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214607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建设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建设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建设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建设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建设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建设规划为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更好发挥“以产业新城为 核心构建产业生态圈” 对成都市先进材料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力争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成都市先进材料产业园区,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特制定本规划。一、先进材料产业发展趋势近十年以来,世界材料产业产值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其中先进材料是世界上公认的六大高技术领域之一和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目前全球先进材料市场规模已超过大约4万亿美元,由此衍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则是更大的市场。先进材料产业作为重大战略性产业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日、

2、德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计划。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 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先进材料产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由2010年的0.65万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25%左右。在细分领域方面,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占比约32%,高端合 2 金结构材料约19%,先进高分子材料占比约24%。其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重要支撑的特殊钢、锂电材料、钛合金、铝合金、镁合金、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等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未来,成都将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中国制造2025” 试点示范城市,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汽

3、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轨道交通、新能源等产业均需要大量的先进材料支撑,先进材料市场空间巨大,发展空间巨大,是青白江发展先进材料产业有力的市场支撑。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转型升级” 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冶金、化工产业向先进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已被列为“国家高性能 纤维高新技 术产业化基地” 、“国家绿色建材产业化示范基地”、“ 国家绿色建材高新技 术产业化基地”。一是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16 年,全区拥有先进材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 119 家,实现产值 221.88 亿元,同比增长32.91%,主 营业务收入 192.57 亿元,同比增长 24.63%,分别占

4、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42%、39.18%,在全市排名第一。被列为成都市新材料企业 23 家,其中重点新材料企业 12 家,实现产值 68.5 亿元,同比增长 8.1%,新材料企业数数量和产值在全市排名第一,规模优势突出。二是产业发展空间承载力不断提升。随着我区成为四川省唯一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规划的区级单位,部分大型国有企业主动迈出转型升级步伐,相 3 继关停原有生产线,共计梳理出近 8000 亩工业用地,重点发展新型能源材料、新型金属功能材料、3D 打印等产业,为先进材料产业体系的健全和产业发展壮大创造了新的条件。三是产业细分领域较齐备。我区已形成了较为齐备的材料产业细分领域,囊括

5、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化工材料等,已初步形成了以巨石玻璃纤维、台嘉电子级玻璃纤维丝及布、丽雅粘胶纤维等为龙头的高性能纤维产业集群,以玉龙三聚氰胺阻燃材料、众能碳纤维复合材料、金嘉洲高分子防水材料、芝田锂离子电池隔膜等为龙头的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以天马轴承、三洲核能核电管材等为龙头的高端金属材料产业集群,以成都建工建筑工业化、台玻低辐射镀膜玻璃、瀚江高性能玻璃棉为龙头的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产业集群。四是产业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区内拥有行业相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6 家、省级创新型企业 14 家、知识产业试点示范企业 8 家。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9

6、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 个,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2 个,省、市级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5 家,各类材料检验检测中心 14 家。2016 年,我区材料类企业实现创新投入 1 亿多元,巨石、玉龙等龙头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 30 余项,材料类企业专利授权 293 件,较上年增长 2.8%,通过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合作研发等方式,台嘉、台玻、瀚江、金嘉州等众多企业生产技术和 4 产品已达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五是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凸显。我区是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地,拥有四川唯一的铁路开放口岸,成都市国际铁路港口岸、交通优势突出,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完善,承载先进材料发展独具优势

7、,可辐射全川及西部地区,并可通过中欧班列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已建成了园区信息服务平台、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系统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创新资源库和人才培养体系,可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保障。二、先进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深入分析产业发展前景,加快聚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先进材料产业资源,突出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新型能源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新型金属功能材料产业, 3D打印材料(增材制造);优化发展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部品部件)产业,全力打造先进材料全产业链集群,为产业生态圈从根本上提供坚实支撑。三、先进材料产业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托现有产业

8、基础,坚持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并举、外部引进与内部培育并进,加快先进材料产业链垂直整合和协同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充分调动促进先进材料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各项有机要素,全力打造成都市先进材料产 5 业基地,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先进材料产业园区。强化创新驱动。到 2022 年,建成先进材料产业各级创新平台 10 个;集聚区专利申请量达 900 件以上,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6 项以上;培育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创新型企业50 家以上,聚集各类高层次创业人才 300 人以上。扩大产业规模。到 2022 年,先进材料产业实现产值 1000亿元。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形成

9、1 个 100 亿级产业集群;在新型能源材料领域形成 1 个 80 亿级产业集群;在新型金属功能材料领域形成 1 个 30 亿级产业集群;在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部品部件)领域形成 1 个 50 亿级产业集群;在 3D 打印材料(增材制造)领域形成 1 个 30 亿级产业集群。加强企业培育。到 2022 年,全区力争培育年产值超 100 亿元企业 1 家,超 50 亿元企业 2 家,超 10 亿元企业 20 家。其中,打造 10 家在专业领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材料产业龙头企业;培育 30 家以上在细分领域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成长性企业。四、先进材料产业空间布局以当前工业建成区域为依托,在尊重

10、现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以实现“ 产业生 态圈” 构建为目标,科学 规划先进材料产业空间布局。老工业区:约7.7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型金属功能材 6 料、新型能源材料、3D打印材料(增材制造)等。工业北区:约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工业南区:约7.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部品部件。五、先进材料产业发展路径以“ 研 发-孵化-企业-产业化-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为实施路径,围绕打造“先进材料产业 生态圈” 核心目标,力促科技、土地、人才、资本、信息、服务等要素供给有机集合,尽快形成功能完善、协同协作、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圈。(一)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一

11、是充分发挥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巨石成都)、生物基纤维材料联合实验室(丽雅纤维)等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学研联合实验室重大创新平台作用,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力度,力争建成国家级高性能纤维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加强检测资源的整合,解决企业公共技术需求,推动产业发展和创新。二是抢抓当前省市大力发展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产业对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庞大市场需求机遇,充分发挥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优势,依托巨石、台嘉、丽雅纤维、众能等龙头企业,聚焦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市场前景好、应用范围广、附加值高的领域,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 7 培育发展下游应用环节,促进上游玻纤产能在本土消化

12、吸收,发展壮大产业链下游,梳理重点招引企业,建立高效的招商策划平台,形成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和联动发展(见附件 1)。(二)新型能源材料一是依托动力电池产业化基地项目、创新中心成都分中心技术优势和四川省锂矿资源优势,建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学研用投” 一体化发 展体系,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的技术研发成果,着力推行行业标准建设,从源头上培育产业竞争优势。二是加快推进动力电池项目尽快开工建成,努力形成行业龙头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益。同时,加大新型能源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招商,重点发展钛酸锂材料、石墨类材料、硬碳材料、软材料及硅基复合材料等新型能源材料及器件,加快发展电解质材料

13、、隔膜材料、铜箔、铝箔及铝塑膜等辅助材料,尽快打通动力电池上下游产业链(见附件 2)。(三)新型金属功能材料产业一是依托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优势,充分发挥研究院与相关名校共建的汽车金属材料、航空航天金属材料、轨道交通金属材料、钒钛新能源材料联合实验室研创作用,面向先进金属材料及其零部件、区域经济发展主战场,力求孵化出一批企业,形成一批产业,实现轨道交通、航天航空、汽 8 车材料、钒钛新材料在应用技术的突破、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二是重点发展高端钒材料、钛及钛合金粉体材料、多孔钛及钛合金材料、新型金属纤维多孔材料、高温合金钢铸材料、钒钛稀有金属及其合金压延材料产品等金属粉体材料。同时

14、,抢抓当前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拓展新型金属功能材料品类,大力发展以军工和航空航天领域为特色、军民融合为方向的高端钛及钛合金新型金属制品,力争形成较为完整的新型金属功能产业链(见附件 3、附件 4)。(四)绿色建筑材料(建筑工业化部品部件)一是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绿色建材)产业示范基地和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节能建材)示范基地优势,加快推进“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成都分院”落户我区,加大绿色建材和建筑工业化部品部件技术研发力度。二是支持现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托成都建工、江河幕墙、台玻集团等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建筑部品部件制造及其初装配企业,

15、建筑用机电产品及配套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大力发展标准化、装配化的 PC 预制墙板、楼梯、叠合楼板等通用部件,逐步延伸发展梁、柱、板等建筑构件;加快发展具高性能的新型绿色建材;重点发展玻璃深加工及特种功能玻璃、管材、涂料、壁纸等领域。三是主动做好绿色建材企业品牌创建服务和指导工作,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多渠道 9 协助企业拓宽市场渠道,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推进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和导向作用,探索建立建筑工业化产业联盟,促进加快形成功能齐全的建筑产业链条和产业

16、集群(见附件 5、附件 6)。(五)3D 打印材料(增材制造)一是大力引进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研发能力的 3D 打印材料(增材制造)的科创企业和科研院所,支持 3D 打印材料及增材制造的应用开发,促进科研成果在园区转化及产业化,形成产业发展新增长点;主动联合川大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西临床医学院等机构加强产业研合作。二是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钛合金粉、合金钢粉材料,重点研发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纳米磷灰石/聚酰胺骨修复复合材料,外部引进 3D 打印血管支架材料,尽快形成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三是主动做好国家、省、市对 3D 打印项目扶持政策的研究、宣传、兑现工作;积极引入风投资金和产业

17、基金等加大对 3D 打印产业支持力度。同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完善园区内 3D 打印供应商和服务商体系、市场平台,助推产业集聚发展(见附件 7)。六、主要任务 10 (一)完善组织构架,形成推进合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重点领域、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成立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区领导为副组长、区级各部门为成员、各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的产业生态圈推进领导机构,并加快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二是遵循市场规则。坚持市场化推进方式,特别要坚持企业需求导向、市场导向、问题导向,找准专业关键所在,主动遵守要素流动、商品流通、产业链整合、公共服务保障等

18、一体化市场制度,减少生态圈内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培育生态圈建设内生动力。(二)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发展方向一是编制五年行动计划。制定成都市先进材料产业园五年行动计划,明确未来五年产业园区发展年度目标、具体任务、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完成时限等内容,落实责任部门,确保园区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推进。二是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按照产业规划要求,依托行业龙头着力“ 补前端” 提升产业配套率,推进品牌商、制造商、零部件配套企业扎堆集聚;着力“强中端” 实 行全 链条布局,做 强核心技术和重要环节,促进行业龙头和关键配套协同发展;着力“延后端” 提高 产业附加值,支持企业整合金融服务、品牌策划、营销渠道等多维度资源,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三是做好基础设施配套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