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运动 PPT课件.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8872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89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胖与运动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肥胖与运动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肥胖与运动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肥胖与运动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肥胖与运动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肥胖与运动,一、肥胖-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二、肥胖的诊断标准三、肥胖的发病机制四、防肥减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五、科学健康的减肥手段-体育运动六、减肥健体与运动处方,一、肥胖-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一)肥胖的定义与分类,1、肥胖定义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是一种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这种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机体脂肪组织过量和/或脂肪组织与其他软组织的比例过高。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2、分类依照脂肪在身体的不同部位的分布分类腹部型肥胖(向心性肥胖或内脏型肥胖)臀部型肥胖(非向心性肥胖或外周型肥胖)依照肥胖发生原因分类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依照脂肪组织的解剖特点分类多细胞性肥胖大细

2、胞性肥胖,(二)肥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1、影响人体的形态2、影响工作生活3、与危害人类健康的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发病学关系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肿瘤肥胖脑关节炎背痛不育免疫功能低下肥胖性换气不足综合症心理障碍,(三)肥胖的全球流行趋势,全球肥胖者每5年增加1倍。全球有2-5亿肥胖者,其中三分之一位中年肥胖者。肥胖发病率美国35%欧洲15%(男性);22%(女性)亚洲 5%中国肥胖5%肥胖3.28%- 16.40%(学龄儿童)超重9.07%- 14.90%(城市)超重6.80%- 8.40%(农村),二、肥胖的诊断标准,超重是指体重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体重。肥胖

3、是指体内积累过多的脂肪,即体脂重占总体重的百分比异常高。测量体重、体脂和体脂分布的技术和方法,估计体脂及其分布的方法,1、身体质量指数(BMI),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BMI=体重(kg)/身高2(m2)BMI与体密度法测定所得出的体脂的相关性高(0.75-0.80)评定标准,肥胖分类(根据BMI指数WHO),亚洲人:BMI23(kg/m2)为超重;BMI25 (kg/m2)为肥胖,6-12岁的儿童: 男生BMI18(kg/m2)为肥胖; 女生BMI17.50(kg/m2)为肥胖,2、身高标准体重法,WHO推荐的以身高为基准,采用标准体重

4、来评价肥胖的方法。,我国成年人标准体重参考计算公式,或:标准体重(kg)= 身高(cm)-1000.90或:标准体重(kg)= 身高(m)222,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的判断标准,肥胖度=实际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 - 1100%,中国城市青少年儿童身高体重指数均值,身高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cm)1000肥胖度=实际身高体重指数/身高标准体重指数 - 1100%,红色数据反映“1995年中国学生体脂调研报告”的结果黑色数据引自运动医学1980年,全国汉族学生身高和体重平均值,3、体脂%法,体重脂肪重(即体脂重)和去脂体重(即瘦体重)肥胖判断标准儿童少年 男生20%;女生25%成

5、年人 男性20%;女性30%测量和估算体脂%的方法水下称重生物电阻抗法双能X-射线吸收法皮褶厚度估算法,(1)水下称重法,原理测量受试者水下重量,根据水的密度,利用浮力定律计算出实际人体密度。水的密度为1脂肪组织的密度0.9瘦组织密度1.1利用公式计算出身体脂肪量和体脂%准确性高,适用于科学研究,但老人和小孩不适宜。,(2)生物电阻抗法,原理人体是电的良导体,导电性反映人体水的含量,因脂肪组织中几乎不含水,而水含量与瘦组织密切相关,因此,电阻的大小可以反映机体脂肪组织含量。优点适用于各类人群体脂%,尤其是老年人,缺点但该方法不能反映机体脂肪的分布情况。,(3)皮褶厚度估算法,常用测量部位肱三头

6、肌、肩胛下角、髂前上棘、腹部、大腿小腿、胸部和腋部男性身体密度=1.1125025-0.0013125(X1)+0.0000055(X1)2-0.0002440(X2)女性身体密度=1.089733-0.0009245(X1)+0.0000055(X1)2-0.000097(X2)X1:男:胸部+肱三头肌+肩胛下角皮褶厚度(mm) 女:髂前上棘+肱三头肌+腹部皮褶厚度(mm)X2:年龄(岁)体脂%=(495/身体密度)-4507-12岁学龄儿童男生体脂%=6.93+0.428X女生体脂%=7.896+0.458XX=肱三头肌+肩胛下角皮褶脂肪厚度,皮脂厚度指数评价标准(Order),4、围度法

7、,腰围(或腹围)与臀围的比值男性0.95女性0.80,腰围、BMI、超重及肥胖与健康危险的关系,5、身高标准皮脂厚度和体重评价法,单用某项指标评价肥胖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提出以身高为基准,用皮脂厚度和体重两项指标来评价肥胖。凡超过身高的皮脂厚度界值为“疑似肥胖”凡超过身高的体重界值为“疑似超重”凡两项同时超过界值判定为肥胖。,三、肥胖的发病机制,(一)生理因素与肥胖,1、中枢体重“调定点”理论神经中枢(下丘脑)有体重“调定点”体重 “调定点” ,食物摄入量减少,能量消耗赠加体重遗传因素脂肪分布 环境因素 能量消耗 体脂储存量能量摄入 支出的能量(EE) 增加体重摄入的能量(EI)60min65%HRmax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