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疫学试题库 第一章 绪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免疫的概念是 A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感受性 B 机体清除损伤或衰老的自身细胞 C 机体识别和排除一切抗原异物的功能 D 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答案: C 2.如果免疫应答过于强烈,会导致: A 过敏性疾病 B 肿瘤 C 严重感染 D 清除病原微生物 E 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 答案: A 3.与特异性细胞免疫有关的主要细胞是 A T 细胞 B 浆细胞 C B 细胞 D M细胞 E NK 细胞 答案: A 4.对肿瘤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A NK 细胞 B CTL 细胞 C Ts 细胞 D Th 细胞 E B 细胞 答案: B 5
2、.抗原提呈细胞包括下列细胞,但除外 A 辅助性 T 细胞 B M细胞 C 郎格汉斯细胞 D B 细胞 E 树突状细胞 答案: A 6.哪种细胞的成熟需胸腺的加工处理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NK 细胞 D 单核细胞 E 肥大细胞 答案: A 7.在淋巴结皮质区和脾脏动脉周围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 A 支持最初功能性淋巴细胞的形成,支持免疫潜能淋巴细胞的发育 B 有从循环中去除损伤的红细胞的功能 C 是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支持造血 D 大量 B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对抗原刺 激发生反应的场所 E 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答案: D 8.新生鼠剔除胸腺的下列后果不正确的是: A E 花环率下降 B
3、OT 反应不阳转 C 淋巴组织发育不良 D 3H 参入率下降 E 抗体产生不受影响 答案: E 9.能抑制 B 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 Th 细胞 B Ts 细胞 C CTL 细胞 D NK 细胞 E M细胞 答案: B 10.B 细胞识别抗原的结构是: A TCR B SmIg C Fc 受体 D E 受体 答案: B 11. T 细胞主要分布于 A 淋巴结 B 胸腺 C 脾 D 骨髓 E 表皮及小肠粘膜下 答案: E 12.TCR识别抗原的特点 A 需与 MHC 分子结合 B 需 APC 提呈 C 需双识别 D 与 TCR相同 E 在抗原识别方面与 BCR 相似 答案: E 13.机体免
4、疫监视功能低下,易患 A 过敏性疾病 B 感染 C 肿瘤 D 自身免疫性疾病 答案: C 14.既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又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 A 巨噬细胞 B B 细胞 C T 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浆细胞 答案: A 15.外周淋巴组织中, T 细胞定位在 A 法氏囊 B 脾脏红髓 C 肌肉细胞 D 淋巴结副皮质区 E 胸腺皮质区 答案: D 16.下列哪一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又参与特异性免疫效应 A IgG B 型干扰素 C 补体 D IgE E 前列腺素 答案: C 17.特异免疫的特点是 A 多为生后获得的功能表现 B 有针对性 C 可因抗原刺激而加强 D A 和 B E
5、 A 与 B 与 C 答案: E 18.下列哪个器官或细胞可对抗原识别与应答 A 脑 B 浆细胞 C NK 细胞 D 脾脏和淋巴结的巨噬细胞 E 脾脏和淋巴结的 B 细胞 答案: E 19.患者出生时胸腺功能缺陷,可表现为 A 在淋巴结中缺乏生发中心 B 缺乏带有表现免疫球蛋白的循环淋 巴细胞 C 脾中缺乏浆细胞 D 淋巴结副皮质区的细胞数减少 E 扁桃体增大 答案: D 20.用型肺炎球菌多糖免疫裸鼠(或胸腺切除)会出现 A 无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B 大量 IgG 抗体产生 C 大量 IgM 抗体产生 D 无显著的特异性抗体产生 E 弥漫性肺炎球菌脓毒症的发生 答案: C 21.TD
6、 Ag 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时,参与的细胞除外 A 巨噬细胞 B 辅助性 T 细胞 C B 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郎格汉斯细胞 答案: D 22.除 B 细胞和 T 细胞外,与抗体发生有关的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 M细 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肥大细胞 答案: B 23在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和 T 细胞相互作用中,下列哪项是不需要的 A 相互作用的细胞间 MHC 抗原相同 B 巨噬细胞加工抗原 C 加工抗原提呈给 T 细胞 D 相互作用的细胞释放 IL E 合成和分泌抗体 答案: E 24.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共同的功能除外 A 细胞增生 B 淋巴细胞分化 C
7、 细胞相互作用 D 抗原依赖的应答反应 答案: D 25.受抗原作用能分化增生的细胞是 A 单核与巨噬细胞 B 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与肥大细胞 D T 细胞与 B 细胞 E K 细胞与 NK 细胞 答案: D 26.含 T 细胞百分率最高的器官是 A 胸腺 B 外周血 C 扁桃体 D 淋巴结 E 脾脏 答案: A (二) 多项选择题 1.属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有 A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 B 皮肤粘膜局部细胞分泌的抑菌、杀菌物质 C 吞噬细胞的吞噬病原体作用 D 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 E 血液和体液中存在的补体成分 答案: ABCDE 2.TCR识别抗原时,
8、需 A APC 摄取并处理抗原 B APC 提呈抗原 C 抗原与 APC 的 MHC 结合 D IL 2 E 直接识别抗原 答案: ABC 3.能处理提呈抗原的细胞有 A 巨噬细胞 B 树突状细胞 C 郎格汉斯细胞 D B 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答案: ABCD 4.BCR 与游离存在于体液中的抗体相比 A 由相同的基因编码 B 都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相同抗原 C BCR 具有跨膜区,锚定于细胞表面 D 都属于免疫球蛋白 E 抗体分泌于细胞外 答案: ABCD 5.属于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有 A 脾 B 骨髓 C 淋巴结 D 肝 E 小肠粘膜下淋巴组织 答案: ACE 6.B 细胞分泌的抗体,可
9、以 A 中和细菌的外毒素 B 激活补体 C 利于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异物 D 利于 NK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E 中和病毒,防止病毒吸附宿主细胞 答案: ABCDE 7.关于 T 细胞,正确的是 A 识别抗原通过 TCR识别 B 直接识别并结合 Ag 分子 C 不需 MHC 分子 D 识别的抗原需经 APC 提呈 E 此类细胞执行的是固有免疫功能 答案: ABCE 8.关于适应性免疫,正确的是 A 其执行者是 T 及 B 淋巴细胞 B 遇病原体后,立即起防卫作用 C 在感染早期(数分钟至 96h 内)执行防卫功能 D 活化后并不即刻表现防卫功能 E 防止再感染 答案: ADE 9.TCR 活化信号为
10、 A TCR Ag MHC 分子 B APC 与 T 细胞之间的粘附分子 C APC 向外分泌的细胞因子 D Ag 不需 MHC 提呈 E 协同刺激信号 答案: ABCE (三) 名次解释 1.BCR: B 细胞受体。 B 细胞通过其细胞表面的 BCR 识别并结合抗原,是 B 细胞表面特有的表面标志。 2.TCR: T 细胞受体。 T 细胞通过其细胞表面的 TCR 识别并结合抗原,是 T 细胞表面特有的表面标志。 3.APC:抗原提呈细胞。它是对抗原进行预处理,以供淋巴细胞识别的细胞。 (四)简答题 1. T 细胞 按功能不同分几类 T 细胞功能不同分两类,即细胞毒性 T 细胞( CTL),及
11、调节 T 细胞。其中,调节 T 细胞按调节功能不同,又分为辅助型 T 细胞( Th)和抑制型 T 细胞( Ts) 效应 CTL 对病毒感染细胞及肿瘤细胞施加杀伤作用;辅助型 T 细胞正反馈各种免疫细胞功能,促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发生;抑制型 T 细胞负反馈调节免疫应答。 2. 简述淋巴结的免疫作用 ( 1) 过滤淋巴液 淋巴结中的 M可吞噬清除局部淋巴结中的病原体及异物。 ( 2) 它是各种成熟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 3) 它是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1)淋巴突内的 M,在吞噬病原体及解除病原体成分后 ,向 B 及 T 细胞区迁移,使具有 Ag 性的病原体成分活化 B 细胞,或以Ag 肽: M
12、HC 分子形式,将 Ag 提呈给 T细胞,使之活化; 2)受 Ag 活化后,T 细胞数增加, Th 细胞向 B 细胞区迁移,进行 T B 协同,促进 B 细胞增生,形成生发中心,内含众多的中心细胞; 3)中心细胞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 T 细胞分化为效应细胞。 (五)论述题 论述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意义 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再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淋巴循环汇集于胸导管再入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 在毛细血管微静脉处,穿越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组织及淋巴器官,再由此入淋巴循环,从而使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互相沟通,免疫细胞得以
13、畅流全身。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淋巴细胞通过淋巴循环,出淋巴结;淋巴细胞亦经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进入淋巴结,从而保持淋巴细胞在周身的循环。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即动员淋巴细胞致病原体入侵处 ,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在该处, T、 B、APC 细胞间进行协同的免疫应答作用,产生效应淋巴细胞,再 定向地相对集中地迁移定位于炎症部位,发挥免疫作用。 第四章 补体系统 一、重点 补体系统的概念、组成、激活的经典途径、替代途径、补体的生物学作 用。 二、难点 补体激活的调节。 三、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其分析 (一
14、 )单项选择题 1对补体的正确解释是 A 为正常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B 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 C 属于免疫球蛋白 D 淋巴细胞产生的 E 能直杀伤靶细胞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概念的 认识。常见错误是选 C,认为补体参与免疫作用,所以就选择免疫球蛋白。我们由补体的概念得知补体只是一类蛋白质,具体地说是属于糖蛋白,所以 c 是错误的;选 B 者认为补体同抗体一样也是受抗原刺激产生的;我们知道,抗体是受抗原刺激后由 B 淋巴细胞产生的,而补体是属非特异性免疫的固有成分,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论是否接触过病原体。它同吞噬细胞一样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体内 (人或动物的新鲜血清中 ),不因刺激而存在,并且
15、含量基本恒定;也有 的人选 E,认为补体具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所以同 NKcell 一样能直接杀伤靶细胞,忽略了补体的激活过 程和补体的生物学作用的紧密联系。补体只有在激活后并且形成一系列放大级联反应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它们大多是以无活性的酶前体形式存在的; D 一般不被选择。 答案: A 2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 C1 B C2 C C3 D C4 E C5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性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 A,是由于不认真审题,误以为是 (固有成分中 )分子量最高,而没弄清楚是含量最高。 答案: C 3分子量最大的补体成分是 A C3 B C4 C C1q D C1r E C
16、1s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各成分理化性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 A,补体 C3 最关键、含量也最多,但分子量不是最大,所以是错误的;选 D 或选 E 者混淆了 C1r、 C1s和 C1q,知道它们是 C1 中的成分,但弄不清究竟谁分子量最大;选 B 者是误将 C4 理解成C4 结合蛋白,因为 C4 结合蛋白是补体系统中所有成分中分子量最大的。本题给的是 C4,而不是 C4 结合蛋白。本题给的五个备选答案都是补体固有成分。在补体的固有成分中分子量最大的是 C1q。 答案: C 4在经典和旁路途径中 均起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 C1q B C1r C C2 D C3 E C4 分析:本题旨在考
17、核学生对补体的组成及两条主要的激活途径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 A或 B,认为不论哪条途径都应有 C1 的成分参加,所以没仔细审题便选了一个补体成分;选E 和 C 者较少,认为两条途径任何成分都可以参加;本道题不容易错选 E 和 C,而容易错选 A 或 B。 答案: D 5. 细菌脂多糖首先激活的补体成分是 A C1 B C2 C C3 D C4 E C5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 学生对旁路激活途径激活物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 A,这种情况极易出现,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弄清楚细菌脂多糖是激活哪一条途径的。如果掌握了细菌脂多糖是激活旁路途径的成分,则会选出正确答案,因为旁路途径越过了 C1、 C4 和 C2
18、,直接激活了 C3,所以应该选择 C。选 B 或选 D 者错把细菌脂多糖当成了 C1 酯酶。 C1 酯酶的作用基质是 C4, C2,因此产生了错误答案。本题一般不会选 E,因为学生一般都能掌握补体C5 是共同效应的后续成分。 答案: C 6多数补体灭活温度及时间是 A 56 30 分 B 4 2 小时 C 30 1 天 D 37 30 分 E 室温 30 分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一般性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 D 或 E,主要原因是记住了 30 分钟,但忽略了具体的温度;选 C 者是只记住了一个 30,但未分清是时间还是温度;选 B 是忘记了补体的灭活所需温度,认为补体不耐热,低温下时
19、间稍长即可灭活。 答案: A 7.关于补体的叙述那项是错误的 A.存在于人和动物新鲜血清中 B.具有酶活性 C 其性质不稳定 D 其作用是非特异的 E 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概念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 D,误 认为补体与抗体或 T 细胞一样具有特异性;选 C 者则是因为对补体的一般性质及概念认识不够深入。补体对热不稳定,抗体相对于补体而言对热稳定。一般不会错选 A、 B,因为对补体的概念中这两点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补体存在于正常血清中,它的产生与抗原刺激无关,它的活化以及它的作用的产生与抗原刺激有关。 答案: E 8.补体参与的反应是 A.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B.过敏
20、性鼻炎 C 移植排斥反应 D 系统性红斑狼疮 E 血清过敏症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所参与的反应的认识。补体参与、型超敏反应及器官非特异性自 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常见错误是选 E,把血清过敏症看成了血清病。其实二者不同,血清过敏症是属于 I 型超敏反应,是由于临床应用动物免疫血清 (如破伤风抗毒素 )的患者进行治疗或紧急预防时,有些患者可因曾注射过相同的血清已被致敏,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重者短时间内死亡。血清病则一般发生在初次注射大剂量抗毒素后 1-2 周,主要症状是发热、皮疹等,是抗毒素与其相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所致,属于型超敏反应,所以选 E 是错误的;
21、 A 和 B 都属于 I 型超敏反应, C 属于移植排斥反 应,所以都不能选; D:属于自身免疫病 (自身抗体和相应抗原结合形成的自身免疫病 ),此类疾病属于型超敏反应。 答案: D 9经典激活途径中的 C3 转化酶是 A C3bBb B C4b2b C C4b2b3b D C3bBbp E MAC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 A 或 D,没有真正掌握经典途径中的 C3 转化酶的组成, C3bBb 是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中的 C3 转化酶, P因子是备解素,可与之结合,并使其稳定,所以选 A 或 D 都是错误的; C4b2b3b 是经典途径的 C5 转化酶,所以
22、选 C 也是错的, E 是膜 攻击复合体。 答案: B 10旁路途径中 C 3bBb 是 A 原始的 C3 转化酶 B C3 转化酶 C C5 转化酶 D 趋化因子 E 以上都不是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 A 者认为 C3bBb是原始 C3 转化酶,但原始 C3 转化酶是 C 3bB,所以 A 是错的。选 C 者认为它是 C5 转化酶,若是 C5 转化酶,应在 C3bBb 再加上个 n,即 C3bnBb。 答案: B 11.参与膜攻击复合体的有关成分是 A C1 B C3 转化酶 C C3b D C5-C9 E 以上都不是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激活过程中效应阶段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 B,认为 C3 转化酶是补体活化过程中重要的酶之一,但其并不构成膜攻击复合体;选 C 者认为 MAC(膜攻击复合体 )是 C 39,但 MAC 是 C 567 8(9)n;选 A 者认为 MAC 是 C1-9,也是错的。 答案: D 12.补体活化的 MBL 途径的激活物质 A 抗原抗体复合物 B 凝集的 I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