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精进的本体是什么?违品是什么?答:1)本体:精进:指喜爱 善法的欢喜心。心 态是一种欢喜心, 对境是善法。2)违品:懒惰:大乘阿毗达磨 中云:“懒惰属于愚痴,是障碍善法的一种心法。”2、如何从正行对治自轻凌懒惰?答:自轻凌懒惰:指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什么能力也没有,什么法也修不成,因此而自暴自弃,甘于堕落。颂云:“勿怯积 助缘,策励令自主”这两句包括了“断除自 轻凌懒惰” 的加行、正行和后行。加行是“勿怯积助缘”, “策励”是正行, “令自主” 是后行。因此正行就是通过策励的方式,来断除自轻凌懒惰。所 谓“策励” ,是指通过正知正念的方式, 护持自相续,策励我们修持殊胜的菩萨道。有的时
2、候,我们觉得心很散乱,没办法安住于正知正念,像这样就没办法适应修行。如果能够保持正知正念,对于身语意的观察,对 于善法的安住,都是可以做得到的。在修正法的过程中,随时观察自己的三门,观察自己的念头是不是安住在善法上非常重要。3、懒惰有哪三种?解释各自的含义,如何断除?答:1)同恶懒惰:也叫推延 懒惰,即把当下 应做的事往后推延,以为今后还有时间,于是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后日,它是一种得过且过的做法。2)耽著恶事懒惰:指贪执散乱于无意 义的世俗劣事, 围绕这些来虚度人生,而把修行善法搁置不顾。3)自轻凌懒惰:指自己轻视 自己,认为自己什么能力也没有,什么法也修不成,因此而自暴自弃,甘于堕落。断除:
3、1)思维今生无常:我们自身已陷入烦恼的网罟中,被贪嗔痴慢嫉及八万四千烦恼控制束缚,由此定会困入生老死病的轮回监狱中,一步步地迈向死神之口。而且死神在不断地夺走我们同类的生命,无有一人能免,只是时间上有先后差别,就像屠宰场里天天有牛被杀, 这种情况我们已现量见到,但若仍懈怠 懒惰,不知自己的处境,那是非常愚痴的。所以珍惜时间,精进行持对来世有利的善法,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意义的琐事上面。2)思维后世痛苦三方面进行思维:21)临死时所受的畏惧,犹如挣扎待宰的活鱼,那宿罪引来地狱众苦,其 难忍的怖畏痛苦更就不用说了。2)好比为沸水烫着的时候,细皮嫩肉的婴儿一定会疼痛至极,那么已造下热地狱之罪者,
4、为何还敢如此逍遥度日呢?3)不肯精进修习却希冀得到安乐成就;娇弱不能忍苦,造罪却频繁不休;明知老死将至,仍如天人一样放逸度日,这种人后世一定会饱受痛苦的折磨。4、请以教证与理证详细分析众生均能成佛。答:教证: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都具足如来藏。宝性论云:“ 佛身能现故,真如无别故,具种故众生,恒具如来藏。 ”如来藏周遍于一切众生,对此麦彭仁波切在如来藏狮吼论中作过详细解释。意思是说,一切众生具如来藏有三个理由:一是具缚凡夫的相续中能现前圆满佛身功德;二是众生与真如的本性无别一味;三是众生具有成佛的种性。依靠强有力的这三大理由,便可推知:一切众生都能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2)理证:一般而言,佛性有两
5、种,一是自性住佛性,一是修增长佛性(也叫实修生佛性)。自性住佛性是指心的本性,这样的佛性,每个众生都有。有些人没有闻思过大乘教言,一听说众生都是佛,就马上反驳道:“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有烦恼无明?”其实, “众生是佛” 是从自性住佛性来 说的,若从修增 长佛性来讲,众生并不是佛。因为修增长佛性是指通过智慧遣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现前正等觉的果位,这个时候才叫佛陀。楞严经、 楞伽经、 华严经及龙猛菩萨的赞颂偈、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弥勒菩萨的宝性论等中,对众生均能成佛此道理皆有详细阐述。 宝性论也以九种意义、九种比喻解释得很清楚,为什么众生是佛、为什么佛还在无明中。假如学了如来藏经等第三转法轮的教义,
6、这些怀疑自然会遣荡无余。5、颂词解释:佛身能现故,真如无别故,具种故众生,恒具如来藏。答:一切众生具如来藏有三个理由:一是具缚凡夫的相续中能现前圆满佛身功德;二是众生与真如的本性无别一味;三是众生具有成佛的种性。依靠强有力的这三大理由,便可推知: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藏,都能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第99课6、有些人说:“虽然精进能成佛道,但此过程中必须修持施舍头目手足等苦行。3我肯定受不了,所以不敢精进修持。 ”请以理破斥,并说明你的理由。答:不合理,这是因为愚昧无知、不能分辨利害轻重而生的错误想法。一方面,痛苦并无实际存在的本质,只是凡夫的一种错觉,因 为执著我与我所,从而导致虚妄的身体受伤害之
7、苦受,如果断除愚痴分别念,即使将身体一块块割截,也不会有什么痛苦。另一方面,这种苦与轮回苦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尤其堕落地狱的痛苦是无法描述的,如果害怕修行之苦,则永远不能从中解脱。所以,为消尽轮回中的无边痛苦,现在应当忍受修行中的些微苦行。7、为什么说轮回之苦远远胜过精进修行的痛苦?请以教证、理证、比喻进行分析。答:1)教证:五世达赖喇嘛 说:“三界三苦所禁锢, 轮回本性苦无边。 ”本论云:“无量俱胝劫,千番受割截,刺烧复分解,今犹未 证觉 。”2)理证:大乘修行之苦从时间 上看,只是 这一辈子或者乃至菩提果之间受苦,并不是生生世世、永永远远。从痛苦的 轻重来讲 ,可以说微不足道,根本无法与地
8、狱饿鬼的痛苦相比。从意义上说, 为求菩提而忍受的苦行,无论对众生还是自己的了脱生死都有相当大的利益。方方面面进行比较,修行之苦与轮回痛苦有天壤之别。3)比喻:就像病人为了除去腹腔内的 肿瘤,而暂时忍受切割手术的痛苦;医师治病时,以一些有轻微痛苦的疗法,来 疗除病患疴疾的大苦。8、颂词解释: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为众处生死,菩萨岂疲厌?答:行持六度万行的福德力,将会感召菩萨的身体舒适;已通达诸法无有自性的智慧力,更使菩萨内心安乐。那么 为了一切众生处于生死轮回中,慈悲 为怀的菩萨怎么会有疲厌痛苦呢?让身体安乐的因是福德,让心安乐的因就是智巧,即善巧的智慧、空性的智慧等等。身体和心都是处 在非常
9、安乐的状态,是 纯乐无苦的。在 这种身心皆乐的状态下,菩萨再再地转 生轮回当中利益众生,是不可能疲厌的。此颂词通过理证分析菩萨利益众生身心皆安乐,因此不会疲厌。为的是勉励后学初发心菩萨克服自轻凌懒惰。第100课9、如何身体力行断除自轻凌懒惰?4答:首先以蔬菜、破衣等无足轻重的财物施舍给他人,减少对自我的执著之后,再尝试做较大的布施。噶当派的教言中说,如果吝 啬心特别强,可以 训练把左手的东西送给右手,右手的东西送给左手,将另一只手观想为他人,就 这样互相布施,直到自己的舍心生起。通过再三串习,熟练到了一定的时候,我 执和我所执逐渐消失, 证悟一切万法皆是空性,依靠无我的智慧,现前黄金与粪便等同
10、、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此时别人用檀香供养你或者用斧头来砍你,二者没有任何差别,也不会 对其产生贪心或者嗔心。一旦达到这种境界, 对自己的身体能像卑微的蔬菜一样看待,无有耽著之心,舍施身肉又有什么困难呢?10、众生感受身心苦害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说菩萨不但没有痛苦,反而有快乐?答:众生内心的痛苦,是由于无明邪见造成;身体受到的损害,是自己前世杀生、偷盗等罪业导致的。作为菩萨,1)身体痛苦之因罪业是没有的。因 为发 了大乘菩提心之后,多生累劫中行持十善,以各种方便方法来断除罪业,罪业断了以后, 绝对不会产生身体的痛苦。2)菩萨也没有心的痛苦。因为他具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将我和我所全部 观空,了达一
11、切诸法为空性,在这样的境界中,哪里会有心的痛苦呢?3)菩萨反而有快乐:因为行持六度万行的福德力,将会感召菩萨的身体舒适;已通达诸法无有自性的智慧力,更使菩萨内心安乐。 为了一切众生处于生死轮回中,慈悲 为怀的菩萨怎么会有疲厌痛苦呢?正如华严经所言:“ 犹如 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弥勒菩萨也说:“即使处于轮回中,菩萨也绝对不会有丝毫痛苦。 ”上师在教言中也说:“末法时代纵然浊浪滔天,获得法乐的瑜伽士的内心也极其快乐。 ”菩萨逍遥自在地来去,任运自成地利益众生,一点阻碍痛苦都没有,唯有的是内心的大乐!11、懒惰有哪三种?如何断除?答:同3.12、具体解释同恶懒惰的因是什么。答:同恶懒惰的
12、因有三种,具体如下:51)贪图懒乐味:有些人对行持善法一点 兴趣都没有,平 时不愿意念咒,也不愿意闻思,只想躺在床上好好休息,贪图舒适快乐的感受。2)习卧嗜睡眠:喜欢躺卧床席,爱好睡懒觉。假如身体姿势不端正,要么靠着、要么躺着,气脉会不通畅,进而引起身心昏沉,这样之后,懒惰自然而然会生起。3)不厌轮回苦:对轮回没有 厌离心,对轮回的苦好像没有感觉,所以天天睡得特别香。有了这三种因,便会屡屡生起把善法往后推的懈怠。第101课13、精进利益众生的助缘有哪六种?答:1)信解力:指对利益众生的大乘佛法具有 强烈的希求心。 2)坚毅力: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行持。 3)欢喜力:对大乘佛法有不共的
13、欢喜心。4)放舍力:在行持佛法的过程中,有时候身心疲倦或者身体生病,那就应该放松一下、休息一会儿,或者出去看看病。5 )实行力:通过正知正念来取舍,然后在实际行动中去行持。6)控制力:依靠自己的智慧进行分析,令身心获得调柔自在。第102课14、若对佛法没有希求心,会导致什么过失?答:过失:1)会导致灭除过 失方面不精进,从而失坏自己曾在 诸佛菩萨上师前立下的“要净除自他无量罪过”之誓言。2)自己曾发誓“成就自他解脱的众多功德 ”,修成一个功德也需要一大劫时间,现 在却毫无意义地虚耗人生,真是非常不应理。理由:自己虽已发了菩提心,但未曾对诸佛作过广大供养;没有以广大喜乐施予众生;不曾遵行如来的教
14、法;不曾以财物受用满足贫穷者的心愿;未曾消除畏惧者心中的恐惧;也不曾使痛苦者获得安乐,今生只是令母亲饱受怀胎之苦。这些都是对佛法没有希求心所导致的。第103课15、颂词解释:佛说一切善,根本为信解,信解本则为,恒思业因果。答:“佛”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 “说”为宣说;“一切善”包括布施、持戒、安忍等六度万行,或者说胜义谛和世俗谛中一切善根;“根本 为信解”即一切世出世间的善法根本就是信解意乐。 慧海请问经云:“诸善之本即信解。 ”文殊刹土庄严经亦云:“诸 法由缘生,住于意乐上。 ”6信解(或意乐),就是需要“恒”,恒常, “思”思维观修, “业因果”,即业因果不虚,观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
15、规律。总之,我们要懂得修持世出世间一切善的根本就是深信因果,思维业果不虚的道理。16、一切善法的根本是什么?它是由什么而产生的?答:1)一切善法的根本,就是对善法的信解希求。而产生它的根本,是经常思维因果报应的道理。2)慧海请问经云:“诸善之本即信解。 ”如果没有希求心,则从根本上失去了修善法的内在主动力,没有内在推动力,那我 们 不可能精进修行佛法,求证菩提。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是丝毫不虚的,这一点并不是佛陀所说的教条,而是在轮回中真实 存在的。若 对此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相续中一定会产生对佛法的信心、对解脱的信解心。倘若没有这 种信解心,再怎么皈依学佛,也都是表面上的。第10
16、4课17、什么叫善恶业的特殊之果?答:善业、恶业的特殊之果,分别指转生到清净刹土、地狱中去。1 善业特殊之果1)生处殊胜:我们降生在人世间,要受很多痛苦,在住胎时,母胎臭 恶狭窄,母亲不当的饮食会导致胎儿感受各种剧痛。而往生到清净刹土以后,全部是在莲花中化生,对自己及父母无害,不需要像胎生那 样漫长,而且清 净的莲花胎藏无有任何垢染,周围的一切妙香芬芳、悦意清凉。2)饮食殊胜:降生之后的饮食,也不像世间这样食用有漏的食物,要通过消化吸收来维持生命,而是以 诸佛菩萨的大乘妙法甘露为食,使自己的身心得以润滋圆满,丝毫没有饮食缺乏或营养不足的痛苦。3)身体殊胜:我们身体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而转生到净刹
17、之后,十方诸佛菩萨心间发出光芒,清净无垢的莲花自然开启,托生出花蕊上的身体庄严相好,所有的身肢刹那间全部圆满。4)生后殊胜:我们出生后,学知识要通过老师的教导,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常伴有诸多痛苦与烦恼。而清净刹土中的佛子,以自己的发愿力和诸佛菩萨的7智慧加持力,恒常在如来面前闻受深广法门,身心法喜充满,随 时可示现无量化身而利益无数众生。二、罪业的特殊之果:有些众生造了五无间罪、毁谤佛法等极其严重的上品罪业,以此弥天大罪所感,死后现前地狱的境相( 虽然地狱是自心之显现,但在业力深重的众生面前真实存在):阎罗狱卒面目狰狞、身形恐怖,手持燃 烧的兵器,将它 们的皮肤一一剥开,令其感受无量痛苦。然后
18、用炽热烈火所熔化的沸腾铜汁, 浇灌在体无完肤的身上,又再度用燃烧的矛剑刺入、砍割,使它 们肉碎百瓣,纷纷坠落在炽燃的铁地上。第105课18、请区分自信和傲慢的差别。答:所谓的自信,是指在行持善法时,具有 坚不可摧的毅力和勇敢,充分相信自己能圆满完成善法,不为任何困难所阻。傲慢是五种根本烦恼之一,它 实际上是烦恼的显现。自信是对治烦恼的,是暂时究竟快乐的来源,能 带来暂时究竟的成就和解脱;傲慢是增长烦恼的,是一切苦恼痛苦的源泉,只能增长三界轮回的痛苦。殊胜的自信能制服被烦恼所转的我慢。19、我们应该生起哪三种自信?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1)善业自信:为了利益众生,对行持善法充满自信。2)断惑自
19、信:也叫灭惑自信,为了利益众生, 对灭除自他一切 烦恼充满自信。3)能力自信:行持善法和断除烦恼时,自己有 强大的心力,坚信必定会断尽烦恼、圆满行善。这三种自信,本体上没有区别,只是反体不同而已。第106课20、颂词解释:以慢而堕落,此惑非胜慢,自信不随惑,此信制惑慢。答:众生往往被以具有功德等而自居的傲慢摧毁自己使人堕落, “此惑非胜慢”这种傲慢是染污性的,而不是殊胜的自信。具有殊胜自信心并非如此,真正的自信不随烦恼敌人所转,殊胜的自信能够制服那些被烦恼敌所转的傲慢。821、以理证比喻说明应具足自信。答:当乌鸦遇到死蛇时,会表现得像大鹏遇到龙王一样勇敢;同样,信心特别怯懦的人,轻微的违缘也会
20、带来致命的侵害。乌鸦本来是一种没有多大胆量的鸟,它平时看到毒蛇时,不要说吃掉它,就 连接近也不敢。但是看见死蛇时,它就会 变得勇不可挡,口中发出“哇啊、哇啊” 的怪叫,鼓动双翅猛扑过去,把死蛇拽来拽去,然后 统统 吃光。它这时的表现,如同大鹏见到龙王一样。大家都知道,大鹏是龙王的天敌,一旦大 鹏现前时,再厉害、再凶猛的龙王也会浑身发抖、战栗不已,世 间上的龙病依靠修“ 大鹏法”就能痊愈。所以大鹏一出现的时候,龙王会全部消失, 乌鸦 在遇到死蛇时,也会这样神气十足、极其勇猛。同样,学习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有些人的自信心极 为强大,不要 说遇到微小的挫折,就算在天大的违缘面前也不容易倒下,魔王波旬和
21、其他妖怪鬼神都无法侵害他,任何人与非人也对他无计可施。相反,有些人的自私心特 别强,利他心相当微薄,尤其是对治烦恼时, 软弱无力如同死蛇,像乌鸦一样小小的烦恼,也能给他带来严重的侵害。22、傲慢与自信有什么差别?傲慢会导致哪些过患?(同18题)答:所谓的自信,是指在行持善法时,具有 坚不可摧的毅力和勇敢,充分相信自己能圆满完成善法,不为任何困难所阻。傲慢是五种根本烦恼之一,它 实际上是烦恼的显现。自信是对治烦恼的,是暂时究竟快乐的来源,能 带来暂时究竟的成就和解脱;傲慢是增长烦恼的,是一切苦恼痛苦的源泉,只能增 长三界轮回的痛苦。殊 胜的自信能制服被烦恼所转的我慢。过患:由于傲慢属于六根本烦恼
22、,故能令人堕入恶趣,即便转生为人,因 为以前的异熟果所感,也会不断遭受各种痛苦,失去人间的种种欢乐, 经常成为他人使唤的奴仆,食用的是残羹剩饭,而且愚笨、丑陋、体力不足,处处受人轻贱和蔑视。第108课23、颂词解释:如嗜刃上蜜,贪欲无餍足,感乐寂灭果,求彼何须足?9答:对于如同粘在刀刃上的蜂蜜一般利益微薄、过患严重的一切妙欲,尚且贪得无厌,那么对于能感得暂时增上生、究竟决定 胜的安乐怎么会满足呢?第110课24、如何主宰自己控制自己身心,为什么“应于行事前,忆教不放逸,振奋欢喜行?”答:不管做任何一件善事,首先要反反复复地观察思考,首先要具备精进行持这所有善法的能力,并忆念第四品所讲的不放逸(
23、如观想烦恼过患而不放逸、观想人身难得而不放逸),在行事过程中,努力振作精神,以 欢喜心而行持。上师如意宝讲过:“ 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先要 观察自己的心,若是无记心或恶心,就干脆不做,若是善心就一定要做。去做的话,前前后后要考虑周到这样做会不会半途而废,最后会不会成了自私自利的心。决定完以后,做的时候一定要用欢喜心。 ”上师每次要求大家做一些善事时,都要以欢喜心来摄持,这一点非常重要。 法华经云:“为一切众生,欢喜而爱敬。 ”我们做事情的目的就是为众生,在做的过程中,要有欢喜心、爱心、恭敬心,假如有了这三种心,则肯定有非常大的意义。假如心没有快乐,很多事情都 难以成办。假如 对善法有了欢喜心,
24、做什么事情都很自在、很方便、很容易,否则会经常产生放弃退怯的念头。第111课25、心思散乱,有何危害?应当如何对治?答:心思散乱的人,犹如住于烦恼魔障的獠牙之间,很快就会被它所毁。我 们的心无始以来没有依止对治法,一直散乱于外境的色声香味,或是昏沉、或是掉举。对禅修有非常大的危害。大乘教言论说:“ 初学者的身体必 须要远离愦闹、依止寂静,只有这样,自己的心才能得以调整。 ”假如身体得以寂静,心也会从分 别妄念中解脱出来,一旦身体和心全部清净,那么外散乱和内散乱自然消失。所谓的外散乱,指身体跟 亲朋好友吃喝玩乐,口里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内散乱则是意识胡思乱想,分别念纷纷涌现。 学集论中说:“若除外
25、境扰,心寂不动摇。 ”倘若没有外境的干 扰,心便会寂然不动。所以,外境对心起很大的作用,我 们应首先舍弃俗世的 愦闹而使身寂静。弥勒请问经中也讲述了愦闹的二十种过失,修行人如果不远离,则毫无成就的可能性。因而噶当派大德终身依止四依法心依于法、法依于贫、 贫依于死、死依于山谷,通过这四种窍诀来调整自心,成千上万的修行人趋入了解脱妙道。1026、什么叫胜观和寂止?怎样依之断除亲友、名利等世间俗事?答:寂止:心安住于真实的法界。胜观:真正认识了法界的本性。依靠禅定所生的胜观,才能灭尽种种烦恼种子。知道了这个道理后, 应当首先努力去求得寂止,而想修成寂止又须先使内心远离世间贪著。第114课27、颂词解
26、释: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答:这个偈颂是针对出家人的。作为一个出家人,外出化缘乞食时,就像蜜蜂采蜜不贪恋花而从中取出蜂蜜一般,除了为正法善说或修法的法行等外出化缘之外,与所有人都以素昧平生的方式淡然相处。入行论教材第六册第116课28、 “于静处生欢喜”的原因是什么?答:1、向往静处之友伴:森林里的鸟语花香、 飞禽走兽,不会 发出刺耳嘈杂的声音,全部是我们修行的助缘,与它 们相依为伴,内心会非常欢喜宁静。2、向往静处之住所;寂静地方有一些非常殊胜的住处:树下、山洞里、无人寺院中。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拥挤与竞争,也没有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可使心对什么都不牵挂,不再眷念家宅
27、和亲友,完全断舍一切 对尘世的贪欲,有助于修行。3、向往静处之受用;居住在寂静地方,只持有 钵盂、三衣、锡杖等几件必需的资具,身着土匪强盗也不要的粪扫衣,乃至衣不遮体也无所畏惧, 对资具和受用没有什么贪执,4、向往心之功德。在尸陀林,观看那里的惨景之后,深深体会到轮回的本性,依靠对比别人和自己的身体,真正认识到:不管是新的骨头,还是旧的残骸, 拥有它们的人生前都相当执著,现在却不得不将之舍弃。同样,我自己的身体也不例外,都是最终坏灭的无常法。如果修成了不净观,对 身体的贪执自然会消失。我们以此为基础,才能生起真实的出离心。所以修行人应该前往寂静的地方修学佛法,假如内心得以清净,所有的修行境界都会现前。 宝箧经中云:“初学者为使自心寂静调顺 ,当居静处。 ”所以,我 们一定要选择与修行相适应的环境,这样才能把内心的境界开发出来。第12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