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常态化 ”实施 困境与出路张俊峰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什么是课程实施的 “常态化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学校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年度方案和学期方案,学校制定了 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 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负责教师,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活动指导教师小组。 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有相应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进入学期课程表,并按课程表的计划予以实施。 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 指导教师对每个学期有综合实践活动的评语和等级评定结果。形象比喻 课程必修,普遍实施;
2、 教师能教,便于操作; 学生爱学,积极投入; 效果实在,确有收获 实现课程 “常态化 ”实施的条件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有效监管 各级学校 科学组织 一线教师 有效指导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管 领导重视 配套举措 教研培训2、学校层面的科学组织 制定规划 课时保证 人员安排 资源开发 管理制度 评价体系3、教师层面的有效指导 转变角色 规范指导 开发资源 科学评价四个方面问题 课程实施 课程管理 课程评价 课程资源开发一、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实施程序不明 与学科课程不分 课程实施的 “板块化 ” 教师指导缺乏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活动类型1、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探究活动 幻灯片 112、实际应用的设计类活动 幻灯片 123、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幻灯片 4、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 幻灯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