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36394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2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及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1、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答:中国哲学萌芽于商、周之际,成型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它的发展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截至 1949 年,大体可分为:一、奴隶制及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先秦哲学)该时期又分为 1.哲学萌芽时期,主要观点包括:商、周时期的天命论、周公的 “敬德保民”思想;2.春秋时期所谓“疑天”思潮,主要论点包括:伯阳父论地震、史伯论 “和同”;3.诸子哲学:包括:儒家哲学(孔子、孟子、荀子等) 、道家哲学(老子、庄子等) 、墨家哲学(墨子等) 、法家哲学(韩非子等) 。二、封建制时期的哲学该时期又分为 1.秦汉

2、哲学,主要人物董仲舒、王充; 2.魏晋南北朝哲学,主要论点包括:王弼、郭向的哲学思想玄学、佛教的传入和范缜的无神论思想;3.隋唐五代的哲学;4. 宋元明清哲学,主要人物张载、二程和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王夫之等。三、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哲学该时期又分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酝酿准备时期 呼唤变革:代表人物魏源、龚自珍等;戊戌变法时期,代表人物康有为、 、谭嗣同、梁启超、严复等;辛亥革命时期,代表人物孙中山、章太炎等;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艾思奇、毛泽东、李达等;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实证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有胡适、金岳

3、霖等。前两段即奴隶制及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先秦哲学) 、封建制时期的哲学称为中国古代哲学,后一段即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哲学称为中国近现代哲学。2、诸子哲学产生前,人们是怎样理解天人关系的?答:诸子产生前,我国的哲学发展主要处于哲学萌芽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商周时期的天命论, “天命 ”即天的意志和命令。夏朝的建立是我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开端。公元前217 世纪末,商汤灭夏,建立了奴隶制的商王朝。商奴隶主贵族为了论证其统治的合理性,炮制了一个天上和人间、社会和自然的最高主宰“帝” 或“上帝” 。商的奴隶主贵族说:“ 帝立子生商”。商人不仅炮制了这个最高主宰“帝”或“ 上帝”,而且还垄断

4、了上帝和下帝及人间的联络。公元前 12 世纪末,周部落在今陕西的渭水流域兴起,周王朝的建立,意味着奴隶制度国家的高度完成。周奴隶主贵族首先把“上帝” 和祖先分开,加强了“上帝”这个至上神的的绝对权威,从而提出了 “天命”说,来论证自己通知的合理性。周奴隶主贵族还抬出了“德”和“ 以德配天命” 的理论。 尚书召诰中说:“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西周初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旦,提出了“ 天命靡常”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的思想。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保民“ 才能”享天之命”。二是在春秋这个新旧社会更替的过程中,无神论的兴起是历史之必然。出现了“疑天” 的思

5、想。在社会急剧变革的过程中,人们把吉凶祸福的根源归结为人事方面来,表明他们对神的怀疑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看出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天” 、 “神”与人的关系问题。3、新民主主义时期流行的主要哲学思潮。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艾思奇、毛泽东、李达等;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实证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有胡适、金岳霖等。4、仁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答:孔子(公元前 551 年前 479 年) ,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6、仁”的含义:(1) “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进一步追问具体条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最后进一步说明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3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2) “仁者爱人”“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有某种

7、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的满足,这也就是所谓的“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即我不愿他人如何让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的“恕”。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爱,所以孔子也说仁就是 “爱人”。5、如何评价孔子的天命鬼神观?答: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1)相信天命的存在,认为它决定社会的治乱兴衰和人的生死祸福“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

8、貌,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的权威,另一方面又企图以不可认识的必然性去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这样就留有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因引向一种神秘主义的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的“富贵在天”的“ 天命论” 。(2)肯定人的主观努力的作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为仁由己。 ”由此看出,孔子宣扬天命论,但并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隶制灭亡的主观努力。对人力的作用予以一定的地位。(3)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由此看出,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上,也采取一种两可的态度,不议论鬼神,

9、却又不否定鬼神的存在。这也是放弃鬼神具有人格神的外貌,保留鬼神的权威。6、如何评价孟子的仁政学说?答:孟子(公元前 372 年前 289 年) ,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言论保存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的“礼制” 和“德政” 的理论,提出了“ 仁政”学说。这是他政治思想的中4心。主要观点是:(1)把“亲亲”、 “长长” 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亲亲而仁民。 ”1.严格区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2.统治者应关心人民的疾苦: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得其

10、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也;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五亩之宅。 ” “制民之产。 ”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孟子把这种“制民之产”的“ 仁政”描绘成是一种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3)重视道德教育,反对“不教而杀”“富而后教。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 ”“教之不改而后诛之。 ”孟子主张用“ 力”不能使人心服,只有用

11、“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4)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格君心之非”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不要无视人民的力量,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7、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答:孟子用来论证“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他的抽象的天赋道德的 “性善说。 ” “善” 即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孟子认为“善”是人生而俱来的本性。他说: “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 ,或者说对别人的“同情心”。

12、古代帝王所以有“仁”政,那就是因为他有“ 不忍之心” 。除此之外,人还有其他的天赋本性,即“ 四端”。5(1) “四端”“四端” 即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甚至认为,人跟禽兽的差别极

13、其微小,仅仅在于人是有这些“心” 和“仁义”等道德观念。因此,如果没有这四种“ 心”,就不能算作人。(2) “大体”与“小体”“大体”指心,即先验的“善性”, “小体”指耳目之欲,即人欲。 “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意思是说, “大人”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不使它丧失,并且用 “心”来主导耳目之欲,所以是“ 大人” ;而“小人”则不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使它失掉了,而听任耳目之欲无限发展,所以就是“小人。 ”但在实践中,孟子严格区分“君子(大人) ”和“ 小人” ,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行,只有“君子”能保存、能恢复,而“ 小人”是不会保存,也不可能恢复的。8、孟子认识论的基本观

14、点。答:孟子提出了一整套先验论的认识论和英雄史观。主要包括:(1)良知良能说孟子讲的知识、才能,主要是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和地主阶级的统治才能。他称这种不用学习,不用思虑就具有的知识、才能为“良知” 、 “良能” 。即“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2)求放心人如果有了违背封建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孟子认为,那就应该闭门思过,检查自己主观上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 找回来,恢复人的本能。这就是孟子所谓的“ 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 ”6“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3)轻视感性认识孟子十分轻视感性认识,特别强调抽象的神秘的理性认识。 “耳目之官不

15、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 ”这是说,耳目感官没有思虑作用,所以它接触外务要受到外物的蒙蔽,至多也只能给你一点印象。 “心” 是思维的,要真正了解事物的本性,只有用“心” 去思想,否则就得不到,这是天赋与我的能力。9、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答:(1)道是万物的本原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 ”,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 “道”那里产生出来的。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道是无形无象的“无”老子讲的“道”也就是无,它是不具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的东西,是一种十分抽象的东西。即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视之不见名曰

16、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3)道是普遍法则“天之道。 ”“人之道。 ”老子讲的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无” 或 “道”,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原、万物的老根,似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体的规定性东西,加深了对世界统一问题的认识。(4)道是混成之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是指“道” 是无法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的,因为他是分不清上下,也看不到前后的一种本来就无分别的状态,是混成之物。10、老子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答:(1)揭示了

17、事物的矛盾现象老子看到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相互依存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7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他认识到,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方面特点。“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2)揭示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说明对立的双方是会转化的。老子这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在古代是很可贵的,对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积极作用。(3)柔弱胜刚强老子看到了强弱力量的对比方面,可以发生变化。 “将欲

18、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4)忽视转化的条件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知其雄,守其雌” “知其白,守其黑。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说明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变化。老子不可能懂得对立转化的条件,所以他笼统地,离开一定的条件讲凡事要从反面着手。因此,老子思想中的一些辩证法因素带有消极的成分。11、庄子相对主义的基本观点。答:庄子(公元前 369 年公元前 286

19、年) ,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著名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反映了其基本思想。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就是把事物相对的方面绝对化。任何事物都是绝对和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定性,这是确定的、绝对的;另一方面,事物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这种规定性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庄子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反对把事物绝对化,这是正8确的。但他却由此否认事物的绝对性、确定性,陷入相对主义,这是错误的,庄子的相对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1)事物的性质都是相对的,没有确定的质的区别庄子认为事物的差别根本没有客观标准,也就是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完全是由人的主观

20、决定的,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区别的。即“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憰怪,道通为一。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2)人的认识能力是相对的,认识是没有意义的庄子认为,认识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一切都是相对的,人究竟能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是值得怀疑的。最后,庄子完全否定了认识的可能和必要。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嗜鼠;四

21、者孰知正味?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3)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是非是无法判断的转自认为甚至人究竟是在做梦还是醒着,人究竟是否可能有认识,也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从“道”的角度看,什么都一样。这就根本否定了客观事物的标准和人的认识。是非是无法判断的,因此庄子的结论是不可知。即“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

22、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912、如何评价庄子的人生哲学?答:逍遥游的人生观的基本内容(1)蔑视功名利禄庄子对战国时期剧烈的政治斗争,采取批判与回避的态度。不愿意为功名利禄而丧失自由。(2)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继

23、而提出以下概念, “有待” :受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 “有己”:受自身主观条件的束缚。 “无待”:摆脱外界条件的束缚。 “无己 ”:摆脱主观条件的束缚。 “坐忘”:“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即所谓“坐忘” 就是彻底忘掉一切。 “形同槁木,心如死灰。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 ”从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出发,庄子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制度,竭力加以反对。对提倡仁义和是非,看做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就庄子一派来看,他们主要是追求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即:“呼我牛也而谓之牛。 ” “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生死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

24、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13、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答:荀子(公元前 313 年公元前 238 年) ,战国末期哲学家,先秦唯物主义哲学集大成者。 荀子一书反映了他的基本思想。他的唯物主义自然主要包括:(1) “明于天人之分”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荀子首先批判了传统的“天命 ”决定人事、 “君权神授” 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要区别自然界的规律与社会人事的变化。即所谓“明于天人之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天不能决定社会的治乱、祸福荀子对自然界的一些少见现象,

25、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认为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没有任何神秘10性。他认为,最可怕的倒是农业生产的破坏、政治的昏暗、社会等级制度、道德关系的混乱等等这些“人妖“(人为造成的灾祸) 。 “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者?曰,无何者,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本荒而用奢,则天不能使之富。 ”(2) “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反对人在自然界规律面前无所作为、消极被动的思想,提出了光辉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认为人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控制和利用自然界的万物。即“大天而思之,孰于物畜而

26、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于有物之所以成?固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的这一朴素的“人定胜天 ”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在与天命论和消极无为的天道观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它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4、什么是“虚壹而静”?答:荀子认为不能脱离感性认识,也就是要依赖于感官与外物的接触,万物的不同,都能造成各具一个部分而相互蒙蔽的情况。所以要得到正确的认识,必须使“心” 保持“虚壹而静”。即“ 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

27、也,然而有所谓静。 ”“虚” :“不以所以藏害所将受谓之虚” ,即不要为已有的知识妨碍将要接受的知识。“壹”:“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即人可能同时有两种不同的知识, “壹”则要求人不要使同时接受的不同认识互相妨碍。“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即不要使幻象、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荀子讲的“虚壹而静”与老、庄讲的绝对“空虚” 、绝对的“静”是根本不同的。是在有“藏”,有“ 满(或两) ”和有 “动”的基础上来讲的,不是虚无或绝对的静。15、如何评价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答: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代的著名学者,他们均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并各自提出了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