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头 颈 部 1颅顶部从皮肤到颅腔的解剖层次?各层的特点?请用解剖学知识解释:颅外、颅内血肿可能发生的部位和范围,产生的症状。 颅顶从皮肤到颅腔的解剖层次 由浅入深分为五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 及 枕额肌 、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 ( 1)皮肤 skin: 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为疖肿或皮脂腺囊肿的好发部位;二是具有丰富的血管,外伤时出血多,但伤口愈合较快。 ( 2)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 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包括前、外 侧、后三组,前组:滑车上神经血管,眶上 AVN;外侧组:耳颞
2、 N,颞浅 AV;后组:耳后 AV,枕小神经,枕动脉和枕大神经。 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所以肿胀局限,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痛。血管损伤时不易自行收缩闭合,故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 ( 3)帽状腱膜 epicranial aponeurosis: 帽状腱膜借浅筋膜的纤维隔与皮肤紧密相连,临床将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三层合称为头皮。头皮撕脱伤常是这三层一并撕脱。 ( 4)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隙 subaproneurotic space): 范围广,移动性大。此间隙内的静脉,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故临
3、床认为此层为是颅顶部的“危险区”( dangerous area)。 ( 5)颅骨外膜 pericranium: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借少量结缔组织与颅骨表面相连,二者易于剥离,骨缝处与缝韧带愈着紧密。 颅脑外伤是常见的颅外血肿: ( 1) 皮下血肿,发生于皮下层和帽状腱膜层之间,体积小,范围较局限,中央有凹陷感、波动感。 ( 2) 帽状腱膜下血肿:发生于帽状腱膜下的蜂窝组织,易于广泛蔓延,甚至充满整个帽 状腱膜下层,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可致休克。 ( 3) 骨膜下血肿:发生于陆丰之间的骨膜下,因颅缝处骨膜粘连,不致广泛蔓延,局限于某一颅骨骨缝范围内。 颅内血肿 ( 1) 硬脑膜外血肿:血液积
4、聚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会发生意识障碍,出现中间清醒期。 ( 2)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伤后昏迷,无中间清醒期,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瞳孔进行性散大。 ( 3) 脑内血肿:发生于脑挫裂伤附近,白质深部,表现同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 2 - 2腮腺的位置、形态、毗邻和穿行结构?请用解剖学知识解释:腮腺炎症可能产生的症状。 1) 形态及位置 : 腮腺 质软, 色淡黄,大致呈楔形,底向外侧,尖向前内适对咽侧壁。 分为 浅部 和 深部。 浅部位于咬肌的后方和咬肌后份浅面。 深部位于下颌支后内侧。 2) 毗邻 :上缘邻 颧弓 、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 ,下达下颌角,前邻咬肌、下颌支、翼内肌
5、的后缘 ,后达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 3) 穿经腮腺的结构 : 纵行: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 、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 横行:上颌 动静脉 、面横 动静脉 、 面神经及其分支。 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4)腮腺炎可能产生症状: 发热,腮腺肿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耽误脓性分泌物。腮腺鞘 浅层致密,故腮腺发炎化脓时脓液易向深部扩散。 3 海绵窦的位置、构成、毗邻、穿行结构、交通及其临床意义。 位置 :位于蝶鞍两侧, 前达眶上裂内侧部, 后至颞骨岩部尖端,上壁与鞍隔移行,下壁与蝶窦相邻。 构成 :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间隙构成。 毗邻 :窦的内侧壁
6、上部与垂体相邻。垂体肿瘤可压迫窦内的动眼神经和展神经,以致引起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瞳孔开大及眼球突出。 窦的内侧壁下部与蝶窦相邻。故蝶窦炎亦可引起海绵窦血栓形成。 穿行结构 : 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眼神经、上 颌神经 ; 窦内有颈外动脉和展神经。 交通 及临床意义 :前端经 内眦静脉 、面深静脉 与面静脉相交通 。面部的化脓性感染可借上述通道扩散至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与血栓形成。 后端经岩上窦与乙状窦或横窦相交通,经岩下窦与颈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向后与椎底静脉丛相连,椎底静脉丛椎内静脉丛(与体壁的静脉相通),故腹膜后隙的感染亦可经椎底静脉丛蔓延至颅内。 4 甲状腺的
7、位置、毗邻,前面的层次结构,血管及相关神经的毗邻关系和临床意义? 甲状腺 thyroid gland: 形如 “H” ,棕红色,分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 位置 和毗邻 : 两侧叶 位于 喉下部 和 气管上部的 两侧 , 上极平 甲状软骨中 点 , 下极至 第六气管软骨处 , 峡部多位于第二至第四气管软骨的前方 。 前面的层次结构 由浅入深依次为: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浅层和中层、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 血管神经 : 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 距甲状腺侧叶上极0.51.0cm 处两者分开 。 - 3 - 喉上神经:分内、外 2 支。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走行,至侧叶上
8、极约 1cm 处与动脉分离。 甲状腺下动脉: 起自甲状颈干,经颈动脉鞘后方弯向内侧,入甲状腺前与喉返神经交叉。 喉返神经:在食管气管旁沟内 上行,入喉后改称喉下神经左喉返神经多在甲状腺下动脉的后方与其交叉,右喉返神经多在动脉前方与其交叉 。 临床意义 : 结扎上动脉,贴近甲状 腺防止损伤喉上神经外支(声音低顿),结扎下动脉是远离甲状腺,防止损伤 喉返神经(声音嘶哑)。 5 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内容及临床意义? 颈动脉三角 (carotid triangle) 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其浅面为皮肤、 浅筋膜 、颈阔肌及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内侧为咽侧壁及其筋膜
9、。 内容: 有 颈内静脉 及其属支、 颈总动脉 及其分支、 舌下神经 及其降支、 迷走神经及其分支、 副神经 以及部分 颈深淋巴结 等 。 临床意义 : ( 1) 颈内静脉 : 位于颈总动脉外侧 , 其属支自上至下依次为面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 2) 颈总动脉 : 颈动脉窦 ,窦壁上有压力感受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有 颈动脉小球 ,是化学感受器。二者有调节血压和呼吸的作用。 ( 3) 颈外侧深淋巴结: 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鼻咽癌和舌根部癌首先转移至该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又称 Virchow 淋巴结,胃癌或食管下段癌转移时,常可累及该淋巴结。 ( 4) 舌下神经:向下发出颈
10、袢上根,与颈袢下根吻合成颈袢,发出分支支配舌骨下肌群。 ( 4) 迷走神经:颈动脉三角内的分支有喉上神经和心支。 喉上神经 分为内、外两支;内支弯向前下,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司 声门裂 以上喉粘膜的感觉;外史沿咽下缩肌表面下降,支配该肌和环甲肌。心支沿颈总动脉表面下降 入 胸腔,参与心丛的组成。 ( 5) 副神经: 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 ( 6)二腹肌后腹:是下颌三角与颈动脉三角的分界。 胸 部 1经胸前壁和胸后壁穿刺胸膜腔,各经过哪些解剖层次?它们的结构特点?如何避免肋间后血管和神经? 穿刺 胸前壁 ( 6 层) : 皮肤、 浅筋膜 、 胸壁肌、肋间肌 (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 间最内肌
11、 )、 胸内筋膜、 壁胸膜 胸后壁: 皮肤、 浅筋膜 、胸壁肌、肋间肌 (无肋间最内肌) 、 胸内筋膜、壁胸膜 胸后壁穿刺:当 胸腔积液时,通常选肩胛下线上 7-9 肋间隙进针。因肋间隙窄,- 4 - 进针部位应尽量靠近下位肋骨上缘。 胸前壁穿刺: 当胸腔内积气时,通常在胸前壁第 2 肋间隙穿刺,进针部位应在肋间隙中点。 2女性乳房的位置构造,血管神经支配和淋巴回流及临床意义? 女性乳房 ( mamma) 的位置 : 成年女性乳房位于第 2 6 肋高度,胸 大 肌的表面,自胸骨旁线向 外 可达 腋中线。 女性乳房结构特点 : ( 1) 乳房内有乳腺和脂肪,乳腺被结缔组 织分隔为 15-20个乳
12、腺叶 ,每个腺叶内有一输乳管,以乳头为中心作放射状排列,其末端扩大形成输乳管窦。 ( 2)乳房悬韧带:乳腺周围的结缔组织发出许多纤维束,一端连于皮肤和浅筋膜浅层,一端,另一端连于浅筋膜的深层。韧带两端固定,无伸展性。 乳房的淋巴引流 : ( 1)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汇入腋淋巴结的胸肌淋巴结( 2)乳房上部的淋巴管汇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3)乳房内侧部的淋巴管汇入胸骨旁淋巴结,并与对侧乳房的淋巴管吻合( 4)乳房内下部的淋巴管注入膈上淋巴结,并与腹前壁和膈下的淋巴管相吻合,从而间接的与肝上面的 淋巴管相联系( 5)乳房深部的淋巴管经乳房后隙,再穿胸大肌注入胸肌间淋巴结。 临床意义:
13、( 1)为避免损伤输乳管,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 时,常以乳头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口 ,乳晕下脓肿 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乳腺后脓肿 乳房下皱襞弧形切口。 ( 2)乳腺癌常见体征: 乳头凹陷 乳头深部癌肿累及乳管,把乳头牵向癌肿一侧,使乳头回缩、凹陷; 酒窝征 癌肿累及 Cooepr 韧带,使其回缩导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所致; 橘皮样变 癌细胞累及或堵塞皮下淋巴管,淋巴回流障碍所致。 3胸膜腔、胸膜窦的概念?它们的位置组成及临床意义? 胸膜腔 ( pleural cavity): 为 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 延续共同围成左、右各一的密闭窄 隙, 腔内呈负压 。 临床意义:( 1)肺根下方脏、壁胸膜相互移行
14、成的双层结构称为肺韧带,对肺有固定作用,气胸时,由于肺韧带的附着,肺固定于纵膈而被压向内侧。( 2)胸膜腔 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当气胸、胸膜腔积液或胸膜粘连时,会影响呼吸功能。 胸膜窦: 即胸膜隐窝( pleural recess), 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之处的胸膜腔,即使在深吸气时,肺缘也不能充满此腔隙,胸膜腔的这一部分称胸膜隐窝。包括肋隐窝,肋纵隐窝 和 膈纵隐窝 等。 临床意义: 肋隔隐窝 (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es):是诸胸膜隐窝中位置最- 5 - 低 ,容量最大的部位。深度可达两个肋间隙,胸膜腔积液常先积存于肋膈隐窝。 4. 纵隔左、右侧面观的解
15、剖及临床要点? 纵膈( mediastinum)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全部器官、结构及结缔组织的总称,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呈矢状位,分隔左、右胸膜腔及肺。 纵膈结构: 右面 左面 肺根上 上腔 V、奇 V 系 左膈 N、左迷走 N、右喉返 N、主 A弓及分支、 A 导管韧带、食管 肺根前 右膈 N及可心包膈血管、上腔 V、心包 右膈 N 及 可心包膈血管、心包 肺根后 迷走 N 食管丛、食管、胸导管、奇 V 迷走 N、胸主 A 肺根下 下腔 V、右膈 N、肺韧带 左膈 N、食管(胸导管)、肺韧带 5后纵隔的解剖及食管和胸导管各段的行程及毗邻关系? 后纵隔( posterior mediastinum
16、) 指位于心包后壁与下部胸椎之间、胸骨角平面以下、膈以上的部分。内有食管、胸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迷走神经、 内脏大、小神经 胸交感干和纵隔后淋巴结等。 食管:根据所在部位分为颈、胸、腹三部,食管胸部又以气管杈下缘为界分为胸上段、胸下段。 食管胸部 毗 邻关系: 前方:有气管、气管杈、左主支气管、左喉返神经、右肺动脉、食管前丛、心包、左心房和膈。后方:有食管后丛、胸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右肋间动脉。左侧: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右侧:有奇静脉弓。 食管后隐窝 右纵隔胸膜在右肺根以下常常突向食管与奇静脉和胸导管之间形成食管后
17、隐窝 。 胸导管 平第 12 胸椎下缘起自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于 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上行 ,第 5 胸 椎经食管与脊柱 之间上行 导管上段与左纵隔胸膜相贴,如损伤伴有纵隔胸膜破损,可引起 左侧乳糜胸。胸导管下段与右纵隔胸膜相贴,损伤时可导致右侧乳糜胸。 6膈的位置分部,起止结构,薄弱区的毗邻,血管神经支配和淋巴回流及临床意义? 位置:膈( diaphragm) 是一向上隆起的穹窿形薄肌,位于胸、腹腔之间,封闭胸廓下口。膈穹窿右高左低。膈上面覆以膈胸膜,隔着胸膜腔与肺底相邻,中央部与心包愈着。 - 6 - 分部及起止: 中央为中心腱( central tendon),呈三叶状 ,周围为肌
18、性,分为三部: 胸骨部 起自胸骨剑突的后面; 肋部 起自下 6 对肋骨和肋软骨内面; 腰部 以左右膈脚起自上 2-3 个腰椎体的侧面。三部的肌纤维 止于中心腱。另还有起自越过腰大肌和腰方肌上端前面的内、外侧弓状韧带,内侧弓状韧带位于第 1、 2 腰椎体侧面和第 1 腰椎横突之间,外侧弓状韧带位于第 1 腰椎横突与第 12 肋之间的腱弓。 薄弱区: 膈的各部起始点之间无肌纤维,常形成三角形的肌间裂隙。裂隙的上、下面仅覆以筋膜和胸膜或腹膜,是膈的薄弱区。包括: 腰肋三角( lumbocostal triangle) 位于膈的腰部和肋部之间,底为第 12 肋上缘。 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是膈疝的好发部位
19、; 胸肋三角( sternocostal triangle) 位于膈等等胸骨部和肋部之间,有腹壁 上血管以及来自腹壁和肝上面的淋巴管通过; 正中三角 :在胸骨后方,是由于膈的胸骨部发育不全而形成的。 膈的血管神经及淋巴回流: 血管:膈的动脉主要来自膈上、下动脉,心包膈动脉、膈肌动脉和下位肋间后动脉。同名静脉与其伴行,最终分别注入上下腔静脉。 神经:膈主要由膈神经支配。膈神经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入胸腔,经肺根前方、心包与纵隔胸膜之间下行至膈。沿途发出胸骨支、肋支、心包支和胸膜支。其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在胸膜、心包和膈下中心腱部的腹膜。右膈神经还有分支至肝上面的被膜和胆囊。 淋巴结:膈有
20、丰富的淋巴管, 分别注入膈上、下淋巴结。 腹 部 和盆部 一 腹前外侧壁的层次解剖?肋弓下斜切口、腹股沟斜切口、半月线切口、经腹直肌鞘纵切口、腹白线切口、耻骨联合上横切口等不同部位切口的层次特点?它们各实用于哪些腹部器官的手术或腹腔探查术? 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由浅到深包括:皮肤 -浅筋膜( Camper 筋膜和 Scarpa 筋膜) -肌层 -腹横筋膜 -腹膜外组织 -壁腹膜。 切口选择: 肋缘下斜切口: 切口层次: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及壁腹膜 ,向外侧延长尚需切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可分为左右斜切口。在肝 、胆、脾手术中暴露良好。 腹股沟斜切口: 即 麦氏
21、切口 :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 1/3 交界点( McBurneys point)作斜切口,层次: ( 1)皮肤( 2)浅 fas.( 3)深 fas.( 4)腹外斜肌腱膜( 5)腹内斜肌( 6)腹横肌 (7)腹横 fas.( 8)腹膜外脂肪( 9)前腹膜壁层 切口时注意 :向下扩大易损伤髂腹下 N 支配弓状下缘、联合腱 ;向上扩大易损伤旋髂深 A 升支 出血。 适应症:适于阑尾切除术 ,也适于盲肠造口术或人- 7 - 工肛门造瘘术。 半月线切口: 切口层次: 1)皮肤( 2)浅 fas.( 3)深 fas.( 4)腹外斜肌腱膜( 5)腹内斜肌腱膜( 6)腹横肌腱膜( 7)腹横 fas.( 8
22、)腹膜外脂肪( 9)前腹膜壁层 原则上: A.半月线以内 ,一般以纵行切口为主,正中线上很少作切口,因缺少肌肉和血管,伤口难以愈合而易导致切口疝,常采用旁正中线切口。 近年来认为纵行切口不好,原因: a.皮肤张力线由外上至内下; b.腹直肌鞘纤维横行或斜行; c.腹直肌:横向分节。故该部采用纵行切口不太理想。 采用 横切口 :配合解剖结构,但操作困难,进腹腔慢。 采用 正中线切口 :进腹快,在紧急情况下或病因不明时采用此种切口。如腹腔穿刺或腹腔镜检。 B 半月线以外 ,一般 作斜行切口,与肌纤维方向一致 。 位于半月线上 ,无腹肌、大血管和神经经过 ,故组织损伤少 ,操作简便 ,可迅速切开进入
23、腹腔。适用于肾脏,输尿管,胆道手术。 经腹直肌鞘纵切口: 旁正中切口:切口层次: ( 1)皮肤;( 2)浅 fas.( 3)深fas.( 4)腹直肌鞘前壁( 5)腹直肌( 6)腹直肌鞘后壁( 7)腹横 fas.( 8)腹膜外脂肪( 9)前腹膜壁层。 对腹壁神经和血管损伤很少 ,且不切开腹直肌 ,故愈合牢固 腹白线切口: 切口层次:由浅至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位于腹白线上 ,无腹肌、大 血管和神经经过 ,故组织损伤少 ,操作简便 ,可迅速切开进入腹腔。适应手术:腹腔探查。上腹部器官手术 ,除胃、十二指肠外 ,尚可用于胆囊、胰腺、脾脏及食道裂孔等
24、的手术;下腹部正中切口适用于盆腔器官手术。 耻骨联合上横切口: 下腹部横切口:(层次自己想,不要纠结)沿髂前上棘间皮纹弧形切开 ,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约 5cm,同样切开腹直肌前鞘、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的腱膜。切断腹直肌腱 ,横行切开腹膜。适用于需要开阔术野的盆腔手术(如:子宫)。 腹侧壁 腹前壁 前正中线 弓状线以下 脐 ( 1)皮肤 ( 2)浅 fas. ( 3)深 fas. ( 4)腹外斜肌 ( 5)腹内斜肌 ( 6)腹横肌 ( 7)腹横 fas. ( 8)腹膜外脂肪 ( 1)皮肤 ( 2)浅 fas. ( 3)深 fas. ( 4)腹直肌鞘前壁 ( 5)腹直肌 ( 6)腹直肌鞘后壁 ( 7)
25、 腹横( 1)皮肤 ( 2)浅 fas. ( 3)腹白线 ( 4)腹横 fas. ( 5)腹膜外脂肪 ( 6)前腹膜壁层 ( 1)皮肤 ( 2)浅 fas. ( 3)深 fas. ( 4)腹直肌鞘前壁 ( 5)腹直肌 ( 6)腹横 fas. ( 7)腹膜外脂肪 ( 1)皮肤 ( 2)脐环 ( 3)脐 fas(相当于腹横 fas.) ( 4)前腹膜壁层 - 8 - ( 9)前腹膜壁层 fas. ( 8)腹膜外脂肪 ( 9)前腹膜壁层 ( 8)前腹膜壁层 (无腹直鞘 后壁) 共九层 共九层 共六层 共八层 共四层 二 以腹股沟斜疝、直疝发生的解剖原因为例,说明腹前外侧壁的薄弱区有哪些?其解剖结构特
26、点和临床意义? 腹壁薄弱区 腹股沟区 ,内侧界为腹直肌外缘,上界为髂前上脊至腹直肌外缘的水平连线,下界为腹股沟韧带。为腹壁薄弱区。腹壁疝多发生于此。 薄弱原因: 1.腹外斜肌在此区已移行为腱膜且还有 1 裂口(浅环), 2.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缘均未到 达腹股沟韧带内侧, 3.精索和子宫圆韧带穿过。 A.腹股沟管 位于腹前壁、腹股沟韧带内上方,相当于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其内有子宫圆韧带(女性)、精索(男性)和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通过。腹股沟斜疝由此突出,可进入阴囊。 前壁: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外侧有 1/3 腹内斜肌覆盖 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膜,内
27、侧 1/3 处有联合腱 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B.腹股沟三角 /海氏三角 由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所围成的三- 9 - 角形区域。腹股沟直 疝由此三角区突出。而腹股沟斜疝则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深环进入腹股沟管。腹壁下动脉可作为手术时进一步鉴别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标志。 临床意义: 其结构特点与腹外疝的诊断和手术密切相关。 腹壁下 A 是区别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的重要解剖标志。其中腹股沟斜疝在腹壁下 A 外侧,腹股沟直疝在腹壁下 A 内侧。 三 胃和阑尾的位置毗邻,腹膜包被关系,血液供应,神经支配,淋巴回流及临床意义? 胃: 位置 : 胃中等充盈时,大部分在
28、左季肋区,小部分在腹上区。 胃的毗邻: a.胃前壁邻: 肝左叶、膈、 腹前壁 b.胃后壁邻: 左肾、左肾上腺、胰、脾 、 横结肠及其系膜。 以上器官共同构成统称 胃床 腹膜包被关系: 腹膜内位器官 胃的韧带 主要有:肝胃韧带 胃结肠韧带 、胃脾韧带 1) 血液供应 动脉 胃左、右动脉,胃网膜左、右动脉,胃短动脉,胃后动脉( 72%)。 静脉 ( 1)胃左静脉:汇入肝门静脉; ( 2)胃右静脉:注入肝门静脉。 幽门前静脉在手术中是确定幽门口的标志。 ( 3)胃网膜右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 ( 4)胃网膜左静脉:汇入脾静脉。 血液汇入肝门静脉,肝癌晚期发生血液转移,肝肺、胰、骨骼等处,以肝转移多
29、见。 4)神经支配 交 感神经,来自腹腔神经丛,部分来自肝支,功能:抑制胃的蠕动和减少胃液的分泌。 副交感神经,来自左右迷走神经,功能: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并增强胃肌的运动。左迷走神经形成迷走神经前干,胃前支与胃左动脉伴行,沿途发出 4-6 支分支分布于胃底和胃体前壁,在胃角切迹处形成“鸦爪”分布于幽门窦和幽门括约肌。右 -后干,“鸦爪”样分布于幽门窦,但不分布于幽门括约肌。 临床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采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胃前支和胃后支发出至胃底和胃体前后壁的小分支切断,保留肝支、腹腔支和胃前、后支的“鸦爪”。减少胃酸分泌 ,促进溃疡愈合,保存胃的排空能力。 内脏传入纤维:胃的感觉纤
30、维分别随交感、副交感神经进入脊髓和延髓。胃的痛觉冲动主要随交感神经通过腹腔丛,交感干传入脊髓第 6-10 胸髓节段, 胃手术时,封闭腹腔丛可阻滞痛觉的传入。 胃的膨胀感觉和饥饿感觉则经迷走神经传入延髓, 胃手术时应避免过度牵拉或强烈刺激迷走神经。 5)淋巴回流 :胃的淋巴引流管大部分回流至沿胃血管排列的淋巴结群,最后汇入- 10 - 腹腔淋巴结。胃内壁淋巴管右广泛吻合,故几乎胃壁任何一处的癌肿晚期均可累计其他的淋巴结。 胃周共有 16 组淋巴结,按主要引流方向可分为: 1.腹腔 淋巴结群,引流胃小弯上不淋巴结液, 1.幽门上淋巴结群,引流胃小弯下淋巴液, 3.油门下淋巴结群,引流胃大弯右侧淋巴
31、液, 4.胰、脾淋巴结群,引流胃大弯上部淋巴液。 胃癌主要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癌灶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胃癌根治性手术时需清扫胃周淋巴结。 6)临床意义 见下划线 阑尾: 1) 位置毗邻 ,主要取决于盲肠的位置,通常阑尾与盲肠一起位于有髂窝内,少数情况可随盲肠位置变化而出现异位阑尾。尽管阑尾根部与盲肠的位置关系较固定,但由于阑尾体和尖端游动行较大,因此阑尾在右髂窝内,与回盲部的位置关系有多种 ,回肠下,盲肠后,盲肠下,回肠前及回肠后位等。 次决定了病人的临床症状及压痛部位的不同。 2) 腹膜包被关系 ,腹膜内位器官。 3) 血液供应 ,阑尾动脉,起于回结肠动脉或其分支盲肠前、
32、后动脉,多数位 1支,少数为 2 支 ,在回肠后方进入阑尾系膜内,沿系膜游离缘走行,分支分布到阑尾。静脉与动脉伴行,经回结肠静脉汇入肝门静脉。 化脓性阑尾炎时细菌栓子可随静脉血流入肝,引起肝脓肿。 4) 神经支配 ,由交管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由于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 10、 11 胸节, 所以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时,常出现脐周牵涉痛,属内脏性疼痛。 5) 淋巴 回流 ,阑尾的淋巴管与系膜内血管相伴行,引流到回结肠淋巴结。 四 肾脏的位置、形态、分段,毗邻关系,血液供应,神经支配,淋巴回流及临床意义? 肾的位置: 肾位于脊柱腰段两侧,相当于第 11、 12 胸椎至第 2、 3 腰椎之
33、间,腹膜后间隙内,属腹膜外位器官。 【左肾上端平第 11 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 2 腰椎体下缘;右肾上端平第 12 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 3 腰椎体上缘。 (因受肝的影响,右肾较左肾约低 12cm)】 肾的形态: 肾形似蚕豆,其表面光滑,质柔软,新鲜时呈红褐色,前面凸向前外侧,后面紧贴腹后壁,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 【肾 分内外侧两缘,前后两面及上下两端。肾内侧缘中部四边形的凹陷为肾门,是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为肾窦,由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所占据。肾门是肾窦的开口,肾窦是肾门的延续。】 毗邻: 肾上端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肾上腺相连,两者共为肾筋膜包绕。左肾内侧有腹主动脉,右肾内侧有下腔静脉。左肾前上部与胃及脾相邻,中部有胰尾横过,下部邻接空肠袢和结肠左曲。右肾前上部邻贴肝右叶,中部内侧份与十二指肠降部相贴,下部与结肠右曲和小肠相邻。两肾后面第 12 肋以上部分与膈相邻,以下部分除有 肋下神经、血管外,还与腰大肌、腰方肌、腹横肌及生殖股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相连。 肾脏血供及分段: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经肾门进入肾,其分支形成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再分支成入球小动脉。 肾分为 5 段,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后段。其中上段、上前段、下前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