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大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136005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邳州市大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邳州市大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邳州市大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邳州市大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邳州市大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立足资源优势 转变发展方式科学推动大蒜产业跨越式发展-邳州市大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市农业委员会(201年月日)近年来,我市按照“富民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培育品牌,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抓住产业富民这条主线,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大蒜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外向化,走出了一条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的外向型发展之路。一、大蒜产业化体系日趋完整,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突出一是基地规模大、品质优,市场行情趋好。我市常年种植大蒜 60 万亩左右,年产量 60 万吨,建有大蒜

2、恒温库 350 余座,年贮藏能力 40 万吨。以宿羊山、碾庄、车夫山、赵墩等镇为核心的大蒜种植基地,相继创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邳州白蒜以“品相好、辣味适中、蒜油含量高、商品性佳”等特点,被誉为白蒜中的上品,优于山东与河南等地大蒜,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今年全市种植面积 58.7 万亩,总产 68 万吨,平均亩2产值 6000 元以上,带动大蒜产区 12.6 万农户人均增收 2700 元。二是企业数量多、级别高,“双带”作用明显。全市大蒜商贸和加工企业约 250 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

3、龙头企业 1 家、省级 6 家、徐州市级 10 家,黎明食品成为“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大蒜分会”理事长单位。大蒜行业从业经纪人队伍约 5200 人,销售总收入 47.19 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超超亿元的 14 家,带动农户 9.8 万户,户均增收 1.2 万元。三是品牌意识强、知名度高,竞争力显著提升。先后制定了地理标注产品 邳州白蒜、大蒜地膜覆盖栽培及回收技术规程、无公害大蒜生产技术规程等省级、市级地方标准;指导大蒜生产加工企业备案蜂蜜糖醋蒜、蒜蓉、黑蒜、黑蒜发酵饮品、黑蒜颗粒丸等企业标准近20 个。全市拥有大蒜中国驰名商标 1 个、中国名牌农产品 1 个、省名牌产品 5 个、省著名商标 3

4、 个;黎明食品、恒丰宝食品等13 家企业基地通过了 GAP 认证。黎明食品等多家公司在海外设立直营店或注册境外商标,邳州大蒜产品在国外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在 2015 年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价中,“邳州白蒜”以品牌强度 791(历史传承、地理人文特征,保护效果、群众认可等方面综合评价),品牌价值达到141.53 亿元,荣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第 24 位,初级农产品(含花卉)类地理标志产品第 13 位,与盱眙龙虾、镇江香醋3成为江苏省仅有的三个区域公共品牌。今年邳州大蒜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产品”。四是产业外向度高、集聚力强,出口总量全省领先。全市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

5、示范基地为核心,集聚了全省 95%以上的大蒜出口企业。建成国家级出口大蒜质量安全示范区 1 个,省级出口大蒜示范基地 14 个,具备自营出口权的企业达 33 家。2016 年全市大蒜自营出口创汇 3.81 亿美元,连续 9 年位列全省农产品出口县(市)第一。五是研发深度广、科技含量高,深加工体系初步建立。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驱动力量,目前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全市有 10 余家龙头企业与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攀上了“高亲”。 有多名教授专家长年驻企业工作。牵线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等

6、15 名高层次人才到大蒜企业创新创业,为我市大蒜产业发展注入创新驱动力。建成黎明食品、绿之野食品、伟楼食品等 10 余家大蒜深加工龙头企业,建成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 5 个,其中绿之野食品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黎明食品的国家级大蒜研发中心,在产品研发和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走在全国大蒜产业的前列。深加工产品包括糖醋蜜蒜、脱水蒜片、蒜粒、蒜粉、酸辣蒜蓉、大蒜油、大4蒜素、大蒜胶囊、黑大蒜、黑蒜醋等 20 多个品种,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东南亚、欧美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制约大蒜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一是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标准化生产相对滞后。土地资源仍由农户分散经营,规模

7、小、利用率低,农民惜地心理逐年加重,土地流转难度加大,土地规模化经营问题越发突出,农民缺乏标准化生产热情。农业标准化生产难以在短期内取得长足进展,与生态型、健康型、高效型的标准有较大差距。靠分户经营的市场主体与全球化市场竞争,既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二是栽培技术创新率不高,良繁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我市大蒜常规地膜栽培技术相对成熟,但优质综合栽培技术纵深研究较少,节水滴灌栽培应用率低,旱田连作障碍明显,化学投入品偏高,一定程度影响产量、品质的提升。同时,全市乃至全省在大蒜品种选育上缺少专业的科研及开发机构,种质资源欠缺,对大蒜种性保持和良种繁育投入不足,品种单一,农家品种

8、成为主体,造成大蒜品质及抗逆性下降。三是企业结构不合理,深加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市大蒜企业基本以出口保鲜大蒜的商贸流通企业为主,精深加工型企业较少,且加工率不足总产量的 5%。大蒜产业受市场行情影响波动大,抗风险能力薄弱。我市新产品研发能力较强,黑蒜、大蒜素、大蒜油等深加工工艺成熟,但生产规模小,成5本偏高,价格昂贵,没有进入百姓家庭;市场上仍然以蒜蓉、蒜粉、蒜片、蒜粒、糖醋蒜等初加工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四是排灌设备配套不全,农田水利设施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田间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防洪排涝能力弱,对大蒜生长不利,易造成年际间生长不均、级蒜率降低,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三、在

9、创新求变中推动大蒜产业转型升级当前的市场竞争不再是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已上升到价格、质量、服务与品牌的综合竞争。面对新形势,我市大蒜产业化发展要立足国内国际市场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创新为龙头、以现代信息和大蒜产业技术为支撑,积极做好大蒜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厚植商贸流通与精深加工双轮驱动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上求新突破,努力打造大蒜出口强市。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大蒜原种基地 500 亩、良种扩繁基地 1 万亩,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 1 家、省级 2 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3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 5 家,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 1 件、江

10、苏省著名商标 3 件、江苏省名牌产品 3 件;争创“国食健字”产品 5 个,牵头制(修)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 个。6(一)突出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依托徐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在改良本地品种的基础上,加快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重点打造宿羊山大蒜良种繁育基地,引导全市新品种更新换代,通过 3 年努力,全市良种覆盖率达 95%以上。创新种植模式,扩大水稻/大蒜轮作面积,从密度配置、肥水运筹、病虫绿色防控入手,推行标准化管理,指导农户适时收获、遮光晾晒、科学分级,防止出现散瓣、马尾蒜、面包蒜、绿皮、糖化等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加快全市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和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

11、建立健全大蒜重点基地档案和可追溯制度,推行生产、加工、包装各环节全程监管,巩固壮大我市优质大蒜原料供应基地地位。(二)突出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外引与内培并举,打造黎明食品、绿之野食品、清华蒜业等本土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恒丰宝食品、国伟食品、培育天源蒜业、沙明食品等一批骨干型省市龙头企业;围绕大蒜食品、保健品、生物制药等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对外联合,吸引国内更多的精深加工企业入驻集中区。充分利用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科研优势,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开发生产一批大蒜保健、生物制药产品,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稳步推进有机大蒜及功能大蒜(如

12、富硒大蒜、富锗大蒜、高大蒜素含量大蒜等)产品开发,形成7系列功能各异的保健大蒜产品,增加市场卖点,提高经济效益。(三)突出市场建设,拓展销售空间。按照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标准,加快宿羊山大蒜市场提档升级,完善碾庄黄滩桥大蒜交易市场,建成集大蒜系列产品交易、检验检测、仓储物流配套的大型专业批发交易市场。鼓励企业设立境外营销中心,开设直营店、直销店。在巩固对东南亚市场出口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欧美等发达地区以及新兴经济体市场,实现销售市场多元化。加快营销模式的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自建或依托第三方网络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实现产品销售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继续保持我市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一县的位置。(四)突出

13、政策扶持,夯实发展基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整合农委、国土、水利、农机、农开等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基地,进一步强化农田水利和桥涵路闸建设,推广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探索大蒜收种机械化。依托项目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在外向型基地建设、品牌创建、产品检验检测、产品研发等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大蒜产业化水平。(五)突出宣传推动,提升品牌价值。积极争取国家主流媒体推介邳州大蒜,宣传邳州大蒜,通过举办中国大蒜节会、等向国内外宣传推介邳州大蒜。大力推广邳州白蒜地理标志产品标志的使用,彰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效应。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品牌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引导企业8到主要出口市场注册商品,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不受侵犯,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六)突出服务引导,打牢发展保障。加大打假护农力度,突出违禁高毒农药查处,规范农资经营销售。加大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力度,指导蒜农科学合理用药、用肥,从源头上确保大蒜产品质量安全。整合全市各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资源,成立相关专家、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政府部门领导参与的大蒜产业研究会,在国家政策研究、市场需求预测、最新技术动态、企业内部管理、企企及政企协调和银企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建筑建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