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经济学基础 微观 部分 课后习题 参考 答案 第 1 章 课后习题详解 1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类别中的哪一种? 答: 第一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内容。著作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等。 第二类,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论述。著作有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第三类,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著作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2为什么我国
2、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 答: 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这就决定了我国学员学习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上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是否真正有用还需要考虑到国情的差别,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吸收,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 ( 1)我国学习下岗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得到对我国有 用的知识,即“学以致用”。对西方经济学而言,“为艺术而艺术”的学习目标是不适用的。因为,如果不是为了“实用”而学习,那么还不如去从事其它的活动。“经济学”这一名词的英文来源是希腊文
3、的名词“家庭管理”。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致用”的性质。 ( 2)既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致用”,那么就必须注意到它涉及对西方“致用”的两个特点:其一,它宣扬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以便巩固西方社会的共识或凝聚力,即增加西方学者所说的“社会无形资本”;其二,它总结西方市场运行的经验,以便为改善其运行提供对策。西方经济学之所 以能够存在于西方,其原因即在于此;这就是说:它存在于西方的原因正是由于他对西方国家有用。 ( 3)在以上两个特点中,第一个特点显然对我国不但没有用处,反而会引起有害的作用。因为,西方实行的是资本主义,而我国则为社会主义,而二者在原则上是对立的。把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4、施加于社会主义制度只能造成和激化后者的上层建筑与其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导致思想混乱、社会行为失控,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类似的事例已经在世界上出现。 ( 4)以上述第二个特点而论,虽然西方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我国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 ,二者在市场经济这一点上却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因此,对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和总结的方法有许多内涵是值得而且必须加以借鉴的。以此而论,学习西方经济学又是对我国有利的。当然,在借鉴时,决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注意到国情的差别,在西方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办法未必能在我国奏效。 ( 5)趋利避害,上述两个特点可以决定我们对西方经济学所应持有的态度,即:在
5、整体内涵上,否定它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因为,在整体内涵上,它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在具体内容上,它总结出的经验和总结的方法却存在着大量的值得借鉴之处。 总结上述 五点,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态度应该是要做到“洋为中用”,即:能充分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切有利于我国的知识,而与此同时,又能避免它在意识形态上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2 3在你学过的或目前学习的课程中,有哪几门与西方经济学有关? 答: 目前高等院校开设的课程中,一下几类课程与西方经济学有关: 经济学入门课程: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理论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分析方法课程: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经济学应用学科课程:产
6、业组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货币金融学、制度经 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 4为什么入门教科书的内容可以对初学者产生较大的影响? 答: 西方经济学教材或教科书所讲授的内容,不论其正确与否,往往很容易被学生一概接受,因为初学者一般没有能力辨别其内容的是非。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中所含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可以成为学生头脑中先入为主的不朽思想。 5你能举出一些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取得成果的例子和误解或误用它所造成的损害的例子吗? 答: 略 第 2 章 课后习题详解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PQd 550 ,供给函数为
7、 PQs 510 。 ( 1)求均衡价格 eP 和均衡数量 eQ ,并做出几何图形。 (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 60 5dQ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 eP 和均衡数量 eQ ,并做出几何图形。 ( 3)假定需 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 55sQ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 eP 和均衡数量 eQ ,并做出几何图形。 ( 4)利用( 1)、( 2)和( 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 :( 1)已知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 PQd 550 , PQ s 510 3 均衡时有: dQ sQ , 代入即得:
8、50 5P 10 5P 解得: eP 6, 将均衡价格 eP 6 代入需求函数 60 5dQP 解得均衡数量: eQ 20; 图 2 9 供求均衡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eP 6, eQ 20。如图 2 9 所示。 (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 60 5dQP 和原供给函数PQ s 510 代入均衡条件 dQ sQ ,有: 60 5P 10 5P 解得: eP 7, 将均衡价格 eP 7 代入需求函数 60 5dQP 解得均衡数量: eQ 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eP 7, eQ 25。如图 2 10 所示。 4 图 2 10 需求变化 ( 3)据
9、题意可知新的供给函数为, 55sQP ,将其与原需求函数 PQd 550 代入均衡条件 dQ sQ , 可得: 50 5P 5 5P 解得:均衡价格 eP 5.5,均衡数量 eQ 22.5,如图 2 11 所示。 图 2 11 供给变化 ( 4) 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图 2 9 中,供给曲线 sQ 和需求曲线 dQ 相交于 E1 点。在均衡点 E1,均衡价格 P1 6,均衡数量 Q1 20。图 10 中,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为 E2 点。在均衡点 E2,均衡价格上升为 P2 7,均衡数量增加为 Q2 25。因此,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
10、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同理,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5 再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 图 2 9 中,需求曲线 dQ 和供给曲线 sQ 相交于 E1 点。在均衡点 E1 的均衡价格 P1 6,均衡数量 Q1 20。图 11 中,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 S2 曲线的位置,并与 D1 曲线相交至 E2 点。在均衡点 E2,均衡价格下降为 P2 5.5,均衡数量增加为 Q2 22.5。因此,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均衡数量增加。同理,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综上所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
11、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2假定表 2 2 是需求函数 Qd 500 100P 在一定价格范围 内的需求表: 表 2 2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元) 1 2 3 4 5 需求量 400 300 200 100 0 ( 1)求出价格 2 元和 4 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 P 2 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解: ( 1) 根据中点公式121222dPPQEQQP ,有: 24200 2 1 .53 0 0 1 0 022dE 即价格 2 元和价格 4 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弧弹性为 Ed
12、1.5 ( 2)当 P 2 时, Qd 500 100 2 300,所以,有: 22( 1 0 0 ) 3 0 0 3d d Q PE d P Q 3假定表 2 3 是供给函数 22sQ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表 2 3 某商品的供给表 价格(元) 2 3 4 5 6 供给量 2 4 6 8 10 ( 1)求出价格 3 元和 5 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 P 3 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解: ( 1)当价格在 3 元与 5 元之间,根据供给的价格弧弹性计算公式: , 6 有: 3544248232se 所以,价格 3 元和 5 元之间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13、为 4/3。 ( 2)由于当 P 4 时, QS 2 2 3 4,所以 32 1 .54s dQ Pe d P Q 4假定需求函数为 MP N,其中 M 表示收入, P 表示商品价格, N( N 0)为常数。 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 由已知条件 MP N可得: 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 ( P) MP N 而言,其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幂指数的绝对值 N。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 ( M) MP N 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 1。 5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 价格弹性 ed 1.3,需求的收入弹性 eM 2.2。 求:(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
14、降 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 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解: ( 1)由于dddQQePP ,于是将 1.3de , PP 2%代入,有: 1 .3 0 .0 2 60 .0 2ddddQQQQ ; 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降低 2%使需求增加 2.6%。 ( 2)由于 ,于是有: ; 因此,其他条件不变收入提高 5%时,需求增加 11%。 7 6假定在某市场上 A、 B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 A厂商的需求曲线为 PA 200 QA,对 B厂商的需求曲线为 PB 3 00 0.5QB; 两厂商目前的销售量分别为 QA 50
15、, QB 100。求: ( 1) A、 B两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edA和 edB各是多少? ( 2)如果 B 厂商降价后,使得 B 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 QB 160,同时使竞争对手 A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 QA 40。那么, A 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eAB是多少? ( 3)如果 B厂商 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 B厂商的降价是一个正确的行为选择吗? 解: ( 1) 关于 A 厂商: 由于 PA 200 QA 200 50 150,且 A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QA 200 PA 于是, A 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350150)1( AAAAdA QPdPdQe 关于 B
16、厂商: 由于 PB 300 0.5QB 300 0.5 100 250,且 B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 成: QB 600 2PB 于是, B 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250( 2 ) . 5100BBdBBBd Q Pe d P Q ( 2) 令 B 厂商降价前后的价格 分别为 PB 和 PB,且 A 厂商相应的需求量分 别为 A 和 A,根据题意有: A 50 A 40 因此, A 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为: ( 3) 由 ( 1) 可知, B 厂商在 PB 250 时的需求 的价格弹性为 edB 5, 也就 是说,对 B厂商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 厂商的价格和销售
17、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化,所以, B 厂商将商品价格由 PB 250 下降为 PB 220, 将会增加其销售收入。具体地有: 降价前,当 PB 250 且 QB 100 时, B 厂商的销售收入为: 降价后,当 PB 20,且 Q B 100, B 厂商的销售收入为: 显然, ,即 B 厂商降价增加了它的销售收入,所以,对于 B 厂 商的销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而言,它的降价行为是正确的。 8 7利用图阐述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其表达式
18、为: dQQPQEP PQP 需 求 量 变 动 百 分 率价 格 变 动 百 分 率或者,QPdPdQEd 斜率 1 QP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归纳如下: ( 1)对于 1dE 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动。这是因为,当1dE 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 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 PQ 值是增加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
19、PQ 值是减少的。这种情况如图 2 15( a)所示。 图 2 15( a)中需求曲线上 a、 b 两点之间是富有弹性的,两点之间的价格变动率引起一个较大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具体地看,当价格为 P1,需求量为 Q1 时,销售收入 PQ 相当于矩形 OP1aQ1 的面积;当价格 为 P2,需求量为 Q2 时,销售收入 PQ 相当于矩形 OP2bQ2 的面积。显然,前者面积小于后者面积。这就是说,若厂商从 a 点运动的 b 点,则降价的结果会使销售收入增加;若从 b 点运动到 a 点,则提价的结果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可以具体举例说明这种情况。假设某商品的 Ed 2。开始时,商品的价格为 10 元,需
20、求是 100,厂商的销售收入 10 元 100 1 000 元。当商品的价格上升 1%,即价格为 10.10元时,由于 Ed 2,所以,相应的需求量的下降率为 2%,即需求量下降为原需求量 98%,厂商的销售收入 10.10 元 98 989.80 元。显然,厂商提价后的销售收入反而下降了。 ( 2)对于 Ed 1 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的变动。其原因在于:Ed 1 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
21、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使销售收入 PQ 值减少。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 PQ 值是增加的。用图 2 15( b)说明这种情况。图 ( b)中需求曲线上 a、 b 两点之间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两点之间价格变动率引起一个较小的需求量的变动率。价格分别为 P1 和 P2 时,销售收入分别为矩形 OP1aQ1 的面积和矩形 OP 2bQ2 的面积,且前者面积大于后者面积。这就是说,当厂商降价,即由 a 点运动到 b 点时,销售收入是减少的;相反,当厂商提价,即由 b 点运动到 a 点时,销售收入增加。 ( 3)对于 Ed 1 的单一 弹性 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
22、有影响。这是因为,当 Ed 1 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 。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 PQ 值是固定不变的。如图 2 15( c)所示。图中需求曲线上 a、 b 两点之间为单一弹性。价格为 P19 时,销售收入即矩形 OP1aQ1 的面积等于价格为 P2 时的销售收入即矩形 OP2bQ2 的面积。显然,不管厂商是因降价由 a 点运动到 b 点,还是因提价由 b 点运动到 a 点,其销售收入量是不变的。 c 图 2 15 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23、8利用图 1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和核心思想。 答: ( 1)关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或者,也可以简单地说,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的。市场机制亦可称为价格机制,其基本的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为出发点,微观经济学通过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 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
24、而得到市场的供给曲线。运用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并进一步理解在所有的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其中,从经济资源配置的效果讲,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垄断市场最差,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至此,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 1 中上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产品市场的内容的研究。为了更完整地研究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论又 将考察的范围从产品市场扩展至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的理论,从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的理论
25、,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据此,进一步说明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 1 中下半部分所涉及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内容的研究。 在以上讨论了单个商品市场和单个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及其作用之后,一般均衡理论讨论了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的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问题,其结论是:在完全竞争经 济中,存在着一组价格( P1, P2, Pn)使得经济中所有的 n 个市场同时实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其核心思想即“看不见的手”原理的证明。 在上面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微观经济学又进入了规范研究部分,即福利经
26、济学。福利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命题是: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说,在帕累托最优的经济效率的意义上,进一步肯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讨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后,微观经济学又讨论了市场失灵的问题。市场失灵产生的10 主要原因包括垄断、外部经济、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经济学家又探讨和提出了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 2)关于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通常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 1776 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以后又被称为“看不
27、见的手”原理的那一段话,来表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其原文为:“每人都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 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他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其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第 3 章 课后习题详解 1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 3-6 所示。其中,横轴 OX1 和纵轴 OX2 分别表示商品 l 和商品 2 的数量,线段 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 U
28、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已知商品 l 的价格 P1 2 元。 ( 1)求消费者的收入; ( 2)求商品 2 的价格 P2; ( 3)写出预算 线方程; ( 4)求预算线的斜率; ( 5)求 E 点的 MRS12的值。 图 3-6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解 :( 1)图 3-6 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 1 的数量为 30 单位且 已知P1 2 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 M 2 元 30 60 元。 (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 2 的数量为 20 单位,且由( 1)已知收入 M 60 元,所以,商品 2 的价格 P2 206020M 3 元。 (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Plxl P2x2 M 所以,由( 1)、( 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 体写为: 2x1 3x2 60。 ( 4)将( 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 x2 32 x1 20,显然,预算线的斜率为 k -32 。 (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E 上,有 MRSl221PP ,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 MRS 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21PP 。因此,在此 MRSl221PP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