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选修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后练习答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 1 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学思之窗】 你认为过于严酷的刑法对百姓和社会能产生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法律的严酷,激化了社会矛盾。 思路引领:秦始皇的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答案提示: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虽大大增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但严刑酷法,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秦朝因此灭亡。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谈谈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六国? 解题关键: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思路引领: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答案提示: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实
2、现统一要具备三个客观条件: (1)社会基础;(2)人民的需要;(3)秦国的实力。 2秦统一后主要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怎样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历史作用? 解题关键: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 思路引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秦开创,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下来,对于促进全国统一,加强地主阶级统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制度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 答案提示: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中央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制,设郡县两级,在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
3、展、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但中央集权制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略) 2阅读与思考 如果你是客卿,你会留在秦国为秦王嬴政效力吗?试抒己见。 解题关键:听从别人意见,广招人才。 思路引领: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取消逐客令,这些客卿在他的统一大业中,能够各尽其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提示:如果我是客卿,我会留在秦国为秦王嬴政效力,因为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人民渴望统一,具备统一的条件。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第 2 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学思之窗】 1你怎样看嫡长子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解题关键
4、:认识嫡长子继承制与遴选才德之人统治国家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思路引领:嫡长子继承制是否有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这一制度对国家统治权力的更迭可能带来怎样的影响?玄武门之变反映出骨肉相残的政治残酷性,但对唐朝的发展具有什么作用? 答 案提示:嫡长子继承制对富有才干,但庶子出身的皇室子弟取得帝位非常不利,因此,这种制度不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且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 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性,但是李渊之子中,的确只有次子李世民最具有取得帝位的实力、统治国家的能力与智慧,因此,这场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并 未影响唐王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王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2想一想,这
5、些名言对一个封建帝王会产生什么作用? 解题关键:两段话对封建帝王治理国家产生的影响。 思路引领: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最为必要的素质是凡事亲力亲为还是拥有敏锐、得当的用人能力?用人得当,使人尽其才对治理国家有什么益处?作为帝王应怎样对待大臣们的谏言?这对治理国家有什么影响? 答 案提示:前者有利于封建帝王明确,要更为有效地治理国家,必须选拔最为适当的官员去完成各项施政措施,皇帝事必躬亲未必能够高效、全面地完成各项治理国家 的事务。作为一国之君,最应具备的是把握统治策略,制定统治大政方针的能力和知人善任的本领。后者则提示封建帝王,必须多方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才能做出 正确的抉择,而偏听则往往带来判
6、断的失误,滋生帝王的骄纵思想。 3从这段话中你怎样看晚年的唐太宗? 解题关键:唐太宗晚年的深刻反省体现在对帝王自身修养及由此产生的对国家前途的影响。 思路引领:唐太宗在话反映出他晚年具有怎样的能力?说明他是怎样看待一国之君的责任的?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具有怎样的地位? 答案提示:表现了唐太宗晚年具有非常深刻的反省意识和能力。为了能将国基与帝业稳固下去,他对继承者提出了终其一生总结出的为君之道,特别是作为封建帝王应该拥有的品德和修养,对国家、百姓的责任。由此可以说明唐太宗的确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 第 3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学思之窗】 1康熙初年面临什么样的形势?
7、 解题关键: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 答案提示:康熙初年,清政府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大陆上的抗清斗争大体结束。但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驱逐;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 2康熙帝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1)平定“三藩”之乱和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2)降服郑成功的儿子郑克塽,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3)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4)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
8、土。 3如何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 解题关键: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答案提示:(1)康熙 8 岁即位,16 岁智捕鳌拜,稳定了朝廷秩序,表现了他的机智与果敢。 (2)平定三藩之乱,派兵攻入台湾,使台湾重新归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3)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巩固了国家统一。 (4)巡行东北,两次发起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迫使沙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巩固发展。 (5)康熙一生苦研儒学,推崇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编撰古今图书集成 、 全唐诗 、 康熙字典等要著,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因此,康熙是一位对多民族国家有着杰出贡献的封建帝王。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康熙帝
9、巩固中国统一的举措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提示见“历史纵横”第 2 题。 2康熙帝是怎样维护国家主权的? 答案略。 (二)学习延伸 阅读与思考 “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 “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 康熙 明朝修了十多次长城,而清朝却不修长城,结合康熙帝的这两段话,请想一想,清朝为何不修长城? 解题关键:得民心者得天下。 答案提示:康熙认为,国家的统治、边境的稳固,最重要者在于“修德安民” ,假如统治者以德治民,则国家的根基稳固,边境自然安全。清朝施恩于漠北蒙古,使那里的人民为清朝所用,用民心
10、和老百姓的力量去建立一种无形的“长城” 。这样就可以众志成城,不用修长城了。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 1 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学思之窗】 1孔子时代的儒与商周时期的儒在含义上有什么变化? 解题关键:孔子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新的含义。 思路引领:孔子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 答 案提示: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春秋时期,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 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通过恢复周礼,宣传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2孔子对君子的人格有哪些规范?
11、这样的君子人格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价值追求? 解题关键:孔子的最高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君子” 。 思路引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规范在论语中有明确的记载。通过阅读教材“学思之窗”的材料来分析思考。 答案提示:孔子对君子的人格规范包括:君子要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有治国的本领。孔子的价值追求是:要做一个有为的人,做一个讲求仁和礼的人。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解题关键: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要通过分析孔子的生平得出。 思路引领:孔子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幼年学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等几个阶段。 答案提示:
12、孔子的一生是追求礼乐的一生,为了实现恢复礼治社会的理想,他学过礼、从过政、整理过文化典籍、献身教育事业。 2总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 解题关键:总结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要通过分析儒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儒”的含义变化。 思 路引领:春秋时期,铁器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力发展了,私田扩大了,因而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如何使失去生产兴趣的劳动者对生产有积极性,不再逃亡,使 他们能“近者悦,远者来” ,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周天子势力衰落,诸侯竞起,统治者内部矛盾重重,战争不断。这一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孔子提出了自己
13、的看法。 答案提示: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恢复“礼乐制度” ,恢复一个“天下有道”的社会。要恢复这种社会,就应该把他人当“人”看,即实行“仁政” ,爱护他人。而且礼与仁是不可分的,要用一种仁爱的精神来讲礼乐,以便礼乐具有爱人的精神内涵。 3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解题关键:孔子从政失败,认识到教化实现其理想社会的重要性。 思路引领: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多方面。 答案提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不论贵贱,都应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成人”和“君子” ,应该采用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多种教育方法,教学内容是孔子整理过的“六经” 。
14、(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举一些例子,说明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习惯或思想是受孔子影响的? 解题关键:孔子的思想虽然产生了两千多年,但它对于现实的中国文化仍然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给人们许多有意义的启迪和智慧,而且今后仍然会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无可质疑的作用。 思路引领:孔子的思想对于现阶段我国的社会思想、道德观念和素质教育仍然会有积极的影响。 答 案提示:政治方面,我国现阶段提出“以德治国” 、 “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等,都受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道德规范方面:如尊老爱幼、尊 师重教、诚信、礼貌、孝敬等道德规范都被现阶段中国人民继承下来。教育方面:孔子通过他的长期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
15、不少有益的教育方法,今天看来仍然具有 重要意义,如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可以从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学习知识,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知识,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思与学 相结合等教育思想。 2百家争鸣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一再被“神化” ,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孔子又被“鬼化” 。你认为这是为什么?想一想孔子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 ,还是兼而有之? 解题关键: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不同,人们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认识和评价也不同。 思路引领:封建时代,统治者尊崇孔子。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批判孔子,这都是由当时不同的时代背景所
16、决定的,他们都把尊崇孔子或批判孔子作为自己维护统治或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 答 案提示:在封建社会,由于孔子的“仁政”和“礼治”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因而得到统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得到“独尊”的地位。新文 化运动时期,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逆流,妄图恢复封建帝制,因而遭到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强烈反对,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时 期, “四人帮”反对周恩来总理解放老干部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的努力,借“批林批孔”来影射周总理。 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巨大,如中国人良好的道德观念、重视教育的思想等,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孔子对中国文化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
17、如“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等。 第 2 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学思之窗】 有人曾将柏拉图与孔子作比较。根据你现有的知识,能否在一个或几个侧面,对两者进行比较? 解 题关键: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第一个集大成者。柏拉图的著作主要是对话集,以记录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言行为内容。其中有他老师的思想也有他自己的思 想,据说理想国中的思想主要是柏拉图本人的思想。东方哲学思想的根源不能说完全来自孔子,但孔子的仁学思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东方人的思维方 式。 论语不是孔子本人的作品,主要是他的弟子记录他言行的对话集。其中,有孔子本人的思想也有他弟子的思想,但主要是他本人的思想。 思路引领:比
18、较包括相同点和不同点。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思想主张、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答案提示:相同:(1)时代大体相同,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流的地位。 (2)二者的著作都属于对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属于当时当地公认的优秀文化成果,大体上都是集哲学、政论、伦理、道德于一体的著作。 (3)二者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是著名的教育家。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4)都影响了东西方文化的走向,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同:(1)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 (2)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
19、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柏拉图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什么? 解题关键:政治思想 思路引领:理想国 答案提示:关于理想国家的设想。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家是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若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因为“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 2说明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地位。 解题关键: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思路引领:柏拉图学园的职能和历史作用。 答 案提示:柏拉图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
20、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学园成为当时求学青年向往的地方,培养出 许多著名学者,推动了欧洲科学事业的发展。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后世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院一直沿袭它的名 称阿卡德米。 (二)学习延伸 1百家争鸣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你认为这些话有道理吗?与同学议论一下。 解题关键:把哲学家定义在高中生理解的范围内。 思路引领:有一定道理。对几段话分别讨论:辩证看待哲学与治国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批驳
21、。 答案提示:主张哲学家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是正确的,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柏拉图主张“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可有两种观点:如果认同柏拉图对人类知识分层的观点,哲学家应该属于最高层次,那么题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从唯物史观角度说,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如果哲学家成为王就没有了阶级斗争及利益的争夺,就现实而言是不可能的。 2探究活动 解题关键:空想。 思路引领:哲学王的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答案提示: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王是从小到大一系列的培养过程,是哲学上的假设,是无法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柏拉图幻想中的哲学王统治,没有阶级
22、斗争、利益纷争,就现实而言,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3阅读与思考 以下是柏拉图国家篇中的片断: “那 么,问题只在诗人身上了,我们要不要监督他们,迫使他们在他们的诗篇里体现好品格的形象,否则就不要他们在我们中间写什么诗篇了?我们要不要必须同样地监 督其他的艺人,禁止他们不论在绘画或雕刻作品里,还是在建筑或任何艺术作品里描绘邪恶、放荡、卑鄙、龌龊的坏精神?哪个艺人不肯服从,就判罚不让他在我们 中间搞他们的艺术,否则我们的护卫者从小就接触罪恶的形象、耳濡目染,犹如牛羊咀嚼反刍,近墨者黑,不知不觉在他们灵魂中便铸成大团的邪恶了。 ” 阅读上述内容后,对艺术的社会作用,你有何见解? 解题关键:社会存在与社
23、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思路引领:艺术反映社会现实,为社会服务。 解题关键:艺术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展示社会情感、解剖精神世界、传播各类知识;艺术又应该是政治的工具,应该为社会服务,它干预现实生活,评价善恶真伪、引导人生理想。 第 3 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学思之窗】 1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种类举例: 例一: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大前提) 柏拉图是人(小前提) 所以,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 (结论) 例二: 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 (大前提) 希腊人是人。 (小前提) 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结论) 上述逻辑判断,你认为正确与否? 例一题解: 解题关键: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24、思路引领:逻辑学“四概念” 答案提示:这个三段论犯了“四概念”错误。第一个人是集合概念,第二个人是非集合概念,即大前提和小前提间没有中间项。 例二题解: 解题关键: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思路引领:逻辑学的原则 答案提示:因为:大前提是否定的,小前提是肯定的,结论必是否定的。 2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 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文雅是滑稽和呆板的中庸。 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 娇柔是坚韧和病态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孔子 请参考本书孔子一课中有关“中庸”的论述,试着比较中
25、西方思想中的“中庸之道” 。 解题关键:哲学思考相对与“度” 思路引领:亚里士多德有哲学思考,孔子没有;亚里士多德认为是相对的,孔子认为要有度 答 案提示: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 ,反对两极。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与其政治观、认识论是一体的。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出于礼 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中庸之道”是一种美德,是对激情的控制和支配,不能完全消除,不能放纵,应该舍弃其两端而取其中。 “中庸之 道”是相对的,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因人因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而孔子更多是从圣人的角度强调如何做,没有指出为什么做,强调的是一个“度”“过 犹不及” ,有
26、初步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列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 解题关键:研究领域,讲学著书,中庸之道 思路引领:从各个角度提炼教材中的基础知识 答 案提示:在雅典的阿卡德米学园学习,从师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研究遍及哲学、生物、物理、逻辑、伦理学 等领域,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曾作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老师。兴建讲习所“吕克昂”学园。被称为“散步的哲学家”或“逍遥学派” 。提出“中 庸之道” ,认为这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2以史实说明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贡献。 解题关键:
27、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与突破,哲学、生物、物理、逻辑、教育、伦理学等方面的贡献。 思路引领:接近唯物主义,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逻辑学三段论, “吕克昂”学园,中庸之道。 答案提示: (1)亚里士多德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 。 (2)哲学领域,亚里士多德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 13 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3)生物学领域,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是胎生的,
28、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 (4)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5)在逻辑学上,他的成就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即三段论,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 (6)兴建起自己的讲习所,被称为“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在此讲学著书。 (7)提出了中庸之道: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略 2阅读与思考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你对以上
29、三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解题关键: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三个论断,首先要准确把握几个关键词“求知” 、 “理性”和“天生的政治” ,这是他关于人的本质论断的精髓所在;其次,要看到亚里士多德思想对柏拉图思想的超越和历史局限性。 思路引领:三个论断侧重点各有不同、代表的内容也略有差异,分别从理性认知和社会性的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概括,达到了古希腊人学思想发展的顶峰。但由于忽视劳动实践,理性和社会性还缺乏必要的统一,人的本质还没有真正地揭示。 答案提示: 亚 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命题可以归结为两点:理性认知和社会性。前两个命题着眼于人的理性认知层面,第一个命题“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侧重于人的感 性,而
30、“人是理性的动物”则倾向于人的理性,二者以此相互区别;它们又相互关联:认知包括理性,比理性更宽泛,理性是认知中最根本的东西,二者构成认识过 程的两个重要环节。第三个命题“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强调个人对社会整体的依存性。 亚 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所作的认知、思维辨析和社会政治观的论断,可以说达到了古希腊“人学”思想发展的顶峰。如果说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开辟了哲学意义 上的人的自我认识的道路,那么,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动物”这一命题,则进一步把人自我认识的层次,由一般的道德哲学领域进一步推进到现实的社会历史领 域。 当 然,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由于亚里士多德在理性与劳
31、动的关系上偏重理性,忽视手脑结合的劳动实践,在他那里,理性和社会性还缺乏必要的统一基础,人的 本质还不能得以真正揭示。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使二者在人的劳动实践基础上得以有机统一。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 1 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学思之窗】 为什么荷兰对上述条款强烈反对? 解题关键:此题是要理解英荷两国在海外的经济利益问题。 答案提示:17 世纪的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商人垄断对英国海外殖民地的贸易,从中获得大量的利润。这些法令是想把荷兰从英国对其殖民地和欧洲各国的贸易中排斥出去,荷兰当然不肯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 ,因此在
32、1652 年发生了英荷战争。战争的结果,英国胜利,根据 1654 年的和约,荷兰不得不接受英国的“航海条例” ,而放弃了海上贸易垄断地位。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列举史实说明克伦威尔对封建专制王权的态度。 解题关键:本题旨在培养学生对材料进行综合的能力。 思路引领:教师向学生强调,查找材料的关键是克伦威尔对封建王权的态度和含义。 答案提示:1640 年 11 月在议会的演讲;组织骑兵军同王军作战,取得马斯顿草原战役的胜利;组建“新模范军” ,在纳西比战役中全歼王军主力;平定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说明他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专制王权坚决斗争。 2克伦威尔的治军
33、之道是什么? 解题关键:本题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历史事实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思路引领:关键是考察克伦威尔军事才能的具体体现。 答案提示:骑兵军的选拔: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作战勇敢) ;选拔军官的标准:勇敢和忠诚;军纪严明:约法三章。 (二)学习延伸 1百家争鸣 解题关键: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如何在众多历史事件中抓住重点,综合考察、分析问题。思路引领:阐释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大这个词,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活动很多,只有抓住这个词,才能把握解题的要旨所在。 答案提示:不同意,他的最大贡献应该看对整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和影响。应该是领导议会军战胜王军,将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34、担任护国主时的内外政策也是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出发的。 2探究活动 解题关键:本题旨在考察学生综合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思路引领:重点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处死查理一世后共和制的建立等来分析。 答案提示:曾经不可一世的暴君受到惩罚;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它标志着英国封建制度的终结,也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3阅读与思考 解题关键:本题旨在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客观地思考分析的历史思维方法。 思路引领:重点是教会学生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时的世界背景,进行客观综合分析。 答案提示:有相容的地方
35、 在 17 世 纪,欧洲大部地区都在朝着更强大的专制主义的方向发展;民主政体在英国的胜利是与当时的历史趋势不同的事件,顽固的封建势力当然不甘心轻易地退出历史舞 台,因此,为了巩固已有的成果,资产阶级在最初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就有了通过个人独裁来巩固资产阶级政权这样一种方式,比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红色暴 力等。 第 2 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学思之窗】 结合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时期的作为,请分析,他为什么能够成为这一职务的承担者? 解题关键:胜任大陆军总司令的原因。 思路引领:从具体表现中概括。 答案提示:有作战经验和领导艺术;有较多的财富;具有坚强的意志;作战英勇等。 【资料回放】独立宣言中
36、的这段话阐述了人民的哪些权利?作者认为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的目的是什么? 解题关键:从独立宣言中提取有效信息。 思路引领:北美人民反英的目的。 答案提示:人民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如果政府侵犯了人民的基本权利,人民就有理由把它推翻。 【学思之窗】 华盛顿认为当时对美国最大的危害是什么?他为什么要拒绝这位部下的请求? 解题关键:华盛顿的主张。 思路引领:华盛顿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答案提示:在美国出现封建专制制度。华盛顿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坚持民主建国原则。 【学思之窗】 华盛顿是怎样看待战争与自由的关系的? 解题关键:读懂材料。 思路引领:
37、说明战争与自由的关系。 答案提示:战争只是用来捍卫自由的最后手段,希望人类能避免战争。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叙述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时期的主要军事活动。 解题关键:主要的军事活动。 思路引领:在独立战争时期,担任大陆军总司令后的表现。 答案提示:(1)整顿大陆军,训练正规军,这对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2)1776 年解放波士顿,取得北美人民的首次重大胜利;(3)保卫纽约失利,但特伦顿和普林斯顿战役胜利,大大鼓舞士气;(4)1781 年指挥约克镇战役胜利,英军向美军投降,标志着北美战场上战争的结束。 2华盛顿担任总统时期在内政外交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怎样?他对国家
38、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哪些贡献? 解题关键:内政外交上采取的措施。 思路引领:分别叙述第一、二届任期内的作为。 答 案提示:第一届任期内,华盛顿先以周全的考虑网罗人才,组成内阁;在财政上,建立国家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在外交上,他努力改善 同英国的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以保证国家和平。还创立了总统否决制。身为首任总统,华盛顿恰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力,既维护了国家的民主制度, 又在各方面完善了总统制。 第二届任期内,除巩固第一届任期的成果外,在欧洲英法开战的情况下,宣布“严守中立”政策,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事之中;同时,推进美国的西进运动。华盛顿不当终身总统,这为美国总统
39、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 3 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学思之窗】 上述公报,反映了拿破仑的哪些个性特点? 解题关键:拿破仑的个性特点。思路引领:了解战役前双方军队力量对比的情况。 答案提示:勇敢、自信、相信士兵等个性特点。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列举拿破仑一生中的重要事件。 解题关键:掌握拿破仑一生的主要活动。 思路引领:按时序排列。 答案提示:1769 年,出生于科西嘉 1779 年(十岁) ,进布里埃纳军事学校 1784 年(十五岁) ,进巴黎军事学院 1785 年(十六岁) ,停学,被任命为炮兵少尉,在炮兵团服役 1793 年(二十四岁) ,攻克
40、土伦,破格晋升为炮兵准将 1795 年(二十六岁) ,受命镇压巴黎保王党人武装叛乱,晋升为少将 1796 年(二十七岁),任意大利军团总司令。同年,同约瑟芬结婚 1798 年(二十九岁) ,任东方远征军总司令,远征埃及。同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任第一执政 1802 年(三十三岁) ,任终身执政 1804年(三十五岁) ,颁布拿破仑法典 ;建立法兰西帝国,称帝 1805 年(三十六岁) ,指挥奥斯特里茨大会战,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 1806 年(三十七岁) ,颁布“大陆封锁令” 1810 年(四十一岁) ,同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结婚 1812 年(四十三岁) ,60 万大军进攻俄国 181
41、3 年(四十四岁) ,莱比锡大会战,兵败 1814 年(四十五岁) ,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1815 年(四十六岁) ,逃离厄尔巴岛,开始百日统治;滑铁卢战役再败,第二次退位,被流放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1821 年(五十二岁)5 月 5 日,病逝 2归纳拿破仑失败的主要原因。 解题关键:一定的综合概括能力。 思路引领: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如具体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答 案提示:具体原因是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寡不敌众而导致失败。根本原因是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力量大于资本主义势力。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拿破仑推行的霸 权政策使他同时要在两个广阔的战场上作战,既同封建欧洲和英
42、国资产阶级作战,又同附庸国、占领国广大人民作战,从而大大削弱了他抵御欧洲武装进攻的力量; 其二,连年不断的战争使法国经济陷于危机,在四分之一世纪里,被战争害得精疲力竭的法国人民中间出现了普遍的厌战情绪。于是,在欧洲组织的拥有巨大优势的 军事力量进攻面前,拿破仑被最终打败了。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第 1 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学思之窗】 你怎样看待孙中山对职业选择的认识? 解题关键:个人职业选择与国家命运与民族前途的关系。 思路引领:青年人的职业选择与国家命运与民族前途的关系。 答案提示:孙中山弃医从政,充分体现了个人职业选择以国家前途、民族未来为重。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个人价值才
43、能更好地实现。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孙中山对 20 世纪中国社会变革做出了哪些贡献? 解题关键:孙中山为推翻君主专制和巩固民主共和所从事的斗争。 思路引领: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 答案提示: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 2如何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解题关键:孙中山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 思路引领:孙中山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对中国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答案提示: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引发了20 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
44、国临时约法 ,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对中国和世界革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 20 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是亚洲觉醒的先驱。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略) 2阅读与思考: 在以上材料中,孙中山认为中国之大患各是什么?将材料(2)与材料(1)对比,可以看出孙中山在思想认识上有哪些进步? 解题关键:孙中山对中国社会现实认识的逐步深入。 思路引领: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渐加深。 答案提示:材料(1)认为中国之大患是军阀混战,材料(2)认为中国之大患是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奴役。 其进步:由最初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到认清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要使中国独立富强必须推
45、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第 2 课 圣雄甘地(一)本课测评 1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源于何处? 解题关键:非暴力思想。 思路引领:非暴力思想是国大党开展运动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答案提示: 甘 地的非暴力思想是很复杂的。其政治哲学是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其政治思想是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 体;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 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 ,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2 “非暴力不合作
46、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它? 解题关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表现。 思路引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答案提示: 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规定运动采取渐进方式,大体分三步走: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非 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 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同时, “非暴
47、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 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二)学习延伸 1百家争鸣 “对 我而言,羔羊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地珍贵。我可不愿意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羊的性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 侵害。 ”“无论是任何时期、任何地方,我都不认为肉食对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 ”“我觉得,当心灵发展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将不再为了满足食欲而残杀动 物。 ”“一个国家伟不伟大、道德水准高不高,可以从它对待动物的方式判断出来。 ” 请对甘地的以上言论进行评价。 解题关键:素食主义。 思路引领:非暴力思想。答案提示: 甘地多次撰写文章,大力倡导素食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情欲和食欲相伴而生,因此必须从节制口腹之欲开始。反映出甘地的思想深受印度教和耆那教的“非暴力”思想影响,其主张体现了印度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2阅读与思考 甘地把非暴力抵抗看成是实现政治理想的主要手段,认为这是勇敢者的武器。他在一篇题为“武力政策”的文章中说过:“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