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107888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解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解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解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解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解 读 “七 一 ”重 要 讲 话 精 神教 学 目 的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下半年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全面宣讲“ 七一” 讲话精神,重点阐释三个“伟大历史贡献” 、三个“ 历史告诉我们” 的启示、八个“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学生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课 程 内 容 : 1.中国共产党 95年的丰功伟绩2.八个“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 国 共 产 党 95年 的 丰 功 伟 绩口 中 共 中 央 党 史 研 究 室 宣 传 教 育

2、局 副 局 长 薛 庆 超如果有人问,当代世界变化最大的国家是哪一个?他得到的回答只能是中国。1 950年,成立仅一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 180亿美元,只有美国的约 5%。现在的中国,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 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全球第一、1 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有 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 70%; 人均国民总收人增至约 788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为比 15.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30%。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年来,紧紧依靠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

3、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 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一 、 实 现 民 族 独 立 , 建 立 新 中 国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 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分量,只有历经岁月的沉积才会更显厚重。中国近代史的大幕在深重苦难中拉开。如何才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一“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华民族的命运出现了历史性转折

4、。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之一。但是,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人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落后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921年 7月 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因为受到暗探干扰,最后一天的会

5、议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国内各地及旅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他们代表着全国 50多名党员。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 中国共产党” ,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第三国际。党纲明确提出,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党纲还包含属于党章性质的一些条文,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大会还通过决议

6、,确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并对开展工人运动的组织和宣传等工作作了具体规定。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明确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3-义压迫,实现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基本纲领,迅即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洪流中。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了推进北伐战争,有利于消灭军阀割据的大好局面。但大革命后期的蒋介石反动派背叛孙中山的联共政策,对共产党和革命人民实行疯狂的屠杀和镇压,继续维护帝国主义、封建地主

7、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不仅没有改变,甚至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更加深化,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榨更加厉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步履维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担当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这个革命异常艰难。因为反革命武装力量十分强大和残暴,占据着大城市、中心城市和小城市,革命力量则非常弱小。因此,中国共产党只能深入农村和山区,在经济文化落后、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和山区发动群众、集聚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发动烽火连天的武装起义之后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继而

8、开辟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经过 10年土地革命战争、8 年抗日战争和 3年解放战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1.发动农民群众,实行土地革命。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要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首先必须打碎封建土地所有制。1 922年 7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明确指出,中国 3亿农民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地主阶级剥削等原因,生活日趋穷困和痛苦。贫苦农民要走出贫困和痛苦的环境,那就非起来革命不可。 “共产党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9、,取消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随着大革命的失败,1 927年 8月 7日“ 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的主张,开始了和国民党新军阀的斗争。 “八七会议”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党的最主要任务,并先后发动和领导了百余次武装起义,打倒土豪劣绅,分配田地浮财。虽然大多数起义因为敌人的镇压或准备不足而失败,却宣传了共产党的土地革命主张,为以后的土地政策的制定积累了经验。1 929年 12月中国共产党建立红色政权后制定了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 。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买卖土地;分配土地之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务公众勤务者以外,其余的人均须强制劳动。1 929年,根据中国共产党

10、第六次代表大会农民问题决议案关于“ 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的精神,结合赣南土地革命的经验,将井冈山土地法中“ 没收一切土地” 改为“没收公共土地-4-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中农及富农,受到了广大农民及富裕中农的欢迎。1 936年 7月 22日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中规定:没收一切汉奸、卖国贼的土地及财产;对地主阶级的土地、粮食、房屋、财产一律没收;对于自由职业者、技术人员、教员、医生、学生、小商人、手工业者等小业主的土地应给予保护,不准没收;富农的土地及多余的生产工具不得没收。这一决定进一步发展完善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极大调动了

11、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有 100多次,遍及 14省 140多县(市) ,参加起义的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有数百万人。这些起义,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给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以有力的回击。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来源。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实践中,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路线、政策和方法: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等。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是阶级关系发生剧烈变动,被压迫的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

12、身,成为农村的主人。二是广大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分得土地后,生产积极性极为高涨,有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三是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和废除苛捐杂税,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四是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经济上得到翻身,感受到共产党和红军是为他们谋利益的,革命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积极从事各项工作、参加红军和支援前线。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使得农民迅速地分清共产党和国民党及其两种政权的优劣,极大地调动起他们支援革命战争、保卫和建设革命根据地的积极性。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得以坚持和发展,主要的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并在革命根据地内深人地开展了土地革命。2.在浴血奋战中夺取抗

13、日战争胜利。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先后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回答了决定抗日战争成败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比如,积极倡导建立并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御外侮。从鸦片战争开始,几代中华优秀儿女前仆后继抗击外敌入侵,但始终摆脱不了屡战屡败的命运。国力、军力落后固然是客观事实,但要害的问题还在于中国的“ 一盘散沙” ,始终不能集全民之力举国御侮。正如毛泽东所说:“ 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5-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

14、无组织状态。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具政治组织力的先进政党,率先提出武装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继续不懈努力,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实现了近代以来不曾有过的全民族共同抗敌的崭新局面。再比如,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表率作用,以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必胜信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长期、艰苦、复杂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号召、带领和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战视为崇高的使命,并且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先锋和模范作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作为敌后抗战的大本营和指导中心

15、,是广大进步人士和革命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建立了历史功勋。在抗日的各条战线上,共产党人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凝聚力,成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进抗日民主运动和完成各项任务的模范。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不朽的民族之魂,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并强有力地感染和激励着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斗志,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在八年全国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共 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 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 52.7万余人,收复国土面积

16、 104.8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 1.255亿。敌后解放区军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区平民伤亡 890余万人,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共伤亡 58万余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3.打赢解放战争,解放全中国。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条道路、两种命运的抉择。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坚持独裁,要把中国引向黑暗。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要把中国引向光明。当时,国民党政府依赖美国援助,拒绝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向各个解放区大举进攻。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在各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持下,在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

17、各阶层人民斗争的有力配合下,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合作下,领导人民解放军奋起进行解放战争,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彻底消灭国民党军队,推翻国民党反对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站起来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那时的中国政党林立,先后存在过二三百个政,绝大多数政党早已烟消云散,甚至有些政党在历史上都没有留下痕迹,可以-6-忽略不计。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人数很少,只有 50多个人,手无寸铁,但仅仅用了 28年就战胜了各种对手,特别是战胜了统治中国 20多年的中国国民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怎么发生的?

18、简单地讲,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长期依靠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以共产党人的模范行动,争取到了中国人民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二 、 确 立 基 本 制 度 , 推 进 社 会 主 义 建 设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有步骤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经过 3年经济恢复工作之后,1 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

19、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个“ 一化三改” 的总路线,其实质和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而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就必须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按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从 1953年起,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的同时,我国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任务是: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全民所有制,把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就是农业的合作化。1 953年,中共中央先后作出两个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规定了我国农业社会主

20、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农村的合作化,就是在这两个决议的指导下开始的。到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3个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 96.39%。中国农村在发展稳定的气氛中完成了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在推进农业合作化的同时,从 1953年 11月开始至 1956年底,党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的方针,以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形式,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对手工业逐步实行社会主义-7-改造, 全国 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 1954年至 19

21、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通过公私合营等多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企业,同时将所有制的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 和平赎买” 政策,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民族工商业者中的绝大多数人公开表示接受这样的方案,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推动各项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年已经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八大正是依据这一

22、形势,宣布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并且据此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判断,对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作出明确规定。尽管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但是,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确是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事实已经表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由于在理论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很大局限,在制度建设上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很不健全等诸多原因,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经历了初步胜利和曲

23、折的双重变奏。自 1957年开始的 20年间不断遭受曲折和挫折,特别是“ 大跃进” 运动和“ 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失误,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造成严重伤害。但是,中国共产党毕竟是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负责任的政党,既努力纠正“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又一举粉碎“ 四人帮”结束了“ 文化大革命” ,为改革开放作了诸多方面的重要准备。这 29年尽管走了一段弯路,但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这个时期,其成就是主要的、基本的;无论是取得的成功还是经历的挫折,也无论是正面的经验还是负面的教训,都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三 、 进 行 改 革 开 放 ,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24、 特 色 社 会 主 义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8-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 30多年,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辟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神州大地发生历史性巨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

25、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征程上阔步前进。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

26、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以农村改革为起点,势如破竹,迅猛发展。1 978年 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生产队的 18户农民举行秘密会议,做出大胆决定“包产到户” 。为此,他们用中国最传统的方式起草一个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果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每个人在“ 契约” 上摁下自己的手印。这一尝试,使小岗村成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解决

27、了中国 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贡献。邓小平多次讲过,农村改革不是我的发明创造,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发明创造,我的作用只是把人民群众的发明创造总结出来、推广开来。2 016年 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调查研究。他详细了解当年小岗村 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 、签订“ 大包干” 契约的情况后,感慨道:“ 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他强-9-调,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建立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习仲勋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初期,遇到一个突出问题 “逃

28、港风” 。一些经济落后地方的青壮年农民成群结队跑到香港打工。习仲勋到“ 逃港风” 严重的村庄调查研究后发现,那些地方的农民群众生活确实非常困难。他认为,必须把这些地方单独划出来,采取特殊政策,把经济搞上去,迅速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逃港风” 问题。习仲勋和广东省委的同志深入研究,大家一致决定,向中央建议,划出一些地方,实行特殊政策。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大力支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积极支持,广东省委大力推动,经济特区应运而生。经济特区建立初期,各种议论纷纷攘攘。1 984年邓小平亲自到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深人企业、码头、农村、渔村实地考察。得出结论,实践证明我们设立经济

29、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他回北京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共中央决定,继续开放沿海 14个城市,实行沿海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开放,使经济特区和沿海、沿江、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更快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使中国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一个面向现

30、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使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又一次思想大解放。这样,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体制机制,在实现了从“ 两个凡是” 到实事求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改革开放的三大转变之后,又开始实现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些转变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朝着持续、平稳和快速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对这个重大判断,结合 30多年来我国改革发展历程可以看得

31、更清楚。2 0世纪 70年代末,十年内乱后的中国,经济濒于崩溃,人民温饱都成问题。面对这样-10-的严峻形势,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振聋发聩啊!”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过去 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

32、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

33、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