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邢李火原曾经交到女儿: “想要的东西,一定要自己争取。 ”正如他,靠着自己的一双手打拼出今天的一片天。1第四章 精神动力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动力和价值观,精神动力解决为什么而战的问题,价值观解决如何战才好的问题,而精神动力是首要的。企业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企业才存在了几百年,而其它形态的组织存在了几千年,如国家、军队、教会、医院、学校等等,在其他的组织中,精神力量的作用已经被证明了是巨大的,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2案例五: 孙子兵法 之 “道 ”与 战争 之 “精神力量 ” 孙子兵法 开篇就说: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是 “ 道 ”,何谓道? “ 道者,令民
2、与上同一也,固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 道,是上下共同认定的东西,为了它可以置生死于不顾。这让我们想起了裴多菲的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也可让我们想起了一系列革命先烈,他们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中国共产党是有强烈组织文化的政党,它的 “ 道 ” 感召了一代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国民党有一位中将,退役后花了 10年时间研究国民党为什么败给共产党,并为此修博士学位,以此为博士论文,其结论是:国民党的精神力量输给了共产党。3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能够在物质力量、技术装备悬殊的朝鲜战争中打败美军?也是精神力量的作用。并不是只有弱小
3、的一方依靠精神力量来鼓舞自己,美国海军陆站队的第十九任司令官葛雷将军写了一本军事战略教科书 战争 ,他写道: “精神力量对战争本质和最后结果的影响却超过了有形力量。我们并不贬低有形力量的重要性,因为在战争中有形力量可以给精神力量带来重大的影响。例如我军以火力攻击敌军所造成的最大冲击通常并非实际摧毁了敌军多少有形设施,而是其有形设施遭到摧毁后导致的精神力量的丧失。 ”文章中多次强调不要过分依赖科技和物质力量,强调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4我在余秋雨的 出走十五年 一书中读到一篇震动人心的文章,说的是他在新加坡去看了一处偏僻的、纳骨数万的日军墓地,其中有一个大墓是日军战俘为日本投降后脑溢血而死在新加坡
4、的日军元帅氏内寿一修的,这些战俘白天在英军的监视下做苦工,晚上密谋为元帅修墓,最后想方设法从马来西亚一处当年日军与英澳联军激战的山上采来巨石为自己的元帅修建成了这座墓。余秋雨写到: “ 这一切,竟然都是一个战败国的俘虏们偷偷做成的,实在让人吃惊。我想,如果有哪位电影大师拍一部影片,表现这一全过程一定会扣人心悬的。山道上,耶林下,低声的呼号,受过伤的肩膀,勒入肌肉的麻绳,摇晃的脚步,警觉的耳朵,尤其是月光下那一双双不肯服输的眼睛” 5 设身置地想一想,这样一批战俘回国后,如果用这种精神办企业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力和什么样的效果?这当然只是一种假设,企业家未必与战俘挂上钩,但这种民族精神是否令人感到动
5、容?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没有地位,因此,在企业家中涌现了一批以企业报国为精神动力的人,如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等等。正是这一代人,在这样的精神动力感召之下,成就了一批日本的大企业,奠定了日本经济的基础,实现了日本 “ 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 ” 的理想。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二十多年了,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 我们看到了海尔的冰箱做到了世界第一,海尔打出 “ 海尔,中国造 ”的响亮口号,为改变中国制造等于低值廉价品的形象6而努力。我们看到了张瑞敏在世界各个讲台上代表中国企业发出的声音,我们看到柳传志成为美国 财富 杂志的封面人物,我们看到李东生正在精心搭建其世界
6、级企业的结构。我们企业的历史还很短,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会有世界级的大企业产生。中华儿女并不乏志士仁人,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可能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有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但没有伟大的企业家。把企业办好,为中华民族争气已经成为了这代企业家的精神动力。没有张瑞敏也会有王瑞敏,没有柳传志也会有杨传志。没有李东生也会有吕东升。并不是只有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才算精神动力,也不是说精神就没有一点物质的7成分。人的动机都是复杂的,物质中有精神、精神中有物质;利己中有利他,利他中有利己。假设你下岗了,做了个体户,除了为自己解决温饱问题之外,还有自
7、强自立的精神,还有不愿意到政府登记失业给政府增加负担的想法,你就是个有精神动力的人。前年,我的一位在某省担任一个国有银行行长的朋友跟我说起一件事:有一天他路过某处,看到他行里的一位处长在街边卖大葱,他困惑的问这为位处长,说行里给的待遇还不至于如此吧?这为处长说:行长,我只是想试试看如果有一天失业了,我有没有勇气在街边自食其力。这个故事当时和现在一直深深的感动着我,有时想起觉得眼睛发酸,但内心却充满了力量。8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的民营企业家(我选择民营企业家为样本群是因为民营企业家才是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企业家)不论在创业初还是在企业发展后,都同时兼有物资动力和精神动力,创业初的物质动力大于精神
8、动力,企业发展后的精神动力大于物质动力。精神动力的强度与年龄、企业生存年限、企业规模成正比。女性在创业初的物质动力大于男性,但在企业发展后的精神动力大于男性,精神动力提升比率大于男性。在创业初期,精神动力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但在企业发展后,低学历者的精神动力提升比率大大提升,反而大于中高学历者。9 在对广东、浙江、重庆、西安等地一些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访谈和实地调查之后,也证明成功企业家的精神动力都非常强烈。通过因子分析,企业家的精神动力因子主要有自我实现、兴趣满足、权利体现、社会责任、助人为乐、独立精神、社会认可等七个方面。随着企业的发展,精神动力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有些企业家认识到自己有精神动力,甚至知道这种动力是什么,来源于什么;有些企业家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精神追求,但它实际上也可能存在,就像有人活着但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有人活着知道为什么而活,哲学上把它区分为自在的人和自为的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