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富民强省的“浙江模式”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习、研究中央政策和外地经验,谋划推动转型跨越。今年三月份专门举办了省市主要领导干部参加的研讨班,王三运书记和刘伟平省长指出:甘肃正处在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和奋力跨越期;甘肃最大的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的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的希望是开发开放,最大的责任是富民安民。省委据此确立了“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要求全省各级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从今天开始又将连续举办全省领导干部“富民兴陇”系列讲座,省委领导亲自主持启动仪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令我倍感振奋的是:甘肃省委的上述战略决策,与改革开
2、放以来浙江始终坚持并日益清晰、彰显实效的“富民强省”战略,以及正在谋划使全省城乡居民在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以及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等思路和做法非常契合。这说明两省主要领导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对经济工作的指导上,以富民为本、为先、为重,准确地把握富民和兴省、强省的辩证关系,突出了发展的主线。作为一名在甘肃生活、学习、工作了 30 多年,又在浙江工作了 30 多年(其中直接参与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有关市、县党委、政府决策咨询近 20 年)的经济理论工作者,我深切体会到,浙江的巨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始终坚持富民强省(强市、强县、强镇、强村、
3、强户)这条主线不动摇,而且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由此生发出独具特色的“浙江模式” 。近年来,甘肃大力实施“富民兴陇”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方向明、决心大、举措实、后劲足的良好发展态势,很值得浙江学习、借鉴,我回去后将向有关领导汇报。 “富民兴陇”是甘肃省委、省政府面对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新任务所提出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甘肃实际的大战略,是指引甘肃在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实现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好路径和新目标。我相信,在中央和甘肃省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采取种种“富民”的政策和举措,一定会达到“兴陇”的宏伟目标。同时,我想借此机会,结合自身在学习、研究和实践中的体会,就浙江实施“富民强省”
4、发展战略的经验及其对“富民兴陇”的启示,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一、浙江省情简介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全省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26 万平方公里,2011 年末常住人口 5463 万人,2行政区划包括杭州、宁波两个副省级城市,以及嘉兴、湖州、绍兴、舟山、温州、台州、金华、衢州、丽水 9 个省辖市,下设 36 个县、22 个县级市、32 个市辖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符合浙江实际的发展路子,并逐步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高,也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据初步核算,2011
5、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3.2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9.0%;人均 GDP 为58665 元,约合 9083 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 4.9:51.3:43.8;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 5925 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3151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4290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931 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为 3094 亿美元,其中出口2164 亿美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60893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53239 亿元。1、经济发展特色“民营经济专业市场块状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1)浙江民营经济非常发达。正如习近平副主席在浙江工作时所指出的
6、,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发动机” 。2011 年,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 60%以上的财政税收和限额以上投资,70%以上的GDP 和外贸出口,80%以上的社会捐赠,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至 2011 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达 230 万家,私营企业总数达 72 万户。在 2011 年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排名中,浙江占 144 席,连续 13 年稳居全国之首;全省百强民营企业中,年销售额超 100 亿元的企业 42 家,超 500 亿元的企业 4 家(即万向集团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海亮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 “浙商”已成为全国最活跃的企业家群体,至少有 5
7、00 万名“浙商”在全国各地投资创业,输出的资金达 1.3 万亿元,每年创造的生产总值达 3 万亿元,每年向当地政府缴纳的税收超过 1200 亿元,提供的就业岗位达 1200 万个,可以说“浙商”在省外再造了一个“浙江” ;此外,还有 150 多万名“浙商”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创业经商,在 158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4900 多个相关机构,总投资 112.2 亿美元,成为全国在境外设立企业数和投资额最多的省份。 (2)浙江专业市场繁荣。市场数量多、规模大、综合竞争力强、辐射范围广。至 2011 年底,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 4212 家,全年有形市场成交额 1.45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14.1
8、%。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 705 个,超十亿元的市场 210 个,超百亿元的市场 25 个。其中,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全球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3两大市场年成交额分别达 515.12 亿元和 889.29 亿元,较上年增长 12.95%和 12.05%。全省市场成交总额、超亿元市场个数等多项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已连续 21 年排名各省(市、区)的“榜首” 。 (3)浙江块状经济特色鲜明。浙江许多地方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在地理上高度集聚,形成了“一村一品” 、 “一乡(镇)一业” 、 “一县(市、区)一特”的产业格局。目前,全省有年销售收入 10 亿元以上块状经济
9、 312 个,年销售收入 100 亿元以上块状经济 72 个,年销售收入 500 亿元以上 9 个,年销售收入 1000 亿元以上 5 个(即杭州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萧山化纤纺织产业集群、永康含武义缙云五金产业集群、宁波服装产业集群) ,占据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块状经济既具有企业相互竞争的活力,又具有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在小区域内形成了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大产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同类产品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纺织面料、诸暨的袜业、嵊州的领带、温州的皮鞋、永康的五金、海宁的皮革、台州(温岭、玉环、路桥、黄岩)的汽摩配件、宁波(余姚、鄞州、慈
10、溪)的家电、嘉善的木业等。2、社会发展特色浙江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新增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达 75%,形成了和谐有序的社会发展格局,即群众、企业、政府、各类社会组织等相互支持、合作共赢;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相互包容、共生共荣,社会生活在道德、法律规范基础上协调运转。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于 2011 年 6 月发布的20052009 全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显示,浙江社会发展水平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位居全国第 3 位。浙江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有效地促进了以“城乡统筹、区域均衡、全民共享”
11、为特色的社会事业发展。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基础教育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普及学前 3 年到高中段的 15 年教育跨越,普及率达 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 45%,并建立了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的机制。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初步构建了“20 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完善,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全省所有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常年免费开放,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其增加值占全省 GDP 的比重约为 4%。4浙江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体系,迈入了“全民社保”的新阶段。在全国率
12、先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养老和医疗保障在制度上实现城乡全覆盖。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全国率先将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大学生逐步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至 2011 年末,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1810 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 1312 万人,全省参保率达到 90%;376 万名被征地农民享有基本生活保障,5203 名“老工伤”职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自 2004 年起,浙江连续 9 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从每月 808 元
13、提高到2091 元,增长了 160%,养老金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浙江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社会环境总体保持和谐稳定状态。2011 年,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 96.08%,已连续 8 年位居全国前列,被公认为全国最安全的省份之一。至 2011 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已连续 8 年保持“零增长” ,其中事故总量较 2010 年下降7 个百分点。浙江还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农村社区建设制度框架,98%以上的村开展了“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95%以上的村达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此外,各类民间组织蓬勃发展,成为社会和谐的润滑
14、剂。至 2011 年底,经各级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组织总数达 2.9 万余个,市县备案的基层社会组织 2 万余个,全省社会组织总数居全国第四位。3、区域和城市发展特点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浙江全省 GDP 的 80%以上集中在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地区、金衢丽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地区,已形成以上述三大类经济区为主体的集中化发展格局。因此,可以将浙江区域经济分为三个单元:环杭州湾经济区(杭嘉湖宁绍舟六市) 、沿海经济区(温台两市) 、内陆经济区(金衢丽三市)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融入一域、四级强化、三带集聚、两域拓展。 “融入一域” ,即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四级强化” ,即强
15、化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模式,增强杭州、宁波、温州三大都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加快以金华-义乌为核心的浙中城市群的建设;“三带集聚” ,即加快沪杭甬和杭宁高速公路沿线、甬台温高速公路沿线、杭金衢和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5三大产业带的要素集聚;“两域拓展” ,即加快山区开发和加快海洋经济强省的建设。在浙江,许多市、县、区都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如“无为而治”的典范、民营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温州模式;以小商品市场闻名世界、市场主导与政府有为相结合的义乌模式;以和谐创业为内涵的杭州模式;国有、集体、民营、外资经济四轮驱动混合发展的宁波模式;接受上海、苏南等多方面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典型
16、代表“浙北现象” ;通过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云和模式等。对于中西部省份的欠发达地区而言,温州模式、义乌模式、云和模式尤有借鉴意义。 (1)市场导向、民营经济为主的温州模式。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全市陆域面积 1.18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 1.1 万平方公里,2011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 798.36 万人,外来人口 430万,是浙江外来人口第一大市。温州模式的精髓是温州人的务实品格、变通能力和创造精神,其实质是一条欠发达地区的人民群众通过自发的市场取向的改革,改变自身贫穷落后的命运,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温州模式的动力来源于温州的老百姓,来源于在民间资本基础上形成的归属明晰
17、、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温州模式的产生与政府“无为而治”的策略密切相关, “无为而治”并非指政府无所作为、放任市场随意发展,而是指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 “左”的思想较为风行的特定环境下,地方政府对个私企业实行了不压制、不打击的宽容做法,采取了默许性的保护手段,从而推动民营经济迅猛成长并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市场先发、商贸主导的义乌模式。地处浙江省中部的义乌市行政区域面积 1105 平方公里,2011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 74.74 万人,外来人口 151.3 万人。义乌被称之为“建在市场上的城市” ,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而驰名中外。义乌的发展被列为全国改革开放 18 个典
18、型地区之一,义乌市场的诞生被成为“改革开放 30 周年浙商十大标志性事件”之首。历史上,义乌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土地贫瘠,为了提高土地肥力、增加产出,早自清朝乾隆年间,当地农民便以自己生产的蔗糖为原料制作成“敲糖” ,在农闲时节手摇拨浪鼓、肩挑货郎担,外出到周边地区用“敲糖”换取鸡毛作为农田的肥料,被称为“鸡毛换糖” 。这一商业传统铸就了义乌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使义乌人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培养了经商技能,为改革开放后小商品市场的萌芽、诞生和发展奠定了难得的商业文化基础。义乌模式与温州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诸多区别:温州模式基本上从家庭工业起步,也以家庭工业为支撑,义乌模式则从小商品市场
19、起步,并一直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温州模式主要是由民间推6动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而义乌模式虽然也是由民间诱致的,但在后来的发展、完善中,政府的引导、调控、规范则发挥了决定作用;温州模式涉及家庭工业、推销员、专业市场、联户企业、雇工与挂户经营等诸多方面,色彩比较丰富,义乌模式则以个体经营的小商品市场为核心特征,显得比较单纯;温州模式凸显政府“无为而治”的管理经验,义乌模式背后则是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牢牢掌握着市场资源,最终形成“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有机结合。 (3) “小县大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云和模式。云和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山区县之一,县域面积 978 平方公里,多属山地,是一个
20、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小县,常住人口 11.2 万人。进入新世纪以来,县委、县政府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并始终坚持“小县大城”发展战略,通过打破城乡界限、开放县城,主动引导产业、人口、要素等向县城集聚,做大做强面积 28 平方公里的县城这一增长极,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带动县域经济社会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使农民向县城转移、向市民转化,从而首创出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小县大城”发展模式(小县域、大城关;小人口、大集聚;小产品、大产业;小政府、大民生) 。云和的实践表明:欠发达地区应该而且可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21、;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加快推进城市化。云和的实践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二、富民强省是“浙江模式”的灵魂和主线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善于把党中央的战略方针与当地、当时的实际相结合,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各市、县、区也勇于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全国中等偏下水平迈入了全国前列。回顾 30 多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走过的风风雨雨,在全省干部中日益形成了一条强烈的共识:必须不断丰富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坚持的以富民强省为目标取向的发展战略。1、浙江“富民强省”发展战略的形成、实施和丰富、拓展(1)1978-
22、1998 年,以富民强县(强镇、强村、强企、强户)为特征的全民创业局面在探索和争论中逐步形成。这一阶段,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与党的改革开放方针相契合,经商务工的历史传统和“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专业市场迅速发展,小城镇建设日益加快,区域特色“块状经济”(专业化产业7区)逐步形成,大批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省外转移,形成了以“轻、小、民、加、贸”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格局。以温州为例,全省人口密度最高,七山二水一分田,在高山和大海的夹缝中生存的温州人素来有经商务工的传统和技能,改革开放前只能在地下“小搞搞” ,改革开放后率先开展局部制度创新,鼓励个私经济发展,完成了
23、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建立起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明晰的、排他性的产权制度。在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初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温州被一些人看作“资本主义复辟的典型” , “温州模式”所代表的个私经济由于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等原因,被视为与“苏南模式”所代表的集体经济的对立面而不断遭受质疑和批评,引起了一场“姓资姓社”问题的全国范围大讨论。1982 年 4 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 ,随后,人称温州“八大王”的八个个体户(“旧货大王”王迈仟, “五金大王”胡金林, “翻砂大王”吴师濂, “线圈大王”郑祥青,“胶木大王”陈银松, “螺
24、丝大王”刘大源, “矿灯大王”程步青)被批捕,当时除“螺丝大王”刘大源成功逃脱外,其余 7 人全部入狱,最重的被判处 7 年有期徒刑。1984 年春,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司法部门复查之后,温州市委在全市乡镇书记以上干部会议上宣布给“八大王”平反。对于围绕温州发展的上述争论,先后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王芳、薛驹、李泽民等主要领导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的良好愿望,对 1978 年以来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温州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新路子是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主义方向的,它对于振兴农村经济、促使广大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具有重要
25、意义。面对种种质疑和责难,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逐步明确了“五不”策略:一是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二是不攀比,即不与特区、上海等享受国家特殊政策的省市攀比;三是不争论,即不在“姓资姓社”问题上纠缠;四是不张扬,即不提口号,不写文章,只做不说,扎扎实实埋头干;五是不气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正是由于“温州模式”的示范效应,在浙江涌现出了台州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 、金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 、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 、嘉兴海宁(中国皮革城)等一大批以专业市场名扬国内外的明星城镇,造就了一大批强村、强企、强镇、强县,从而为“富民强省”打下了坚实的微观基础。(2)1
26、998-2002 年,在继续推进工业化的同时,适时提出城市化战略,并首次明确8全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这一阶段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发展效益农业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到重要战略地位,实施“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经济发展方针,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提炼浙江精神,谋划建设文化大省。1998 年 12 月,浙江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通过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 ,突出强调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将其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方针来抓。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自主安排生产,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
27、增收、农村繁荣,开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998 年底召开的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促使“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 ,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高素质的发展路子;并不失时机地做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将其作为浙江实施“富民强省”战略,促进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1999 年 12 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印发了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 ,提出了“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省委还对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总结,概括提炼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并在 2000 年 7 月召开的省委
28、十届四次全会上通过决议加以确认。同时,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制定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 年) 。在 2002 年 6 月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上的报告中,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指出,要始终把强省与富民结合起来,“小河有水大河满” ,支持和鼓励人民群众创业致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民强省。(3)2002-2007 年,明确提出和确定富民强省的“八八战略” ,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倒逼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3 年 7 月,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 ,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 ”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具体内容包
29、括:一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三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五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六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9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以“五
30、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八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在同年 12 月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八八战略”作了进一步深入和细化的论述,成为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和根本指导方针。 “八八战略”的核心和精髓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持和发扬浙江的各种优势,进一步推进“富民”和“强省”目标的实现。围绕“八八战略”的实施,浙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先后作出了全面建设“平安浙江” 、 “文化大省”和“法
31、治浙江”等战略部署,大力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加强以民生为重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文化建设、法治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2002-2003 年间,浙江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等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竞争力提升。2004 年1 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免除农业税。针对浙江是“资源小省”的实际,提出要“凤凰涅槃” ,在结构调整中浴火重生;要“腾笼换鸟” ,制定产业准入标准,提出单位面积投资密度和污染排放等定量要求;“走出去” 、 “引进来”相结合,立足浙江建设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护好两座山
32、,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 。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浙江省委、省政府更加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民生为重加强社会建设,于 2004 年 11 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 ,省政府每年安排办十件实事;统筹城乡发展,从 2003 年开始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实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出台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 、 关于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等政策文件,并于 2006 年 6 月提出“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实施“山海协作工程” ,鼓励沿海发达地区与欠
33、发达地区合作开发建设和产业转移,促进全省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在这一阶段,还总结凝练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并制定了“大文化”发展战略。2005 年 7 月,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 ,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两大战略,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四个强省” 。 10(4)2007 年至今,提出和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及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努力实现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科学发展。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更加注重增加城乡居民收
34、入。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浙江围绕富民强省、社会和谐这一根本目的,坚持在推进“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中不断激发社会活力,持续增加社会财富,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7 年6 月,省委书记赵洪祝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 , “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 ,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同年 11 月,省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会做出了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定 ,阐述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基本内涵和总体部署,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的创业再创业,全面推进理论创新、
35、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党建工作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 “加快建设全民创业型社会,努力打造全面创新型省份” ,并明确“两创”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浙江发展的总战略。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体现和发展了“八八战略”的内核与精华,它既以富民强省为战略目标,又以创业创新为路径选择,实现了目的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在浙江,创业作为实现“富民”目标的途径,反映“创业富民”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城乡居民的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2010 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 3641 元、财产性收入 1470 元,农村居民人均经营收入 4190 元、财产性收入 561 元,均居
36、全国前列,分别较“十一五”之初的 2005 年增长 89%、166%和51%、87%。2008 年 1 月,浙江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 ,即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 、 低收入群体增收行动计划 、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 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 、 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 ,由省政府发布实施。2008 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 ,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观。 “十一五”期间,浙江财政连续五年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2010 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总量为 214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6%,高于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和财政支出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