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卷地理试题及答案和解析.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22020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1卷地理试题及答案和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课标1卷地理试题及答案和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课标1卷地理试题及答案和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课标1卷地理试题及答案和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课标1卷地理试题及答案和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新课标 1 文科综合高考真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 1 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 1-3 题。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2、 种植土层和砂层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1、D 2、B 3、C【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故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达到此目的。2、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直到过滤作用,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的作用。B 正确。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减小了地表

3、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故 C 正确。考点:水循环甘德国际机场(图 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46 题.4.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A. 位置 B. 经济C. 地形 D. 人口5. 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6.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 650 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 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 66.5N

4、 B. 60NC. 53N D. 40N4、A 5、D 6、C【解析】试题分析:4、该机场位于北大西洋空中航线的必经之地,该机场位于纽芬兰岛上。该岛是北美洲的最东端,飞机飞离北美洲,飞往欧洲地区最后的补给点。也是由欧洲飞往北美洲地区航线上,在飞近北美大陆时第一个补给点。故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最繁忙的机场。A 正确。5、随着飞机制造业技术的发展,飞机载油量增加,单位距离能耗降低,飞机携带的燃油可满足航渡大西洋的需要,已无必要经过该航空港。D 正确。6、机场位于 50N 附近,假设该飞机沿经线飞行,在 1 小时内飞过 650 千米,大约 6 个纬度。因此飞机所在纬度最高约 56N,最低约 44

5、N。故 C 正确。考点:航空运输、距离计算。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 3 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 7-9 题。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浓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7、B 8、A 9、C【解析】试题分析:7、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图中四地气温低于 4C 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甲地位于渤海内

6、部,海水深海水体积巨大。乙地位于大陆附近,故乙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B 正确。8、冰层厚度越大,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越大。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当地海冰厚度最大。故 A 正确。9、开采海冰资源比开采河冰资源成本更高,开采难度更大。故 C 正确。考点:海洋环境图 4 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 4,完成 10-11 题。10、19752004 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10、D11、推

7、测 19921997 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10、D 11、B【解析】试题分析:10、该区域外力以淤积作用为主,近海地区海水变浅,则水深 2 米的位置与检测距起点的距离越大,反之当海水侵蚀的速度超过泥沙的沉积速度,则两者的距离变小。图中两者距离在 1975 年至 1978 年间,两者距离扩大,此后两者距离总体上逐渐缩小。故当地外力作用是先淤积为主,后侵蚀为主。D 正确。11、在 1992 年1997 年间两者距离持续缩小,说明海域沉积作用持续减弱,应是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减小所致。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

8、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量增大,河口地区泥沙淤积强烈,A 错;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会导致泥沙量减少,B 正确;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注入黄河的径流量会增加,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河水量增加,故 C、D 错。考点:流水作用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 题-第 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42 题-第 4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36、 (22 分)阅读图文材料,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图 7)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 世纪 5070 年代,大盐

9、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 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6 分)(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4 分)(3)推测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8 分)(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 分)36、 【答案】(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 (3 分)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3 分)(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 ;(2 分) (主要用于喂养观赏

10、鱼) ,市场需求量小。 (2 分)(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2 分)市场需求增大;(2 分)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2 分)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 (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 (2 分)(4)赞成: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4 分)不赞成: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解析】试题分析:(1)从卤虫的生活习性入手,结合当地湖泊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大盐湖为内陆湖,陆地河流带来盐分在湖泊中积累,使湖泊成为咸水湖,湖水盐度高,适宜卤虫生长。陆地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为藻类的繁生提供了条件。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

11、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2)材料中明确了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卤虫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市场需求量小。同时受制于其运输需要低温条件,运输不便,导致当时卤虫产业规模小。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 ;(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 ,市场需求量小。(3)从渔业资源的枯竭及市场需求分析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过度捕捞使野生渔业资源日益枯竭,捕获量减小;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限制了野生鱼类的捕捞量;对鱼类的市场需求扩大。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影响: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对优质鱼饲料的需求量大增,促进了大盐湖卤虫捕捞产业的发展,卤

12、虫捕捞量增加,从业人员增加。对卤虫需求量增加, (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4)赞成:发展卤虫捕捞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卤虫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促进当地就业;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不赞成:过度捕捞会导致卤虫资源枯竭;该湖为咸水湖,湖泊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易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考点:咸水湖生态系统、产业活动37.(24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

13、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C。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 550 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机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 8a 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的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 8b 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

14、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 (8 分)(2)图 8a 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8 分)(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 8b)的原因。 (8 分)37. 【答案】(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 分) (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

15、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5 分)(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 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 (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 )危害路基;(4 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 (4 分)(3)冬季。 (2 分)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 (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 )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 。 (3 分)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 (3 分)【解析】试题分析:(1)海拔高是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气

16、温低的主要原因。和东北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冬季获太阳辐射量多,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地表温度高,冻土层融化。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形成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2)观察图中甲地与五道梁地区的温度和纬度差异。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地区,甲地冻土层厚度变化大,永久冻土厚度较小,地基土频繁的冻融不稳。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容易频繁的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 ,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

17、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中期稳定性。(3)工作季节为冬季。冬季高原面上气温低,冷凝段温度低于路基温度,蒸发段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气态物质在此段冷凝转化成液态流回蒸发段。冬季气温低于低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 ,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 。倾斜设置可增加热棒与地层的接触面积,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对地层温度的调节作用更强。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考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板块构造选考请考生在第 42、43、44 三道题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

18、答时用 2B 铅笔子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2. (10 分) 旅游地理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 8 月前往图 9 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42. 【答案】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2 分)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2 分)8 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2 分)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 分)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 (2 分)【解析】试题分析:结合图中经纬网可判断当地为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该季节当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

19、且多暴雨,强降雨可诱发山洪。该地山体高大,地势陡峻,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山体破碎,在强降水条件下课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发生高原反应;8 月份降水量多,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袭等危险。考点:旅游安全43, (10 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 10a 示意某地区地形及 M 城位置,图 10bM 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2011 年该地区9、10 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 城被水淹 80 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分析 M 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43, 【答案】M 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

20、平。 (4 分)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 M 城附近入海。 (2 分)降水量大且集中。 (2 分)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2 分)【解析】试题分析: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河流洪峰水位高。M 地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河口地区受海水顶托作用明显。M 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 M 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 M 城附

21、近入海。降水量大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考点:洪涝灾害44、 (10 分)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44、 【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3 分)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3 分)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4 分)【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在开挖石料之前,应收集表层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以防止水土流失。堆放弃料后,应对弃料进行压实,把收集的土壤平铺到弃料上,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以利于复耕复种。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考点:土壤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