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178339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 年 1 月 16 日西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目 录第一篇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新的历史起点第一节 发展基础第二节 发展环境第二章 新的发展里程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主要目标第二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越式发展的保障能力第三章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第一节 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二节 大力建设综合能源体系第三节 大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第四节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第四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第一节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第二节 大力提升工程建设水平第三节 加强项目管

2、理第一节 发展基础第三篇 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2第一节 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第二节 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三节 提高农牧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第四节 建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五节 稳定和完善农牧区基本经营制度第六章 改善农牧区面貌第一节 加快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第二节 美化农牧区环境第三节 增加农牧民收入第四节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第五节 建立和完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第四篇 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第七章 科学规划产业格局第一节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第二节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第八章 加快培育战略支撑产业第一节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第二节 做大

3、做强做精旅游业第三节 推进服务业大发展第五篇 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第九章 大力实施科教兴藏和人才强区战略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二节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第三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3第十章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一节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第二节 着力扩大城乡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第三节 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四节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五节 加强人口事业和妇女儿童事业第六节 促进居民收入协调增长第六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第十一章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第一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第三节 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第四节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

4、建设第五节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监测服务能力第十二章 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执法监管第一节 有效节约利用资源第二节 大力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第三节 促进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第四节 严格环境和节能减排执法监管第七篇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十三章 优化区域国土开发布局第一节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第二节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三节 加快边境地区发展4第十四章 建立有西藏特点的城镇体系第一节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第二节 加强城镇建设第三节 促进人口适度集中第四节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第八篇 积极推进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第十五章 深化体制改革第一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第二节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

5、发展第三节 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第四节 完善公共管理和服务体制第十六章 大力提升开放水平第一节 加强与内地的交流合作第二节 深入推进对口受援工作第三节 深化对外开放第九篇 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和谐西藏第十七章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第一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第二节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第四节 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第五节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第十八章 全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节 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5第二节 加强社会管理第三节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第四节 夯实基层基础第五节 加强边境管理第六节 支持国防建设第十篇 完善落实措施,实现宏伟蓝图第十九章 加强统筹协调第一节 强化目标管理第二节

6、强化协调推进第三节 强化政策落实第二十章 加强监督管理第一节 完善规划实施评价考核制度第二节 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制度第三节 规范规划实施调整制度“十二五”时期(2011 年2015 年),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把中央关于加快西藏发展的决策部署同西藏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于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本纲要根据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中共西藏

7、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要求编制,主要阐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集中体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意图,是各地(市)6、各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编制地市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实施年度计划和研究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区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行动纲领。第一篇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新的历史起点“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

8、及企事业单位的无私援助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抓住机遇,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有效应对改革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依法果断处置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顽强战胜地震、干旱、暴雪等严重自然灾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全区生产总值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 12.4%,2010 年达到 507.46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7000 元,均超过“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保持了跨越式发展良好态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

9、入大幅度增长,达到 36.65 亿元,年均增长 25%。消费规模不断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80.84 亿元,年均增长 19.8%,比“十五”高 8.3 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成就辉煌,“十一五”规划项目方案全面实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1656 亿元,比“十五”增长 1.4 倍。青藏铁路胜利通车,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墨脱公路开工建设,林芝米林、阿里昆莎、日喀则机场通航,进藏干线公路基本实现路面黑色化,县通油路、乡镇和行政村通公路水平显著提高,通车总里程达 5.8 万公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直孔、巴河雪卡水电站投产发电,全面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藏木水电站、青藏直流联网工程、

10、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顺利,三大灌区和江北灌区建设效益明显,能源供应和水利保障水平逐步提升。着力推进“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组建企业集团,以旅游为龙头的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一批产业项目相继建成,产7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基础不断增强。银行、证券、保险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族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7.48 万户、140 万农牧民住进安全适用的房屋。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解决153 万农牧民的饮水安全

11、问题,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138.7 元,年均增长 14.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14980 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统筹能力明显增强,提前两年实现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层面全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大力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地退牧还草、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取

12、得显著成效。全面启动农村薪柴替代工程和“绿色拉萨”工程,青藏铁路、重点公路沿线绿化不断加强。完成人工造林 11.47 万公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全面实施,草原、湿地等其他生态补偿研究和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严格环境准入条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节电重点工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入科学规划、协调推进、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体制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行政机构改革初显成效,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投资、财税、金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宏观

13、调控体系逐步健全。农牧区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继续巩固“三个长期不变”政策,土地、草场等产权及其流转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社会事业改革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实施,文化、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集团改革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体系,国有资产整体运营水平显著提高。资本、8土地、人才等要素市场建设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超过国有和集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全国支援西藏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 27.8%,与其他省份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入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实现

14、了历史性突破,取得巨大成就,开创了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局面。一是经济发展持续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先后突破 300 亿元、400 亿元和 500 亿元大关,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1.4 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物价基本稳定,金融组织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经济抗风险能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一产就业为主逐步转向第二、三产业就业为主,产业关联度进一步提升。第二产业不断壮大,规模效益明显提高,优势产品市场半径不断扩展,一批特色产品远销海内外。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15、。投资结构不断改善,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 27.9%,比2005 年提高 11.2 个百分点。三是正在从相对封闭迈向更加开放。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先进、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普及。以青藏铁路为标志,铁路、航空和公路为支撑,初步形成了通达区外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区内外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日益增强,“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四是正在从解决温饱迈向建设惠及更多人口的全面小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 2005 年翻了近一番和增长 78.1%,人均纯收入低于 1300元的重点扶持对象减少

16、 17 万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特殊关心和全国无私支援,不断丰富治藏方略、完善援藏机制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坚持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伟大实践的结果,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结果,西藏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实践证明,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完全符合我区实际,符合全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9第二节 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承前启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既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从国内环境看,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

17、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为我区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施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突出节能环保、资源开发等领域科技创新和应用,为我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强劲的市场需求和科技支撑。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注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10护、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体制机制创新,为我区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国家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区处在对南亚开放的重要地位,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开放水平上具有更加有利的宏

18、观环境,对争取有利于持续发展的国际环境,遏制达赖集团的破坏活动和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区区情看,我区已步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快车道,经验日益丰富,体制日益完善,环境日益改善,为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更加丰富完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十二五”时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是我区实现新的发展目标的坚强保障。对口援藏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对口支援西藏政策延长到

19、 2020 年,完善了经济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科技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建立了援藏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是我区加快发展的坚强后盾。推进跨越式发展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建设加快推进,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条件逐步成熟。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内生环境显著改善。市场体系、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改善,人口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各级政府服务和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逐步增强,吸引区外资本、技术、人才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思稳定、盼富裕、谋跨越、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同时,我区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我区发展与全国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足,防减灾能力低,市场开发条件差,环境承载能力脆弱,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匮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城乡居民特别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