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5 年)根据广东省实施 办法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我省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4 72 号)精神,为加快我省园区(包括工 业园区、开发区、产业基地,下同)实施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 资 源化” 的循环经济 理念,突出“布局优化、产业成链、企业集群、物质循环、创新管理、集约发展”的要求,统筹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基础设施,规范运行管理,推行清洁生产,把园区改造为“经济持续发展、资
2、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园区。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循环化改造与提升竞争力相结合。依据园区现有产业结构和资源环境禀赋,发挥产业集聚优势,统筹推进循环化改造项目,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二)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基于区域环境容量调整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大力发 2 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节能、环保、安全、质量等标准,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强化污染物总量控制,促进园区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三)坚持市场主体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
3、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引导,创新机制,通过编制规划、完善政策、健全标准、加强监督,提高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关键技术及信息共享,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园区循环化改造。三、工作目标到 2015 年,全省重点推动 20 个园区创建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争取建设 1-2 个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通过循环化改造,园区的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大幅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争取实现“零排放” ,力争全省 50%以上的国家级园区和 3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四、
4、主要任务按照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对园区循环化改造进行总体框架设计,推进现有园区在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清洁生产、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实施循环化改造。(一)空间布局合理化。 3 根据园区产业特点和企业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以及产业关联性,按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对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突出园区内产业、企业与公共设施之间的合理化布局,体现园区“ 产业-产业 、企业-企业”之间 的集聚效应和循环链接效应,围绕能源、水资源等的循环、梯级利用效率,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二)产业结构最优化。结合区域产业特
5、色和资源优势,充分考虑园区环境承载力和地方发展需求,分析园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关联、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共享情况,准确定位园区产业结构,提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和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制定入园企业、项目的准入标准和招商引资指导目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调整优化园区的产业结构。(三)产业链接循环化。结合园区产业布局优化,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 原 则,重点 实施 产业链招商、补链或 补环招商,提出建设和引进涉及产业链接或延伸的关键项目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合理延伸产业链,实现园区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首
6、尾相连、环环相扣、闭路循环、物尽其用,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以及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四)资源利用高效化。根据园区内企业资源及废弃物利用情况,制定资源综合利用路线图,提出促进园区资源循环(或梯级)高效利用、提高资源 4 产出率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加快园区工业“三废” 及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构建园区静脉产业链,注重园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推进园区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五)污染治理集中化。结合园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提出加强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的任务。培育或引进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公司,实行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创新环境服务模式,强化园区的环境
7、综合管理,开展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积极推进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专业化、社会化,构建园区、企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有条件的园区争取做到“ 零排放” 。(六)清洁生产普及化。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提出普及推广清洁生产的任务。推动企业实施生态设计、普及清洁生产审核,研发能源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展清洁能源和生产材料“无毒无害”替代改造,加强园区源头减量化和全过程控制,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探索园区清洁生产发展模式。(七)基础设施绿色化。结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提出对园区内供水、供电、供热、供冷、照明、
8、通讯、运输、建筑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的任务。建设公用工程岛,逐步实现热、电、冷、水四联供,促进各类基础设施资源共享、集成优化,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有条件的园区、厂区可进行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利用。注重园区绿化,美化园区生态环境。 5 (八)运行管理规范化。建立健全园区循环化改造指导协调机制,提出建设园区循环经济公共服务设施的任务。建立园区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提高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水平,建设园区废物交换平台、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及孵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激励政策。开展园区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园区内企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
9、五、组织实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园区的循环化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市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各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制定本地区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推进计划,明确本地区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作,确定辖区内循环化改造备选园区名单,指导园区制定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并于每年 1 月底前将本地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进展情况报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二)编制实施方案。备选园区要参照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指南要求编制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明确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并针对园区循环化改造的重点支撑项目,列明项目建设总表,全面分析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以及与园区循环
10、化改造的关系,明确建设内容、产能、工艺流程,开展项目先进性分析和投资估算,分年度说明建设安排及投资计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稳步推进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突出抓好重点工 6 程和项目建设。(三)创新改造方式。坚持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鼓励园区引进专业化团队为园区、企业提供资源节约、废物管理、资源化利用等外包式、嵌入式服务,与园区和企业生产流程有效对接。推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企业内部“小循环” 、企业间“中循环” 与社会 “大循环 ”的有机衔接,发挥循环经济整体效益。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将组织成立园区循环化改造专家组,对各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进行指导。(四)实施示范工程。省经
11、济和信息化委将组织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改造潜力大、改造方案合理的备选园区作为“ 广 东省循 环化改造 试点园区” ,通过 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同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国家级示范项目。各试点园区应于每年 1 月底、7 月底前将半年工作进展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通过所在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报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实施期内,试点园区完成实施方案设定目标,且资源环境指标达到实施方案预期目标 80%以上的园区,可通过所在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提出验收评估申请。对于通过验收评估的园区,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授予“广 东
12、省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 称号。(五)完善支持政策。省节能降耗专项资金、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等省级财政资金将加大对试点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撑项目 7 的支持力度。省节能降耗专项资金将重点支持园区产业补链工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补链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循环经济产业链链接或延伸的关键项目、资源共享设施建设项目、物料闭路循环利用项目、工业“三废” 资 源综合利用项目、企业清洁生产项目、能量梯级利用项目、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项目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及孵化器项目、循环经济信息统计及监测体系建设项目、资源能源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生产型服务业循环化改造项目等基
13、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等。各地市结合本地区实际,支持推动一批重点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将根据相关管理办法及程序对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撑项目予以支持。六、监督检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将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和督导,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进行通报表扬,推广其先进做法,对推进工作滞后的地区,进行通报批评。我委将把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纳入省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省产业园区考核体系,各地要加强对本地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工作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附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8 附件: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14、为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指导地方编制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制定了本编制指南。各地编制时应与本地区产业发展、资源禀赋、环境状况相结合,在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等方面要充分体现本地特色,在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和突破。一、总体要求(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和“ 减量化 优先 ”为原则,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园区改造为“ 经济持 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 的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推进园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二)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状况,统筹规划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突出构
15、建清晰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三)以表格形式细化年度投资计划、具体项目实施期限和达产年限、规模,清晰界定年度实施范围和进度,便于进行年度评价和验收。(四)清晰列明园区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情况,便于环境保护部门监督检查。(五)以申报年为实施方案编制的基准年,实施期限原则上不超过 3 年。 9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一)园区现状和发展基础。1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本地区资源禀赋、环境状况简述。2园区概况。主要包括园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占地面积、自然条件、功能区划等内容。 (附园区区位图和园区功能区化图)3经济发展和产业基础。描述园区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园区主导行业、重点企业及
16、其发展状况。4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描述园区内人口状况,科、教、文、卫状况,基础设施状况、道路交通状况等。5园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关联、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共享等情况。6资源环境现状。园区主要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水平及其与省内外的比较;资源产出率情况,近三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污染源数量和分布;主要污染物特征和产排污量;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情况;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应急方案;园区建址的环境敏感性分析;区域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环境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环保投入;环境管理等。对一些资源环境指标要用表格形式列出基准年及实施期限内各年度的指标值。(二)园区发展面临问题和循环化改造的重要意义。1目前园区
17、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义。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园区综合竞争力提高、资源约束改善、资源产出率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分析循环化改造对当地经济社会 10 发展和园区的影响和意义。(三)循环化改造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1有利条件分析。从产业基础、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人才培养、政策机制、园区管理、周边产业配套等方面分析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有利条件。2制约因素分析。要深入分析制约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四)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1总体思路。2基本原则。3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从园区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园区改造的总体目标。(2)主要指标。在开展物质流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设定体现园区循环化改造成效、可量化的指标。指标应包括园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关联度、能源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控制和管理、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国家“ 十二五” 规划纲要中的有关约束性指标要进行科学测算。具体指标体系可参考附表。 (3)目标可达性分析。根据园区发展趋势,结合园区循环化改造中重点支撑项目的引进和保障体系的建设,分析主要目标的可达性。(五)主要任务。按照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要求,对园区循环化改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