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华图杯公务员素质大赛申论答题要点.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131749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届华图杯公务员素质大赛申论答题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八届华图杯公务员素质大赛申论答题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八届华图杯公务员素质大赛申论答题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八届华图杯公务员素质大赛申论答题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八届华图杯公务员素质大赛申论答题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八届“华图杯”公务员素质大赛申论答题要点第 1 题“材料 7”中划线部分提到“中国人的精神”体现为“一种宁静而如沐天恩的心境” ,结合“材料 7”谈谈你对这种心境的理解。 (10 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 200 字。【答案思路】此题为语句理解与阐释,作答步骤设计如下:(1)抓住关键词“宁静而如沐天恩的心境” ,总体说明其含义。(2)详细展开解释这种心境的内容或表现。(3)分析作者使用这一表述,其用意何在:点明作者的倾向与观点。【作答演示】1、定位材料划线部分出现在“材料 7”,此为辜鸿铭先生观点,全文仅此一处涉及到,因此答案就在“材料 7”,尤其是后两个自然段。2、要点摘取(1)材料

2、 7 第 3 段:辜鸿铭认为,“中国人的精神”除了体现为“温良”的外表印象,更在于其内在的“一种宁静而如沐天恩的心境”、“那种灵魂与智慧的美妙结合”。从字面意思得出:“宁静而如沐天恩的心境”实指“中国人的精神”的内在体现。(2)材料 7 第 3 段:辜鸿铭以此解说外人对中国人特性之缺陷的一些批评。外人指出中国人物质贫乏,缺乏卫生习惯,生活不甚讲究,他辩称“中国人之所以对缺乏优美和不甚清洁的生活毫不在意”,其原因在于“中国人太过注重心灵或情感的生活”,以至于忽视了“人所应该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概括得出:辜鸿铭认为这种心态首先表现为“注重心灵感情生活,甚至忽视了日常生活”);外国人觉得中国

3、的语言难学,辜鸿铭称其原因在于“中国的语言也就是一种心灵的语言”,而受过理性教育的欧洲人“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所以如此难学,小孩及未受教育的人则易学会(概括得出:辜鸿铭认为这种心态其次表现为“汉语注重心灵体验”);外人批评中国人缺乏精确的习惯,辜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力那样僵硬、刻板,你不能指望心也像头脑或智力一样,去思考那些死板、精确的东西”(概括得出:辜鸿铭认为国人还表现出“心态纤细敏感”);外人说中国人对于抽象科学缺乏能力,辜鸿铭说“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但中国人仍富有理性,这使得中国

4、人成功地解决了社会生活、政府以及文明中许多复杂而困准的问题”(概括得出:辜鸿铭认为国人同时还表现出“纯洁与理性,能够解决社会政治问题”)。从字里行间不难梳理出辜鸿铭表达的四个层次,此为“宁静而如沐天恩的心境”的重要表现与内容。(3)材料 7 第 4 段:在他看来,正是由于有了温良之性,“真正的中国人或不免于粗鲁,但不至于粗俗下流;或不免于难看,但不至于丑陋骇人;或不免于粗率鄙陋,但不至于放肆狂妄;或不免于迟钝,但不至愚蠢可笑;或不免于圆滑乖巧,但不至于邪恶害人”。概括可得:辜鸿铭认为“宁静而如沐天恩的心境”是中国人既不过分不足,也不过分偏激,是恪守中庸的典范。这是辜鸿铭的主要观点和结论。(4)

5、以上三处内容串联起来,就是答案。【答案要点】辜鸿铭认为“一种宁静而如沐天恩的心境”是“中国人的精神”的内在体现。这种心境表现为:1、更注重心灵和感情生活,生活方面反而不大讲究。2、语言注重心灵体会。3、心态细腻而敏感,灵活而不死板。4、心灵纯洁而富有理性,虽不擅长抽象科学,但解决了许多人文难题。辜鸿铭认为,这种心境使得中国人恪守中庸,不至于偏执一端。【赋分说明】(1)出现“中国人的精神的内在体现”这一表述,1 分。(2)出现“更注重心灵和感情生活”这一表述,2 分。(3)出现“语言注重心灵体会”这一表述,2 分。(4)出现“细腻而敏感” 、 “灵活而不死板”或者类似概括性表述,2 分。(5)出

6、现“心灵纯洁而富有理性” 、 “解决了许多难题”这一表述,2 分。(6)出现“恪守中庸” 、 “不偏执一端”或者类似概括性表述,1 分。(7)错别字一个扣 0.5 分。错别字和卷面脏污至多扣 1 分。第 2 题结合给定材料,概括中国国民性格中的缺陷。 (15 分)要求:精确、全面、具体、有条理。不超过 300 字。【答案思路】此题为概括题,作答步骤设计如下:(1)通读全篇可知材料主要围绕“国民性”为中心,除“材料 6”外,全部都涉及到中国国民性,其中“材料 3”、 “材料 5”、 “材料 7”一定程度上对国民性充满信心,其余材料则暴露出问题。因此本题须考虑这些材料。(2)提炼整体性要点。(3)

7、将要点分门别类地梳理出来,形成合理的表达层次。【作答演示】(1)材料 1:用三十余年创造了经济奇迹的中国,有一个软肋,一触即痛,那就是国人的文明素质。在国务院召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上,副总理汪洋指我国旅游消费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越来越多居民出国旅游,部分游客素质和修养不高,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旅游景区乱刻字、过马路时闯红灯、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常常遭到非议,“有损国人形象,影响比较恶劣”。这是一个令国人汗颜的顽疾。在海外,往往见到公共场所仅用中文书写的告示,“请不要大声说话”、“请排队”、“请不要拿走”身为中国人,实在无地自容。材料 2:知耻近乎勇,国民教育之迫在眉睫,

8、寻找差距且放下自我中心的架子,破除习惯性掩盖缺失的“面子思想”,勇于学习别国的长处,时时提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需要坚忍的努力,并重塑国家形象。此处概括可知,国民性格缺陷之一:“文明素质低下” ,表现为国民素质和修养不高,许多不文明行为;面子思想严重,不愿意学习别国长处。(2)材料 4:这一标本昭示于人的,有对权力来源的认识问题,认为权力来自于上级授受,只需对上负责,而未真正意识到其实“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所以才会视民意如无物;有权力的运行问题,相当时候以及相当程度,它没有被规范在制度化的轨道中,所以才有“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的心态;有权力的监督与制约问题,失去行之有效的监督,缺少对等的

9、问责与惩处,所以才有“倒霉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前腐后继。更深层面的,则甚或关涉国民性的问题,人人痛恨特权,却又无比渴望成为权力的使用者、消费者此处须深入推敲。整篇材料 4 都在描述一个案例,其中反映出许多问题,但只有结尾处涉及到了“国民性”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材料 4 中表现为:“人人痛恨特权,却又无比渴望成为权力的使用者、消费者” ,概括说来应当属于“价值判断标准不统一” ,大搞双重道德标准。(3)材料 8:林语堂对中国国民性多有针贬。他认为,中华民族大致有如下特点:(1)稳健;(2)单纯;(3)酷爱自然;(4)忍耐;(5)消极避世;(6)超脱老滑;(7)多生多育;(8)勤劳;(9)节俭;(

10、10)热爱家庭生活;(11)和平主义;(12)知足常乐;(13)幽默滑稽;(14)因循守旧;(15)耽于声色。“这些品质又可归纳为一个词老成厚重”。这些品质都有消极性,但最糟糕最昭著的是遇事忍耐、消极避世和超脱老滑三者。他尖锐地批评:中国人在忍耐方面走得太远,“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消极避世是缺乏法律保障的社会中的处世态度,犹如乌龟的甲壳,消蚀了中国人进取冒险的精神,并导致了“中国人缺乏组织能力”这个狼藉的声名;超脱老滑“击碎了人们任何改革的欲望,它嘲笑人类的一切努力,认为它徒劳无益,它使中国人失去理想,不去行动”。此处可以容易地归纳出,林语堂认为中国国民

11、性出现了“品质问题” ,最重要的有三个表现:遇事忍耐、消极避世和超脱老滑,并且点明了危害,都需要成为答案要点。(4)材料 9:中国有漫长的农耕文明传统,市场经济曾长期受压抑,形成了对价格较敏感的消费习惯,这对走向现代化曾产生过一定的制约作用。只要便宜,不问服务,不顾质量,这不仅让产品变得粗糙,更造成精神上的粗鄙化,培育了得过且过、不负责任、不求精致的国民性。概括此处,不能就事论事地谈论消费习惯,而是要扩大到所有的行为习惯。因此主要是“农耕文明影响下的某些行为习惯” ,例如:得过且过、不负责任、不求精致习惯。(5)材料 10:记者:政府不该“以德治国”吗?专家 Y:历代王朝以德治国的结果是什么?

12、满朝伪君子,遍地真小人。王朝末年,更是如此。事实证明,用官方倡导、灌输、裁判的方式,解决不了问题。此处须推敲。传统“以德治国”手段造就了一批伪君子真小人;这也影响了中国国民性格。因此这里隐含的是社会道德水平的普遍滑坡,小人遍地。(6)整合各处,形成要点。【答案要点】一、文明素质低下,体现为:国人出行旅游存在不文明行为、 “面子思想”严重、国民教育整体缺乏。二、价值判断标准不统一,例如:群众反对公权力滥用,但又渴望自己掌握公权力并加以使用。三、群体性格品质上的缺陷,尤其体现为:遇事忍耐、消极避世和超脱老滑,进而过度容忍,缺乏进取精神和改革欲望。四、文化传统导致的某些行为习惯,例如:农耕文明下得过

13、且过、不负责任、不求精致的习惯。五、传统德治失灵,道德滑坡,例如:历代王朝以德治国造成满朝伪君子,遍地真小人。【赋分说明】1、 原则上,答案共五个层次,一个层次 3 分:其中总体表述 1 分,具体表述 2分。2、 第一个层次,总体表述出现“文明素质”给 1 分;具体表述中出现“旅游不文明” 、 “面子思想” 、 “国民教育缺乏”或类似表述各给 1 分,具体表述给分不超过 2 分。3、 第二个层次,总体表述出现“价值判断不统一”或者类似表述给 1 分,具体表述中出现群众对于公权力矛盾心理的两个方面,则各 1 分,具体表述给分不超过 2 分。4、 第三个层次,总体表述出现“性格缺陷”或者类似表述给

14、 1 分,具体表述中出现“遇事忍耐、消极避世和超脱老滑”则给 2 分,少写给 1 分。5、 第四个层次,总体表述出现“文化传统”或类似表述给 1 分,具体表述中出现“得过且过、不负责任、不求精致”则给 2 分,少写给 1 分。6、 第五个层次,总体表述出现“德治”给 1 分,具体表述中出现传统王朝德治失败的任何一个种表达即可给 2 分。7、 层次混乱,得分上限不得超过 9 分。8、 错别字一个扣 0.5 分。错别字和卷面脏污至多扣 2 分。第 3 题中国出境旅游游客日益增多,国家旅游局拟面向所有中国出境游客发出倡议,倡导“文明旅游” ,请你结合相关材料,撰写这封倡议书。 (15 分)要求:(1

15、)内容具体,切合主题。 (2)用语准确,思路清晰。 (3)具有号召力。(4)总字数 500-600 字。【答案思路】此题为应用文写作题,思路如下:(1)锁定相关材料。(2)分析材料出现的各个要素。(3)整理、拓展这些要素。(4)以应用文形式成文。【作答演示】(1)谈到旅游的材料只有“材料 1”和“材料 2”,许多素材要根据材料来分析和拓展。(2)材料 1 和材料 2 总体上点明了旅游中存在不文明行为的危害、问题的诸多表现、一些建议,如:危害:“有损国人形象,影响比较恶劣”问题的表现:部分游客素质和修养不高,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旅游景区乱刻字、过马路时闯红灯、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常常遭到非议,一

16、些建议:这反省、修正、升华的过程,只能靠坚持不懈的国民教育完成。随即有游客在网络、媒体进行反思,在争论甚至争吵中,人们得出共识 “从我做起”。后来,周到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志愿者的耐心,让秩序走向井然,插队行为顿成“过街老鼠”。这是一种自发的、初步的国民教育。国民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如果将公民道德教育引向深入,让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参与进来,媒体更责无旁贷地以海外国人形像为契机,引发对国民素质的新一轮研讨,从公民道德层面向现代意识、开放意识、责任意识拓展深化,同时辅之以旅游法等法律的制约,国民素质改善,仍有希望。(3)文章要求写“倡议书” ,则重点在于“倡议什么” “为什么倡

17、议” ,根据上述素材进行整理,则可以得出,倡议书主要包含如下几个必要内容:开头部分:旅游不文明现场危害中大,文明出游意义非凡。主体部分(倡议的内容):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弘扬好的建议。结尾部分:呼吁读者改变自己的不文明行为。(4)具体书写格式成文。【答案要点】倡议书广大游客朋友:我国旅游消费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越来越多居民出国旅游,部分游客素质和修养不高,常常遭到非议,有损国人形象,不符合“礼仪之邦”的美誉。创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是每位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共同的责任;倡导文明旅游,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向广大游客发出如下倡议:一、从自身做起,恪

18、守公德,讲究礼仪,文明游览,安全出行,摒弃不良习惯,注意言谈举止。二、自觉抵御不文明行为,服从管理,秉持正确价值观念,对国人的不良行为予以指正和帮助。三、善于反思、吸取传统优秀文化与品质,自发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国民性格教育,提升国人形象。四、遵守旅游法等法律的制约,守秩序、讲卫生、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争做文明和友谊的传播者。每一个出游的中国人,都是真真实实、影响广泛的国家形象代言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倡导和谐出游,重塑国家形象,责任就在你我肩头!国家旅游局某年某月某日【赋分说明】1、 标题、称谓、落款齐备,给格式分 2 分。少其中一项或者某一项表达不规范,则此处不给分

19、。2、 开头共 3 分,提到我国出境游客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及其危害,给 1 分;强调文明出游意义的,每条意义给 1 分,意义给分不超过 2 分。3、 倡议细节共 8 分,针对材料 2、3 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倡议(对策) ,同时对材料中提到过的举措加以拓展。原则上四个方面,一个方面 2 分,方向正确 1分,拓展合理 1 分。细则如下:4、 第一个方面:文中提到游客大量不文明行为,因此要求游客摒弃不良行为,注意举止。方向正确 1 分;合理拓展,角度正确,用语得当,给 1 分。5、 第二个方面:文中提到世博会案例,即公民自发反对不良行为,应对此处加以拓展。方向正确 1 分;合理拓展,角度正确,用语得当,

20、给 1 分。6、 第三个方面:文中谈到全面的国民教育,应对此处加以拓展。方向正确 1 分;合理拓展,角度正确,用语得当,给 1 分。7、 第四个方面:文中谈到辅之以旅游法 ,应对此处加以拓展。方向正确 1 分;合理拓展,角度正确,用语得当,给 1 分。8、 有结尾,给 1 分;若具有号召力,给 1 分。9、 错别字一个扣 0.5 分。错别字和卷面脏污至多扣 2 分。第 4 题“材料 10”中划线部分是专家 Y 关于“德治”言论的总结,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请结合材料发表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同时你认为改良中国国民性格需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20 分)要求:(1)观点正确,分析透彻。 (2)层次

21、清晰,论据充分,不拘泥于材料。(3)对策无须具体,但要紧扣材料、视野开阔、内容全面。 (4)字数不超过 600 字。【答案思路】此题有创新之处,结合了综合分析题与对策题,做大思路如下:(1)解释专家 Y 的观点。(2)发表你自己的看法,并且论证之。(3)对于专家 Y 提到的问题(即国民性改良)如何解决。【作答演示】(1)材料 10:记者:政府不该“以德治国”吗?专家 Y:历代王朝以德治国的结果是什么? 满朝伪君子,遍地真小人。王朝末年,更是如此。事实证明,用官方倡导、灌输、裁判的方式,解决不了问题。此处可以得出,专家 Y 的观点主要在于回答上面的提问:“政府不该以德治国吗?”明显专家 Y 的答

22、案是否定的。(2)材料 10:记者: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吧?专家 Y:不,政府最好不作为。在道德问题上,政府不要管,不该管,不能管,也管不了。政府管道德,对公民和政府都会造成伤害。记者:这话怎么讲?专家 Y:政府管道德,无非担任两个角色,一是倡导者,二是仲裁者。当仲裁者,对公民不利。因为政府手中有公权力呀,权力还很大。这就很容易把道德裁判变成“法外施刑”,把有道德污点的人变成“过街老鼠”。当倡导者,则对政府不利。因为这会对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平,提出极高的要求。他们甚至必须是全民的道德楷模,否则就不好意思当倡导者。结果是什么呢?是一旦出现贪腐,则政府威望尽失。我们知道,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政府,可

23、以做到绝无贪腐。再说了,你也不可能只倡导不仲裁吧?记者:政府不该“以德治国”吗?专家 Y:历代王朝以德治国的结果是什么? 满朝伪君子,遍地真小人。王朝末年,更是如此。事实证明,用官方倡导、灌输、裁判的方式,解决不了问题。由材料 10 可知,传统的德治手段确实存在合理性,但是从国家倡导的政策来思考,又不可能只有合理性,专家 Y 的观点未免偏激,应当纵观全文寻找该观点的不合理性。(3)反驳观点材料 1: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很厚重,也很沉重,五四后经历了相当长的文化反思,试图去粗取精,革故鼎新。在三十年的一瞬中,先经历了“文革”后造成的信仰崩塌,继之以物欲带来的拜金狂潮,厚重的文明有被切割得轻薄的危险,谦谦君子之风也渐渐颓然倒地。此处说明,官方信仰缺失会带来物欲横流的拜金狂潮。材料 4:这一标本昭示于人的,有对权力来源的认识问题,认为权力来自于上级授受,只需对上负责,而未真正意识到其实“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所以才会视民意如无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