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全.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74475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65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 2必修0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第 1 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难点突破】重点: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2、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难点: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农业的起源1 “神农”的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成为农业的始祖。 黄河流域种植粟、麦2农耕格局 长江流域种植水稻思考 1: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思考 2: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自然

2、条件、技术、水力、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等。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工程的兴修。二、生产技术的进步1、表现:( 1)耕作方法:从刀耕火种到 “以牛田 ”从原始农业的产生到刀耕火种,随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沤制绿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原始农业产生“刀耕火种” “火耕” 距今七八千年“石器锄耕” “耜耕”1春秋战国“铁犁牛耕”

3、商周时期青铜农具,掌握一定技术说明: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工具 材质:石器青铜铁器工艺:打制磨制炼铸造( 3)动力: 人力畜力自然力2、评价: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三、水利的兴修1大禹治水2水利工程的兴修 都江堰(战国)郑国渠(战国)3王景治黄河(东汉)4井渠法:主要应用于干旱地区。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赋税沉重;徭役沉重;土地兼并。四、农民沉重的负担1沉重的赋税封建王朝都要向农民征

4、收比率和数额不同的赋税。古代赋税有田租、户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及其杂税。农民的赋税成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并奠定了古代帝国富强和繁荣的基础。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泰半之赋” ,使农民负担沉重。2繁重的徭役秦隋王朝力役繁重,严重破坏经济,使社会动乱。五、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形态的演变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商周)国王、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 君主土地私有制2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以来) 多种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2 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表 现井田制开始崩

5、溃,私有制开始产生。“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私有土地春秋时期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制加速井田制瓦解鲁国: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 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 肯定,最终确立起土地私有制秦国商鞅变法等“除井田,民得买卖”“依军功行田宅”3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 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课堂小结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以

6、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2)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4)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5)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课堂讨论:中国古代历朝都发生民众暴动。为什么农民会被逼上反抗的道路? 第 2 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重难点突破】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老师的讲解进行深入探究。教学过程:导入:你知道中国

7、英文名称 CHINA 的来历吗?说明了什么?英文单词 china 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昌南”的读音,昌南即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说明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3手工业 ,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晚期 :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时期 :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 政府

8、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明代中后期 :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一、田庄手工业1田庄一个社会单元,一个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2古代田庄经济的特点(1)田庄是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取得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形成发展起来的。(2)田庄里的劳动者为依附农民(3)田庄手工业主要是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主要不是为了交换,田庄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二、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特点:特

9、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和奢侈性;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各种行业的封闭性;劳动者缺少积极性。三、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一)织女的劳绩纺织业的发展历程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汉朝:技艺高超、提花技术。丝绸之路。唐朝;规模大、分工细、品种繁多。宋朝:棉纺织业发展。明清(进入鼎盛时期):民营丝织业兴盛,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二)攻金之工冶铸业1冶铜技术新时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4春秋至秦汉: 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2冶铁技术西周:已能制造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三)夺得千峰翠色来陶瓷业的发展历程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从商朝

10、到东汉:由陶向瓷过渡。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瓷窑遍布各地。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瓷都景德镇。课堂小结概括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私、家庭)(3)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4)技术不断进步。(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课堂讨论:为什么中国工业由古代领先世界到近代反而落后?第 3 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内容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重难点突破】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历史概括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

11、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教学过程;导入:“商人”和“商业”名称的由来。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朝人善于经商。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范蠡(吴越争霸时人物)商人祖师商业贸易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个方面,与工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进步。 历史上的商业贸易现象包括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等方面。 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和初步

12、发展(先秦时期)5(1)原始社会:原始商业产生(2)商朝:出现了职业商人和货币。(3)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即官方垄断商业,商人由政府供给衣食,为政府服务,成为“官商”) (4)春秋战国: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货币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著名都会形成。2汉唐:抑商政策,发展缓慢(?)3宋辽金元:新发展,打破市坊制度:重心东进南移;纸币出现;对外贸易陆路转为海路4发展新阶段(明清)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导。大量农业、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商品十分丰富。破产农民自由出卖劳动力,成为雇工,劳动力成了商品。区域性的商人实力雄厚,形成商帮,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商业繁荣的原因和表现原因:由于国家统一,

13、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又开通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商业迅速繁荣。表现:大都市的出现,如长安、洛阳、扬州。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出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思考;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 根本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交通、货币等。二、城市的发展坊市与城镇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的繁荣与否代表了商业发展的水平。(一)“市”的发展“市”、草市、夜市“市”的发展的发展过程:(1)汉代的市作为集中贸易地,场所有严格的规范,管理相当严格,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2)六朝时期出现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立“草市尉”等官职施行经济管理。(3)唐

14、代草市的作用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还出现了夜市。6(4)宋代的“市”不再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再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原本不许设立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 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视;草市、夜市更加繁荣,草市内还有完备的饮食设施。(二)商业都会的崛起(汉代以来)战国:汉莽:隋唐:宋元:明清: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作为统治阶级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二是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的作为商品交换中心发展起来的“市” 。中国古代商业都市发展规律从兴起的原因看,战国到寒带的城市多是因为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而兴起为商业都市。

15、唐宋以来,商业都市多以工商业发展兴起;从功能看,商业都市的政治功能逐渐减弱,经济功能逐渐增强;从地域分布看,商业都市从战国到唐朝主要分布在北方,到唐朝以后,南方的都市数量明显多于北方,明清时期,江南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三、发达的内外贸易(一)徽商与晋商 徽(徽州)商与晋(山西)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徽商:“红顶商人”胡雪岩 ;“遍地徽商”之说晋商:电视剧乔家大院 ;孔祥熙家族(二)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对外贸易是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

16、分,也刺激了沿海商埠城市的兴起和繁盛。到汉代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国度,而是世界交通网络的东方中心。1、丝绸之路形成:“张骞凿空”基础设西域都护2陶瓷之路(海上丝路)思考:为什么唐代以后,丝绸之路逐渐衰落?战乱;经济重心南移;航海技术的提高(补充)货币的发展从贝壳到银元 商周时期最早的货币贝币 春秋战国:多种多样(布币、刀币、贝币等等)7 秦:统一货币 汉唐:铜钱发行量越来越大 北宋: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朝:纸币作为主要货币 明清:废行纸币,以白银为主,以钱为辅课堂小结概括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1)起源早,并不断发展(2)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4)商业交通

17、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5)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不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6)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7)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地下。(8)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农业、手工业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的发展有力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即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我国古代虽有“无商不奸”的说法,但没有商业,国民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我们既要繁荣市场经济,又要规范市场秩序。第 4 课 中国古代王朝的经济政策【内容标准】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18、发展缓慢的原因。【重难点突破】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方式,培养历史分析能力。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的差异和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一、重农抑商1首倡:商鞅变法2含义:强调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工商业的发展。3原因:根本原因:由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重要原因: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即农民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充当者。4历代重农抑商的措施原始社会末期到战国:重视和鼓励战国时的秦国:商鞅:重农抑商 A、身份上贬低商人的地位,重本抑末。B、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C、重征商税。汉代:全面控制工商业中唐以来: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