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大《自然辩证法》经典资料.docx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22059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交大《自然辩证法》经典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重庆交大《自然辩证法》经典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重庆交大《自然辩证法》经典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重庆交大《自然辩证法》经典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重庆交大《自然辩证法》经典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十章 科学认识的经验方法与理论方法 .239.一、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界为什么不存在辩证法?自然界不存在真正时间性意义上的发展;自然是偶然的、盲目的和荒诞的,它服从因果决定论;辩证法与人有着内在的关联,辩证法必然是实践的。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总三分”理论 一总:辩证唯物主义 三分:自然辩证法(自然哲学)历史唯物论(社会哲学)辩证逻辑 (思维哲学) (2)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第一,中国古代自然观是一种有机

2、论自然观,强调整体和联系,注重事物的变化发展,注重解释事物与现象的关系,注重辨证统一。第二,古代的自然观具有浓郁的思辨性质,不注重实验方法和逻辑推理。第三,它是一种经验性、实用性的自然观,讲究直观的经验的积累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实际。二、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一)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动机1、马克思、恩格斯充分重视科学对社会生活的意义:(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2、自然科学的新进展要求对之作出符合辩证法的解释(关注科学与哲学的关系)19 世纪三大发现冲击旧有的形而上学思维框架,时代要求对自然科学的新进展作出符合辩证法的解释3、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完整体系中的

3、一环(关注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关系)证明辩证法的普遍规律不仅表现在人类生活(社会思维)中,也表现在自然界中,从而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奠定自然科学基础。三、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从两种文化争论视角看生命意志中的两种精神;两种文化之间的裂痕融合;两种文化的努力(一)生命意志中两种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差异:(1)科学精神主要体现了人的理性一面,它推崇理性至上,应用逻辑、数学和实证方法,去求取现实世界的真实、和谐和统一。(2)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了人的感性一面,并通过人的情感、意志等感性活动,应用直觉、顿悟、生活体验等方法,去领会人生的意义、价值和追求。(3)科学精神是人的理性力量外化的表现,它主

4、要指向外部世界,以外部世界为本位,强调其客观性、真实性、秩序性、统一性等。(4)人文精神则是人的生命意志实现自我超越的表现,它主要指向人类自身,以人为本位,强调人的主体性、理想性、价值性、高贵性、尊严性等等。(5)科学精神具有实然性,它主要关注客观世界的“是什么” 、 “为什么”等现实问题,主张实事求是。(6)人文精神则具有应然性,它主要关注人生在世的价值和意义等理想问题,并通过建构一个情感世界、超验世界、理想世界的方式来实现这种关注。尽管这种关注可能不合乎现实的逻辑,但却合乎人的生命情怀。(二)两种文化的分裂和论战从两种精神中,产生了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还产生两种教育,即我们通常

5、所说大话理科教育与文科教育;还产生了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即科学家、工程师等科学知识分子与艺术家、文学家等人文知识分子。前者属现实型的,后者属浪漫型的。 1、 “斯诺命题”的提出自然辩证法 、 自然科学史等学科的教学就是这种努力中的一个重要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十章 科学认识的经验方法与理论方法 .240.组成部分。 2、科学与人文的分裂1)古代知识包括在统一的哲学之中。哲学的古典划分:逻辑、伦理、物理。2)到中世纪,有所谓“文科七艺”之说:即语法、修辞、辩证、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七艺是学习神学的基础。 3)科学知识的实证性和可靠性使人类开始追求普遍的自然法则,否认其他知识的存在的合理性。 4

6、)科学“通过实验手段增益关于自然万物的知识,完善一切手工艺、制造方法和机械技术,改进各种机器和发明” ,皇家学会的活动, “无涉于神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语法学、修辞学或逻辑学” 。 自然是那些自生自长的东西的总和,文化则或是人们按照预定目的生产出来的那些事物。他强调“价值”是区分自然与文化的标尺:一切自然的东西都不具有价值,都不能被视为财富;相反,一切文化的产物都必然具有价值,都可以视为财富。 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的对立1)前者不以价值判断附加于所考察的对象,其兴趣在于发现事物或现象的普遍联系和规律,如天文学和物理学;2)后者旨在研究与普遍的文化价值相关联的对象,并关注对象的特殊性和个

7、别性,如严格的历史学。 3、索卡尔的“恶作剧”4、20 世纪中国的“科玄论战”5、当代中国的“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科学主义”与“反科学”的争论 一方的意见是:“反科学主义的后果就是反科学 ”。 另一方的意见是:反对唯科学主义,就是反对科学万能论或科学方法万能论,我们不反对科学和科学精神。 一方的意见是:“争议在于科学的方法,.能不能应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 。 另一方的意见是,社会科学作为科学,当然应该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但是,因为研究对象不同,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不完全等同于研究社会科学的方法。在这里,主要的争议是自然科学方法能不能解决人文学科的问题。一方的意见是:反对唯科

8、学主义, “是反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潮” , “是.反对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是在那里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另一方的意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乃至斯大林、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学说,是否已达到“科学的” 、规律性的认识?一方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 “价值问题.可以.也必须用科学方法来研究。 ” 另一方的意见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不仅仅是、也不全是科学体系。 (三)两种文化的融合 爱因斯坦的人文关怀1、爱因斯坦的人文关怀2、科学人文主义的兴起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以科学为核心、并建立在人性化科学基础之上的新的人文主义,其思想家们主

9、要活跃在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领域。 科学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 第一,科学人文主义首先是一种新的人文文化观。旧人文主义将科学排斥在人文文化之外,认为科学只有物质技术上的功能。科学人文主义则认为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十章 科学认识的经验方法与理论方法 .241.科学不仅有物质技术上的功能,而且有精神文化上的功能,它同宗教、艺术、道德等一样,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过程。 第二,科学人文主义又是一种新的科学文化观。与实证主义仅仅看重科学的知识价值、真理价值不同,科学人文主义更为看重科学的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它致力于科学的人文主义解释,呼唤人们重视科学的人文精神。 第三,科学人文主

10、义强调科学与人性的统一性、一致性。美国科学史专家、科学人文主义的倡导者萨顿就认为无论科学看上去多么抽象,它“实际上充满了人性” 。第一节 古代自然观一、神话或原始宗教的自然观 二、古希腊、罗马自然观 三、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四、中国古代自然观 一、神话和原始宗教的自然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原始人思维的方式同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对原始人来说,周围的世界异常陌生和神秘,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在原始人看来都是有灵的,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感。这种“万物有灵论”的思维方式,是神话产生的直接原因,同时也孕育了巫术、宗教、艺术等原始文化。 1神话神话作为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文学形

11、式,是关于神的传说和故事。 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2巫术巫术的含义: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古代施术者女称巫,男称觋。 巫术的分类从巫术的性质角度,可以把巫术分为黑巫术和白巫术。黑巫术是指嫁祸于别人时施用的巫术;白巫术则是祝吉祈福时施用的巫术,故又叫吉巫术。3原始宗教宗教是一种群体社会行为,神秘化的信仰,其基本内容是对神的崇拜。原始宗教指的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以反映人和自然矛盾为主要内容的初期状态的宗教。 原始宗教的特征万物有灵多神崇拜,故又名多神教。表现形态多为自然崇拜,以及与原始氏族社会存在结构密切相关

12、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 原始人对鬼神采取的两种态度 :一是敬畏、崇拜鬼神,将客体神化,向其祈祷,乞求神的帮助和恩惠,此即原始宗教;其二则是幻想人(即指巫师)也可借助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控制和影响鬼神,从而控制客体,此即原始巫术。 神话或原始宗教自然观的特点:主张自然界与超自然界之间存在二域的区分;主张自然界中存在由超自然实体干预的秩序。 主张人能够凭借精神的力量去调节和控制自然;自然是包括人、神在内的活的、充满灵魂的有机整体。这个世界的运行是有秩序的,人可以通过与神的交流获得控制自然的神力。二、古希腊罗马自然观(一) 在自然界组成上的假说的特点:(二)不同的宇宙结构模型自然辩证法概

13、论 第十章 科学认识的经验方法与理论方法 .242.1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模型 2柏拉图学派的宇宙模型(三)人与自然的关系1.普罗泰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2.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3.第欧根尼:“像狗一样活着” (四)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 、 形而上学 、 物理学 、 伦理学 、 政治学 、 诗学等。 1四因论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物质材料。形式因,即物质材料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目的

14、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 2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模型亚里士多德开辟了宇宙论中的物理学传统:宇宙理论不仅只是符合天文现象的数学体系,而且是物理上合理的、可理解的实在体系。 3物理学亚里士多德反对原子论;不承认有真空存在。他将世界分成月上世界和月下世界。认为月下世界由土、水、气、火,四大元素组成,月上世界由以太元素组成。亚里士多德物质观三、中世纪神学自然观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 ,由西罗马帝国灭亡数百年后,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一) 基督教的五大论题上帝创世论;人类中心论;原罪说;神恩说;对不朽的信念 (二

15、)基督教神学自然观的特点1、上帝绝对创造的等级观念自然是与人无关的外在物,出现了从天使到人类、动物、植物到四元素的等级体系。2.神与自然的分离有机论自然观希腊人认为,自然本身内在的神性导致了万物的生长和生殖。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生命机体,它不仅是被创造者,同时也是创造者。 希腊思想与近代思想的根本区别 希腊人并没有像近代人那样把人设想成超越于自然事物之上的存在。在希腊人看来,人始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最高目的和理想不是行动,不是去控制自然,而是静观,即作为自然的一员,深入到自然中去,领悟自然的奥秘和创造生机。 世界的“祛魅” 在圣经中,不是上帝和自然与人类对立,而是上帝和人类共同面对自然。在这里

16、,人类是上帝工作的伙伴,分享着上帝对其创造之物的统治和支配。 3.神即自然泛神论把神和整个宇宙或自然视为同一的哲学理论。泛神论认为万物存在于神内,神是万物的内因。由此,它反对将神与自然分开,认为自然就是神,神就是自然。但这个神不同于基督教信奉的人格神,也不同于自然神论者所主张的第一因的神,它没有类似人的属性,不是凌驾于世界之上,而是存在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十章 科学认识的经验方法与理论方法 .243.于世界之内。 内在神论“内在神论”不是把神视为超越世界的存在,而是把神说成是某种神性而内在于世界万物之中。神性内在于世界,实际上也是神的泛在,因此内在神论与泛神论本质上是一个东西,是泛神论的一种特殊

17、形式。内在神论的两种形式 多元的内在神论:认为神可能作为存于事物中的推动力或生命原则而存在。万物皆灵,各有神性。从这种形式的内在神论看神和世界,世界万物彼此之间是分散的、独立的;世界是多元的,神也是多元的。原始宗教中的万物有灵论是这种内在神论的典型。 一元的内在神论:视神为统一的世界灵魂,如中国道教的道,大乘佛教的佛性以及希腊哲学的奴斯、逻各斯,黑格尔哲学的绝对精神等。从这种形式的内在神论看神和世界,世界是统一的,神性也是统一的。 自然神论“自然神论”是 17 到 18 世纪的英国和 18 世纪的法国出现的一个哲学观点,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

18、生影响。自然神论者推崇理性原则,又称“理神论” 。 自然神论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 “奇迹” ;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 ;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 ,它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主张用“理性宗教”或“自然宗教”代替“天启宗教” 。 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宗教自然观的衰落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兴起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与局限 一、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宗教自然观的衰落基督教神学的衰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哥白尼革命基督教神学的衰落1.欧洲学术的复兴拜占庭灭亡时抢救

19、出来的手抄本世俗大学的产生翻译活动2.对神学的批评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经院哲学并不研究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天主教教义、教条进行烦琐论证,故又称烦琐哲学。 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在神学允许的范围内,经院哲学也讨论了一些哲学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激烈斗争的两派,即唯名论和唯实论。 唯实论的观点真实存在的是“共相” ,不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只有“一般”才是惟一的实在。这种思想在宗教上,承认普遍的教会存在

20、,认为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承认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的存在,认为三位分离的神是从属的。 唯名论的观点只有个别的东西才有实在性, “共相”或“一般”只是个名称、概念。这种思想在宗教上,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神,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圣子、圣灵。 唯名论者:共相在物后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十章 科学认识的经验方法与理论方法 .244.唯名论主张自由争论基督教的思想体系,反对教权至上,政治上倾向王权。当时城市市民的异端运动、自由思想运动和新兴工商业阶层发展实验科学是同唯名论思潮有联系的。 13 世纪以后唯名论复活,使人们对直接感官对象重视起来,它打破了对抽象观念的信仰,促进了直接的观察与实验,促进了科学归纳法

21、的产生。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的社会历史条件 1453 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地理探险;城市的繁荣2 .文化方面的原因如果说古希腊的文化特征是和谐之美,那么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个性特征就表现为一种深刻而痛苦的自我分裂和二元对立。这种质的对立是形式上的,基督教本身的目的是确立精神和教会对于物质和世俗王国的绝对优势,以便在唯灵主义高度最终超越这种对立。不幸的是,基督教在实施这种善良意志时,却使自己更多地陷入世俗。这使基督教陷入客观上的二元对立。在基督教文化中,到处都是无法克服的矛盾:美与丑、善与恶、真挚与虚伪、崇高理想与卑微欲念、精神的极乐与灵魂的痛苦都不可思议地野蛮地融合在一体,其结果就是普遍的伪善。中世

22、纪基督教在理论上奉行唯灵主义,在实践上却是感觉主义的。这种矛盾的解决方案有两种:热情奔放的意大利人申张感觉主义,呼吁人性生活的正当权利,公开宣扬肉体的享乐;道德严谨的德国人则高扬唯灵主义,恢复精神生活的真正内容,努力追求精神的自由。其结果是导致了意大利的人文复兴和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两场彼此呼应、相反相成的改革运动构成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向近代西方文化过渡的分水岭。要摆脱抽象神性对人生活的主宰,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打起个人感性的大旗。人文主义从来就不是一场提倡廉洁俭朴和自我克制的运动,它的目的是要把人欲的满足和感性的享乐由教士阶层偷偷摸摸的勾当转变为所有人的理直气壮的行为。一句话,就是“开欲”! 3

23、文艺复兴的总特征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手段:歌颂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宗教禁锢;反对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赞颂世俗生活。 宗教改革德国的文艺复兴主要通过对圣经的研究,促成了宗教改革。1路德改革2加尔文宗3哥白尼革命的意义一是发起科学革命:使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科学文化独立;二是造成自然观的革命:动摇宗教神学的根基上帝创世论,地上物体和天上物体的对立开始消解。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兴起 自然的数学化;自然的物质化(自然的祛魅) ;自然的机械化自然的数学化1对自然的目的论解释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中,有三种思想至今仍决定着现代科学发展的道路:一是原子论,二是坚

24、信“数学和谐构成宇宙奥秘之核心” ,三是目的论。目的论的含义:目的论是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在如何解释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问题上,目的论认为某种目的是预先规定事物存在和发展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原因和根据。 目的论的根本点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所固有的因素赋予自然界,从而把事物的目的看得比事物的必然性更重要。 苏格拉底的神学目的论在苏格拉底看来,世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其中有一种支配力量,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十章 科学认识的经验方法与理论方法 .245.它使万物成为如此的样子,并且是最好的,这个支配力量就是“好” (“善”) 。他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

25、求一种完满性原则。为什么会这样呢?苏格拉底认为这是由于神的存在和神的力量才把世界万物设计得如此之好,从而使世界成为一个有秩序、有意志,且发展得愈加完好的统一整体。据此,他反对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对自然所进行的机械决定论式的因果解释。苏格拉底的神学目的论思想,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并对中世纪的哲学和神学,乃至近代哲学和科学都发生过不少的影响。 柏拉图的外在目的论柏拉图把宇宙看作由造物主这样一个超一流的几何学家和工程师所设计创造出来的。地球是被设计出来的适于生物生存的环境(特别是为了人类利益的) ,这一观点为斯多葛学派所发展,并影响到宗教神学。宗教神学目的论世界万物(包括人)都是上帝创造

26、的,所以事物和人具有目的,归根到底源于上帝的安排,是全智全能之神指引一切自然事物达到各自的目的。“根据这种理论,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 ”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内在目的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自然是具有内在目的的,它的一切创造物都是合目的性的。 自然的合目的性并非出于神的意志,而是可以根据自然(包括动物)的内在结构和作用机制来实现的。无意图也可能有目的。 程序目的论 现代生物学家迈尔将“程序目的性”界定为按某种程序、某种信息密码而运行的动态过程。程序目的性包含两个因素:一是由某个程序指导(相当

27、于亚氏的“形式因” ,即造型因素) ,二是这类过程取决于由该程序所预定的某个终点、目标(相当于亚氏的“目的因” )的存在。 程序目的论最重要的实例 雌性卵子提供质料因,雄性精液提供的“形式因” (造型因素) ,包含了胚胎各个部分的设计蓝图,并控制着各个部分的生长发育。而 DNA 遗传程序正是起到了亚氏“形式因”的作用。 迈尔认为, “形式因”实质上就是程序目的性原则,相当于遗传程序。亚里士多德认为,在预定程序指导下,由潜在变现实的过程应当是一种自动执行过程。 亚氏在讨论内在目的性问题时,也讲到了神。但是,正如黑格尔所说,亚氏的这个神,只是具有内在活动性、完全实现了的、至善的思想或概念的代名词。

28、亚氏的神,是哲学神、逻辑神、理性神。亚氏对神的主要规定是“善”和“生命” ,而这两个属性,都是从“思想” 、 “理性”的特性中推论出来的,不仅没有宗教神学中神的作用和特性,甚至也没有哲学神秘主义中神的影子。 近代科学是机械论的一统天下,并具有明显的反目的论性质。但近代科学家在反对神秘的超自然的目的论时,连同一切合理形式的目的论也统统抛弃掉了。2伽利略的数学语言现代科学展开了一幅数学化的自然图景,这一数学化的过程是从伽利略开始的。“数学化”这一术语最早为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他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对伽利略的数学化方法持批判态度,认为对一切事物皆可进行“数学化”测量的理念是欧洲近代科学

29、、哲学、社会危机的重要根源。胡塞尔的“数学化”这一术语与韦伯的“祛魅”或“理性化”术语两者在内涵上有重大重合之处。韦伯的“祛魅”或“理性化”的过程的一个重要衡量表征也是“原则上说,可以借助计算把握万物” 。 通过数学化,物被置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之中的由力的定律所支配着的物质微粒,自然事件便禀有那种根本上的透明性,即通过数学计算的可预测性可确实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十章 科学认识的经验方法与理论方法 .246.性。拉普拉斯因而能够提出一种精灵,这种精灵拥有无限的运算能力,因而可能依照牛顿运动方程把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部计算出来。这种万能计算者也被称拉普拉斯妖,是数学精神的一个体现。 在现代自然

30、图景中,有区别的只是量,不再有质的区别。 “空间被等同于几何学的领域,时空则被等同于数的连续统。人们曾几何时以为自己生活着的世界一个到处是颜色和声音,空气中散发着芳香,充满着欢乐、爱情和美,满目是有目的的和谐和创造性的理念的世界现在全被挤压在有机体的大脑上某一方寸之角里。真正重要的外部世界是一个僵硬、冷酷、无色无声的死寂的世界;一个量的世界,一个可以数学计算的按照力学规律运动的世界。人直接感知的质的世界成了外面那个无限机器的一个很奇怪而且相当次要的外观。 ” 自然的物质化(自然的祛魅)笛卡尔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将他的哲学称为“实践哲学” ,由三部

31、分组成:形而上学、物理学、其它各门具体科学(主要是医学、力学、伦理学等) 。形而上学是研究超自然的、超经验的上帝、心灵以及物质的学说。物理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学说,研究的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一般特性。他认为形而上学是树根,物理学是树干,其他具体科学是树枝。 1. 二元论哲学 2.“给我运动和广延,我就能构造世界” 笛卡尔对精神与物质的严格二元划分,使他能够在他的物理学中能够排除上帝创世说和心灵实体说之类的唯心主义思想观点的干扰,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去解释和说明自然界的一切,因为在这里,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和认识的唯一根据。 主张物质与空间在范围上是同一的;主张物质在宏观世界方面是无限延伸的

32、,在微观世界方面是无限可分的;主张天和地都是由同一物质构成的;主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认为物质的运动遵循一定的规律。 排除目的论、终极因、精神因素对科学研究的影响,对自然作出纯机械论的解释。动物和人都是一架机器他以为神经是一种空管,内有细线,一端与感官相连,另一端与脑内某些孔道的开口相连。当外物刺激感官时,便拉动细线,从而拉开孔道口的活塞,让脑室内的动物精气沿着神经管流到肌肉,于是肌肉膨胀而发生动作。笛卡尔认为这种机械的反射动作只是人与动物的物质实体的表现。在人身上还有灵魂,有精神实体,动物则没有。人的心灵和身体这两个实体可以互相影响,心灵仿佛是身体运动的指挥者。 自然的机械化1牛顿的

33、机械世界 2霍布斯的机械唯物论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与局限特征;影响;反叛特征坚持人与自然的分离;坚持去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严格决定的因果关系;自然界的组成是不可分割的微粒:还原论 机器的隐喻代替机体的隐喻 坚持人与自然的分离在神话自然观中自然是充满神灵的有机体,人与自然没有区分,人本身从属于自然界。在基督教神学自然观中,人和自然都是上帝的创造物,上帝赋予人管理自然的权利,人可以照料充满神性的自然物。笛卡尔以来的二元论划分,使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对自然物本身的研究上,而不必顾忌对神性的冒犯,在“征服自然”的口号下人们对自然事物进行细致的研究。市民社会的商业特征:把自然看成是在经济上可以

34、开发、索取的对象。自然通过人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十章 科学认识的经验方法与理论方法 .247.类的劳动成为人类的所有物,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坚持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严格决定的因果关系:决定论取消了偶然性。拉普拉斯决定论。拉普拉斯认为上帝是一个不必要的假设。 “陛下,我用不着那样的假设” 。剑桥的亚当斯和法国的列维烈各自独立地计算出其位置,柏林的加勒据此发现海王星的存在。自然界的组成是不可分割的微粒:还原论复杂事物由简单的微粒构成,复杂现象可以由简单现象说明。坚信自然界可以用质点在绝对时空座标内的机械运动加以说明。亥姆霍茨:一旦把一切自然现象归结为简单的力,而且证明自然也只能这样简化,那么科学的任务

35、也就算完成了。物体、甚至力都是可以取消的。数学上的点 F=ma 彭加勒就用加速度取消力的概念机器隐喻代替机体隐喻拉梅特利:“人是机器” “人体是一架自已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体温推动它,食料支持它”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比动物“多几个齿轮,再多几条弹簧” ,它们之间“只是位置的不同和力量程度的不同,而没有性质上的不同。影响1.牛顿模型成为一切科学的典范道尔顿:把机械作用的原子带入物理学和化学;库仑:静电学的平方反比关系;卢瑟夫的原子模型2.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力学原则洛克:社会原子(个人)个人行为(利益驱动) ;亚当斯密:追寻复杂经济现象中的数学规律;机械唯物论(拉梅特利和霍

36、尔巴赫) 。力和物质(质量)被当成是理解一切现象的基本概念,用运动定律规定物质、运动和力之间的普遍关系。这些概念和关系是一切自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反叛、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在卢梭早期的作品中,他把自然描述为原始人所处的原始的状态。后來,在伏尔泰的批评下,他把自然描述为人建立自己个性和个人世界过程的自发性。所以,自然意味著内心的状态、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社会在文明的幌子下进行的关押和奴役。因此,回归自然就是使人恢复这种自然过程的力量,脱离外界社会的各种压迫,以及文明的偏见。卢梭提出:在自然状态(动物所处和人类文明及社会出现以前的状态)下,人本质上是好的,是“高贵的野蛮人” ,

37、好人被他們的社会经历所折磨和侵蚀。而社会的发展导致了人类不幸的继续。 浪漫主义运动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开始于 18 世纪西欧的艺术、文学和文化运动。它注重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并且开始强调人的不安、惊恐等情绪,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壮丽时所表现出的敬畏。浪漫主义是对于启蒙时代以来的贵族和专制政治文化的颠覆,以艺术和文学反抗对于自然的人为理性化。浪漫主义主张一种根基于自然的知识论,以自然的环境来解释人类的活动。在西方,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始于 18 世纪末到19 世纪 30、40 年代这个时期。其最先形成

38、于德国的狂飚突进运动,而后波及到英国、法国和俄国。浪漫主义文学尤为重视自然。这个“自然”既是指那个与社会生活截然不同的大自然,又是指突现了人之自然本性。浪漫主义文学所以关注自然,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是因为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违反人性的都市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失望。 “我们脚下的地球不是死的、无活力的物质,而是一个拥有精神的身体;它是有机的,流变的,受其精神的影响。 ” 英国作家劳伦斯最重要、也是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这部看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十章 科学认识的经验方法与理论方法 .248.似诲淫的小说其实是一本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的严肃作品。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辩

39、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发展演化的思想;普遍联系的观点1 发展演化的思想星云假说;地质均变论;水成说/火成说;渐变说/灾变说 ;细胞学说;进化论;拉马克:进化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热力学第二定律(突出了物理世界的演化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2 普遍联系的观点能量守恒与转化;电磁转化定律;近代化学(1)原子论(2)元素周期表(3)人工合成尿素“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瓦解了,一切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

40、点: 1、把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客观辩证法的规律,用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把它们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加以考察。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仅强调自然与人、社会的统一,把人和社会包含在自然的概念之中,而且还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出发,在对自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主体性因素,阐发了“人化自然”的思想。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断概括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把自然观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三、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自然观1.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的新学科,为自然界的辩证存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2.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的变化,促使人们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3.生态自然

41、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及其危害;全球生态意识的觉醒一、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及其危害 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或具有广普性、随后又发展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的历史形成 从根本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这一问题与文明发展始终相伴随。而从过去的地域性环境问题到当今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1.前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2.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3.当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二、全球生态意识的觉醒 “生态意识” ,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一种存在论、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其特点是立足于“人社会自然”这一复合生态系统去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人的生命样态和社会发展模式。前苏联生态哲学家 .基鲁索夫在他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一文中,对“生态意识”作这样的定义: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的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合。美国著名学者 A利奥波德在大地伦理学中指出:“没有生态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