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 10-1 水氣p 10-2 成雲致雨p 10-3 影響天氣的地理因素水氣的影響p 水氣屬於變動氣體。p 水氣可同時與液態水及固態冰共存,且在三態的相變化中,有大量潛熱吸收或釋放,影響天氣現象的形成、全球高低緯度間收到太陽輻射量差異的平衡。 水氣的重要性p 重新分配地球的能量:北半球赤道地區地面空氣輻合上升後流向高緯度,將赤道海面上蒸發的水氣一併往高緯區輸送,最後在高緯區凝結而釋出潛熱,使高緯度區偏低的溫度增溫,並也平衡了高、低緯度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差距。p 溫室效應:水氣也是一種重要的溫室效應氣體,能使地球成為一個冷熱溫差不會太過懸殊、適合生物生存的溫暖環境。p 滋養生物。形成雲的條件p
2、 空氣中具有凝結核。 實驗證明,除去空氣中一切雜質後,相對溼度要達到 420 %才有液態水凝結。無凝結核,則要高度飽和才能觸發凝結的作用。 p 水氣達到飽和。 飽和方式有二: 增加水氣:需靠氣流經過洋面,因此並非各地都有。 降低溫度:達飽和最主要方式。重要的垂直上升運動 p 為有效的降溫方式。p 空氣塊上升 環境氣壓降低 空氣塊體積膨脹 空氣對外界環境作功 本身能量減少 溫度降低。p 不須和外界交換熱能,就能改變溫度,稱為 絕熱過程。 穩定及不穩定的空氣p 乾絕熱直減率 :乾空氣每上升 1公里,溫度下降 10 。(左圖)p 溼絕熱直減率 :溼空氣上升達飽和時,水氣凝結釋放潛熱,因此每上升 1公
3、里,溫度下降的程度較小,形成較暖、較輕的空氣塊,而易於垂直上升(右圖)。 垂直上升運動之處p 四種方式: 空氣受熱對流 地面低壓中心輻合 地形舉升 鋒面抬升 雲與降水p 雲的形成不是因為水氣上升到高空,遇到高空較冷的環境而凝結,是靠體積變化所造成的絕熱過程來凝結。 p 雨滴的成長主要是透過雲滴降落時的彼此碰撞,小水滴併入較大的水滴,亦即水滴成長得愈大,愈能集結成小水滴,這過程稱為重力合併過程。p 雲中細微水滴持續的凝聚,將成長到大氣浮力無法撐托的程度,此時便自空中落下形成降水。液態的降水為雨,固態的降雨為雪、雹。 影響天氣的地理因素:緯度 p 緯度愈高的地區氣溫愈低。當陽光照射到地表,同樣截面積的陽光在高緯區,會受地球曲面的影響而產生較大的投影面積,地面受陽光輻射增溫的能量較弱。p 若地軸傾斜,陽光在高緯區投影面積變的更大,地面受陽光輻射增溫的能量也變得更弱。影響天氣的地理因素:海陸分布p 陸地是由 比熱小 於水的岩石組成,對熱吸收或釋放的速率均高於海水,這種海陸比熱特性上的差異,將對海陸交界地區的天氣產生不同時間長度的變化。p 日變化: 海陸風環流p 年變化: 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