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ppt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181445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内涵 关于教学设计,国内外研究专家对此下了很多定义,如布星格斯认为,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的需要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 瑞达、瑞奇,提出教学设计是 “为了便于学习各种大小不同学科单元,而对学习的发展,评价和保持进行详细规划的科学。” 所谓 “教学设计 ”对此概的涵义远未达成共识,教学设计专家格斯塔弗森提出, “教学设计 ”这一述语被用于阐述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实验和修改以及评定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西方教学理论届,还有一个常用的术语是 “教学开发 ”它和“教学设计 ”是近议词,在使用时也常互换,但教学开发的涵义应当比

2、 “教学设计 ”更丰富,不仅包括如何设计教学,而且还包括教学研究,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总上所述,我们不妨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部过程的方法。二、教学设计的结构和组成(结构框架) (一)教学设计意图(设计思路、教材分析) 阐述教学活动指导思想,对现有教材的看法,反映教学的整体构思,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处理。 总对现有教材(本单元、本课)专研再认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整体构思。 需要阐述的有以下几点: 1、本课在单

3、元结构中所处位置及作用。 2、本课结构组成和作用。(本课由几部分组成,之间的关系。) 3、对本课教材看法及处理意见说明。 (二)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段与价质观。教学目标,源于教学目的。但有别于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指教材总体指向,如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等。这些话放在每一节课都合适,但它不是教学目标,因为就每一节课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而言,它的指向不明,操作性不强,课时教学目标比教学目的更明确具体,更具操作性,它最大性是可量化,可检测,可感知。 如:学会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实验操作技能) 愿意与他

4、人合作并交流意愿。(情感态段与价质观) 教学目标编制要把握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例: 在观察天气活动中 (条件), 学生 (主体)能 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 (表现程度) 来记录天气情况 (行为动词) 通过分离小苏打和醋的混合实验活动 (条件), 知道 (行为)有些物质 混合后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 有些物资混合的能生存新的物质。 (程度)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陈述方式都要包括这四个基本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省略了行为主体或行为条件,前提是不以引起误解和多种解释为标准。 明确目标的行为的主体,由于课程标准检验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没有达到,而不是直接评价老师有

5、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因此教育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这与原先的 “教学大纲 ”的陈述方式是不同的,因而我们习惯采用 “使学生 ,提高学生 ,培养学生 ” 等方式都是不符合目标陈述要求的。 要选好刻画好行为的动词如:知道,了解,理解会,基本会,指导下完成、独立完成等。 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注重一种感受,一种发展倾向。 案例:能倾听其他学生想法和建议。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对达成目标学习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及程度, 2、学生对达成本课目标还不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 3、所

6、受班级以及其它一些具体情况。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的器材 2、学生准备的器材 教法: 学法: (七)教学过程、预设: 这部分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如果说前面部分、任务、命令而该部分则是完成目标任务,命令的具体的具体布署,因此这一部分非常重要,其操作性强,该部分程现方式大多数为两种,一是传统的课堂实录方式,(略去学生活动部分),二是表格式式,它立体感强,简明,特别有利于表现师、生活动,各部分关系表现也很直观。 教学过程设计一般大至分为四大部分: 一、教学基本环节及目标 二、教师活动 三、学生活动 四、备注 课时安排: 1课时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

7、活动 说明和调整 一、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激发兴趣提出猜想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东西请看(出示马铃薯)。2.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会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3.你们猜猜这个马铃薯在水中会浮起来吗?(老师在黑板上统计两种观点人数)土豆 预计学生回答:沉 浮 如果学生猜不出来就老师直接让他们兑盐水。 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我们来试试看。(先将马铃薯放入 1号清水中,然后再放入 2号盐水中。)5.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呢?(在学生回答时在黑板上画出来)6.为什么同样一个马铃薯在 1号水槽里要沉,在 2号水槽里却会浮起来呢? 观察在 1号沉 2号浮预计学生(学生以从媒体了解了“ 死海

8、的知识)回答 2号是盐水 如果学生猜不出来就老师直接让他们兑盐水。 二、证明 号水槽是盐水。设计实验,证明猜想,找证据、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7.你为什么这么猜呢?能不能做一个实验来证明呢?8.(营造讨论氛围,激发学生争论,引导学生找到合理的实验方案)我们就亲自来兑一杯盐水看看能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9.老师这里有一个杯子,大家可以在里面装三分之二的水(画一个杯子装三分之二的水);然后我们一勺一勺的往杯中加盐并用棍子搅拌(画图);我们一边加一边观察马铃薯的沉浮(画图);并且请大家做好记录,加一勺记录一下(板书范例),看看你加多少盐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学生设计实验尝 蒸发 学生倾听,明白 “ 怎样做 ” 、“ 怎样观察 ”、“ 怎样记录 ”。 注意让学生自己讨论评价各种方法,老师不能过多的评判。如果学生不能提出兑盐水的方法,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此法。老师提供一种记录方法,浮用 “ ”沉用 “ ” ,半沉半浮用 “ ” 表示,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