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精华本.doc

上传人:滴答 文档编号:1278602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精华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药精华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药精华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药精华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药精华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药精华本 1 一、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证。 (解表、宣肺、透疹、发汗消肿等 ) (一 )辛温解表 (发散风寒药 ) 发汗作用较强,以发散风寒为主要作用。 -风寒表证、寒性咳喘、风湿痹痛、阳水偏寒证。 【麻黄】 辛、微苦、温。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1.5 10 克 (解表生用,平喘蜜炙 ) 【桂枝】 辛,甘,温。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温阳化气。 2 10 克 【香薷】辛 ,微温。 发汗祛暑、利水消肿。 3 10 克 【紫苏】 辛,温。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3 10 克 (叶长于发表、梗长于理气 ) 【荆芥】 辛,微温。

2、 疏风解表、宣透疹毒、止血 (炒炭 )。 3 10 克 【防风】 辛,甘,微温。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5 10 克 【羌活】 辛,苦,温。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3 10 克 【细辛】 辛,温。 解表 散寒、温肺化饮、祛风止痛、宣通鼻窍。 1 3 克 【白芷】 辛,温。 散寒解表、祛风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3 10克 【槁本】 辛,温。 发表散寒、祛风胜湿。 3 10克 【生姜】 辛,微温。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3 10克 (解半夏、生南星、鱼蟹之毒 ) (附:生姜汁 辛温,祛痰、止呕; 生姜皮 辛凉,和中利水 ) 【葱白】 辛,温。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

3、3 10克 【淡豆豉】 辛,微温。 解表、除烦。 10 15克 【苍耳子】 辛,苦,温。有小毒。 散风通窍、祛风湿。 3 10克 【辛夷】 辛,温。 散风通鼻窍。 (包煎 )3 10 克 附: 胡荽、怪柳 -透发麻疹 (二)辛凉解表 (发散风热 )药 中药精华本 2 发汗作用较缓和,以宣散风热为主要作用。 -风热表证、咽痛、疹出不畅。 【薄荷】 辛,凉。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疏肝解郁。 (后下 )1.5 6 克(发散风热用叶,理气舒肝用梗 ) 【 牛蒡子 】辛,苦,寒。 疏风热、利咽喉、宣透疹毒、解毒消肿。 3 10 克 (炒用寒性略减,入汤剂宜捣碎 ) 【 蝉蜕 】甘,寒。 疏

4、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祛风止痉 3 10 克 【 桑叶 】 苦,甘,寒。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5 10 克 (一般生用,肺热咳嗽宜炙用 ) 【 菊花 】 辛,甘,苦,微寒。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 10 15克 (外感风热多用黄菊;明目平肝多用白菊 ) 【 蔓荆子 】苦,辛,微寒。 疏散风热、祛风除湿 5 10 克 【 葛根 】 甘,辛,凉。 解肌退热、宜透疹毒、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9 15 克 (解肌退热,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 【 柴胡 】 苦,辛,微寒。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3 10 克 (和解退热多用生品;醋炒降低散性,增强疏肝、止痛之效 ) 【

5、升麻 】辛,甘,微寒。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3 10 克 (发表透疹亦生用,升举阳气宜炙用 ) 【 木贼 】甘,平。 疏风热、退翳膜 3 10 克 二、清热药 凡药性寒凉,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一 )清热泻火药 指能清解气分及脏腑热的药物。 【 石膏 】 辛,甘,大寒。 清热泻火、生肌敛疮 (先煎 )15 60 克 (清热泻火生用、生肌敛疮锻用 ) 【 知母 】 苦、甘、寒。 清热泻火、滋阴退蒸、生津止喝 6 12克 (一般多生用,泻火力强;盐水炒则取其入肾以泻相火 ) 【 栀子 】苦,寒。 泻火除烦、泄热利湿、凉血止血 6 10 克 (生用清热泻火

6、力强;炒焦 (炭 )止血;姜汁炒止烦呕;皮偏于达表祛肌热;仁偏于走里清内热 ) 【 芦根 】 甘,寒。 清热生津、清热排脓、清胃止呕、宣毒透疹 15 30 克 (鲜品 30 60克,以鲜品捣汁服尤佳 ) 【 天花粉 】 苦,微甘,寒。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10 15 克 中药精华本 3 【 竹叶 】甘,淡,寒。 清热除烦、清热利尿 6 12 克 (竹叶卷心,主清心火;入药以鲜者为佳,不宜久煎 ) 【 夏枯草 】 苦,辛,寒。 泻肝火、散郁结、清肝明目 10 15克 【决明子】 甘,苦,微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0 15克 【密蒙花 】 甘,微寒。 清肝、养血明目 3 10克 【 肝葙子 】苦,

7、微寒。 清肝明目、清泻肝火 3 15克 【 夜明砂 】辛,寒。 清肝明目、散血消积 3 10克 (二 )清热凉血药 具有清解营血分热的药物。 【 生地黄 】 甘,苦,寒。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10 30克 (清热生津宜生用;酒生地 ,清上焦热;焦生地,制其寒腻;生地炭,用于止血 ) 【 玄参 】 苦,甘,咸,寒。凉血滋阴、解毒软坚 10 15克 【 牡丹皮 】 苦,辛,微寒。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5 10克 (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化瘀可酒炒;止血宜炒炭用 ) 【 赤芍 】 苦,辛,微寒。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6 15克 (酒炒可引药力上行,增强活血散瘀之效 ) 【 犀角 】苦,咸,寒。 清热定惊

8、、凉血解毒 (锉为细粉冲服或磨汁服为佳 )1.5 6克 【 紫草 】甘,寒。 凉血透疹、清热解毒 3 10克 (三 )清热燥湿药 主要用于湿热内蕴证的药物。 【 黄芩 】 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3 12 克 (子 (条 )芩偏泻大肠火,清下焦湿热;枯 (片 )芩,偏泻肺火。酒炒清上部火热;清肝胆热,宜猪胆中药精华本 4 汁炒;凉血止血宜炒炭用 ) 【 黄连 】 苦、寒。 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 2 10 克 (炒用制其寒性,姜汁炒清胃止呕;酒炒清上焦火;吴茱萸水炒反佐其性,清肝胆火 ) 【 黄柏 】 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虚热、退骨蒸 3 10 克 (清热燥湿解毒

9、,多生用;泻肾火,清下焦热,退骨蒸,多盐水炒;酒炒,制其寒性,并清上焦湿热;炒炭治便血痔瘘出血 ) 【 龙胆草 】苦、寒。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3 6克 【 苦参 】苦、寒。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3 10克 【 秦皮 】苦、寒。 清热燥湿、清肝明目 3 10克 (四 )清热解毒药 以清解热毒或火毒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 金银花 】 甘、寒。 清热解毒、宣散风热、凉血止血 10 15克 (凉血止痢宜炒炭用 ) (附:忍冬藤:效与金银花相似,兼清经络中风湿热邪而止痛, 15 60 克 ) 【 连翘 】 苦、微寒。 清热解毒、消 肿 散结 3 15克 (连翘心长于清心火 ) 【 大青叶 】苦、

10、寒。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10 15 克 (鲜品加倍 ) 【 穿心莲 】苦、寒。 清热解毒、清热燥湿 6 15克 【 紫花地丁 】苦、辛、寒。清热解毒、解蛇毒 9 15 克 (单味可用至 30 60 克 ) 【 蒲公英 】苦、甘、寒。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10 30克 【 鱼腥草 】 辛、微寒。 清热解毒、消 痈 排脓、利尿通淋 (后下 )15 30克 【 金荞麦 】苦、平。 清热 消 痈 、健脾消食 15 30克 【 土茯苓 】 甘、淡、平。 解毒、利关节、除湿 15 60中药精华本 5 克 【 白藓皮 】苦、寒。 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清热燥湿 5 10克 【 红藤 】苦、平。 清热解毒、消

11、 痈 散结、活血止痛 15 30克 【 败酱草 】辛、苦、微寒。清热解毒、消 痈 排脓、活血止痛 6 15克 【 马齿苋 】酸、寒。 凉血止痢、解毒 消 痈 30 60 克 (鲜品加倍 ) 【 白头翁 】苦、寒。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9 15 克 (单味可至 30 克 ) 【 鸦胆子 】苦、寒。 解毒治痢、截疟、蚀疣 10 15粒 【 山豆根 】苦、寒。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3 10克 【 射干 】苦、寒。 解毒利咽、清肺祛痰 6 10克 【 马勃 】辛、平。 清肺利咽、止血 3 6克 【 蚤休 】苦、寒。有小毒。解毒消肿、凉肝定惊 5 10克 【 拳参 】苦、凉。 清热祛湿、解毒散肿 3 1

12、2克 【 白花蛇舌草 】微苦、甘、寒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15 60克 【 半边莲 】辛、 微苦、寒。 清热解毒、化瘀消 癥 、利尿 15 30 克 (鲜品加倍 ) (五 )退虚热药 以退虚热、除骨蒸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 地骨皮 】 甘、寒。 凉血退蒸、清泻肺火 6 15克 【 白薇 】苦、咸、寒。 凉血退蒸、利尿通淋、清热解毒 3 12克 【 青蒿 】 苦、寒。 凉血退虚热、清解暑热、截疟 3 10克 中药精华本 6 (鲜品单用可 30 60 克。绞汁服,不宜久煎 ) 【 银柴胡 】甘、 微寒。 退虚热、清疳热 3 10克 【 胡黄连 】苦、寒。 退虚热、消疳积、清湿热泪 3 10克 三、

13、泻下药 凡以通利大便,治疗肠内积滞或体内积水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泻下药。 (一 )攻下药 主要用于实邪积滞,燥屎坚结证的药物。 【 大黄 】 苦、寒。 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3 12克 (生用泻下力强,应后下;酒制活血好,善清上部火热;炒炭多用于止血 ) 【 芒硝 】 咸、苦、寒。 泻下软坚、清热解毒 6 18克 (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不入煎剂 ) 【 番泻叶 】甘、苦、寒。 泻热导滞、行水消胀 缓下 1.5 3 克,攻下 5 10 克 (开水泡服,或后下 ) 【 芦荟 】苦、寒。 泻热通便、杀虫消疳 1 2克 (二 )润下药 用于津亏、血虚便秘的药物。 【 火麻仁 】 甘、平

14、。 润肠通便 9 15克 【 郁李仁 】 辛、苦、甘、平。润肠通便、下气利水 3 9克 【 峰蜜 】甘、平。 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补中缓急 15 30克 (解毒宜生用,止咳止痛宜炼用 ) 【 松子仁 】甘、温。 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5 10克 (三 )峻下逐水药 用于实性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结聚、喘满壅实之证的药物。 (多入丸散剂 ) 【 甘遂 】苦、寒。有毒。 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0.5 1.5 克 中药精华本 7 【 大戟 】苦、辛、寒。有毒。泻水逐饮、水肿散结 1.5 3 克 【 芫花 】辛、温。有毒。 泻水逐饮、杀虫疗癣 1.5 3 克 【 巴豆 】辛、热。有大毒。峻下寒积、逐水消肿

15、、蚀疮祛腐 0.1 0.3 克 【 牵牛子 】苦、寒。有毒。泻下积水、杀虫攻积 3 6克 【 商陆 】苦、寒。有毒。 泻下逐水、解毒散结 3 9克 四、芳香化湿药 凡以芳香辟浊,化湿运脾,治疗湿浊内阻、运化失常之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亦称化湿药或化湿醒脾药。 【 藿香 】 辛、微温。 芳香化湿、祛暑解表、和中止呕 5 10 克 (鲜品加倍 ) 【 佩兰 】辛、平。 芳香化湿、祛暑解表 5 10 克 (鲜品加倍 ) 【苍术】 辛、苦、温。 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发汗解表 5 10克 【白豆蔻】 辛、温。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后下 )3 6 克 【 砂仁】 辛、温。 化温行气、温中止

16、呕、理气安胎 (后下 )3 6 克 【厚朴】 苦、辛、温。 行气燥湿、下气平喘。 3 10 克 【 草豆蔻 】辛、温。 燥湿健脾、温中止呕 (后下 )3 6 克 【草果】 辛、温。 燥湿散寒、除痰截疟 (去壳取 仁捣碎用 )3 6克 五、利水渗湿药 凡以通利水道,渗除水湿,治疗水湿症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一 ) 利水消肿药 以利水消肿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 茯苓 】 甘、淡、平。 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 10 15克 (白茯苓偏补,健脾宁心利水;赤茯苓偏利;茯苓皮长于利颠消肿;茯神长于宁心安神 ) 【 薏苡仁 】 甘、淡、微寒。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 1

17、0 30克 (健脾炒用,其余生用 ) 【 猪苓 】甘、淡、平。 利水渗湿 5 10克 中药精华本 8 【 泽泻 】 甘、淡、寒。 利水渗湿、泄热 6 10克 【 冬瓜皮 】甘、微寒。 利水消肿 15 30克 附:冬瓜仁 甘寒、清肺化痰排脓 10 15 克 【 赤小豆 】甘、酸、平。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10 30克 【 蝼蛄 】咸、寒。 利水消肿 2 5 只 (研未服或外用 ) 【 玉米须 】甘、淡、平。 利水消肿、利淡退黄 20 60克 (二 ) 利水通淋药 主要用于淋证的药物。 【 车前子 】 甘、寒。 利水通淋、利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布包煎 )8 15克 附:车前草 与车前子同

18、而又能清热解毒 15 克 (鲜品加倍 ) 【 木通 】 苦、寒。 利尿通淋、通经下乳 3 6克 【 通草 】甘、淡。 清热利水、通乳 2 5克 【 冬葵子 】甘、寒。 利水通淋、下浮消胀、润肠通便 10 15克 【 滑石 】 甘、淡、寒。 利水通淋、清热解暑 10 15克 【 瞿麦 】苦、寒。 利水通淋、活血通经 10 15 克 【扁蓄】 苦、微寒。 利水通淋、杀虫止痒 10-25 克 (鲜品加倍 ) 【 石韦 】苦、甘 、微寒。 利水通淋、清热止血、化痰止咳 5 12 克 【 海金沙 】甘、寒。 利水通淋 (布包入煎剂 )6 12 克 【 萆解 】 苦、平。 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10 15克

19、 【 地肤子 】苦、寒。 清热利水通淋、祛风止痒 10 15克 【 灯心草 】甘、淡、微寒。利水通淋、清心除烦 1.5 3 克 (三 ) 利湿退黄药 中药精华本 9 以清利湿热、利湿退黄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 茵陈蒿 】 苦、微寒。 清利湿热、退黄疸 10 30克 【 金钱草 】甘、淡、咸。 除湿退黄、利水通淋、解毒消肿 15 60 克 (鲜品加倍 ) 【 虎杖 】苦、寒。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泻下通便、祛痰止咳 15 30克 【 田基黄 】苦、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15 30 克 (鲜品加倍 ) 【 垂盆草 】甘、炎、微寒。 利湿退黄、清热解 毒 15 30 克 (鲜用 120

20、250克 ) 六、祛风湿药 凡以祛除肌内、经络及筋骨间风湿,治疗痹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 独活 】 辛、苦、微湿。 祛风湿、止痹痛、祛风解表 3 10 克 【 威灵仙 】 辛、咸、温。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治疗骨鲠 5 10 克 (治疗骨鲠可 30 克 ) 【 寻骨风 】辛、苦、平。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10 15克 【 防已 】苦、辛、寒。 祛风止痛、利水消肿 5 10克 (汉防己利水消肿力强,木防己祛风止痛效佳 ) 【 徐长卿 】辛、温。 祛风止痛、祛风止痒 (不久煎 )7 15克 【 臭梧桐 】辛、苦、甘。 祛风除湿 10 15 克 (鲜品 30-60 克 ) 【 豨莶草

21、 】苦、寒。 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清热解毒 10 15 克 【 老鹳草 】辛、苦、平。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止泻 10 30克 【 海桐皮 】苦、辛、平。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杀虫止痒 6 12克 【 秦芄 】 苦、辛、微寒。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除蒸退热 5 10克 【 伸筋草 】苦、辛、温。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6 15克 【 海风藤 】辛、苦、微温。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5 10 克 【 络石藤 】苦、微寒。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凉血消肿 6 15 克 中药精华本 10 【 木瓜 】 酸、温。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6 12 克 【 蚕砂 】甘、辛、温。 祛风除湿、和胃化湿 5 10 克 【

22、 白花蛇 】 甘、咸、温。有毒。 祛风通络、定惊搐 3 10克 (乌梢蛇:甘平,与蕲蛇相近,但力较弱, 5 10 克 ) 【 桑寄生 】 苦 、平。 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养血安胎 10 12克 【 五加皮 】辛、苦、温。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温补肝肾、强筋健骨 5 10克 【 千年健 】苦、辛、温。 祛风除湿、强筋健骨 5 10克 七、温里药 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 【 附子 】 辛、热。有毒。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久煎 )3 15克 【 乌头 】辛、热。有毒。功似附子而以散为主,“附子逐寒,乌头祛 风”毒性较强,草乌尤甚。 3

23、 10克 【 肉桂 】 辛、甘、热。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后下 ) 2 5 克 【 干姜 】 辛、热。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3 10克 【 吴茱萸 】 辛、苦、热。有小毒。 温中止痛、燥温降逆、疏肝下气 1.5 6 克 【 花椒 】辛、热。有小毒。温中止痛、燥湿杀虫 3 10 克 (附:椒目:苦、寒。行水、平喘 2 5 克 ) 【 高良姜 】辛、热。 温中止痛 3 10 克 【 荜茇 】辛、热。 温中止痛 2 5 克 【 荜澄茄 】辛、温。 温中下气、散寒止痛 2 5 克 【 小茴香 】辛、温。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3 6克 【 丁香 】辛、温。 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后下 ) 1.5 3 克 【 胡椒 】辛、热。 温中散寒、健胃止痛 2 4克 八、化痰止咳平喘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