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实施与研究 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笑*** 文档编号:1120312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实施与研究   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实施与研究   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实施与研究   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实施与研究   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实施与研究   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立足学科融合,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实施与研究结题报告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

2、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实践 综合运用 学科知识融合课题名称: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实施与研究课题负责人:2013 年 4 月,我们的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实施与研究接受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的立项批复,对该课题进行了研究,现就该课题立项以来所进行的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力求在总结、反思中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完满完成结题工作。一、课题的提出:2001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指出“从小学

3、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密切联系: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他各种课程为基础,各类学科取向的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和理性准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科领域的知识也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为学科知识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而且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获得的知识以及问

4、题解决的基本能力又促进学科课程的学习,有助于知识的融合;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中,各门学科课程都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通过生活来学习。各学科都设计了实践性“学习领域”或者“学习单元” ,如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数学则注重引导学生“学生活的数学” ,美术学科则设计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学科的综合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已成为现今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实践活动

5、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但是,如从单一的某一学科课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因此,我们尝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之间寻找平衡点,站在学校层面,尝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进行内容、方法、资源、培训等方面的融合。从狭义上讲,课程融合就是将两种学科、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要按学生的心理需求、兴趣、好奇心等来编制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学生个性发展。 它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这种要求并非面向知识,而是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为此,实施综

6、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课程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两大亮点,也是中小学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的两大难点问题。它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由于国家没有编教材,也没有发课程标准,只有指导纲要,这就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能由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利用当地的社区资源进行自主开发。如今虽然各式各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或者称活动手册、实施指南)纷纷出台,但由于课程自身的特点,既要兼顾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因地制宜,更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只能借鉴各种教材的组织方式、策略,开发出体现地域特色、结合学校传统和优势,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课题目的、意义:1、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其他学科课程融合的研究,是新课

7、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时代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人们不但具备大量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时要有“会认知、会做事、会共处、会生存”等基本素质。正是基于这样的意义,我们确定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融合的研究个课题。2、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其他学科课程融合的研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必然要求。新课程强调“人”的发展,实理课程功能向生活回归,这样使学校教育中必修的一些课程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不在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改变封闭的办学、单一的课程结构,密切课程与社会、生活、时代的联系,尤其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融合,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

8、性学习中学会生活。这就使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其他学科的融合有了核心地带。3、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其他学科课程融合的研究,有利于学生、老师、学校的发展。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完善了课程体系,既贴近、适应、满足学生的学心需要,便学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又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个性,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诣进发展。再次,从教师层面上来讲,课程的融合,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自我表现、创造展示的无限空间,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这样的融合是“双赢”的,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科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9、提升科研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知识的融合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展示个性特长,促进和谐发展。4、从学校层面上来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开发权力的下放,使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国家课程,成为地方、学校、学生和教师参与开发和选题的课程,所以这门课程应该是千姿百态、精彩纷呈的。学校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思想和风格,构建出反映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走出学校独具特色的路子来。另外,这样的融合也有利于解决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材载体问题、时空局限性问题、师资队伍配备等问题,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三

10、、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一)理论研究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特点研究。2、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系研究。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各学科课程中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切入点的研究。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活动专题与课程融合的相关研究。5、素质教育(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研究。(二)实践探索与研究:1、教师融合能力的培养研究。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语文学科融合的途径、方法研究。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数学学科融合的途径、方法研究。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科学学科融合的途径、方法研究。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音、体、美学科融合的途径、方法研究。6、综合实践活动

11、课程与品德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与融合的途径、方法研究。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途径、方法研究。8、课程融合的监控、评价、保障机制研究。(三)预计突破哪些难题 综合实践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所以要想实现程目标,我们在课程的融合研究中,就要突破以下难题:1、 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融合中资源的挖掘,既“做什么”的问题;2、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其他学课程融合有哪些优化的途径、方法,既“怎么做”的问题;3、提高相关任课教师的意识和素质,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好的关键。

12、教师是课程的融合者和具体实施者,如何提高教师对课程的关注意识、知识结构、组织交流协调能力,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本课题研究解决的重中之重;4、通过课程融合后的每一个教育主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是本课题需解决的问题。综合实践的选题,最为关键的是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在课程的融合上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基于学生的兴趣、需要、直接体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让活动的内容贴近学生真实世界,让他们回归自己的生活世界,这样,学生才会在活动中倾注全部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努力地去做,经历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5、构建一套合理的、多元的、全面的课程融合的监控、保障机制和

13、评价体系、保证课程顺利、有效的实施。四、研究的目标与思路1、有关概念界定:“学科”课程是使儿童以人类文化遗产为线索展开对话,培养他们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需的能力,进而谋求人的整体发展的教育内容。 “学科教学”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

14、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其操作意义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评价应用到学科教学之中,另一方面,通过学科教学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建设,使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整体化产生聚集效应,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促使学生健康地发展。2、研究目标探索出一套切合本校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融合的途径与策略。通过研究,促使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得到发展,凸现个性,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激发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对现有课程资源的开发、融合、运用能力,提高教师对学生正确评价和有效引导的能力。促使学校新课程的探索再上一台阶

15、,全面提升我校的办学内涵。3、研究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广泛阅读和吸收新课程理论, “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在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特色与学生的特点,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切入点。实践性原则。本着在研究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的思想,进行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探索一套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策略。主体性原则。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在“综合实践活动” 、 “学科教学”中都必须充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索中求发展。 五、研究内容科学发展整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不同学科的原理或认识方法可以相互渗透运用,而新的技术思想往往产生在几门学科

16、的结合点上。这种发展的新趋势对课程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校外生活及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爱思考、勤动手、会创造”为主线索构建知识模块,使学生参与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我们把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系,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内容丰富的活动。1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目标融合的研究。学科教学的目标侧重于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目标,例

17、如语文学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数学学科致力于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单纯从知识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着力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各项基本素质,其旨在使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联络社会生活实际,通过亲自体验,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 “做个适应 21 世纪发展的社会人”是本课程的终极目标,本课程将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归宿。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探索如何把学科教学目标与综合实践活动目标融合起来,以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体系。2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内容融合的研究。学科教学把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

18、作为其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小学语文学科有这样一些学习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数学学科有这样一些学习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了两门或两门以上几方面学科,强调了内容与社会发展、社会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把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现代生活教育、当代科技教育等内容融为一体,将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通过研究,从儿童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把学科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恰当地融合和互补,在学科、儿童、社会三者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3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

19、教学方式途径融合的研究。分科联合。实现学科之间的联合,优势极为明显,它促使学生养成了科学的思维习惯,破除了思维的惰性和定势,有助于向学生提供完整的世界图景;有助于减少课程门类,减轻学生负担;有助于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有助于学生学习及个性发展。教材重组和延伸。科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教师要深入了解整个教材体系,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到课程的生长点,对某些教材进行重组,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重视知识的建构。我们现在所用的各科教材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还有大量的知识需在课外得到补充,因此,我们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延伸学科知

20、识,使之与学科课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开发全新的课程板块和课程单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作出如下阐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实践运用的能力。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分两大板块进行:专门的思维训练。分低、中、高三个年级阶段进行。低年级侧重于科技小故事,小知识;中年级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科联合,如与语文智力训练、数学智力训练相结合。通过语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是运用思维训练技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敏感性、灵活性、变通性、周密性、独特性等;高年级侧重于会介绍最新科技成果,能初步了解世

21、界科技动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创造性活动。A、实践活动。包括小制作(与手工、劳动、自然、科学制作相融合) 、小种植、小饲养等。B、竞赛活动。通过撰写科技创新方案,进行发明创造等一系列竞赛活动,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除上述内容外,我校还不断优化学校文化环境,使隐蔽课程与外显课程协调进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4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资源融合的研究。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学科教学强调学科本位,因此,教材是学科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班级课堂是学科教学最重要的条件课程资源。学科教学偏重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学习方式和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科课堂

22、教学上。综合实践活动则强调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探究活动,注重探究的过程和享受由探究所引起的成功的快乐。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由广泛的社会实践性资源和丰富的主题活动资源等。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全面,学习的情感兴趣更加强烈。知识的拓展,为学生更广泛地进行探索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使探究活动不断地科学化。把学科资源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进行融合,就是要努力创设一些条件性资源,硬件设施、软件资料、或是活动的基地,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能够以教材为引子,进行辐射性的探究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的相互作用中提高学生,发展学生。六、课题研究的举措:

23、1、理论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门全新课程,它承载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以学生为本”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等等,我们都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纲要中找到。因此,我们可以说,衡量一所学校新课改实施的好坏,只要看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课题立项通知下来后,我们就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了宣传活动,结合学校的教科大会,举办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讲座,唤醒教师的“综合实践”意识,走出学科本位主义的束缚,让我们的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促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2、深入研讨。为了把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校级公开课中要有“综合实践”意识,要把

24、学科内容的学习放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实现学生的有意义、深度学习。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相应都有“综合性学习”要求,因此我们也建议教师在每学期,至少要设计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学有所用,在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理解,把知识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能力。3、领导重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校长张智勇亲自挂帅,带领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活动,为了使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得到有效实施,学校还专门请区教研室综合组负责人孟春恩科长多次对我校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和指导。4、资金投入:为了保障课题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从公用经费中拨出专项资金购买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物品;积极组织教师

25、参加各级各类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培训活动,报销一切培训费用;对在课题研究中取得成绩或做出重要贡献的教师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5、积极实践。为了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还坚持领导蹲点制度。加强对有关部门教师的监督、管理、指导和帮助。我们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社会效果。七、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法: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教师、家长在当前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的情况、认识、态度、意愿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以获得第一手资料,为研究的展开提供科学、真实的依据。2、文献研究法:深入钻研新课程理论,积极寻找针对性的理论依据,明确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思路

26、,制订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3、行动研究法:认真按照制订的实施方案、研究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研究、反思、调整,再研究,再调整,以实现研究目标,取得明显效果。八、课题研究步骤: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完成,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 实验启动阶段(2013 年 3 月-2013 年 4 月)(1) 、申报课题立项,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确定实验老师与班级。(2)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与实验教师一起共同商定实施意见,制定我校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实施与研究 。(3)召开课题组会议,讨论研究制定详细的研究实施方案,并进行开题论证。(4)在

27、课题组的总体设计下,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制定研究制度,鼓励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方案确立某一方面相应的子课题。2、实验探索阶段(2013 年 4 月2013 年 5 月): (1) 、广泛开展与本课题相关的调查活动,充分了解教师、学生对当前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的情况、认识、态度、意愿等方面的认识现状,为研究的展开提供科学、真实的依据。(2) 、组织学习与本课程和课题相关的理论,为课题实施作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并讨论各块研究内容,制定具体的行动策略。(3) 、成立体育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利用初步构建的校园网络文化,建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场地。 3、课题深化实验阶段(2013 年 6 月2015 年 5 月)(1) 、让各实验教师按商定的实施方法在实验班级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2) 、定期把实验情况向学校课题组汇报,定期交流教研体会及成果,并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