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1023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理论 第一章早期理论 一、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大众媒介是对以大规模的方式运作 ,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能够触及并影响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传播方式的简称。 尽管新媒介日益进步,大众媒介并没有处于衰落中,相反,为了顺应新媒介的出现,大众媒介也正在调整、扩展,以迎接挑战。 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一是在政治层面上,大众媒介逐渐成为民主政治过程的基本要素;成为权力行使的手段,政治人物和政府机构凭借优先的媒介使用权,进行广泛宣传使它们所拥有的权力合法化。 二是在文化层面上,成为社会现实的定义者 与形象构成的主要来源,以及社会认同的主要表征;二是成为人们闲暇生活中最大的聚合场所,

2、为人们提供共享的文化环境; 三是在经济层面上,随着媒介产业的成长,媒介在市场中的权力呈现多样化与稳固化。 二、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媒介依照自身的法则和实践,在社会内部建构一种单独的社会以机构,但媒介在本质上仍然是依赖社会的。 三、方法的基本差异 批判理论:试图揭露隐藏在媒介实践之下的问题,并且根据某些特定的价值,将这些问题与广泛的社会议题联系起来。 实用性传播理论:通过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大众传播的运用更有效率。 另两个层面的理论取向:媒介中心与社会中心;文化主义者与唯物主义者,并由此区分出四种主要方法。图见书 P6 页 四、不同类型的理论 社会科学理论:对媒介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系

3、统、客观地观察的基础上,对大众媒介的性质、运作和影响做总体阐述。 规范性理论:在特定的社会价值下,检查并规定媒介应如何运作。 操作理论:指媒介从业者在其工作中积累和运用的实践思想。 日常理论:从我们自己与媒介接触的经验中得出的知识。 四、传播科学和大众传播研究 传播的层次:根据传播发生的不同社会组织层次,大众传播可以被视为社会层面诸传播过程的 一部分,而且它位于其他传播过程金字塔式分布的顶层。见图P9 在全社会这一层次下,还有一些不同类别的传播网络。一种是在地区、城市、乡镇层次下所建立的媒介机构;一种是在公司或行业组织内的传播网络;三是传播网络通过一些机构表现出来: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司法机构

4、等。 五、不同的分析传统:结构分析、行为分析、文化分析 结构分析: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出发点是社会中心论,其首要关注目标包括媒介系统和组织,以及它们和社会的关系。焦点集中在社会结构和媒介系统对内容的影响上。 2 行为方法:来自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心理学方法倾向于 以个别实验者为基础;而社会以学的方法集中在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口成员的行业,并倾向于对在自然条件下收集来的代表性调查数据进行多种不同的分析。 文化方法:主要被应用于意义和语言问题的研究中,还有特殊社会环境和文化经验的细节上。 六、定义大众传播 七、大众媒介机构 第二章大众媒介的兴起 一、大众媒介的形成 二、印刷媒介:书籍与图书馆 三、印刷

5、媒介:报纸 四、身为大众媒介的电影 五、无线广播电视 六、录制的音乐 七、新电子媒介 当前的传播革命主要以两种主要的创新发明为基础:一是卫星传播;二是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的庞大 力量来自数字化,这种数字化的能够让各种资料以所有的格式传送,并且能够保持原有的效能并产生整合。 八、媒介之间的差异 分析媒介之间的差异,比从前困难,第一,现在某些媒介是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传送渠道来进行传播的,降低了媒介原有的独特性以及使用经验, EG:电影;第二,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技术整合,只会增强这种趋势;第三,全球化的趋势正在降低所有国家的媒介内容与机构之间的独特性;第四,全国性与全球媒介的持续合并趋势,导致不同的媒

6、介变成“同在一个屋檐下” 自由与控制 :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常包含了政治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即规范性。政治层面的核心正是自由与控制的问题。 重点提示:媒介的社会控制 控制的类型:第一,出于政治原因对内容的控制;第二,出于文化和道德原因对内容的控制;第三,出于技术原因对基础设施的控制;第四,出于经济原因对基础设施的控制; 控制的相关原因:第一,更大的政治颠覆力;第二,更大的道德、文化和情感冲击力;第三,更大的实行控制的可能性;第四,更多的进行管理的经济动力。 使用与接受的问题 :重点提示:媒介使用的差异:一,家庭之内或家庭之外;二,个人使用还是经验分享;三,公共的不是私人用途;四,互动还是非互

7、动。电视 在本质上属于:分享性、家庭性与公共性。 九、媒介变革对公共兴趣的意义 第三章概念与模式 一、关于媒介与社会的早期观点 第一,媒介的力量:通过一战、二战中纳粹运用媒介进行宣传服务、以及冷战结束、海湾战争以及科索沃冲突等事件在内,都证实了媒介在任何国际斗争中,都是一种基本且强有力的要素。 第二,传播与社会整合:大众媒介与社会整合之间的关系,容易被看作是负面的,更多犯罪和道德沦丧以及个人主义的,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现代传播对凝聚力和集体感做出积极贡献。大众媒介是形成新型凝聚力的潜成力量,能够把同3 一国家、城市或地方的 分散的个体联合起来。 第三,身为大众教育者的大众传播:媒介能够成为大众教

8、化的有效力量,而且成为一般学校教育、公共图书馆与大众教育的补充及延伸。媒介传播信息与观念、揭露政治腐败,并为一般人提供许多无害的享乐。 第四,成为问题或者替罪羊的媒介:将媒介关于犯罪、性、暴力和社会混乱的表面增长联系起来。 二、“大众”的概念 早期的大众一词带有负面意涵:指平常人或普通群众,通常被认为未受教育、无知并且有可能是不理智 、不驯服的。 在社会主义传统中,大众代表一般劳工为了集体的目标或是反抗压迫而组织起来所产生的力量与凝聚力。 主导倾向一直是对大众现象的否定,主流西方社会与文化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和精英主义,对集体的行动存在偏见。认为大众代表一种无组织性、缺乏个人色彩的个体的集合。

9、重点提示: 大众 的概念:庞大的集合体、没有差异、主要是负面形象、缺乏秩序或组织、大众社会的反映。 三、大众传播的过程 大众媒介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是被设计出来向众多人传播的。传送者往往比接受收具有更多权威,地们或专门的知识。 大众传播的符号内容或信息,大多是标准化的产品,而且能够以同样的方式重复使用。 对于大众传播的接受也是特别的,受众通常被当作是松散 的集合体以及被动的旁观者,缺乏反馈和参与的机会。 四、受众 公众 :通常是相当庞大、分布广泛而且持久的。公众通常环绕着公共生活中的议题或目的而形成,其主要目标是促进某种利益、意见或者促成政治变革。公众是民主政治中一个必要的成分,公众的兴起下

10、载是现代自由民主社会的特征。 受众 :分布广阔,而且其成员通常彼此互不相识,它缺乏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而且无法以一处组织化方式的集体行动来达到共同的目标。在不断变化的范围内,其组成也不断变换。受众并不为自己而行动,容易受到操纵。受众是异质的,由所有社会阶级与人品意义上的不同团 体的人组成;受众又是同质的,因为它们对某些兴趣的选择上是一致的。 重点提示:广大的受众:数量庞大;分布广泛;非互动性,匿名性;异质性;缺乏组织或自我行动。 注意:大众、受众、公众三个词的异同 五、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 精英文化:由文化精英创造的,在某种美学、文学或科学传统之内进行。其所依赖的系统化标准独立于其产品的消费者之

11、外。 民间文化:这些文化来自人民,并且在时间上早于大众媒介以及大量生产的文化。最初是自然产生的,运用了传统的形式、主题、素材以及表达方式,而且通常融入了日常生活。具有包容性与简朴性。 通俗文 化(即大众文化):为了大众市场而制造的文化产品 ,是一种普遍的、标准的文化 。但是大众媒介吸收了一些流行文化潮流,并试图使其化文化潮流适应城市生活的状况,从而弥补工业化造成的文化空白。 4 大众文化兴起 的原因:鲍曼认为由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文化的同质化,而大众媒介不过是对这种必然趋势推波助澜而已。 六、理论与研究主流范式的形成 主流范式结合了大众强大的大众的观点和典型的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社会调查法

12、、社会心理学实验法以及统计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大众媒介的效果以及能够帮助解释效果的过程方面的研究。主流范示假定了一种 良好的社会即:自由、多元、公正,在支持和表达“西方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信息科学及功能论的源流 拉斯韦尔是第一个对传播在社会中的 功能 ,即媒介在维护社会方面的主次任务进行了明确阐述的人。功能论倾向于认为传播的功能主要就是维持社会的整合、持续与正常,同时也有扰乱和有害的后果。 (具体功能见第四章第九个问题) 另一个主导范式来自香农和韦弗的 信息论 。首先住处提供者选择某个信息,以信号形式传送,通过传播渠道到达接收者,由他将信号转化为信息,达到目的地。传送的信息和

13、接收信息之间的差异被认为来自渠道中的噪 音或干扰。 此范式在媒介效果研究中的偏差 。 这种模式是一种直线型、以效果为关注点的人类传播的研究方法。 这和大众社会中一小部分拥有权力和金钱的精英能够利用强大的媒介渠道来达到劝服和告知的目的这一概念相吻合。 而来自米德、库利、帕克等人,把人类传播描述为在本质上是人性化的、社会的和相互作用的,注重意义的共享而不仅仅是影响。 重点提示:传播研究的主流范式:自由 多元的社会理论;功能论的角度;传播效果的线性模式;强有力的媒介受到团体关系的影响;量化研究及变量分析。 七、另一类范式 另一种社会观与媒介观 。这种社会观并不 承认盛行的自由、资本主义秩序是公正的、

14、不可避免的,也不承认生活理性 计划的和功利主义的模式是适当的和令人满意的。它认为存在另一种理想主义,有时是乌托邦的意识形态。 另类范式的原始意识形态起源是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流派。一是来自法兰克福学派,促进了一种与主导的商业大众文化不同的观点,为了解大众传播过程的操纵性和压迫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基础。 来源不同的挑战 。另类范式的主要成分和支持:第一,认为媒介内容中具有更为隐藏的意识形态信息,倾向 于维护已 建立起来的权力机构以缓和对抗。第二,我们必须根据受众的社会地位 和兴趣来把意义看作是构建的和可以进行解码的信息。 另类范式的地位 。在这些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类范例,并不只是主流范

15、式的镜像,或是机械的对衫的传播观念的反叛。它是在一种更为完整的分享性的传播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传播学研究既是一种补充,又是一种不同。主要三种不同的方法:社会科学的、诠释的以及批判分析的。 重点提示:另类范式:社会批判的观点,反对价值中立;拒绝传播的传送模式;对于媒介技术与信息采取一种非决定论的观点;采用诠释的视角质化的方法倾向于使用文化或政治 经济理论;广泛关注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对立的根源 。 八、传播的四种模式 (可能考点哦) 传输模式 : 在主流模式的核心,可以发现一种将传播视为一定量的住处传播过程的观点:信息是由传送者或信源决定的。以拉斯韦尔的 5W 模式,反映了传播的线性顺序。 韦

16、斯特利和麦克莱恩的成就在于:认识到大众传播涉及在社会和受众之间存5 在一个崭新的传播者的角色。传播的过程是:社会中的事件;渠道 /传播者;信息;接受者。这种修正的版本认为大众传播者并非是信息的创造者,而是向潜在受众传达他们本向对于环境中所发生事件的说明,或者为某些想要接触更广泛公众的人物提供表达其看法的机会。这种完整模式有三 项特征:一是强调大众传播者在选择上所扮演的角色;二是这种选择是根据受众将会对什么感兴趣所作出的评估而进行的;三媒介自身不以劝服、教育甚至告知为目的,而是以受众感兴趣为目的。这种模式认为,大众传播是一种由受众兴趣和需求所引导的自我控制的过程,以受众而不是住处传送者的满意程度

17、作为衡量的标准。 仪式或表达模式 : 强调传送者(或接收者)的内在满足,而非某种工具性的目的。以共同的理解与情感为基础,属于庆祝性、享受性以及装饰性,而非功利性的。仪式传播的性质是从文化中获得的而不是由参与者选择的符号和联想而定。仪式在情感及行 动的统一动员上,担任着某种角色。我们可以在艺术、宗教、公共仪式及庆典的领域中,看到仪式性传播模式的实例。 作为表现和关注的传播:“注意力”模式 。大众媒介的主要目的既不是要传送特定的信息,也不是要通过文化、信念或是价值的表达来团结大众,而仅仅是要吸引、保持视觉或听觉的注意力。通过这种做法,媒介达到了一种直接的经济目的,也就是从受众那里得到了经济效益,以

18、及通过将爱人的注意力卖给广告主而获得的间接的好处。 将传播视为一种表现与注意过程的观念相关的三项特征:竞争的、现实的短暂的、客观的疏离的(价值中立,形式和技术比 信息内容更重要)。这些特征在商业性的媒介机构中尤为如此。 媒介话语的编码与解码:接受模式 。这种模式源于批判理论、符号学和话语分析,更多的属于文化研究领域。其核心就是将意义的归属和构建同接收者联系起来,媒介信息总是开放而且多义的,而信息的诠释则是根据语境和接收者的文化而定。代表人物霍尔。 首先,传播者出于意识形态和机构的目的,有选择地对信息进行编码,并且为了那些目的操纵语言和媒介;其次,接收者并不是被迫接受所传播的信息,而是根据本身的

19、经验或见解,透过不同或对立的诠释来抗拒意识形态的影响。 媒介内容意义的多样性 ;不同诠释群体的存在;接受者在决定意义过程中的首要地位。 对比 。传输模式适用于制度性、信息性或宣传目的的媒介活动中;表达或仪式模式在捕捉艺术、戏剧、娱乐及许多运用传播符号的元素上,有突出优势;公众注意模式反映了媒介为了收视率或收入而吸引受众的中心目标;接收模式则提醒我们,媒介所谓塑造,表达或震撼的力量部分只是幻想,因为受众才是最终的裁判。 第四章媒介理论与社会理论 一、媒介、社会与文化:联系与冲突 社会文化关系类型表述 。(见书 P73 页图) 相互依赖:意味着大众媒介与社会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把大众媒介作为

20、一种文化产业)。媒介对社会在信息和娱乐方面的需求作出反映,同时也刺激了革新,促使社会文化氛围的变化,这又引起了新的传播需求。 唯物主义 :即认为大众媒介是社会的一个层面,文化依附于社会经济与权力结构,无论谁拥有或控制了媒介,谁就可以选择或限制他们的作为。 唯心主义 :认为媒介主要就是本身的内容,文化因素较强。假定认为媒介具6 有潜在的强大影响力,不过,媒介所传递的特定观念和价值,才是造成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同时,还认为媒介形式和技术的变迁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获取经验的方式,甚至改变与其他人的关系。 EG 麦克卢汉的理论 。 自主的关系:社会和大众媒介能相互独立地变化到一定的程度。有时在文化上非

21、常相似的社会,会产生出不同的媒介体系。自主论的立场认为媒介文化是表面的,并不一定和地方文化发生联系。 二、作为一种广泛社会过程的大众传播:社会关系的中介 中介的概念 。第一,它代表了那些我们无法直接亲自观察的事件与情况的二手的或三手的传递;第二,指社会中的其他参与者和机构出于他们自己的目的与我们联系的各种努力。中介指我们对我们身外的集团和文化形成认识的间接方式。 三、媒介与社会联系的参考架构 媒介有时候是根据需求,有时候根据自身的目的( 赢利或影响力),有时候追随其他社会机构的目的向受众提供信息、形象、新闻和印象,可以看出,中介并非一个中立的过程。 同时,体验也并非完全由大众媒介来作为中介的,

22、还有一些直接接触社会机构的渠道。 媒介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类型 。 四、媒介理论的主要议题( 1)权力与不平等 (议题 1-3 考点) 支配媒介模式:媒介组织似乎是被少数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拥有或控制,它们传播由统治集团决定的关于世界的有限、一致的观点。受众被迫要接受所提供的对世界的看法,结果对现存的权力结构产生强化和合法化的作用,同时过滤不同的声音而阻止变化 。 多元媒介模式:认为没有统一的、主导的精英,变化和民主的控制都是可能的。受众能够激发需求并抵制劝告。 主导模式将媒介视为文化帝国主义或者政治宣传的工具,多元观念是自由主义和自由市场导致的理想化模式。 五、媒介理论的主要议题( 2)社会整合与

23、认同 媒介的双重观点 。媒介通常被认为具有最显著的个人主义、超越个人感情和社会道德沦丧的特征,因而有助于降低社会控制和团结的水准,潜在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地位;大众传媒与社会整合的另一个观点是它具有在广泛大众中凝聚零散个体的能力,透过一套共同价值观念与信息,将新来的人整合进入 都市社群中,并促进认同的形成。大众传播的过程能够更有效地将大规模的、具有差异性的现代社会整合起来。 这两种力量,一个强调离心趋势,一个强调向心趋势,往往同时运作,一种力量作为另一种力量的互补 社会整合 论 的矛盾 。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指示效果的方向:离心或向心;二是规范性,即媒介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即有四种媒

24、介的社会整合作用的理论(图见书 P60): 自由多样化:离心理论的乐观观点; 整合团结:向心理论的乐观观点; 缺乏规范,丧失认同:离心理论的悲观观点; 支配和统一理论:向心理论的悲观观点。 媒介效果 整合的不同类型及层次 。 7 整合现象的不同层次:如整体社会、地方社区或个人认同感的层次。 不同类型的整合:功能的整合:没有冲突,为了共同的任务而进行合作;规范的整合:具有共同的规范和价值。 六、媒介理论的主要议题( 3):社会变革 简而言之:媒介是社会变化的原因还是结果。 七、媒介与社会理论( 1):大众社会 (七至十三,七大理论) 大众社会理论:强调各种权力行使机构之间彼此相互依赖,因此媒介也

25、和社会力量及权威相结合。媒介内容则倾向于为政治与经济的权力拥有者的利益服务。不能指望媒介会提供对现实世界批判的或另类 的解说,它们的倾向是帮助具有依赖性的公众顺应他们的命运。 大众社会理论认定媒介会受到控制或形成垄断,并且也会成为人民大众组织成消费者、市场与选民的有效手段。 重点提示:大众社会媒介理论的主要特征:大规模的社会;原子化的公众;集中化的媒介;单向的传播;人们信赖媒介取得认同;媒介被用来进行操纵与控制。 八、媒介与社会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传统的观点 。强调大众媒介永远是受统治阶级控制的工具。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所有权和那些肯定阶级社会的合理性和价值取向的信息之间存在直接的

26、联系。 现代,媒介所有权大幅集中于资 本主义企业家之手,因此媒介内容趋于保守的倾向。 新马克思主义观点 。经过修正的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将焦点更集中在思想而不是物质结构方面。阿尔图塞认为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比压迫性的国家机器(军队、警察等),能使资本主义不必诉诸暴力而维持下去;葛兰西的霸权概念,表明文化意识形态公开或暗地里偏向统治阶级或精英阶层。 重点提示: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大众媒介为资产阶级所拥有;媒介为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服务;媒介助长了劳工的虚假意识;拒绝政治上对立的势力接近使用媒介。 九、媒介与社会理论( 3)功能论 媒介具体的社会功能 。 1、监 视环境: 向受众提供并告知新闻。通常表现为

27、向人们发出危险警报,还包括媒介提供那些与经济、公众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新闻。 2、联系: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互关联以适应环境: 它是对周围环境信息的选择和解释。发挥联系功能就是媒介中那些社论和宣传性的内容。媒介通过对偏差行为的暴光来强化社会规范,帮助全社会达成共识,通过突出选择的个人授予其社会地位,并作为对政府行为的检查。 3、传承文化遗产: 将信息、价值观和远东一代一代地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传承文化的功能使社会在扩展共同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地凝聚起来。 4、娱乐( 赖特): 媒介中的大部分内容旨在娱乐。旨在给人们每天的难题提供喘息的机会和轻松的时间。 5、动员:大众传播广泛应用于政治和

28、商业宣传,促进政治、战争、经济发展、工作与宗教领域的社会目标的活动。 十、媒介与社会理论( 4):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论 。 政治经济理论:主要把焦点放在媒介产业的经济结构与机制同媒介意识形态内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将研究精力集中在所有权结构、媒介控制的实证分析8 以及媒介市场力量动作的方式上。 在市场的压力下,媒介与其他商业机构发生横向或纵 向 的兼并 ,由此使独立的媒介减少、市场集中、对无利可图的媒介 目的的投资减少(比如纪录片),忽视数量较少并且较为贫困的潜在受众,以及媒介类型在政治上的不平衡。 十一、媒介与社会理论( 5):现代化与发展 这种方法产生的基础是相信大众媒介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和

29、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通过有效地传播现代性的信息,把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机构和做法输送给世界上经济落后的国家。 这种媒介影响力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机械的传输模式,并没有考虑到社会环境的现实。 十二、媒介与社会理论( 6)传播技术决定论 多伦多学派 :以英尼斯与麦克卢汉为代表。将历代文明的典型特征,归结于当时的主导传播 方式的作用。 技术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兴起与印刷术和报纸联系起来,是因为这些技术使诠释与观念成为可能。而广播电视媒介从概念到图像符号主义的转变,导致了意识形态的衰落。 互动论 。对社会变化的单一因素的解释都持谨慎的态度,并且也不笃信新科技的机械性影响。只有当发明得到接纳、发展

30、与应用时,效果才会发生。 重点提示:技术决定论:传播技术是社会的基础;每一种技术都适用于特定的传播形式、内容与应用;技术发明的顺序和应用会影响社会变革;传播革命导致社会革命。 十三、媒介与社会理论( 7)信息社会 新技术对社会造成冲击,信 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说法是对我们这个时代和正在出现的社会类型的客观描述。 新科技的三种重要 特征 :互动性、个人化、分散化。 十四、冲突与共识:媒介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 从两个层面对这些理论加以理解(图见书 P75), 一个层面是冲突与共识的对立:冲突:社会状态是不断的冲突和贫富阶层之间的力量争斗;共识:认为社会是由力量的平衡、市场看不见的手所主导,可以实现良性

31、发展。 另一个层面是媒介中心和社会中心的对立。媒介中心:媒介技术和内容是社会变革的动力;社会中心:社会本来蕴藏着变革的动力。 第五章大众传播与文化 一、设定场景 :文化学派 二、传播与文化 定义文化 。文化有如下一些特征:它是集体的,与他人共有的;一定有一些抽象表达方式,不管是否有主观倾向;它有模型、规律和秩序,因此有可评价性;文化具备动态的延续性;文化最基本的特点是可传播,因为文化没有传播就不能发展、生存、延伸和成功。 理论议题 。第一个文化议题是由大众传播产生的“大众文化”,发展到对“通俗文化”的思考,通俗文化不再只被看成大众传播批量生产的廉价物,而是一种具有活动、文化创造力与享受的新兴流

32、派。 (第三至第八问题) 第二个议题与新技术有关。传播技术对于我们了解我们的社会 以及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具有许多重要意义。 (第九、十问题) 9 第三个议题,大众媒介产业所 代表的 组织性文化生产,具有政治经济层面的内容。 (第十一至十三问题 :涵化、全球化、后现代文化 ) 三、起源:法兰克福学派与批判理论 (附: 法兰克福学派:指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有关的一群德国知识分子,该研究所成立于 1923 年, 1933 迁往纽约, 1949 又迁回德国。该所将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学融为一体,被称为“批判理论”。代表人物有阿多诺、本杰明、霍克海默尔、劳文托尔和马尔库塞等。攻击大众文化,因为

33、大众文化对文化标 准构成了威胁,并使工人阶级非政治化从而维护社会权威的统治。) 批判学派对媒介文化作为阻遏社会变革的力量的关注,体现在不同的理论中。 文化产品可以换得消费者的心理满足、娱乐感以及获得在社会上所处位置的虚幻观念,其结果经常导致对社会真正结构和我们在其中的附庸地位的模糊认识。 四、霸权 霸权 : 从葛兰西学派的理论中, 某个居支配地位的阶级不仅统治着一个社会而且还通过其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引导着这个社会。 支配性的意识并非强迫性性的,而是凭借着一种不受质疑的共识而存在。它通过“话语”而非政治或经济力量使得对社会状况 的定义变成一种现实。大众媒介并非自己定义现实,而是提供权威性

34、定义。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现存的权力与价值体系看似自然而合理。 五、批判文化学派的后期发展:伯明翰学派 。 20 世纪 70 年代,霍格特在伯明翰大学建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为这一学派的大本营。 批判方法与伯明翰学说的结合导致了一个从关注媒介文本中的意识形态到关注这些意识形态如何被受众理解的转变。 斯图亚特霍尔提出了一个“编码 -译码媒介话语模式”,将媒介文本置于生产者和受众之间。提出了交流中三色类基本代码:一是和权力相关的占有优势意义的代码;二是磋商性代码 ,作为信息的专门传送者和中立的媒介的;三是对立的符码,即人们选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有关真实的信息。这种简单的模式认为,传送的意识形态并不等

35、于接收的意识形态。 六、性别与大众媒介 七、通俗文化“救赎” 人民的(符号层面)权力 。费斯克认为:同样的文化产品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即使文化产品中可能含有特定的主流意义。他将文本意义的多元性定义为“多样性”和“交互性(指跨越不同的媒介产品的意义)”。 这种思想是从霍尔的译码理论得来的,所有的文本都可以用一种对立的方式进行解读,而文本中所编码的意识形态也能够被轻易破坏。 费斯克主张有两种经济的存在,一种是文化经济,在文化经济中,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符号权力:即根据本身的喜好来塑造意义的权力。一种是社会经济,大多数人处于从属地位。 未有答案的问题 。媒介文化看来仍具有以下的局限:重复的、肤浅的

36、、在主题上受限的而且是盲从的。大多通俗文化是由大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所生产的东西。受众被视为可加以操纵与控制的消费市场。 八、商业化 10 商业化的内容更倾向于消遣和娱乐,更肤浅、因袭、缺乏原创性而且属于标准化的。 报纸的小报化,即更强调叙事,煽情主义的新闻观代替了理性 主义,电视新闻也有个人化和戏剧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使新闻更容易接近大多数人,但也使人们实际从新闻中得到的东西变得琐碎化。 传播关系的商业化,使赢利变成唯一的考量动机。 重点提示:对媒介商业化的批评:一是低文化品质即琐碎化;二是剥削弱势的消费者;三是功利主义;四是为消费主义进行宣传;五是文化商品化,与受众

37、的关系商品化;六煽情主义和个人化。 九、传播技术与文化 历史上传播技术的创新实际上没有成为社会形式转变的动因,但传播技术对传播过程本身会产生影响,文化与传播彼此交织。 麦克卢汉对文化变革的观点 。 认为所有的媒介是 人体的延伸,因此也是我们感觉的延伸。他把焦点放在我们如何体验世界上,而不是体验了什么(即内容)。每一种新媒介都超出了早期媒介所能触及的经验范围,且带来了进一步的变革。 ( 附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 媒介即讯息 。除了媒介所传递的内容,媒介作为一种手段也影响着个人和社会。 媒介作为人类思维的延伸,因此,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潮流都体现了当时所用媒介的偏向。即媒介决定了某一历史时期

38、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哪些事件具有历史意义的。 2、 感官平衡 :人们可以通过获得感觉上的某种比例或平衡来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某一时代的主要 媒介能够带来这种特定的感觉比例,以此来影响人们的知觉。他把每种媒介都看作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对人类的感觉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科技与文化变革的一个模式 。技术对于文化实践不可能造成直接的冲击作用,而只是通过大众媒介的中介而产生作用。 十、媒介的逻辑与传播的倾向性 。 媒介的逻辑:是技术决定论的另一个有用的概念。指媒介对“真实世界”本身以及真实世界的塑造和建构的影响。也可以理解为:理解和解释社会事件的方法。 重点提示:五种媒介技术的倾向性:一是克卢汉所说的感官倾向

39、性,它使我们通过视觉形象来体验世界 ;二是形式和表现的 倾向性,信息被代码化或像照片一样完全无代码;三是信息内容的倾向性,比如写实主义或多义性;四是使用环境的倾向性,一些媒介适合于私下及个人化的接收,有些适于集体性或分享性的接收方式;五是“关系”的倾向,即单向或互动的媒介。 十一、涵化以及认同的中介 “认同”是通过大众媒介有组织的广泛共享的信息中取得的。 格伯纳:大量看电视的人,环境被电视所垄断,电视促成了主要观点的培育和积累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都系统地接触一些经过选择的社会观。 变动的社会空间界线 。一个关于大众媒介和社会变化的最新的与麦及 高夫曼有关的理论:人类体验传统上被人们担任的社会角色和环境切分,并割裂为个人的(后台)和公众的(前台)领域。这种由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们决定的不同经验区之间高墙林立。电视则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加区分地展示给所有人看,于是原来的区分便没有了秘密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