采用较多的税收优惠模式。10、书香社会:书香社会是指优质出版物供给更加丰富,社会基础阅读设施更加完善,特殊群体基本阅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11、深港通:深港通是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简称,指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建立技术连接,使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
8、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2、统一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连接各地区、各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开展信用信息共享、整合和服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该平台将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 缴费 、交通违章等各领域信用信息,最终实现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和全国所有区域,整合形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信用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为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征信机构提供信息服务。(来源:新华社 2015 年 3 月 13 日。本刊采用时有删节)4“四个全面” 概要“四个全面”是指党的十八大 以来,以 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
9、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是我 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 时俱进的新 创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一、提出背景2014 年 11 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的“三个全面”,2014 年 12 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提出“ 协调推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 严治党 ”。从时间轴来看,“ 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逐步提出的。2
10、012 年 11 月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 年 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 年 10 月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 年 10 月 8 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二、逻辑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关键词一:总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 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就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
11、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关键词二:姊妹篇。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闸门,到十八届四中全会高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旗帜,两次全会、5两大主题、两份决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姊妹篇。关键词三: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加 强和改善党 对全面深化改革的 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均进行了专门论述,不 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对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也都以党的领导作为实现目标的根本
12、保证。三、媒体评论 新华网:“四个全面 ”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并提“四个全面”,是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 号” ,不 仅让 人回味无穷,而且令人热血沸腾。大公报:“四个全面 ”是 对这些思想实践的概括 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战略指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相互作用、螺旋递进,将贯穿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全过程。(来源:有关网络综合)6“四个全面” 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大国复兴需要思想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特别注重
13、思想的力量,尤其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难题和问题,深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实际上,一个民族要复兴,没有高瞻远瞩和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几乎是不可能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科学判定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发展形势,精准把握时代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 “科学思维”,以全局视 野和战略眼光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根本上是运用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坚持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一段时期
14、以来,西方对中国有一种误解和误判,认为中国的成功,对内主要靠“ 摸着石头过 河” ,对外主要靠“ 搭全球化便车” ,由于缺乏自身明确的“ 顶层设计 ”与“价值观特质”,因此中国的成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不可持续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力地回击了这种误解和误判,它表明中国在“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基础上逐渐形成“价值 自觉” 和“价值自信”,将有力推动从“ 物质中国 ”和“经济中国”走向“精神中国”和“价值中国”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中国 实际、 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问题。概括起来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领先下的人均落后,先富
15、起来之后的共富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转型压力,创新能力与发展需求脱节,国内外安全风险叠加交织,治理现代化目标任重道远。破解 “中国问题” 既要坚持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发展,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顺势而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合了 “历史视野”(过去、现在、未来)、“政治视野”(坚 持人民主体地位、 维护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 寻求最大公约数)和“世界 视野” (中国机遇与世界机遇、“ 一带一路” 战略、构建新7型大国关系),真正做到了反思历史又不囿于历史、立足当下又不陷于物化、追求梦想又不流于空想,既坚持历史必然性,又坚持价值合理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 穿着“大局思维”和“系统思维”。习近
16、平总书记主要从国内、国际和党的建设三个维度,对“ 大局思维”和“系统思维” 作了深刻 阐述:从国内看,就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际看,就是维护 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为我国 发展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发展利益;从党的建 设看,就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根本保障。如何实现“四个全面 ”战 略布局?关键就在于 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党的领导。 这 是“ 有原则的实践”,必将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17、来源:新华网 2015 年 3 月 15 日。作者张艳涛,系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主任)8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个重要论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站在时代高度,对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理论的系统探索推向了新的高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下述十个论点。一、改革地位论:两个“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 100 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命运。
18、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的基础性意义,他曾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习近平同志则强调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 ,进一步提升了改革开放对民族复兴的关键性意义。二、改革时态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强调改革的持久性,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展示了党中央深谋远虑、责任担当和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勾画出了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与时俱进
19、的壮阔前景。三、改革定力论:明确政治定位。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必须“ 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习 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战略定力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一是 “两个死路一条” 的论断,即不实行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 改革开放 ”也是死路一条;二是 “两个保持”的要求,即 “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三是“两个防止”的警示,即“ 不仅要防止落入 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 ”。9四、改革任务论:
20、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习近平同志指出:“ 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新的历史任务的论述,一是鲜明地提出了制度现代化任务,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二是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任务,即建立更完备、更 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五、改革目标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21、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 总目标,是改革根本方向与根本路径的有机统一。“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 是改革的根本方向;“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改革的根本路径。六、改革特征论: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从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全面深化改革相对于前 35 年改革的几个阶段性特征。一是“ 统筹”,即不是 单 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个方面体制与制度的深度革新,是全方位的改革和改进。二是“ 系统”,即不是各个领域体制
22、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改革的系统推进。三是 “集成”,即不是止步于改进体制机制,而是要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七、改革方法论:尊重改革规律。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方法论的论述十分丰富,包括强调在总体方法上注重改革“三性” ,即“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调在思想方法上要 处理好“五个关系”,即 “处理好思想解放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大与步子稳的关系、改革发 展稳定的关系” ;强调在推进方法上要处理好 “五大关系”,即把握好“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
23、10一政策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八、改革推进论:有序推进“五要”。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树 立“ 五要” 新思维,即要正确推进改革,要准确推进改革,要有序推进改革,要协调推进改革,要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 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优先顺序、推 进时机等基本原则,对于确保正确、准确、有序、稳妥推进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九、改革动力论:党的领导与改革合力。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必须坚持人民主
24、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 这一论述深刻阐明,只有在加 强党的领导和紧紧依靠人民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强大的改革动力,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十、改革担当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 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 进取毅力,越要有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的勇气。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 劳永逸。全面深化改革,啃 硬骨头、涉险滩,更需要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尤其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 ”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担当的 这些论述,向全党指明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责任,向全社会表明了我们党迎接改革攻坚“ 大考” 的坚强决心, 蕴含着激励改革信心和勇气的强大能量。(来源: 红旗文稿2014 年第 23 期。本刊采用时有删节。作者:赵凌云,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娜,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