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疸 目的要求 1、掌握黄疸的概念、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 2、掌握溶血性、阻塞性、肝细胞性黄疸的鉴别。 3、理解各型黄疸的发生机制 (一)概念 黄疸( jaundice) : 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使皮肤、黏膜、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隐性黄疸( latent jaundice ): 胆红素在 17.1 34.2umol,临床不易觉察,称为隐性黄疸,超过 34.2umol时出现黄疸。 (二 ) 分类 1、按病因分类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2、按胆红素性质分类 以 UCB增高为主的黄疸 以 CB增高为主的黄疸 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1、溶血性黄疸 (hematogenous jaundice)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缺陷(丙酮酸激酶缺乏) 血红蛋白病(海洋性贫血) 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 溶血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四 )、临床表现 1、溶血性黄疸 黄疸较轻,皮肤呈浅柠檬色; 急性溶血可有发热、寒颤、头痛、腰酸、四肢酸痛和不同程度的贫血; 血管内溶血可有血红蛋白尿,肾功能衰竭。 慢性溶血起病缓慢,症状轻,常有贫血、黄疸、肝脾肿大、胆结石、肝功损害。 实验室检查 血: TB,UCB (非结合胆红素), CB或轻微 尿: 尿胆原 、尿胆红素( -), Hb尿, OB(+) 粪: 粪胆素 外周血: 网织红细胞